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9682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docx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重要部分

5.邻近带电导线的工作。

5.1在带电线路杆塔上的工作。

5.1.1在带电杆塔上进行测量、防腐、巡视检查、紧杆塔螺栓、清除杆塔上异物等工作,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及的规定。

其所携带的工具、材料等,与带电导线最小距离不准小于表5-1表5-1在带电线路杆塔上工作与带电导线最小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电压等级(kV)

安全距离(m)

交流线路

4.033010及以下0.7

5.01.0、3550028.06110

1.575069.5

2203.0

1000

直流线9.06601.550

10.1

6.8

500

800

进行上述工作,应使用绝缘无极绳索,风力应不大于5级,并应有专人监护。

如不能保持表5-1要求的距离时,应按照带电作业工作或停电进行。

5.1.2在10kV及以下的带电杆塔上进行工作,工作人员距最下层带电导线垂直距离不准小于0.7m。

5.1.3运行中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接地极线路和接地极应视为带电线路。

各种工作情况下,邻近运行中的直流接地极线路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按±50kV直流电压等级控制。

5.2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路的工作。

5.2.1停电检修的线路如与另一回带电线路相交叉或接近,以致工作时人员和工器具可能和另一回导线接触或接近至表5-2安全距离以内,则另一回线路也应停电并予接地。

如邻近或交叉的线路不能停电时,应遵守5.2.2~5.2.4条的规定。

工作中应采取防止损伤另一回线的措施。

表5-2邻近或交叉其他电力线工作的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

交流线路

10及以下1.03305.0

6.0500、352.5209.06663()、110

7503.0

10.5220

1000

4.0

直流线路10.0660±50±3.0

±500

7.8

800

11.1±5.4邻近高压线路感应电压的防护。

5.4.1在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带电线路杆塔上及变电站构架上作业,应采取穿着静电感应防护服、导电鞋等防静电感应措施(220kV线路杆塔上作业时宜穿导电鞋)。

5.4.2在±4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线路单极停电侧进行工作时,应穿着全套屏蔽服”。

5.4.3带电更换架空地线或架设耦合地线时,应通过金属滑车可靠接地。

5.4.4绝缘架空地线应视为带电体。

作业人员与绝缘架空地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4m(1000kV为0.6m)。

如需在绝缘架空地线上作业时,应用接地线或个人保安线将其可靠接地或采用等电位方式进行。

5.4.5用绝缘绳索传递大件金属物品(包括工具、材料等)时,杆塔或地面上作业人员应将金属物品接地后再接触,以防电击。

10带电作业

10.2一般安全技术措施。

10.2.1进行地电位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不准小于表10-1的规定。

35kV及以下的带电设备,不能满足表10-1规定的最小安全距离时,应采取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

表10-1带电作业时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

10

35

63(66)

110

220

330

500

750

1000

±500

±660

±800

距离(m)

0.4

0.6

0.7

1.0

1.8(1.6

(1))

2.2

3.4

(2)(3.2)

5.2(5.6(3))

6.8(6.0)(4)

3.4

-

6.8

○时,经本单位分管生产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后,1.8m220kV带电作业安全距离因受设备限制达不到1可采用括号内(1.6m)的数值。

○值。

500kV取3.4m紧凑型线路。

海拔在500m~1000m时,2海拔500m以下,500kV取3.2m值,但不适用于500kV○以下值。

为海拔2000m5.2m为海拔1000m以下值,5.6m3○为中相。

为边相,6.8m4单回输电线路数据,括号中数据6.0m10.2.2绝缘操作杆、绝缘承力工具和绝缘绳索的有效绝缘长度不准小于表10-2的规定。

表10-2绝缘工具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有效绝缘长度(m))电压等级(kV绝缘操作杆绝缘承力工具、绝缘绳索

