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0885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docx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08-10-2907:

21:

08|分类:

教案论文|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对学习充满了希望,对教师充满了期待,对课堂充满了遐想。

我们教师要让孩子们在这儿插上理想的翅膀,将来在蓝天下展翅翱翔。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实效

1、把微笑带进课堂,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

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失败无疑。

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优化师生关系,激发学习情感-------营造探究氛围。

课堂中,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

一年级小朋友们更渴望教师的关爱,教师要用亲切,激励的语言去感染他们。

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

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即使错了,也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

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

看着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想教师也不忍心去伤害他们。

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全神投入。

  新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研究的数学世界,教科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我们要充分利用,组织教学活动。

例如:

认识钟表教学中,教科书上结合《小明的一天》进行教学,我让学生说说他们是什么时间上学、放学、吃饭、睡觉,再看看小明是怎样做的。

教学后,让学生留心每天的生活——什么时间做什么?

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数学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又如:

认识1——9的数字后,我专门设计了一节“生活中的数”的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数:

“我今年6岁了,我妈妈今年30岁”“我家的电话号码是5262248”“我家有3口人”“我家住2楼”“我坐第4排”“我在一年级1班学习”……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并能用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的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知识后,我不是一味单调的让学生练习化聚,而是安排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小小文具店”进课堂,我让学生用“学具币”来购买“学习文具”让学生当小售货员,当小顾客,进行购物活动。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学会了购物,学会了计算。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他们的注意力是短暂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设情境,组织各种活动、游戏,让学生在乐趣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爱数学。

  二、注重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倾听能力的培养,

  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是学生摄取知识的有效保证,学生学会了倾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才能使低年级小朋友学会倾听呢?

  

(1)、为学生学会倾听作好准备

  低年级小朋友年龄小,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有待培养,所以老师要为学生学会倾听做准备。

上课铃声后学生迅速奔进教室,此时学生心神是不定的。

因此老师要等待一会儿,让学生完全定下神来再开始上课。

学生在他喜欢的老师的课上和他感兴趣的课上,才能做到专心听讲、勤于思考,所以教师要从多关心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交心,多了解学生的爱好,课上多用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为学生的倾听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2)、训练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有位名人曾形象地比喻说:

“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如何训练学生的倾听呢?

第一是要学生能听得进、记得住,课堂上可以经常让学生复述老师的讲话和同伴的发言,经常让学生进行听算练习等。

第二是要学生能听懂,学生若只是动耳听老师的讲解和同伴的发言,而没有动脑加以思考,就不能领悟和理解老师和同伴说的是什么,不能领会知识的本质,这样的“倾听”就等于没听。

因而,课上经常让学生说一说同伴的发言有什么好的地方、有哪些错误、应该作哪些补充,你有什么好的方法等。

(3)、营造宽松的倾听氛围

  新教材、新理念下的低年级数学教学,要给学生营造一种学生喜爱的宽松、活泼的课堂形式,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自主讨论等平等、民主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乐意倾听、学会倾听,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但是,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我常常看到这样的境头:

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说:

“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口气,也不听别的小朋友发言。

然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

我经常会说:

“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

”“谁还有补充吗?

”“谁还有更好的意见?

”等。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2、操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引导学生使用学具是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体现。

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学具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缺乏兴趣。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

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的特点,就更须要教师指导学生借助学具进行操作,在玩中学,在乐中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为他们创设一个实践操作的环境,让他们动手摆摆、弄弄,加大接受知识的信息量,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并能运用规律去解决新问题,这样使他们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学习。

例如:

在“20以内的加减法”中,教学9加几,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从“几”中拿出“1”根,和“9”合起来凑成“10”,再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归纳计算规律,学生在学习“8加几”“7加几”时,就能借助学具自主探究计算方法;在计算“十几减9”时,也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从10根中去掉9根,还剩1根,1根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就得到结果。

并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对于好生,让他们说说不同的算法,与同学们分享。

这样学生通过使用学具,既能发现新知,又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总之,做为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并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才能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天地,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对学习充满了希望,对教师充满了期待,对课堂充满了遐想。

我们教师要让孩子们在这儿插上理想的翅膀,将来在蓝天下展翅翱翔。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实效

