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0999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docx

体会留心观察学习描写变化《金色的草地》文本教学解读与学习活动设计

一、文本解读

《金色的草地》位于部编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属于习作主题单元。

单元导语页借助罗丹名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点明该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发现乐趣的审美情趣。

本单元的阅读要素为“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指向学会观察,即通过学习掌握观察方法,并能“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因此,在课文学习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感受到观察带来的好处,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在题目中便指向了本文的观察重点“金色的”,草地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可提到草地孩子们大多数会使用“绿油油、碧绿”等颜色词语来形容,可课题中却提到了“金色”。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原来,在这一大片草地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蒲公英,金色的花朵你挤我碰,挤挤挨挨,草地便变成了金色,多么美丽的草地啊!

这也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向我们描述的美丽画面,也是作者最初的观察。

想象一下,在这片美丽的、金色的草地上,作者会做些什么呢?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第二自然段一开篇便告诉我们这片草地是作者和弟弟玩耍的乐园,小哥俩儿摘下蒲公英的种子,追追赶赶,想着法儿的把蒲公英的“降落伞”吹到对方身上,调皮可爱,古灵精怪,因为蒲公英的种子带给了小哥俩儿许多快乐,这片美丽的金色草地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多么快乐的草地啊!

可是,在一次偶然的早起经历中,我突然发现原本我并不注意、习以为常的“金色草地”变成了“绿色草地”,当我中午回来时“绿色草地”又重新变成了“金色草地”,傍晚“金色草地”又变成了“绿色草地”,这是作者的第二次观察。

这一变化激发了我的探索兴趣:

这是为什么呢?

课文由这一句开始便开启了我的“观察之旅”,在产生疑问的当天傍晚“我”便走上草地,蹲下身子,用手抚摸草地,用眼睛仔细观察,终于发现了一切的缘起,原来傍晚时分蒲公英的花瓣合拢了,黄色的花瓣被包裹在绿色的花蒂之中,而这整片草地的蒲公英都被绿色包裹,草地便变成了绿色。

早晨,随着太阳升起,花蒂打开,蒲公英花朵绽放,又露出了黄色的花瓣,整片草地又变成了黄色。

蒲公英的花朵竟然藏着这样的秘密,它的花瓣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停地绽放、合拢,像我们的手掌一样,又像在花的学校里上学的孩子,早晨打开身体吸收阳光雨露,晚上合上身体,去到妈妈扬起的双臂中睡觉,“多么可爱的草地”!

这是作者的第三次观察,也是作者最细致的观察,加深了对蒲公英的理解,发现了草地变化的秘密,这片金色的草地给“我”带来了新的快乐,“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结合生活经历,蒲公英带给孩子们最大的快乐来自于蒲公英的种子,很少有孩子会对蒲公英的花朵产生兴趣,甚至完全不知道蒲公英的花长什么样子,课文中的“我”也是这样,在这一大片蒲公英草地上玩耍时,只会摘下种子和弟弟互相吹着玩。

可偶然间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让我产生了观察的兴趣,让我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了蒲公英花朵的秘密,对蒲公英有了新的认识、更深的了解。

结合课后练习题,在讲解时可以通过提问“对我们来说,这是一片什么样的草地?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如:

美丽的草地、小哥俩儿玩耍的场景,体会美丽、快乐的草地。

通过“金色的草地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

”探究作者观察到的变化、观察所得和想象,从而体会可爱又有趣的金色草地,在此过程中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

观察不同时间同一事物的变化,并探究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

在习得方法之后,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观察某一植物、某一事物的变化过程,这一任务需给孩子们较长的时间去观察实践,并简单记录。

二、学习活动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蒲公英、玩耍、打哈欠、钓鱼、合拢”等词语,认读生字,会写“蒲、英”等12个生字,会写“蒲公英、盛开”等13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找出草地不同时间的变化及变化产生的原因,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

3.能自己观察某一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的变化情况,和同学交流分享。

课时设计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板块 引入课文,认读生字

1.图片引入,观察体验

(1)出示“金色的草地”图片,通过自己的观察所得,完成填空。

这是一片             的草地。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会填写“美丽的草地”、“漂亮的草地”这种空泛的词语,教师需引导学生把视角聚焦于草地上的蒲公英,观察蒲公英的数量、种子样子、花朵颜色,说出“开满蒲公英的草地”或“金色的草地”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2)出示课文内容,引出课题。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了。

【设计意图】带领孩子们走进课文,引导孩子明确“金色的草地”是这片草地一直以来给“我”的印象,是我起初观察的结果。

2.认读词句,纠正读音

(1)植物:

蒲公英 花瓣  绒毛 

(2)动词:

盛开   玩耍  钓鱼  合拢  打哈欠

(3)人名:

普里什文  谢liào廖沙 

(4)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

“谢廖沙!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3.朗读课文,检验生字。

第二板块读通课文,想象画面

1.默读课文1-2自然段,思考:

这片金色草地对“我”来说,是一片什么样的草地?

