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9878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66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docx

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

(文件备案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人:

编制日期: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前言

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东北、华北、东南、中南、西南、西北六个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

本册《东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所指的东南地区包括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山东省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高、降雨充沛是该区的特点。

东南地区是我国工农业生产发达、经济产值和人均收入增长幅度最快的地区之一,GDP约为全国的31%,人均GDP为全国1.5倍。

该地区很多村庄已经达到了小康型村庄的标准,农村的生活水平和方式已经和城市接近,农民用水量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已经成为造成该地区流域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如:

太湖、东江)。

该地区水系发达、河网、湖泊密布、河流纵横交错,是国家划定的流域污染控制重点区域。

目前,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东南地区经济发达,区域内人口密度大,可用作污水处理的土地有限,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上述特点,做到因地制宜。

本册包括6章内容:

东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特征与排放要求、排水系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工程实例。

指南作为农村污水处理的技术指导,是可供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设计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和其他农村用户使用的农村污水治理指导性技术文件。

指南为首次发布,将根据农村人居环境管理要求及污水处理技术发展情况适时修订。

在试行过程中如有完善和补充建议,请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联系。

指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解释。

本册起草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同济大学

东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特征与排放要求

水量

用水量

东南地区用水类型包括自来水,井水和河水等。

根据《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GB/T50331-2002)、《农村生活饮用水量卫生标准》(GB11730-89)、江苏省建设厅文件(苏建村[2008]154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2008年试行版)》和《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结合对该地区典型农村的调查结果,东南地区农村居民日用水量可参考表1-1中的数值。

表1-1东南地区农村居民日用水量参考值

农村居民类型

用水量(L/人·天)

经济条件很好,有独立淋浴、水冲厕所、洗衣机,旅游区

120~200

经济条件好,室内卫生设施较齐全,旅游区

90~130

经济条件较好,卫生设施较齐全

80~100

经济条件一般,有简单卫生设施

60~90

无水冲式厕所和淋浴设备,无自来水

40~70

排水量

农村居民的排水量宜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确定,在没有调查数据的地区,总排水量可按总用水量的60%~90%估算。

各分项排水量可采取如下方法取值:

洗浴和冲厕排水量可按相应用水量的70%~90%计算;洗衣污水为用水量的60%~80%(洗衣污水室外泼洒的农户除外);厨房排水则需要询问村民是否有它用(如喂猪等),如果通过管道排放则按用水量的60%~85%计算。

水质

农村居民生活排水的水质宜根据实地调查结果确定,若无当地数据,可参考表1-2和1-3中对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和福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的调查结果。

表1-2东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水质调查结果

类别

COD

(mg/L)

SS

(mg/L)

NH3-N

(mg/L)

TN

(mg/L)

TP

(mg/L)

浙江平原水网

1#村

厨房污水1

化粪池污水

厨房污水2

厨房污水3

10880

2370

3440

9370

2304

356

368

1490

18.5

475.0

6.1

51.2

63.9

26.8

169.0

54.1

32.4

6.5

50.8

浙江平原水网

2#村

生活污水1

生活污水2

150

168

102

132

5.8

3.3

7.4

4.7

2.7

1.3

福建

农村

生活污水

100-200

100-200

20-30

30-40

3.0-8.0

表1-3东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实际工程检测结果

主要指标

pH

SS

(mg/L)

BOD5

(mg/L)

COD

(mg/L)

NH3-N

(mg/L)

TP

(mg/L)

江苏工程检测

--

--

--

101

29.0

1.2

江苏工程检测

--

--

--

260

32.0

4.65

江苏工程检测

--

--

--

195

68.0

7.2

浙江工程检测

7.2

142.0

325

655

25.9

--

上海工程检测

--

--

--

293~367

15.1~33.2

2.0~3.6

广东工程检测

--

30.06

116

290

59.8

3.24

建议取值范围

6.5~8.5

100~200

70~300

150~450

20~50

1.5~6.0

注:

此建议取值范围是根据东南地区部分农村水质实地调查结果和已有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进水水质实测值,综合考虑东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规律和村民的生活方式给出的经验值,对缺乏调查数据的地区可参考此数值。

排放要求

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村庄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根据东南地区不同区域环境敏感度的差异,应采用相对应的标准。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点流域等环境敏感区域的农村生活污水,须按照功能区水体相关要求及排放标准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根据东南地区村庄排水的不同要求,可参照表1-4的相关标准。