1、把微笑带进课堂,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

  “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

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失败无疑。

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优化师生关系,激发学习情感-------营造探究氛围。

课堂中,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

一年级小朋友们更渴望教师的关爱,教师要用亲切,激励的语言去感染他们。

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最能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

教师在教学中,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

特别是对待差生,更应做到这一点,以此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从而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己的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即使错了,也用委婉的话语指出其不足。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非常注意这一点,有时他一眼就看出学生的计算是错误的,但却还是喜欢以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慈样的目光和学生一行一行地查看。

学生回答问题时,用“你答得很好”、“你并不比别人差”、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

看着一张张可爱的小脸,我想教师也不忍心去伤害他们。

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课堂上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全神投入。

新课程改革以来,“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激发起学习探究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研究的数学世界,教科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我们要充分利用,组织教学活动。

如:

认识1——9的数字后,我专门设计了一节“生活中的数”的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数:

“我今年6岁了,我妈妈今年30岁”“我家的电话号码是5262248”“我家有3口人”“我家住2楼”“我坐第4排”“我在一年级1班学习”……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就在我们的身边,并能用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的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知识后,我不是一味单调的让学生练习化聚,而是安排了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安排“小小文具店”进课堂,我让学生用“学具币”来购买“学习文具”让学生当小售货员,当小顾客,进行购物活动。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游戏活动中巩固知识,学会了购物,学会了计算。

一年级的小朋友们,他们的注意力是短暂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设情境,组织各种活动、游戏,让学生在乐趣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爱数学。

  二、重视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

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

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

1、激发兴趣,产生参与动机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的《求未知加数》时,我创设了“猜扑克牌”的游戏情境:

第一次,我手拿两张扑克牌,让学生猜猜两张牌分别是几。

学生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老师他心中的答案。

第二次,我告诉他们这两张牌的和是9,这下,举手的学生更多了,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统一,出现了以下4种情况:

A(代表1)与8;2与7,3与6,4与5。

第三次,我告诉他们其中的一张牌为2,这时,几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举手了,而且喊出了答案7。

这个情境的设计,不但了解了学生,把握了教学起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

2、适时点拨,指导参与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

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

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3、创造空间,保证参与机会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

“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会成功的愉快。

”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

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对于一个问题也爱多问几个“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

”“谁还能补充?

”“再仔细想想还可怎样做?

”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如教学人教版《第几》,在拓展部分,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操作材料:

4根火柴和1支铅笔,请他们把这些材料摆一摆,使铅笔排在第二的位置上。

结果,等到交流反馈时,学生不仅仅摆出了我预想中的2种情况,即把它们排成一排,从左、右分别数过去,铅笔处在第二的位置上。

还有一位学生把这些材料摆成了两排,火柴为一排,铅笔在第二排。

这是多么灵活的一种思维方式啊!

  总之,做为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是一个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

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并在学生学习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样才能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力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2011-09-1420:

12:

35)

转载▼

标签:

少儿

学习习惯

一年级

教学质量

课堂

杂谈

分类:

教学资料

一年级学生是刚刚入学的幼儿,活泼好动,无拘无束,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课堂上,课堂经常说话、玩玩具、东张西望,他们常常面临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备,强制听课。

所以,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如何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数学教师课堂语言的锤炼。

 

(1)语言要儿童化。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语言形成的亲和力对他们听课的兴趣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的语言很生硬,那么孩子的注意力就不是太集中。

许多名师的课,他们非常懂得孩子的心里,语言儿童化,感觉亲切的话语好像飞进了孩子心里,学生欢乐得忘记时间、忘记地点,尽情地发挥。

那种其乐融融的场面真是让人羡慕。

比如称低年级的学生为:

“小朋友”“孩子们”……这样他们会觉得很舒服。

 

(2)语言要准确规范化。

数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严密性,每个概念,每个定理都有确切的含义和条件。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教学语言务必要清楚、规范、准确、严密、完整。

尽量不出现“大概”、“也许”、“差不多”之类的模糊性语言,避免导致学生正确地掌握概念和运用定理,抑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语言要简洁精炼化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是学生的模仿对象,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表达要简明、精练,不要有过多的重复性语言,少说废话,尽量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