0.4100.7

0.6350.9

0.71.063(66)1.01101.3

1.82202.1

2.83303.1

3.75004.0

—5.3750

—6.81000

3.53.2500±—±—660

—6.6800

±

10.2.4带电更换绝缘子或在绝缘子串上作业,应保证作业中良好绝缘子片数不少于表10-3的规定。

10-3良好绝缘子最少片数

电压等级()kV

35

63(66)

110

220

330

500

750

1000

±500

±660

±800

片数

2

3

5

9

16

23

25

37

22

32

10.3.3等电位作业人员对接地体的距离应不小于表10-1的规定,对相邻导线的距离应不小于表10-4的规定。

表10-4等电位作业人员对邻相导线的最小距离

电压等级(kV)

35

63(66)

110

220

330

500

750

距离(m)

0.8

0.9

1.4

2.5

3.5

5.0

○1)7.26.9(

6.9m为边相值,7.2m为中相值。

○110.3.4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绝缘梯上作业或者沿绝缘梯进入强电场时,其与接地体和带电体两部分间隙所组成的组合间隙不准小于表10-5的规定。

表10-5等电位作业中的最小组合间隙

电压等级(kV)

63(66)

110

220

330

500

750

1000

±500

±660

±800

距离(m)

0.8

1.2

2.1

3.1

4.0

4.9

6.9

3.8

6.8

10.3.6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电位转移前,应得到工作负责人的许可。

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表10-6的规定。

750、1000kV等电位作业应使用电位转移棒进行电位转移。

表10-6等电位作业转移电位时人体裸露部分与带电体的最小距离

电压等级(kV)35、63(66)110、220330、500±500

距离(m)0.20.30.40.4

注:

750、1000kV等电位作业执行10.3.2。

带电断、接引线。

10.4

10.4.1带电断、接空载线路,应遵守下列规定:

10.4.1.1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应确认线路的另一端断路器(开关)和隔离开关(刀闸)确已断开,接入线路侧的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确已退出运行后,方可进行。

禁止带负荷断、接引线。

10.4.1.2带电断、接空载线路时,作业人员应戴护目镜,并应采取消弧措施。

消弧工具的断流能力应与被断、接的空载线路电压等级及电容电流相适应。

如使用消弧绳,则其断、接的空载线路的长度不应大于表10-7规定,且作业人员与断开点应保持4m以上的距离。

表10-7使用消弧绳断、接空载线路的最大长度

电压等级(kV)103563(66)110220

长度(km)503020103

注线路长度包括分支在内,但不包括电缆线路。

10.7.5绝缘臂的有效绝缘长度应大于表10-8的规定。

且应在下端装设泄漏电流监视装置。

表10-8绝缘臂的最小有效绝缘长度

电压等级(kV)1035、63(66)110220330

长度(m)1.01.52.03.03.8

10.8保护间隙。

225mm。

10.8.1保护间隙的接地线应用多股软铜线。

其截面应满足接地短路容量的要求,但不准小于10-9的规定进行整定。

10.8.2保护间隙的距离应按表10-9保护间隙整定值表

kV电压等级()

220

330

500

750

1000

m)间隙距离(

0.80.7~

1.11.0~

1.3

2.3

3.6

及以上保护间隙提供的数据是球形及以下保护间隙提供的数据是圆弧形,500kV注330kV的规定时,10-10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绝缘子串时,当发现同一串中的零值绝缘子片数达到表10.9.3检测应立即停止检测。

10-12一串中允许零值绝缘子片数表

)电压等级(kV

35

(6366)

110

220

330

500

750

1000

±500

±660

800±

绝缘子串片数

3

5

7

13

19

28

29

54

37

——

58

零值片数

1

2

3

5

4

6

5

18

16

——

27

的规定时,零值绝缘子允许片数可相应增加。

10-10注:

如绝缘子串的片数超过表.

