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1248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铁对民航发展的影响Word下载.docx

2.1高铁特点分析4

2.2民航的特点分析9

2.3高铁与民航的比较分析11

3民航的优势分析14

3.1民航面临的机遇14

3.2民航对经济的带动作用15

4高铁发展对民航的影响17

4.1高铁在客源上比民航更广泛17

4.2高铁比民航票价便宜17

4.3高铁比民航更便捷17

4.4高铁比民航安全性更高17

5高铁时代民航的发展建议18

5.1创造利于民航发展的环境18

5.2提高航空持续安全水平18

5.3全面保障航班正常18

5.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通用航空事业发展19

5.5加快运输机场建设19

5.6提高运营管理效率19

总结21

致谢22

参考文献23

摘要

随着国家对高铁建设的投入加大,我国高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高铁相比民航具有诸多优势,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高速铁路的建设体现了国家基础建设的政策。

从宏观上说,高铁建设对于缓解我国交通运输的紧张局面,方便广大群众出行是有利的,也给广大乘客多了一种选择,是我国交通运输方式进步的表现。

但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对中国国内航空运输市场造成强大的冲击,特别是客运专线途经的发达城市部分航线,距离越近、旅行时间越短的受到的影响越大。

我们在对高铁快速发展喝彩的同时,更要冷静地分析高铁对我们民航的影响。

我国铁路系统首次在较大范围内对民航构成了现实的严峻挑战,整个民航业都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航空公司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确保民航行业持续、稳定和健康地发展。

高铁和民航是各有优势,我们应该让它们优势互补,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国家完整的交通体系是很有好处的。

其实高铁时代的来临其实并不可怕,如果民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也会有很好的市场。

关键词:

高铁;

民航;

影响

ABSTRACT

Withtheincreaseofnationalinvestmentinhigh-speedrailconstruction,China'

shigh-speedrailhasdevelopedrapidly.Comparedwithhigh-speedrail,civilaviationhasmanyadvantages.Itisof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andvaluetomakeacomparativestudyofthetwo.

Theconstructionofhigh-speedrailwayreflectsthenationalinfrastructurepolicy.Fromamacropointofview,theconstructionofhigh-speedrailisbeneficialtoeasethetensesituationofChina'

stransportationandfacilitatethetravelofthemasses.ItalsogivesthemassesofpassengersanadditionalchoiceandisamanifestationoftheprogressofChina'

stransportationmode.However,theconstructionofhigh-speedrailwaywillhaveastrongimpactonChina'

sdomesticairtransportmarket,especiallyforsomeroutesindevelopedcitiesthroughwhichpassengerdedicatedlinespass.Thecloserthedistance,theshorterthetraveltime,thegreatertheimpact.Whileapplaudingtherapiddevelopmentofhigh-speedrail,weshouldalsocalmlyanalyzetheimpactofhigh-speedrailonourcivilaviation.Forthefirsttime,China'

srailwaysystemposesaseriouschallengetocivilaviationinalargescale.Theentirecivilaviationindustryshouldpayenoughattentiontoit.Inparticular,itisnecessaryforairlinestoadoptpracticalcountermeasurestoensurethesustained,stableandhealthydevelopmentofthecivilaviationindustry.High-speedrailandcivilaviationhavetheirownadvantages.Weshouldmakethemcomplementeachothersoastoformacompletenationaltransportationsystem.Itisverybeneficial.Infact,theadventoftheeraofhigh-speedrailisnotterrible.Ifcivilaviationcangivefullplaytoitsadvantages,therewillbeagoodmarket.