表1-4农村污水排放执行的相关参照标准

排水

用途

直接排放

灌溉用水

渔业用水

景观环境用水

参考

标准

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GB8978-1996

城镇污水处理厂

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农田灌溉

水质标准GB5084-2005

渔业水质

标准

GB11607-89

城市污水再生

利用景观环境

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排水系统

农村排水系统包括农村污水、雨水排除系统。

村落排水体制是指污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等)的收集、输送和处置的系统方式,一般分为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

分流制是指用管道分别收集雨水和污水,各自单独成为一个系统,污水管道系统专门收集和输送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畜禽污水);雨水管渠专门收集和输送未经处理的雨水。

合流制是指同一管渠同时收集和输送各种类型的废水,包括生活污水、雨水、工业废水等。

东南地区经济发达、雨量充沛、村落地面硬化比例高、地表径流显著,排水体制原则上宜选分流制。

农户庭院排水

东南地区农村经济发达、农民生活水平高,室内卫生设施齐全,水冲厕所普及率高,庭院地面多为水泥地面。

凡是采用水冲式厕所的农户,建议采用化粪池或沼气池收集和预处理污水。

如图2-1所示,化粪池或沼气池不仅作为污水收集池,同时是污水的预处理单元,其出水可农用或进一步处理以达到达标排放的要求。

当农民使用户外洗衣设施时,洗衣污水宜纳入排水系统,通过管道或明渠进入化粪池。

 

图2-1东南地区典型农户住宅排水系统

农户厕所污水到化粪池前的排水管径在110mm以上,厨房的排水管在75mm以上,并应在入水口处设置格网,在转弯处设置检查清扫口。

目前建筑内广泛使用的排水管道是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室外庭院生活污水排水管也可采用硬聚氯乙烯塑料管或其它材料的管材。

村落排水

东南地区村落布局受河网影响,村落一般沿河流、河浜、水塘分散布置。

对于相对集中的居住点,污水收集宜采用分流制,通过管道或暗渠收集处理后排放;并应尽量考虑自流排水;距离中心城镇较近的村落可优先考虑集中纳污至市政污水处理厂。

村落污水收集系统常用收集方式如下图2-2和图2-3所示。

农户污水可由单户修建化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再收集;也可先收集后再经过化粪池或沼气池处理。

图2-2多户污水统一预处理工艺流程

图2-3多户污水独立预处理工艺流程

依据东南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以及为确保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农村污水管网建设过程中应参考以下基准:

(1)村落排水工程要服从城镇总体规划。

城镇及村庄总体规划中的设计规模、设计年限、功能分区布局、人口的发展、居住区的建筑层数和标准以及相应的水量、水质资料等,是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依据。

(2)近期、远期规划与建设相结合。

排水工程一般按远期规划设计,分期建设。

(3)考虑现状,从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到不同村落经济能力和污水的实际污染情况,有区别地进行排水规划,确定排水区域与排水体制。

(4)规划设计要考虑到管道施工、处理设备运行和维护的方便,规划方案尽可能经济和高效。

排污管道管材可根据情况选择混凝土、塑料管等不同材料。

污水管道依据地形坡度铺设,坡度应根据排水管管径和排水量确定(不应小于0.2%),以满足污水重力自流的要求;同时应防止因地形坡度过大,冲刷管道或管道露出地面。

污水管道铺设应尽量避免穿越场地、公路和河流,并应设置检查口。

村落生活污水排水管径应在150mm以上。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综合考虑东南地区农村经济、地理和环境现状,本指南着重推荐了化粪池、厌氧生物膜池、沼气池三种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生物接触氧化池、氧化沟两种好氧生物处理技术;人工湿地、生态滤池、土地渗滤三种生态净水技术。

从概述、类型和结构、设计事项、施工事项、造价指标和运行管理几个方面予以介绍,供各级村镇建设管理部门参考。

其它适合东南地区特点并满足相关处理要求的物化技术(如:

过滤和消毒)、生物技术(如:

A/O和SBR)和生态技术(如:

稳定塘)也可应用。

化粪池

概述

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微生物发酵的原理,以去除粪便污水或其他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为主要目的的污水初级处理设施。

污水通过化粪池的沉淀作用可去除大部分悬浮物(SS),通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作用可降解部分有机物(COD和BOD5),池底沉积的污泥可用作有机肥。

通过化粪池的预处理可有效防止管道堵塞,亦可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污染负荷。

化粪池的优点:

结构简单、易施工、造价低、无能耗、运行费用省、卫生效果好、维护管理简便。

化粪池的不足:

沉积污泥多,需定期进行清理;污水易泄漏。

化粪池处理效果有限,出水水质差,一般不能直接排放水体,需经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单元或生态净水单元进一步处理。

化粪池适用范围:

可广泛应用于东南地区农村污水的初级处理,特别适用于旱厕改造后,水冲式厕所粪便与尿液的预处理。

类型和结构

化粪池根据建筑材料和结构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砖砌化粪池、现浇钢筋混凝土化粪池、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和玻璃钢化粪池等。

根据池子形状可以分为矩形化粪池和圆形化粪池。

根据池子格数可以分为单格化粪池、两格化粪池、三格化粪池(如图3-1所示)和四格化粪池等。

图3-1三格化粪池典型结构

设计事项

化粪池的具体设计可参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2册和《镇(乡)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4-2008。

农村化粪池规模和参数可参考如下事项:

(5)为防止污染地下水,化粪池须进行防水、防渗设计。

(6)化粪池的设计应与村庄排污和污水处理系统统一考虑设计,使之与排污或污水处理系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便充分发挥化粪池的功能。

(7)化粪池的平面布置选位应充分考虑当地地质、水文情况和基底处理方法,以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基坑护坡塌方、地下水过多而无法清底等问题。

(8)化粪池距地下给水排水构筑物距离应不小于30m,距其他建筑物距离应不小于5m,化粪池的位置应便于清掏池底污泥。

(9)当化粪池污水量小于或等于10m3/d,首选两格化粪池,第一格容积占总容积65%~80%,第二格容积占20%~35%;若化粪池污水量大于10m3/d,一般设计为三格化粪池,第一格容积占总容积的50%~60%,第二格容积占20%~30%,第三格容积占20%~30%;若化粪池污水量超过50m3/d,宜设两个并联的化粪池;化粪池容积最小不宜小于2.0m3,且此时最好设计为圆形化粪池(又称化粪井),采取大小相同的双格连通方式,每格有效直径应大于或等于1.0m。

(10)化粪池水面到池底深度不应小于1.3m,池长不应小于1m,宽度不应小于0.75m。

施工事项

可根据当地气候和工期要求,购买预制成品化粪池安装,或现场建造化粪池。

预制成品化粪池有效容积从2.0m3至100m3不等,应根据当地处理水量、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参照《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2中相关内容,选择相应型号的预制成品化粪池。

成品化粪池的加工在生产厂家完成,其现场安装和施工工序主要包括:

开挖坑槽、安装化粪池、分层回填土、砌清掏孔和砌连接井。

由于化粪池易产生臭味,现场建造化粪池最好建成地埋式,并采取密封防臭措施。

若周围环境容许溢出,且地质条件较好,土壤渗滤系数很小,则可采取砖砌化粪池。

若当地地质条件较差,比如山区、丘陵地带,临近河流、湖泊或道路,则建议采取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对池底、池壁进行混凝土抹面避免化粪池污水渗漏污染周边土壤和地下水,同时配套安装PVC或混凝土管道。

造价指标

化粪池类型和材质不同,其造价亦不同。

国标砖砌化粪池与预制钢筋混凝土组合式化粪池的单池价格预算如表3-1所示。

表3-1国标砖砌化粪池与预制钢筋混凝土化粪池单池预算表

容积(m3)

1.8

2.5

15

20

40

100

国标砖砌(万元)

0.17

0.21

1.37

1.42

2.51

6.27

预制钢筋混凝土(万元)

--

--

0.82

1.23

2.13

4.93

运行管理

化粪池的日常维护检查包括化粪池的水量控制、防漏、防臭、清理格栅杂物、清理池渣等工作。

(11)水量控制:

化粪池瞬时水量不宜过大,过大的水量会稀释池内粪便等固体有机物,缩短了固体有机物的厌氧消化时间,会降低化粪池的处理效果;且大水量易带走悬浮固体,易造成管道的堵塞。

(12)防漏检查:

应定期检查化粪池的防渗设施,以免粪液渗漏污染地下水和周边环境。

(13)防臭检查:

化粪池的密封性也应进行定期检查,要注意化粪池的池盖是否盖好,避免池内恶臭气体溢出污染周边空气。

(14)清理格栅杂物:

若化粪池第一格安置有格栅时,应注意检查格栅,发现有

(15)大量杂物时应及时的清理,防止格栅堵塞。

(16)清理池渣:

化粪池建成投入使用初期,可不进行污泥和池渣的清理,运行1~3年后,可采用专用的槽罐车,对化粪池池渣每年清抽一次。

其他注意事项:

在清渣或取粪水时,不得在池边点灯、吸烟等,以防粪便发酵产生的沼气遇火爆炸;检查或清理池渣后,井盖要盖好,以免对人畜造成危害。

厌氧生物膜池

概述

厌氧生物膜池是通过在厌氧池内填充生物填料强化厌氧处理效果的一种厌氧生物膜技术。

污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在厌氧池中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能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有机污染负荷。

正常运行时,厌氧生物膜池对COD和SS的去除效果可达到40%~60%。

厌氧生物膜池优点:

投资省、施工简单、无动力运行、维护简便;池体可埋于地下,不占用土地;其上方可覆土种植植物,美化环境。

厌氧生物膜池不足:

对氮、磷基本无去除效果,须接后续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后排放。

适用范围:

可广泛应用于东南地区各村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人工湿地、生态滤池或土地渗滤等生态净水技术前的处理单元。

类型和结构

图32厌氧生物膜池结构示意图

厌氧生物膜池典型结构如图3-2所示。

其中填充的填料应有利于微生物生长,易挂膜,不易堵塞,比表面积大,从而提高厌氧池对BOD5和悬浮物的去除效果。

设计事项

厌氧生物膜池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

水力停留时间HRT、有机负荷、池体有效容积、污泥排泥时间、污泥斗有效容积、填料类型及规格、填料安装高度和间距等。

厌氧池HRT一般取2~5d,根据污水处理量Q和水力停留时间t,可计算得出池体有效容积Ve。

式中:

Ve—有效容积,m3,不包括下层污泥斗的容积和上层空置的容积;

Q—污水量,m3/d;

t—水力停留时间HRT,d。

由于增加了填料,使微生物附着生长于填料上,脱落的生物膜污泥定期排放,其排泥时间可为3个月至1年,具体可视污泥斗的容积和处理量而定。

污泥斗的有效容积可取上层反应池有效容积的1/8~1/4。

厌氧池中的填料特征需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高比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生长;

(2)材料抗腐蚀性,在厌氧酸化条件下稳定可靠;

(3)不易堵塞,质量轻,易于安装或悬挂;

(4)价格低廉,运输方便。

常用的填料有纤维填料、软性填料、弹性填料或组合填料。

施工事项

厌氧生物膜池通常可位于化粪池后,建为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其中反应区装填填料,以强化厌氧处理效果,兼具厌氧反应和沉淀双重功能;也可对现有三格式化粪池的第三格进行改造,在其中安装填料,形成厌氧生物膜池。

其施工中应注意三防:

(17)防水:

防止地下水渗入,应注意地下水位对池体的影响;应防雨水落入或流入,特别是在东南地区降雨量大的地方,因此需做封顶处理,并预留人孔。

(18)防漏:

防止厌氧池污水渗漏污染周边池塘和河流等水体或者地下水,因此厌氧池底和池壁需做防渗处理,其渗漏系数应达到相关国家标准。

(19)防臭:

微生物厌氧分解有机物,会产生氨气和硫化氢等臭味气体,因此需对厌氧池进行密封,必要时可增加除臭装置,对厌氧池产生的臭味气体进行原位除臭。

造价指标

厌氧生物膜池用于处理污水,其费用主要产生于厌氧池建造,其建造费用因池壁采取的材料、内部安装的填料和池体大小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池壁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比砖砌抹面高,处理规模越大,单位污水量的建造费用越低;池体建造费用和填料购置费用可咨询土建结构专家和填料供货商。

厌氧生物膜池运行费用仅来自于池底污泥的定期排放处置和日常检查,基本无电耗,运行费用很低。

运行管理

厌氧池的运行管理主要为污泥的定期排放与处置,污泥排放后不能随意堆置,否则易生蚊蝇,渗漏水会对周边水体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排放污泥量少,建议返回化粪池,进行循环处理。

沼气池

概述

沼气池应用的主要目的是能源的回收利用,沼液是沼气池的附属产物。

因此沼气池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可参考其它相关的规程和图集。

沼气池是采用厌氧发酵技术和兼性生物过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在厌氧和兼性厌氧的条件下将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水,达到净化处理生活污水的目的,并实现资源化利用。