10.12.3.2绝缘工具电气预防性试验项目及标准见表10-11。

表10-11绝缘工具的试验项目及标准

额定电压(kV)

试验长度(m)

(kV)1min工频耐压

3min工频耐压(kV)

15次操作冲击耐压(kV)

出厂及型式试验

预防性试验

出厂及型式试验

预防性试验

出厂及型式试验

预防性试验

10

0.4

100

45

——

——

——

——

35

0.6

150

95

——

——

——

——

6663()

0.7

175

175

——

——

——

——

110

1.0

250

220

——

——

——

——

220

1.8

450

440

——

——

——

——

330

2.8

——

——

420

380

900

800

500

3.7

——

——

640

580

1175

1050

750

4.7

——

——

——

780

——

1300

1000

6.3

——

——

1270

1150

1865

1695

500±

3.2

——

——

——

565

——

970

±660

——

——

——

820

745

1480

1345

800

±

6.6

——

——

985

895

1685

1530

注±500、±660、±800kV预防性试验采用3min直流耐压。

操作冲击耐压试验宜采用250/2500μs的标准波,以无一次击穿、闪络为合格。

工频耐压试验以无击穿、无闪络及过热为合格。

11.2.11.4作业时,起重机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吊物等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准小于表11-4的规定,且应设专人监护。

表11-4与架空输电线及其他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1

35~6311022033050010~电压(kV)17.08.5

5.0

3.0

4.0

1.5

6.0

)m最小安全距离(

13.6动火工作。

13.6.1在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动火作业,应填用动火工作票,其方式有下列两种:

13.6.1.1填用线路一级动火工作票(见附录O)。

13.6.1.2填用线路二级动火工作票(见附录P)。

本规程所指动火作业,系指在禁火区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13.6.2在一级动火区动火作业,应填用一级动火工作票。

一级动火区,是指火灾危险性很大,发生火灾时后果很严重的部位或场所。

13.6.3在二级动火区动火作业,应填用二级动火工作票。

二级动火区,是指一级动火区以外的所有防火重点部位或场所以及禁止明火区。

13.6.4各单位可参照附录Q和现场情况划分一级和二级动火区,制定出需要执行一级和二级动

火工作票的工作项目一览表,并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13.6.5动火工作票不准代替设备停复役手续或检修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和事故应急抢修单。

并应在动火工作票上注明检修工作票、工作任务单和事故应急抢修单的编号。

13.6.6动火工作票的填写与签发:

13.6.6.1动火工作票应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水)笔或圆珠笔填写与签发,内容应正确、填写应清楚,不准任意涂改。

如有个别错、漏字需要修改,应使用规范的符号,字迹应清楚。

用计算机生成或打印的动火工作票应使用统一的票面格式,由工作票签发人审核无误,手工或电子签名后方可执行。

动火工作票一般至少一式三份,一份由工作负责人收执、一份由动火执行人收执、一份保存

在安监部门(或具有消防管理职责的部门,指一级动火工作票)或动火部门(指二级动火工作票)。

若动火工作与运行有关,即需要运行值班人员对设备系统采取隔离、冲洗等防火安全措施者,还

应多一份交运行值班人员收执。

13.6.6.2一级动火工作票由申请动火部门(车间、分公司、工区)的动火工作票签发人签发,本部门(车间、分公司、工区)安监负责人,消防管理负责人审核、本部门(车间、分公司、工

区)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批准,必要时还应报当地地方公安消防部门批准。

二级动火工作票由申请动火部门(车间、分公司、工区)的动火工作票签发人签发,本部门(车间(分公司、工区)、安监人员、消防人员审核,动火部门(车间、分公司、工区)分管生

产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批准。

13.6.6.3动火工作票经批准后,由工作负责人送交运行许可人。

13.6.6.4动火工作票签发人不准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

动火工作票由动火工作负责人填

写。

动火工作票的审批人、消防监护人不准签发动火工作票。

13.6.6.5动火单位到生产区域内动火时,动火工作票由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签发和审批,也可由

动火单位和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实行“双签发”。

若动火单位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下属单位,可由

动火单位签发动火工作票。

13.6.7动火工作票的有效期:

一级动火工作票应提前办理。

一级动火工作票的有效期为24h,二级动火工作票的有效期为120h。

动火作业超过有效期限,应重新办理动火工作票。

13.6.8动火工作票所列人员的基本条件:

一、二级动火工作票签发人应是经本单位(动火单位或设备运行管理单位)考试合格并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总工程师批准并书面公布的有关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或有关班组班长、技术员。

动火工作负责人应是具备检修工作负责人资格并经本单位考试合格的人员。

动火执行人应具备有关部门颁发的合格证。

动火工作票所列人员的安全责任:

13.6.9.

13.6.9.1动火工作票各级审批人员和签发人:

1)工作的必要性。

2)工作的安全性。

3)工作票上所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13.6.9.2动火工作负责人:

1)正确安全地组织动火工作。

2)负责检修应做的安全措施并使其完善。

3)向有关人员布置动火工作,交待防火安全措施和进行安全教育。

4)始终监督现场动火工作。

5)负责办理动火工作票开工和终结。

6)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

13.6.9.3运行许可人:

1)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否符合现场条件。

2)动火设备与运行设备是否确已隔绝。

3)向工作负责人现场交待运行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13.6.9.4消防监护人:

1)负责动火现场配备必要的、足够的消防设施。

2)负责检查现场消防安全措施的完善和正确。

3)测定或指定专人测定动火部位(现场)可燃性气体、可燃液体的可燃气体含量符合安全要求。

4)始终监视现场动火作业的动态,发现失火及时扑救。

5)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

13.6.9.5动火执行人:

1)动火前应收到经审核批准且允许动火的动火工作票。

2)按本工种规定的防火安全要求做好安全措施。

3)全面了解动火工作任务和要求,并在规定的范围内执行动火。

4)动火工作间断、终结时清理并检查现场无残留火种。

13.6.10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

13.6.10.1有条件拆下的构件,如油管、阀门等应拆下来移至安全场所。

13.6.10.2可以采用不动火的方法代替而同样能够达到效果时,尽量采用替代的方法处理。

13.6.10.3尽可能地把动火时间和范围压缩到最低限度。

13.6.10.4凡盛有或盛过易燃易爆等化学危险物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在动火作业前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经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13.6.10.5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13.6.10.6动火作业现场的通排风要良好,以保证泄漏的气体能顺畅排走。

13.6.10.7动火作业间断或终结后,应清理现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13.6.10.8下列情况禁止动火:

1)压力容器或管道未泄压前。

2)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未清理干净前。

3)风力达5级以上的露天作业。

4)喷漆现场。

5)遇有火险异常情况未查明原因和消除前。

13.6.11动火的现场监护:

13.6.11.1一级动火在首次动火时,各级审批人和动火工作票签发人均应到现场检查防火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测定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气体含量是否合格,并在监护下作明火试验,确无问题后方可动火。

二级动火时本部门(车间、分公司、工区)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可不到现场。

、消防(专职)人一级动火时,动火部门分管生产的领导或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13.6.11.2.

员应始终在现场监护。

13.6.11.3二级动火时,动火部门应指定人员,并和消防(专职)人员或指定的义务消防员始终在现场监护。

13.6.11.4一、二级动火工作在次日动火前应重新检查防火安全措施,并测定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气体含量,合格方可重新动火。

13.6.11.5一级动火工作的过程中,应每隔2~4h测定一次现场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可燃气体含量是否合格,当发现不合格或异常升高时应立即停止动火,在未查明原因或排除险情前不准动火。

13.6.12动火工作完毕后,动火执行人、消防监护人、动火工作负责人和运行许可人应检查现场有无残留火种,是否清洁等。

确认无问题后,在动火工作票上填明动火工作结束时间,经四方签名后(若动火工作与运行无关,则三方签名即可),盖上“已终结”印章,动火工作方告终结。

13.6.13动火工作票保存1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