Keywords:

high-speedrail;

Civilaviation;

Influence

1民航和高铁的概述与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乘坐飞机的人越来越多,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民航的发展,使民航的旅客吞吐量不断创新高。

同时,按照“十二五”规划,在此期间我国“四纵四横”主通道的高速铁路建设将完成,高铁将会延伸到中国的重点城市,进一步发挥其城市交通的重要作用,可见民航与高铁都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1.1高铁的含义与发展现状

根据国际铁路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中国从2004年做出引进德国和法国等国外高速列车的决定,短短6年间,已经从“引进、消化、吸收”的起步阶段,进化到向外输出阶段。

相比于欧洲和日本等国,中国高铁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

按照铁道部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新线投产总规模将达3万公里,安排铁路投资2.8万亿元,主要是高铁建设的投入。

我国铁路确定以高速铁路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按三个速度等级来建设。

到2012年底,我国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的营业里程将达到1.3万km,那时,我国将超越日本和德国等高铁起步较早的国家,成为全球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

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四纵四横”主通道的高速铁路,将按时速300公里建设;

高速铁路延伸线、连接线及城际铁路按时速200-250公里建设。

1.2民航的含义与发展现状

民用航空,是指使用航空器从事除了国防、警察和海关等国家航空活动以外的航空活动,民用航空活动是航空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以“使用”航空器界定了它和航空制造业的界限,用“非军事等性质”表明了它和军事航空等国家航空活动不同。

《国内投资民用航空业规定(试行)》已于2005年8月15日起正式实施。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民航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促使我国民航业在民航运输、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航线布局、法规建设,以及运输保障等方面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2005年开始,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排名世界第二位,并连续三年保持这一位置,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民航运输大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民航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世界范围4.5%以上的经济产出归功于民用民航运输,40%的贸易量通过民航运输实现。

民航运输是一个对国民经济贡献极大的行业,民航运输对经济的贡献率为GDP的8%。

国家“十二五”对民航的发展做了明确规划,“到2015年,民航运输持续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全面增强,服务能力基本满足需求,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成效,竞争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对国家经济社会的贡献明显增大。

”可见民航的发展前景将更加美好。

在未来的“十二五”期间,民航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有关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全行业的投资规模将在1.5万亿元以上;

到“十二五”期末,旅客运输量将达到4.5亿人次;

运输机场的数量将达到220个以上;

机队规模将由现在的2600多架上升为4500架以上,特别是通用航空飞机数量会有较大增加。

民航服务国家经济、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2高铁与民航的比较分析

随着国家对高铁建设的支持,高铁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民航有诸多优势,高铁与民航相比,哪个交通工具更具优势,需要会从安全性、发展空间、舒适度与服务、运程、投资方面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哪个更具优势。

2.1高铁特点分析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以法国高速铁路为例,它连接了海岸的度假区,并且在长程路线上减价以跟飞机竞争。

因为高速铁路的出现,不少以离巴黎现在低于一小时车程的地区开始成为通勤的住宅区。

不少本来是偏远的地区亦得到较快的发展。

2.1.1高铁的优点

在速度就是时间、就是效率的时代,人们希望货物快速地被运达到目的地。

而高路的大建设、大提速正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愿望。

列车运行的准确及时性和效率大大提高,铁路服务水平和质量跃上新的档次,逐渐扭转了昔日在人们心中的“铁老大”形象,铁路参与运输市场竞争的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同时给整个运输市场供求关系带来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公路运输直接构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2.1.1.1载客量高

无论是高速公路或机场都会发生挤塞,高速铁路的优点是载客量非常高。

倘若旅程非以大城市中心为出发及目的地,使用高速铁路加上转乘的时间可能只跟驾驶汽车相仿,但高速铁路毋须自行驾车,较为舒适。

另外,虽然高速铁路的速度比不上飞机,但在距离稍短的旅程650公里以下,高速铁路因为无需到通常较远的机场登机,也不需要值机、行李托运和安检,故仍较省时。

由于高速铁路的班次安排可较为频密,其总载客量亦远高于民航。

2.1.1.2输送能力大

目前各国高速铁路几乎都能满足最小行车间隔时间4分钟及其以下的要求,扣除维修时间4小时,则每天可开行的旅客列车约为280对;

