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0535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 州 中 医 药 大 学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学时数2学时上课时间2006.9.7(1-2)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

2、熟悉分解性代谢产物的医学意义、细菌的生长曲线。

3、了解人工培养细菌的方法,常用培养基,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及人工培养细菌的实际意义

4、掌握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

5、熟悉常用热力杀菌法、紫外线杀菌法的应用范围。

6、了解常用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和应用。

1、细菌的营养物质

2、细菌的生长繁殖

3、细菌的代谢产物及其意义

4、细菌的人工培养

5、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杀菌法、紫外线与电离辐射杀菌法、过滤除菌法。

6、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剂及影响化学消毒剂作用的因素。

1、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方式与速度,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

2、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概念,热力杀菌法、紫外线杀菌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细菌合成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其意义。

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1、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2、常用的消毒灭菌的设备。

3、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

1、简述细菌生理的概念,细菌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状。

详细讲述细菌分裂增殖的方式和速度。

2、详细讲述细菌的新陈代谢,检测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生化反应的意义,医学上重要的合成代谢产物。

3、简述细菌的人工培养。

4、区别消毒与灭菌的概念,树立无菌操作的观念。

5、物理消毒灭菌法重点讲解高压蒸汽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等的方法和适用范围,根据不同的灭菌物品和灭菌要求选择不同的灭菌方法。

6、化学消毒灭菌法重点讲解几种常见的消毒剂,以及影响消毒剂杀菌作用的因素。

教学时数2学时上课时间2006.9.11(3-4)

授课人李岩授课形式课堂讲授

1、掌握噬菌体的概念和噬菌体增殖的过程。

2、熟悉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和特点。

3、了解噬菌体的应用。

4、掌握参与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遗传、变异、质粒的基本概念。

5、掌握基因重组的几种方式:

转化、接合、转导、溶原性转换。

6、了解细菌遗传变异的应用。

4、噬菌体的概念和噬菌体增殖的过程。

5、细菌的常见变异现象及变异的机制。

1、噬菌体的增殖过程。

2、参与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和基因重组的方式。

基因重组几种方式的区别。

噬菌体的发现。

1、介绍噬菌体的概念、噬菌体的基本性状和特点,强调噬菌体的本质是病毒。

2、通过图片详细讲述噬菌体的增殖过程,比较溶菌性噬菌体和溶原性噬菌体增殖过程的区别。

3、简述噬菌体的应用。

4、介绍细菌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比较遗传性变异和非遗传性变异的区别。

简述细菌的变异现象。

5、通过图片和举例详细讲述细菌变异的物质基础和机制,重点介绍基因重组的几种方式:

6、简述细菌遗传变异的应用。

7、小结本章内容。

8、预习下节课内容: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微生物学检查。

教学时数2学时上课时间2006.9.13(1-2)

五、教学目的

1、掌握细菌毒力的概念,构成细菌侵袭力的因素,细菌内外毒素的特性及区别。

2、熟悉条件致病菌、机会性感染、交叉感染、医院感染的概念。

3、了解细菌感染途径及类型。

4、熟悉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六、教学内容要点

七、正常菌群的分布和生理功能。

八、条件致病菌、机会性感染、交叉感染、医院感染等的概念。

九、细菌外毒素、内毒素的性状及生物学功能,两者的区别。

一十、常见的全身感染。

一十一、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一十二、教学要求要点

1、细菌毒力的概念,构成细菌侵袭力的因素,细菌内外毒素的特性

及区别。

2、条件致病菌、机会性感染的概念。

细菌外毒素与内毒素的区别。

细菌外毒素的毒力。

一十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

1、简述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基本概念,包括:

细菌感染、病原菌、非病原菌、条件致病菌。

2、通过图片简述正常菌群的分布和生理功能。

3、讲述条件致病菌的概念,举例说明条件致病菌的致病条件和机会性感染的特点。

4、详述细菌毒力的构成因素,重点介绍细菌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的性状和生物学功能,通过图表比较二者的区别。

5、简述常见的全身感染,比较毒血症、内毒素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几个概念的区别。

6、讲述熟悉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7、小结本章内容。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学

教学时数2学时上课时间2006

授课对象护理,境外,针推

一十四、教学目的

1、掌握HI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机制、主要损伤的细胞、防治原则。

2、掌握狂犬病毒的感染方式、临床诊断

3、熟悉HIV病毒的形态与结构、临床表现、微生物学检查。

4、了解狂犬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

一十五、教学内容要点

一十六、HIV病毒的研究历史和流行现状。

一十七、HIV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一十八、HIV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机制、主要损伤的细胞、防治原则。