说说你的理由。

(1)第一自然段:

美丽的草地

Ø 关注“满”字,说明整片草原里到处都开满了蒲公英,蒲公英挤挤挨挨形成了一片金色的草原,所以这是一片美丽的草地。

(2)第二自然段:

快乐的草地

Ø 抓住“这些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关注“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的场景。

Ø 借助“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动词链接生活,想象画面,朗读课文,读出欢快的语气;好友合作,做一做兄弟俩玩耍的动作,体会“快乐”。

2.出示《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片段和蒲公英花图片,观察一下蒲公英的构成,说说我的快乐主要来自于哪里?

你从课文的哪里看出来的?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Ø 我只关注到了蒲公英的种子带来的快乐,而对蒲公英并没有仔细观察,发现其乐趣,从课文中“并不引人注目”一词中可以看出。

【设计意图】让学生关注蒲公英由两部分构成,而平日里“我”只关注到了种子,忽视了其对草地颜色发挥的作用,链接《植物妈妈有办法》体会蒲公英种子传播的方法及带给我们的乐趣。

 

第三板块 对比观察,书写生字

1.整体展示,区分结构

整体展示12个生字,并按照结构对生字进行分类。

Ø 上下结构:

蒲、英、盛、耍、察

Ø 左右结构:

喊、钓、拢

Ø 独体字:

而、欠

Ø 半包围结构:

2.对比书写,重点识记

(1)而&耍、取&趣

讲解要点:

观察同部件字在不同生字之中的占个位置。

(2)察&橙、钓&钩

讲解要点:

笔画易混淆的生字对比识记。

(3)喜

讲解要点:

结构出现频率不高,需仔细讲解其构成。

 

第二课时

第一板块 感知细致,学习方法

1.问题源起:

上节课我们说到,“我”只关注到了蒲公英种子的乐趣,却忽略了蒲公英花的乐趣。

可文章的最后一句却说: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这是为什么呢?

自读任务:

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想一想:

是什么让我关注到了蒲公英花?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Ø 偶然间,我进行了再次观察,观察到草地的颜色并不是一整天都是金色的,早晨和傍晚是绿色的。

Ø 引导学生填写:

早晨,草地是         ;中午,草地是         ;傍晚,草地是          。

2.探究秘密:

找出观察蒲公英所得,知道草地颜色变化的秘密。

于是,我产生了疑问:

“这是为什么呢?

(1)结合课文想一想,我可能是如何观察蒲公英花朵的?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

Ø 我可能是趴在草地上,用眼睛仔细寻找金色去了哪里,用手去触摸蒲公英花瓣;

Ø 我可能观察了好几次,在早晨、中午、晚上不同的时间观察。

(2)当“我”再一次观察蒲公英花时,我发现了蒲公英的什么秘密?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Ø 引导学生用手模拟蒲公英张开、合上的样子,理解蒲公英花的秘密,知道花瓣、花蒂之间的关系。

(3)蒲公英的秘密与草地颜色变化有什么关系?

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了绿色的了。

Ø 引导学生填写课后练习题第二题,并尝试用自己话说一说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

3.体会情感:

体会“多么可爱的草地”,表达我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1)课文最后还有一句我写的话:

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但选文时给删掉了,你能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Ø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蒲公英花朵在傍晚时会合拢,早晨太阳充足时会打开,就像小朋友一样,傍晚累了就上床睡觉,早晨太阳升起就起床上学。

它们就像在花的学校里上学的学生一样,放了学就回到妈妈温暖的臂膀里,合拢花瓣睡觉,阳光充足时就绽放自己的花瓣学习吸收阳光雨露。

(2)经过我的细致观察,这片金色的草地对我来说除了美丽、快乐,又增加了一个什么特点呢?

Ø 引导学生关注最后一自然段,找到“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体会作者对蒲公英、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第二板块 学以致用,观察交流

1.感受乐趣:

梳理我的三次观察,正是因为“我”的细致观察,才让我对蒲公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才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这正是细致观察带给我的乐趣。

2.观察交流:

出示含羞草动图,引导学生观察含羞草的变化。

评价标准:

(1)说清楚要介绍的植物名称。

(2)说清楚含羞草变化的过程。

(3)语句具有新鲜感,形象、生动。

3.实践拓展:

我们周围的动物、植物或者其他事物都是在发生变化的,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

和同学交流一下。

观察记录单

观察对象

观察地点

观察时间

观察所得

五、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