如每列车平均乘坐800人,年均单向输送能力将达到82000万人。

4车道高速公路客运专线,单向每小时可通过小轿车1250辆,全天工作20小时,可通过25000辆。

民航运输主要受机场容量限制,如一条专用跑道的年起降能力为12万架次,采用大型客机的单向输送能力只能达到1500万-1800万人。

2.1.1.3速度快

速度是高速铁路技术水平的最主要标志,各国都在不断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

法国、日本、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高速列车的最高运行时速分别达到了300公里、300公里、280公里、270公里和250公里。

以北京至上海为例,在正常天气情况下,乘飞机的旅行全程时间为5小时左右,如果乘高速铁路的直达列车,全程旅行时间则为5-6小时,与飞机相当[2]。

2.1.1.4正点率高

高速铁路全部采用自动化控制,可以全天候运营,除非发生地震。

据日本新干线风速限制的规范,若装设挡风墙,即使在大风情况下,高速列车也只要减速行驶,而无须停运。

飞机机场和高速公路等,在浓雾、暴雨和冰雪等恶劣天气情况下,则必须关闭停运。

正点率高也是高速铁路深受旅客欢迎的原因之一。

由于高速铁路系统设备的可靠性和较高的运输组织水平,可以做到旅客列车极高的正点率。

2.1.2高铁的不足

2.1.2.1固定成本高

铁路线路是专用的,固定成本很高,原始投资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建设周期长,一条干线要建设5-10年;

机动性差,只能在固定线路上运行,车站固定,不能随处停车装卸货物;

货车编组、转轨需要时间,铁路按列车组织运行,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有列车的编组、解体和中转改编等作业环节,占用时间较长,因而增加了货物在运输途中的时间;

货物滞留时间长,不适宜紧急运输;

短距离货运,运费昂贵,且运费没有伸缩性;

铁路运输中的货损率较高,而且由于装卸次数多,货物损毁或丢失事故通常比其他运输方式多,不能实现“门对门”的运输,通常要依靠其他运输方式配合,才能完成运输任务,除非托运人和收货人均有铁路支线。

2.1.2.2安全问题

在中国大规模建设高铁之前,高铁并没有在一个国家大规模推广的成熟经验。

如何将高铁技术在大国家、长距离上运用,中国的经验和数据正是一些国外项目所需要的。

高速铁路由于在全封闭环境中自动化运行,又有一系列完善的安全保障系统,所以其安全性能高。

但是由我国的高铁技术还不成熟,高铁的安全问题上人担忧。

随着我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与高铁相关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尤其是相关的安全问题更是严重。

仅2011年7月全国高铁的大小安全事故竟达到四次之多。

“7.23”甬温线D301次列车与D3115次列车特大追尾事故,给“大跃进”式的高铁建设敲响了警钟,也使得人们开始反思高铁发展速度和轨迹。

此次事故暴露出的安全辅助系统运行可靠性与稳定性问题,部分系统或需重新设计与修改。

高铁属于新生事物,包括行驶在普通铁路线上的动车在内,在中国也只是运行了三,四年,通过法国和日本的经验来说,还都属于试验阶段,而中国高铁班次和运行线路开通的速度是无与伦比的,用于培养成熟的技术操作人员还不够,无论控制系统,还是列车行驶过程中各个工种之间的衔接操作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磨合,这都需要中国铁路部门在未来的发展时不断地完善。

2.2民航的特点分析

20世纪50年代以来,民用航空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成为一个国家的重要经济部门。

民用航空是指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称为民用航空。

2.2.1.民航的优点

2.2.1.1运输速度快、节约其他费用

民航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运输速度最快,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也是民航运输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其时速为1000km左右,且距离越长,所能节省的时间越多,快速的优势也很显著。

因而民航运输适用于中长距离的旅客运输、邮件运输和精密、贵重货、鲜活易腐物品的运输。

由于采用民航运输方式,货物在途时间短,周转速度快,企业存货可以相应的减少,还可以节约包装、保险、利息等费用。

2.2.1.2机动性大

飞机在空中运行,受航线条件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可跨越地理障碍将任何两地连接起来。

