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4640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2 大小:19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兽医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2页
中兽医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2页
亲,该文档总共10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兽医学.docx

《中兽医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兽医学.docx(10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兽医学.docx

中兽医学

中兽医学

绪论

一、中兽医学的概念

中兽医学:

(TraditionalChineseVeterinaryMedicine),又称中国传统兽医学,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学理论、方药和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的科学,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同动物疾病进行斗争的经验总结。

(三)学术体系形成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比较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医学发展的成就,中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最早导源于此。

•汉代: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人、畜通用的药学专著,收载药物365种,其中特别提到“牛扁杀牛虱小虫,又疗牛病”、“桐叶主傅猪疮”、“柳叶主马疥疮”以及“雄黄治疥癣”等。

•唐代:

有了兽医教育的开端,太仆寺中设有“兽医六百人,兽医博士四人,学生一百人”。

李石编著《司牧安骥集》,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一部中兽医学古籍。

•明代:

《元亨疗马集》(右图)内容丰富,是国内外流传最广的一部中兽医古典著作。

三、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认为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家畜本身的整体性认为家畜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种整体观念体现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个方面。

–生理上认为脏腑之间,脏腑与躯体器官之间都是密切联系的。

–病理上认为畜体任何一部分发生疾病都和整体有密切关系,局部病变可影响整体,反之,整体状况对局部也有一定影响。

–诊断上运用整体观念,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了解体内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等情况。

“见其外即知其内”。

–治疗上从整体进辨证施治。

反对“头病医学,脚病医脚”。

2.家畜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性认为动物与所处自然环境之间有密切联系。

所谓的“天人合一”,自然界是个大宇宙,畜体是小宇宙。

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均可影响家畜的生理功能,如果环境的改变超过了家畜的适应能力,就会发生疾病。

在诊断和治疗上,除了强调病畜本身反映的情况外,还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因时、因地、因畜制宜。

(二)辨证论治

是中兽医认识疾病、确定防治措施的基本过程。

•辨证:

是识别疾病证候的过程,即通过四诊,将获取的病情资料综合分析,判断疾病的“证”型。

•论治:

是根据病证的性质确定治疗原则和治法。

•辨证和论治的关系:

辨证是治疗疾病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和手段,也是辨证的目的,反过来验证辨证的正确性。

辨证论治是否正确有待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检验。

因此,辨证和论治是诊疗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证”与“病”、“症”的概念及区别

•病:

是指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个完整的病理过程,如感冒、痢疾等。

•症:

即症状,是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发热、呕吐等。

•证:

是对许多具体症状或症侯群进行分析,综合后形成的概念,它概括了病因、发病部位、病理变化、邪正双方力量对比等各方面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同时也指出了治疗方向。

如“脾虚泄泻”证,指出病位在脾,邪正力量对比属虚,症状为泄泻,推测病因为湿,治疗亦“健脾燥湿”。

•证与病的区别在一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出现若干证,如肺炎是一种病,中兽医辨证可分为风热犯肺、痰热蕴肺、肺阴不足等多种证,治疗上应采用不同的治法,称为“同病异治”;同样,多种不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出现相同的证,如子宫脱、阴道脱、肛脱等均以中气下陷为主证,均可用补中益气法治疗,称为“异病同治”。

由此可见,辨证论治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和“对症治疗”。

第一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含义

1.阴阳是代表一切事物对立而又统一的两方面的抽象概念

阴:

沉静的、抑制的、晦暗的、衰退的、寒冷的、物质的、液体的、腹、下、内、里、脏、血、寒、虚

阳:

活动的、兴奋的、光亮的、亢进的、发热的、机能的、气体的、背、上、外、表、腑、气、热、实

2.阴阳的无限可分性:

即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

“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3.阴阳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阴阳两方面的运动变化,构成了一切事物,并推动着事物的发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二、阴阳的相互关系

(一)阴阳的交感相错:

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交合感应、互错相融的关系。

⏹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生命得以诞生,万物得以生长;

⏹在动物界,雌雄交媾,构成物种繁衍的基本条件。

⏹阴阳交感相错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荀子·礼论》说: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二)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双方存在着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的关系。

⏹以四季的寒暑为例,夏虽阳热,而夏至以后阴气却随之而生,用以制约暑热之阳;冬虽阴寒盛,但冬至以后阳气却随之而生,以制约严寒的阴。

⏹以动物体的生理机能为例,亢奋为阳,抑制为阴,二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

故《素问·疟论》所说的“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

(三)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

⏹互根:

阴阳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如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无所谓下。

⏹互用:

阴阳的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促进。

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生于阳,阳生于阴”。

如阴精通过阳气的活动而产生,而阳气又由阴精化生而来。

(四)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双方不断运动变化,此消彼长,以维持动态平衡。

⏹例如,机体机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即阴消阳长;