一十九、HIV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

二十、狂犬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

二十一、狂犬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

二十二、教学要求要点

1、HI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机制、主要损伤的细胞、防治原则。

2、狂犬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

HIV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HIV病毒的研究历史和流行现状。

二十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

1、简要介绍HIV病毒的研究历史和流行现状。

2、通过图片说明HIV病毒的基本性状,包括病毒的形态和结构,抗原性。

3、详述HIV病毒的致病机制、临床症状和机体对HIV病毒的免疫性。

4、介绍HIV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5、简述狂犬病毒的流行情况和生物学性状。

6、详述狂犬病毒的感染方式和致病机制。

7、简要介绍狂犬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8、小节本章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上课时间

授课对象

二十四、教学目的

1、掌握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分型、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2、掌握麻疹病毒的感染方式和致病机理

3、熟悉流感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4、了解流感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

了解禽流感、SARS的致病性和感染方式。

二十五、教学内容要点

二十六、呼吸道病毒的概念和分类。

二十七、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二十八、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分型、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二十九、流感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

三十、麻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

三十一、禽流感、SARS的致病性和感染方式。

三十二、教学要求要点

1、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分型、变异与流感流行的关系、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2、麻疹病毒的感染方式和致病机理。

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与分型、流感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禽流感、SARS的基本知识。

三十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

1、简要介绍呼吸道病毒的概念和分类。

2、通过图片说明流感病毒的基本性状,包括病毒的形态和结构,抗原性与分型,变异性与流行的关系。

重点介绍流感病毒的分型依据。

3、详述流感病毒的致病机制、临床症状和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性。

4、介绍流感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5、简述麻疹病毒的流行情况和生物学性状。

6、详述麻疹病毒的感染方式和致病机制(二次病毒血症),并通过图片说明麻疹的临床表现。

7、简要介绍麻疹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8、简述禽流感、SARS的流行现状及其致病性、感染方式和防治原则。

9、小节本章内容。

三十四、教学目的

三十五、教学内容要点

三十六、HIV病毒的研究历史和流行现状。

三十七、HIV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三十八、HIV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机制、主要损伤的细胞、防治原则。

三十九、HIV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

四十、狂犬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

四十一、狂犬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

四十二、教学要求要点

四十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

教学时数1学时上课时间

授课对象护理

四十四、教学目的

1、掌握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2、掌握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和所致疾病。

3、熟悉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4、了解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生物学性状;

了解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四十五、教学内容要点

四十六、肠道病毒的概念和分类。

四十七、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四十八、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特点。

四十九、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

五十、轮状病毒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

五十一、轮状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原则。

五十二、教学要求要点

1、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2、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和所致疾病。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的致病机制。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的致病特点

五十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

1、简要介绍肠道病毒的概念和分类。

2、通过图片说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基本性状,包括病毒的形态和结构,抗原性与分型,抵抗力。

3、详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机制、临床症状和致病特点。

4、介绍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5、简述轮状病毒的流行情况和生物学性状。

6、详述轮状病毒的感染方式和致病机制。

7、简要介绍轮状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授课对象护理学专业

五十四、教学目的

1、掌握甲肝病毒的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发病机理和免疫性。

2、掌握乙肝病毒三种颗粒与相关抗原,传染源,传播途径,致病机理,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3、熟悉甲肝病毒的抵抗力、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

4、熟悉乙肝病毒抵抗力,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特异性预防。

五十五、教学内容要点

五十六、肝炎病毒的分类。

五十七、甲肝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五十八、甲肝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临床表现。

五十九、甲肝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

六十、乙肝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形态与结构,三种颗粒,抗原组成和抵抗力。

六十一、乙肝病毒致病机理,免疫性,乙肝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六十二、乙肝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和防治原则。

六十三、教学要求要点

1、甲肝病毒的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发病机理和免疫性。

2、乙肝病毒的抗原组成,致病机理,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

乙肝抗原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乙肝疫苗的应用。

六十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

1、简要介绍肝炎病毒的分类。

2、通过图片说明甲肝病毒的基本性状,包括病毒的形态和结构,易感动物,抵抗力。

3、详述甲肝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临床症状和免疫性。

4、介绍甲肝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5、通过图片说明乙肝病毒的基本性状,包括病毒的形态和结构,三种颗粒,抗原组成和抵抗力。

6、详述乙肝病毒的感染方式,致病机制,免疫性,乙肝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

7、详述乙肝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乙肝两对半的检查及其临床意义、乙肝的防治原则,乙肝疫苗的临床应用。