不要满堂课问学生“对不对”、“是不是”、“听懂了没有”,不要说每句话时都带上“啊”,才能让使学生耳朵避于疲劳,思维保持清晰,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语言表达的训练。

二、要创新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他们学习效率的高低,更关系着个人的终生发展,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就如同教会他们正确运用手中的筷子获取美味的菜肴。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看似一句老生常谈的大白话,做起来其实并不简单。

儿童的天性原本自由放任,要一一引着他们走上规范的轨道,不耐心去做,是做不好的。

“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注意读写姿势、作业认真仔细……”,这些是老师们在课堂上经常强调的内容。

然而,当这些习惯性常规在课堂上反复提醒得太多了,学生听后反而无动于衷。

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不断创新方法,使学生更易接受。

比如:

在学生不专心听讲时可以做个小游戏、出个脑筋急转弯、讲个笑话刺激一下。

对发言积极的同学一个大姆指,一点掌声,一句表扬,对不积极思考发言的同学一个鼓励的眼神等等。

这些方法虽然简单,却有着神奇的效果,走神的孩子马上会若有所悟地抬起了头,胆小而羞怯的孩子也因为得到了鼓励再次举起了自信的手。

三,要采用精当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动手操作。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经常组织学生利用学具拼一拼、摆一摆,比一比,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

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每让学生进行一种操作时,必须首先要求学生看清题意,再想一想,根据题目要求,你在操作时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该如何做。

坚决克服不经思考,盲目动手的毛病。

例如,在教学“比4和6的大小”时先让学生摆一摆,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6个○,在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4<6,6>4”。

 

(2)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防止学生精神分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

游戏教学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环境。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锻炼他们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让孩子们在游戏和活动创设的环境中,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创设生活情境。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

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认识钟面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一天中怎样安排时间的,然后提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你起床的时间的?

这样学生就会回答出自己看见钟面上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7”,就知道是7点气的床啦。

紧接着我分别出示“8时”、“10时”、“5时和“12时”,让学生说说钟面上分别表示什么时刻,这时学生根据前面认识“7时”的经验就能正确地说出以上的时刻。

这样一来,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就运用到生活实际中了。

经常这样训练,有利于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变“学数学”为“用数学”,从而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4)采用多媒体教学。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探究兴趣。

同时,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够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提高一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非一日之功,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懈努力,积极探究,去体验和享受课堂教学带来成功的喜悦

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提要:

这学期我任教小学一年级数学,小学一年级数学内容看似简单,运用起来却需教师多动脑筋,要活用新教材,运用新教法,教师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集中能力时间较短。

针对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利用直观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要重视和加强直观教学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好,抽象思维较差,根据这个年龄特点,他们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易记住,而对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很重视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耳听、手做、口说、脑想等多种感官的活动,逐步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逐渐产生对新事物的兴趣,是其学习新知识和促进思维发展的主要手段。

例如,在教10以内数的认识时,通过学生动手摆小棒、画图形等操作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的概念;在教3的分解时,形象地把它画成,并让学生拿出3根小棒,先左手拿1根,右手拿2根,合起来共3根,让学生看手说:

“3可以分成1和2。

”再让学生左手拿2根,右手拿1根,让学生看手说:

“3可以分成2和1。

”利用3根小棒,让学生边拿边说,学生很快掌握了3的组成分解和3的加减法。

另外,一年级的几何初步知识尤其需要直观教学,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初步会识别几何形体。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形体时,让学生从家里找来火柴盒、手电筒、药盒、罐头盒等,将这些东西根据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进行分类,分类后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形体的特征,再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

学生由于这堂课利用了直观教学,并结合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学生兴趣较大,上体育课时,他们指着球说球体,指着垫子说长方体。

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这堂课的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还能运用于实际,效果很好。

二、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直观教学

由于学生入学水平不一样,教学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力求做到前有孕伏,中有突破,后有发展,旧中学新,新中学旧,也就是说,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直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以应用题教学为例。

结合10以内的数的认识,就要进行看图口述应用题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初步了解加、减法的意义,来了解一步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正式解答文字叙述的一步应用题作铺垫,解答加、减一步应用题,要学生看图初步掌握它们的数量关系,达到给两个条件能够提出相应的问题,有一个问题,能找到它所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