沼气池作为污水资源化单元和预处理单元,其副产品沼渣和沼液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优质有机肥,如果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可回用到农业生产中,或后接污水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

沼气池的优点:

沼气池相比较化粪池来讲,污泥减量效果明显,有机物降解率较高,处理效果好,可以有效利用沼气等。

沼气池的不足:

沼气池处理污水效果有限,出水水质差,一般不能直接排放,需经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单元或生态净水单元进一步处理;与化粪池比较,管理较为复杂。

沼气池适用范围:

可应用于东南地区一家一户或联户农村污水的初级处理。

如果有畜禽养殖、蔬菜种植和果林种植等产业,可形成适合不同产业结构的沼气利用模式。

生物接触氧化池

概述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生物膜法的一种。

其特征是池体中填充填料,污水浸没全部填料,通过曝气充氧,使氧气、污水和填料三相充分接触,填料上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可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氨氮、总氮等污染物。

生物接触氧化池优点:

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对水质、水量波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产量少,无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操作简单,较活性污泥法的动力消耗少,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

生物接触氧化池不足:

加入生物填料导致建设费用增高,可调控性差,对磷的处理效果较差,对总磷指标要求较高的农村地区应配套建设深度除磷单元。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农村地区,处理规模为单户、多户污水处理设施或村落的污水处理站。

东南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丘陵地带可利用地势高差,通过跌水的方式减少机械曝气的电耗,降低运行成本。

类型和结构

生物接触氧化池根据污水处理流程,可分为一级接触氧化、二级接触氧化和多级接触氧化。

二级接触氧化和多级接触氧化可在各级接触氧化池中间设置中间沉淀池,提高出水水质。

根据曝气装置位置的不同,接触氧化池在形式上可分为分流式和直流式,分流式接触氧化池污水先在单独的隔间内充氧后,再缓缓流入装有填料的反应区,直流式接触氧化池是直接在填料底部曝气;若按水流特征,又可分为内循环和外循环式,内循环指单独在填料装填区进行循环,外循环指在填料体内、外形成循环。

内循环直流式接触氧化池基本结构如图3-3所示。

图3-3内循环直流式接触氧化池基本结构图

设计事项

生物接触氧化池前应设置沉淀池等预处理设施,以防止堵塞。

沉淀单元可以是单独的沉淀池或一体化设备中的沉淀单元,已建符合防水要求的化粪池也可作为沉淀池。

此外,需要合理布置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系统,实现均匀曝气。

填料装填要合理,防止堵塞。

接触氧化池主要由池体、填料、支架及曝气装置、进出水装置以及排泥管道等部件组成,如图3-3所示。

1)池体

处理规模在200人以下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参数

200人以下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V——淹没式生物滤池的有效容积(m3);

Q——每人每天污水量(m3/人·d);

n——人数;

La——进水BOD5浓度;

M——BOD5负荷(gBOD5/m3.d),宜按照表3-2计算:

表3-2BOD5负荷参数

处理对象人数n

1≤n≤50

50

好氧式

(1)

180

225

好氧式

(2)

120

140

兼氧式

(2)

80

140

注:

好氧式

(1)为去除COD和BOD5功能的处理方法,有脱氮需求时将好氧式

(2)与兼氧式

(2)联合使用,反应池顺序为兼氧式

(2)、好氧式

(2),并设置污水回流装置。

针对农村的特征以及国内外的经验,用于处理农村污水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负荷宜小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所以推荐上述计算公式。

此外,好氧式生物接触氧化池

(1)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5d左右。

池中的溶解氧含量维持在2.0-3.5mg/L。

处理对象超过30人,分格数不少于2,并按同时工作设计。

处理对象超过40人的情况下,有效水深大于1.5米。

小型生物接触氧化池适宜加工成一体化设备,便于安装、方便施工。

处理规模在200人以上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设计参数

200人以上的村落处理规模,如果采用城市污水厂的运行模式,则可按如下参数设计

池体底面多采用矩形或方形,长与宽之比应该在1:

2~1:

1之间;

池子个数或分格数一般不少于2个,每格面积不宜大于25m2;

容积负荷一般采用1000~1500gBOD5/(m3•d);

填料分层装填,一般不超过3m;

溶解氧一般维持在2.5~3.5mg/L之间,气水比15:

1~20:

1。

2)填料

填料是决定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效果的关键。

生物填料须满足以下要求:

(1)填料应采用适于长期浸入污水环境的弹性填料、软性填料及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