授课对象护理,境外,针推

六十五、教学目的

1、掌握各种球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2、熟悉球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3、了解球菌防治原则。

六十六、教学内容要点

六十七、球菌概述。

六十八、葡萄球菌:

分布,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分类、抵抗力。

致病性:

致病物质(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葡萄球菌溶素)、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

脓、血等标本的分离鉴定,食物中毒检查,防治原则。

六十九、链球菌属:

链球菌分类与溶血现象。

A族链球菌:

生物学性状:

形态染色,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分类。

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肺炎球菌:

形态培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

七十、柰瑟菌属:

脑膜炎球菌:

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淋球菌:

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七十一、教学要求要点

1、各种球菌的形态特点、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2、微生物学检查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致病作用的区别。

球菌所致疾病的图片。

七十二、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

1、简述球菌的基本知识,包括球菌的分类和致病特点。

2、详述葡萄球菌的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分类、抵抗力。

致病物质(凝固酶、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葡萄球菌溶素)和所致疾病。

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3、通过图片说明链球菌的分类与溶血现象。

4、详述A族链球菌:

5、简述肺炎球菌:

6、详述柰瑟菌属:

授课对象护理

七十三、教学目的

4、掌握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5、掌握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的致病物质、所致疾病。

6、熟悉肠道感染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

七十四、教学内容要点

七十五、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形态染色、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抵抗力、变异。

七十六、埃希菌:

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水及食品卫生学检查标准、防治原则。

七十七、志贺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七十八、沙门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伤寒的病程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

七十九、教学要求要点

1、各种肠道杆菌的形态特点、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伤寒的病程、肥达反应。

肠道杆菌的分离鉴定。

八十、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

1、讲述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包括形态染色、结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构造、抵抗力、变异。

2、详述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水及食品卫生学检查标准、防治原则。

3、详述志贺菌:

4、详述沙门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伤寒的病程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沙门氏菌的分离与鉴定、肥达反应),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

5、小结本章内容。

授课对象

八十一、教学目的

7、掌握霍乱弧菌的形态、培养特点、致病性(肠毒素及其致病机理)。

8、熟悉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快速诊断方法。

9、熟悉厌氧菌的种类、分布及感染特点。

10、掌握厌氧芽胞杆菌的致病性(致病条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防治原则。

八十二、教学内容要点

八十三、霍乱弧菌:

形态染色、动力、培养、抵抗力。

肠毒素及其致病机理,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

八十四、厌氧菌的种类、分布及感染特点。

八十五、破伤风梭菌:

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八十六、产气荚膜梭菌:

八十七、教学要求要点

1、霍乱弧菌的致病作用,以及霍乱毒素的致病机制。

2、破伤风梭菌的致病作用及防治原则。

霍乱毒素的致病机制,破伤风毒素的作用机制。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八十八、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

1、详述霍乱弧菌的形态、培养特点、致病性(肠毒素及其致病机理)。

2、简述霍乱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及快速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

3、讲述厌氧菌的种类、分布及感染特点。

4、详述破伤风梭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防治原则,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重点介绍破伤风外毒素的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5、简述产气荚膜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6、小结本章内容。

八十九、教学目的

11、掌握白喉棒状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及特异性防治。

12、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

13、熟悉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及意义、防治原则。

九十、教学内容要点

九十一、白喉棒状杆菌:

形态染色特点,致病物质及特异性防治。

九十二、结核分枝杆菌:

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变异性、菌体成分及其作用。

致病性、免疫性。

九十三、结核菌素试验、微生物学检查、特异性预防。

九十四、教学要求要点

1、白喉棒状杆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2、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和免疫性。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杆菌的图片。

九十五、教学方法和教学安排

1、讲述白喉棒状杆菌的生物学性状,通过图片介绍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染色特点。

重点介绍白喉杆菌的致病物质(白喉毒素)和所致疾病(白喉)及特异性防治方法。

2、简述分枝杆菌的共同特性和分类。

3、详述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染色、培养、抵抗力、变异性等。

重点介绍结核分枝杆菌的菌体成分及其作用,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

4、详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结核的特异性预防。

九十六、教学目的

1、掌握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的基本生物学性状和引起的疾病。

2、掌握真菌的主要分类,浅部感染真菌和深部感染真菌主要的致病作用。

3、熟悉立克次体的实验室检查。

4、了解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和真菌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和防治原则。

九十七、教学内容要点

九十八、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和主要致病支原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