民航几乎可以飞越各种天然障碍,可以到达其他运输方式难以到达的地方。

民航运输的这一优点使其成为执行救援、急救等紧急任务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2.2.1.3舒适、安全、可靠

现代民航客机平稳舒适,且客舱宽敞、噪音小,机内有供膳、视听等设施,旅客乘坐的舒适程度较高。

随着科技进步和管理的不断改善,民航运输的安全性比以往已大大地提高。

2.2.1.4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发展民航运输的设备条件是添置飞机和修建机场。

这与修建铁路和公路相比,建设周期短、占地少、投资省、收效快。

2.2.1.5规模经济优势

航空公司在飞机购买、培训费用、航油、航材采购、机场起降费等方面,都存在规模经济。

例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所有飞机都是波音737,大批量的采购降低了飞机的价格,控制了飞机的原始成本。

吞吐量在2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机场航空业务利润和通过物流、商贸、旅游、餐饮、娱乐、房产、广告、汽车租赁等商业性开发获得的非航空业务利润大幅增加,在实现规模经济扭亏为盈的同时[3],也步入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循环。

航空公司的规模扩大以后,航线网络有更广的辐射范围,此时航空公司的广告和推销能在更多航线上产生效,将吸引更多的旅客,产生更大的需求,带来倍增经济效应。

2.2.2民航的不足

2.2.2.1受天气影响大

民航飞机要在天空运行,天气的质量,空气的能见度都关系着飞机运行的质量,受天气影响大。

当遇到雾大、雷雨等天气,民航飞机都会相应的推迟航班。

空运安全容易受恶劣气候影响,恶劣天气可能造成飞机延误和偏航,甚至在运输中遇到寒流侵袭就会有一定危险。

2.2.2.2成本高

由于飞机造价高、能耗大、运输能力小、成本很高、技术复杂。

因此,民航运输只适宜长途旅客运输和体积小、价值高的物资,鲜活产品及邮件等货物运输。

民航运输成本费用高,空运是在铁路、公路、管道、航运等方式中费用最高的,他只适合运输贵重物品,运输便宜物品就是大材小用了。

2.2.2.3有些货物禁用空运

在5种运输方式中航运的运输吨位是最大的,空运的运输重量只能排倒数第二,有时候比公路运输重量大而已。

现实中有很多不适合空运的物品,甚至在空运中是违禁品。

这些危险物品中既有其危险性显而易见的各类化工产品,也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公众容易忽视其危险性的物品,如香水、药品、汽车、电器,还有经过特殊手段保鲜的水产品,甚至某些动物、水果在特殊情况下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危险物品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加。

2.3高铁与民航的比较分析

2.3.1安全性方面

前文中提到,仅2011年七月份,全国大小的高铁事故达到了四次之多,特别是“7.23”甬温线特大追尾事故造成甬温线动车大批量的延误和停滞,全线几乎瘫痪,铁路对乘客并未作任何解释。

所以就安全方面来说,民航的安全性远高于高铁,而民航近几年的运作都很安全,没有发生影响旅客安全的较大事故。

2.3.2发展空间方面

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外经济交流十分频繁,所以国际航线不断增加,民航运输的发展对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虽然高铁的部分线路对民航运输产生了一些影响,但是我国民航的整体发展规模仍然很小。

我国是个具有13亿人口的大国,飞机乘坐人数比例很低,与我国国土面积差不多,人口只有3亿的美国相比,我国民航的发展水平还很低。

因此,相对于高铁的发展空间来说,我国民航的发展空间还很巨大。

2.3.3舒适度与服务方面

虽然高铁与民航对旅客都力求提高旅游的舒适度,但是与高铁相比,民航的舱位更具优势,民航不仅有经济舱,更有贵宾舱,而高铁都是一样的座位设置,舒适度是不能和民航相比。

民航在我国运行很多年,相应的服务理念先进,服务经验也很多,对旅客会提供从定票、上机、下机、甚至定旅馆、返程机票等一系列贴心的服务,而高铁在近两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相应的服务与管理水平要落后民航很多。

