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四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275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识四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通识四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通识四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通识四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通识四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通识四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通识四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通识四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通识四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通识四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通识四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识四下.docx

《通识四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识四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识四下.docx

通识四下

通识四:

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标准解读(下)

作者:

管理员()  评论数/浏览数:

93/2435  发表日期:

2011-11-0410:

55:

58

 给作者发送信息|推荐此文章|添加到收藏夹

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表述:

 

语文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教学目标:

课题

说不尽的桥——领略桥文化魅力(初二)

课时

一课时

知识素质

1.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种类等方面的知识。

2.复习、巩固有关说明文知识,并用说明性语言介绍具体的桥知识。

能力素质

1.增强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获取知识的习惯。

思想素质

1.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以上课例,是基于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主要教学活动是:

把学生分为三组(知识组、文学组、设计组),课前自主搜集整理有关桥梁的科学知识、文学作品,或设计桥梁(选择特定地区)。

本节课,三组同学分别汇报自主学习的成果。

应该说,这节课的基本内容是可取的,但上述教案对三维目标的书写存在很大问题。

教案中,教师把三维理解为“知识”、“能力”“思想”,是不准确的。

此外,“教学目标”也不能叫“教学目的”。

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存在误区,“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种类等方面的知识”没有把握语文的特点,“复习、巩固有关说明文知识”又是错误的语文知识,并且在本课并没有落实。

“用说明性语言介绍具体的桥知识”已经属于“能力”。

“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则属于“态度”。

更值得注意的是:

知识的获得中渗透着能力。

比如,关于“桥的种类”的知识,不能让学生机械记住桥梁的种类,而是在分类时,先要掌握一个思维方法:

分类的前提,是确定分类的标准。

根据桥梁的材质,可以分为木桥、石桥、钢筋混凝土桥等;根据桥梁的功能,可以分为水上通行的渡桥,为车辆分流的立交桥等;根据桥梁的受力结构,可以分为拱桥、梁桥、悬索桥、浮桥等。

分类标准不明确,所做的分类就毫无逻辑。

这个思维方法也是能力,而能力,则是在获得具体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巩固的。

此外,所谓“思想素质”中的“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是通过什么知识获得的呢?

在实际课堂上,教师让一组同学汇报本组搜集的古诗词中有关“桥”的诗句和典故(比如“枫桥夜泊”、“灞桥折柳”、“驿外断桥边”、“二十四桥明月夜”),从中感受中国文化中“桥”的重要地位。

可见,文化素养、情感态度的获得,也要通过特定的知识。

但是,上述教案的目标表述中,却忽略了这方面的知识。

 

教学过程的设计: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Wm:

这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教案,反映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比如,目标的泛化和虚化,教学环节之间关系的割裂,内容挖掘的肤浅,拓展迁移的随意。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一起的写法。

2、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3、欣赏本文的立意美、语言美、结构美。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巧妙结合一起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教学方法:

自主分析、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

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使之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倾听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迅速进入课文。

二、分析

1、文章叙了什么事?

2、文章写了什么景?

3、文章抒了什么情?

4、文章引发了什么议论?

阅读

思考

回答

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表达方式

三、探讨

作者是如何把上面提到的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到一起的?

(提示:

可从文中找词语)

阅读

思考

讨论

让学生体会如何巧妙地将上者结合。

四、后测

 

岳阳楼上的一副对联:

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

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

问:

为何会有对联将范仲淹与杜甫相提并论呢?

投影杜甫的《登岳阳楼》

可见本文与杜甫诗《登岳阳楼》都是以岳阳楼为题材的,请你分析它们的内容、结构有何异同?

阅读杜诗

合作讨论

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阅读,加深学生对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五、小结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文章先由叙事入手从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意图。

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让我们在慨叹作者立意、语言、结构美的同时,更为作者高尚的人格而深深折服。

范仲淹不愧为古代先贤中的楷模,更是我们应该效仿的对象。

倾听

感悟

 

 

 

加深学生对此写法的印象,用先贤的思想感染学生,使其树立选大的理想与抱负

六、作业

小作文《我眼中的范仲淹》

 

写作

进一步体会作者思想,感悟文章内容。

附: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叙事:

应友人藤子京这约作此记 (观)

写景:

由岳阳楼观洞庭湖之胜景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抒情:

晴——览物而喜

     阴——览物而悲         (或异二者之为)

议论:

展示了自己的胸襟与抱负  (何哉?

 

欧阳黛娜老师执教的《岳阳楼记》

 

“一锅出”(欧阳黛娜)或“一根筋”(王荣生)的课堂教学结构:

 

目标定位:

本文的思路结构之美(wm- 在领会构思巧妙的同时,体会作者思想境界之高。

这就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预习内容:

一、正音、朗读全文

二、口译1、2自然段

三、思考以下问题:

1. 标题“记”,什么体裁?

文章以记叙为主、还是以议论抒情为主?

2. 找出中心线索句,它是如何贯穿全文的?

3. 为什么要详写洞庭湖的风光?

这是文章的中心内容吗?

 

课堂教学:

环节1:

口译1、2自然段。

注意“谪守、备、然则、异”。

“备矣”,自封文路,“然则”与“异”另寻新路。

环节2:

学习3、4段。

虽然是文章主体,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骈散结合,对偶铺排,生动形象,琅琅上口),但不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只在通读后提出一个“小”问题:

这两大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作者所说的“异”了吗?

环节3:

精读第5段。

抓住“或异二者之为”,“二者”是指什么?

不同意,为什么还要写出来?

第三种心境是什么?

哪句话点明?

环节4:

用“微斯人,吾谁与归?

”照应全文(——还可以照应背景)。

明确写作意图。

 

………………………………………………………………………………………………………

全文的中心句,就是“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欧阳老师执教本课的一把钥匙。

沈静老师《散步》视频分析(20分钟)

 

亮点:

(1)屏弃“琐碎分析”,进行“大开大合”的教学设计;

(2)任务驱动式学习,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阅读的主体性、创造性。

 

设计思想:

本文是一篇充满诗意的短小文章,理解难度不大,内涵的可阐释性却比较强。

教学的重点除了把握文章内涵外,就是要体会作品的诗意美,而诗意美是不适合用细致的篇章分析来传达的。

在课堂交流前,学生实际上已经历这样一个思维过程:

理解课文——提炼课文诗意——创作诗歌。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将学生的作品整合为课堂资源,加以运用,使课文的内涵、诗意美在课堂交流中自然呈现并进一步深化。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经过了一个个性化解读、个性化表达的过程,而课堂上的交流则基于这种思维成果。

教学过程:

1、预习与创作: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写至少一首诗歌。

2、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阅读学生创作的诗歌,并用于课堂教学设计中。

3、课堂交流:

利用学生创作的诗歌进行课堂教学,深入理解课文内涵。

课堂交流的主要环节

1、灵感溯源:

选择部分学生的诗作,请学生来谈谈创作的灵感源自课文的哪个部分哪一点——意图:

代替一般的篇章分析和细节分析。

减少不必要的繁琐分析。

指向文章关键词句。

同时避免脱离课文。

(包含教师部分创作,以推进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和情感教育)

l  依据:

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和创作诗歌,已经具备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再如此分析,应该比较恰当。

暗含了对文章的内容分析,写作特点分析。

2、主题分析:

一个必须要有的环节;一个在这个教学设计下水到渠成的环节。

l  依据:

学生的创作基本上是围绕着这些主题的。

3、佳句欣赏:

选择更多学生的诗句,配乐欣赏。

意图:

这个环节一方面是想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展示他们的创作,另一方面也与前一环节构成一个层次的递进——从对课文内容的开掘延伸到对主题的更广泛的拓展性的理解。

l  依据:

根据学生的创作的特点——有的紧扣课文内容,有的是从课文主题发散开去的创作。

两种都要利用好,体现其价值。

4、现场创作与交流:

继续深化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学习课文从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发现诗意的特点,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心亲情与爱。

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在教学设计与实施实录的对比中反思课堂调控技能

——初二课文《春酒》教学案例

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情况对比如下:

主要教学环节

教学设计中的时间分配

实际课堂上的时间分配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初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5分钟

15分钟(为什么延时了?

(二)再读课文,品读文中富于表现力的文字,是如何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感情的?

(教学重点)

30分钟

15分钟(能够落实教学重点吗?

(三)深读课文,思考:

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甘醇的春酒吗?

5分钟

5分钟

案例分析:

我们这样对照教案,细抠课堂教学实施,有的老师可能觉得多余,认为教案束缚了教师的发挥,因此在课前拒绝提供教案、排斥对照教案的评议。

但我们正是要通过这种对比,来研究教师的课堂调控技能。

环节

(一),主要训练学生感知全文内容,并归纳为几件事情的概括能力。

计划用5分钟,为什么实际用了15分钟?

因为学生对课文不够熟悉?

因为学生概括能力较差?

所以必须多花时间?

——这时,我们可以反思教师备课时,对学情的把握有失准确。

或者,学生的发言中出现了预料之外而富有价值的生成性内容,值得教师抓住契机、引申开来?

——若是这样,那么延长时间就是正确的随机调整。

但是,假如情况并非如此,而是被课堂上的冗杂信息干扰,对众多学生雷同的发言未能控制,那么这15分钟就不应该多加耽搁。

这就是教师的课堂掌控技能出了问题。

环节

(二)本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计划用30分钟,本可以有效地突出重点,实现教学设计的意图。

但因为环节

(一)占据了过多时间,留给“品味语言”环节的时间就不够了。

由此看来,教师如果不能对课堂的时间、节奏、进程进行良好地调控,即使教学设计合理,实际课堂上也难以落实。

 

 

 

 

 

 

阅读教学中的提问与追问

——初中语文《故乡》教学片段

教师让学生集中阅读涉及闰土的肖像描写,然而提问:

少年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回答“不知道”。

可见这名学生还缺乏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

这时候,如果教师马上换一个学生提问,就失去了一次个别指导的契机,而且使这个学生感到挫败。

高明的老师这样循循善诱:

师:

没关系。

你先看看,闰土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

生:

说明他是一个日晒雨淋、健康的孩子。

师:

对。

闰土头戴小毡帽又说明什么?

生:

说明他是一个浙江农村的孩子。

师:

很好,为什么闰土颈套银项圈?

生:

这说明父母非常疼爱他。

师:

现在,你能说出闰土是怎样一个孩子了吧?

生:

闰土是一个健康的、深受父母疼爱的浙江农村的孩子。

[1]

 

[1]见肖锋:

《学会教学——课堂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29页。

略有改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