民航的服务要高于高铁的服务,许多城市专为高铁新建的火车站离市区的距离要比原先的火车站离市区的距离远了很多。

2.3.4运程方面

民航运输具有距离经济指递减原理,因为费率或费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民航运输的总成本将随之上升。

但绝大部分成本发生在飞机的起降过程中,巡航时间的增加并不会造成总成本的成比例增加。

因此航线越长,单位成本越低。

例如,总部位于阿联酋迪拜的阿联酋航空公司是全球第14大和第5赚钱的航空公司,其航线多为国际长航线,阿联酋航空公司的优异表现,为迪拜发展成为全球第三大转口贸易中心和海湾地区的自由贸易中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较长线路上高铁并没有太大的优势,因为铁路的成本和民航的成本不同处在于:

铁路的成本更加平均,不会因为线路变长而边际成本降低,一公里是一公里的成本[4];

而民航却不是这样,由于成本结构的特殊性,较长距离的飞行比较短距离飞行的平均成本要低一些,飞机的快捷随着距离的增加才逐渐显现。

2.3.5投资方面

在投资资金与周期来看,民航比高铁更具优势。

高铁建设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平均每公里线路造价在1亿元上下,如需新建车站等设施投资将更大,而新开辟1条1000公里线路,占地4.5万亩左右,但机场基本建设周期短,投资较少[7],主要投资于机场及其辅助设施的建设,并且占地1万亩左右甚至更少。

2.3.6服务对象的需求差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众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出行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如在价格、时间、可达性、周转次数、安全性、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等。

无论是高铁、民航还是公路都在某条线路上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

很多高铁在刚开通时由于种种原因,上座率往往超过100%,而民航由于对于市场的敏感而大打价格战。

但在民众非理性消费热情过后高铁的上座率往往达不到70%。

例如郑西、武广等高铁的开通我们已经能清晰的看到在稍长距离上决定谁更有优势的前提还是票价,郑州到上海的动车组票价全程309元,打折后也就260元左右,这是民航绝对达不到的成本。

其次,还应该考虑的问题是郑西高铁从郑州到西安的运行时间仅2-2.5小时、航班的延误因素、取行李过程、西安机场距市区距离48公里、郑州机场距市区距离35公里、西安郑州火车站距市区距离等。

试想一个旅客在票价相同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的肯定是运行时间与安全性,因此航班延误与行李拖运问题值得民航考虑。

3民航的优势分析

尽管从安全、发展空间、运程、舒适度与服务方面对高铁与民航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民航与高铁相比更具优势,然而随着高铁不断发展与成熟,还需要对民航的优势进行更全面与深入的分析,使人们更客观地认识民航的优势。

3.1民航面临的机遇

3.1.1经济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将极大地促进航空业的蓬勃发展。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显示,当人均GDP提高到5000美元,国民每年坐飞机次数将会是0.5次,对我国来说,在2010年我国人均GDP约4000美元,国民平均每人每年乘坐飞机次数仅为0.2次,可见未来几年,我国航空需求增长的空间还很大。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居民的经济收入不断提高,我国居民正从温饱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在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选择飞机出行。

旅游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旅游计划越来越多,将会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促进居民旅游外出。

同时政府为拉动经济,也会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居民的出行需求,可见,经济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都会促进民航的发展。

3.1.2市场运力缺口依然存在

尽管民航每年都在定购新的飞机,然而随着市场对民航出行的需求不断增多,导致民航运力依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使市场需求缺口增大。

在2009年,全行业净增运输机156架,但是依然满足不了旅客量增长的需求。

由于飞机的交货时间相对比较长,通过一两年,如国内航空公司2010新定飞机到2013-2015年才能集中交付,就会导致在在交货期间运力缺口依然存在[1]。

可见,民航在未来的发展中急需提升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