⏹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化生,又必须消耗一定的能量(阳),即阳消阴长。

⏹这种消长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若相对平衡失调,就会引发疾病。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治疗应分别以温补阳气和滋阴增液,使阴阳重新恢复平衡为原则。

(五)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属性互换。

即阴可转化为阳、阳可转化为阴。

⏹例如,动物外感风寒,出现耳鼻发凉、肌肉颤抖等寒象,若失治误治,寒邪入里,郁久化热,就会出现口干、舌红、气粗等热象,阴证则转化为阳证;

⏹患热性病时,由于持续高热、耗伤津液,若治疗不力,出现体弱无力、四肢发凉等虚寒症状,则由阳证转化为阴证。

⏹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三、阴阳学说在中兽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兽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动物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防治。

1.说明畜体组织结构

⏹下部为阴、上部为阳;胸腹为阴、背部为阳;体内为阴、体表为阳;四肢的内侧为阴、外侧为阳;脏为阴、腑为阳。

每一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等。

2.说明畜体的生理功能

⏹物质为阴,功能为阳。

营养物质是机体功能活动的源泉,而营养物质的化生,也要靠机体的功能活动。

⏹只有阴阳保持相对平衡,才能维持动物体的正常生理活动。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失去平衡,就会发生疾病;阴阳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生命活动也将停止。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

“阴阳离决,精神乃绝”。

3.说明畜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生,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现偏盛偏衰的结果。

了解下面的概念:

4.用于疾病的诊断

(1)作为八纲辨证的总纲

总纲

病位深浅

邪正消长

病性

阴证

阳证

(2)分析四诊材料辨别疾病的证型

证型

口色

脉象

呼吸

声音

阴证

白、青、黑

沉、细、迟、涩

微弱

低微无力

阳证

红、紫、黄

浮、洪、数、滑

气粗

气粗

5.用于疾病的防治

(1)确定治则

⏹阴阳偏盛—实者泻之:

实寒证—寒者热之;实热证—热者寒之。

⏹阴阳偏衰—虚者补之:

虚热证—滋阴清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虚寒证—益阳祛寒(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指导用药

药性

四气

五味

功能

应用

阴药

寒、凉

酸、苦、咸

收敛、沉降

阳证

阳药

温、热

辛、甘、淡

升提、发散

阴证

(3)制定预防措施:

从整体观念出发,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力,“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同时调整阴阳,也是长生之道。

第二节五行学说

一、五行的含义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简称“五材”。

行——指运行或运动。

⏹五行——指五材及其不同属性和运动方式。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行构成;五种物质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具有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

哲学上用以解释自然界事物间的复杂关系,医学上用其解释畜体的生理、病理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五行的相互关系

1.相生:

即相互资生、促进。

⏹次序:

木→火→土→金→水→木,依次资生,循环无端。

⏹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又称相生关系为母子关系。

2.相克

⏹即相互制约、克制。

⏹次序:

木→土→水→火→金→木。

⏹相克也是往复无穷的。

任何一行都有克我、我克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因此相克关系又称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生克制化

⏹相生、相克是事物间的正常关系,也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成长;

⏹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下的变化与发展。

⏹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相对的平衡协调,这种生克的配合称为“生克制化”。

3.母子相犯

是一种反常的相生关系。

包括:

(1)母病及子顺序与相生关系相同,母行太过危及子行。

(2)子病及母顺序与相生关系相反,子行太过上犯母行。

4.相乘、相侮

⏹是一种反常的相克关系。

包括:

(1)相乘指相克太过,超过了正常制约的限度。

顺序与相克顺序相同。

(2)相侮指反向相克,反克,顺序与相克顺序相反。

5.虚损相及

任一行虚衰损及相关的另一行。

如心气不足——心血瘀阻——肺气虚——火虚损金;脾气虚——运化不健——肝阴虚——土虚损木。

⏹母子相犯、相乘相侮与虚损相及是事物间关系失去相对平衡的表现,动物体一旦发生,则发生疾病。

三、五行学说在中兽医学上的应用

用五行归类和生克乘侮等关系来解释畜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

1.根据脏腑的特点将脏腑、组织、器官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

2.用生克制化关系解释脏腑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

如:

如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脾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土生金);肾水抑制心火有余(水克火),肺气肃降使肝阳不亢(金克木)。

3.用五行归类说明畜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主筋,……肝主目”。

(二)说明脏脏间的病理影响

⏹用母子相犯、相乘、相侮和虚损相及关系解释。

⏹例如,肝病传心(木传火,母病及子),脾病传心(土传火,子病犯母);肝病传脾(木乘土),脾病传肝(土侮木);脾虚传心(虚损相及)。

疾病的传变都不外乎这几种情况。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1)诊断:

主要用于脏腑辨证。

根据五脏与五脉、五色、五味在五行分类归属上的联系,来分析病情,推断发病脏腑。

如口色红、口味苦(人)、脉象洪可诊为心火亢盛。

(2)治疗:

除了对病变脏腑进行处理外,还要考虑到其他有关脏腑,调整关系,控制传变。

一般原则: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其他治疗方法还有:

培土生金,滋水涵木,扶土抑木,壮水制火等。

(3)预后:

根据口色判断,桃色平,白色病,红者和,黄者生,黑者危等。

第二章脏腑

第一节概述

1.脏腑学说的概念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

●脏腑学说——是中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畜体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相互关系及其与全身组织器官之间各种联系的学说。

●脏腑学说古代称“藏象”。

藏——指内脏;象——即形象、表现。

“藏象”——即指内脏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

2.脏腑学说的内容

●脏——指五脏,即肝、心、脾、肺、肾(心包),脏为“贮藏”的意思,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腑——指六腑,即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腑”为暂寄的意思,共同功能是传化物,对水谷进行受纳、消化、吸收,并能排泄糟泊。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胞宫。

“奇”是异,“恒”是常的意思,因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不同于一般的脏腑,故称为奇恒之腑,其中胆为六腑之一,但唯其收藏清洁之液,也归入奇恒之腑。

●脏腑学说除研究上述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联系外,还研究它们与肢体组织五体(筋、脉、肉、皮毛、骨)、五官九窍(目、舌、口、鼻、耳、前后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研究脏腑机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等。

●脏腑与脏器的区别

中兽医学的脏腑,不同于西医的脏器,前者是指一个解剖生理、病理的概念,除了包括解剖上脏器之外,还与现代医学其他系统有联系。

第二节脏腑的生理与病理

一、心与小肠

(一)心

1.心主血脉,外应于色

指心主管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输送养料以营养全身。

与现代医学观点一致。

2.心藏神

●心是一切精神活动的主宰。

日常用语很多,如“心计”、“心思”,“心慌”,“用心”,“小心”,“心甘情愿”,“心不在焉”等。

实际上指大脑的功能活动。

●心藏神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楚,精神状态良好;功能障碍,则表现兴奋或抑制。

●藏神与主血功能是相关的,“心藏脉,脉舍神”,因为精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心血充盈,“家畜皮毛光彩精神倍”;心血不足,则出现活动异常或惊恐不安;心神异常也可引起心血不足或运行不畅。

3.心主汗

●汗为津液化生,津液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血为心所主,血汗同源,故称心主汗,“汗为心之液”。

●心阳不足,则腠里不固而自汗;心阴不足则阴虚盗汗;反之,出汗过多可损及心血及心气,引起精神或脉色异常。

4.心开窍于舌

●心经的别络上行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故有“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的说法

●临床上心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最易从舌上反映出来。

心血充足,舌运动自如,舌色红润;心血郁阻,则舌色青紫,心经有热,舌质红绛,口舌生疮。

(二)小肠

●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分别清浊。

即接受胃腐熟后传来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分成清和浊两部分,清者为水谷精液,吸收后通过脾传输身体各部;浊者为糟泊及多余水液,下注大肠和肾,经二便排出体外。

●小肠有病时,除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外,还出现排粪、排尿的异常。

(三)心合小肠

1.经脉络属:

构成阴阳、表里关系。

前肢少阴心经

 

小肠

前肢太阳小肠经

2.生理联系

心气血温养小肠,促进分别清浊

小肠

 

小肠传化物充心血、助心气

3.病理影响

心经热移于小肠,引起小肠实热,尿短赤,尿涩痛

小肠

 

小肠热上熏于心,引起口舌糜烂

 

二、肺与大肠

(一)肺

1.肺主气,司呼吸

●一指主呼吸之气,进行气体交换;

●二是指主宗气,将来源于脾的水谷之精气与吸入自然之清气在肺中化生为宗气,通过心、肺、血液循环输布至五脏六腑,以至全身,维持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机能活动。

●肺主气功能正常,则呼吸均匀,各脏腑功能正常,精力充沛;肺气不足,则呼吸功能失调,出现体倦乏力、气短、自汗。

2.肺主宣降,通调水道

●宣:

宣发。

肺主宣发:

指气血津液通过肺的宣发而输布全身,以温润肌腠皮肤。

●降:

即清肃下降。

肺主肃降:

一是指肺居上焦,其气以清肃下降为顺,若肺失肃降、气不得降,则出现喘咳等肺气上逆的病变;二是指通过肺气肃降来通调水道,使上焦的水液下输膀胱,若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则会发生痰饮、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水液输布障碍的病变。

所以中医治疗尿不利除用利水药(车前草、茯苓等)外,还用宣肺药桔梗,称为“提壶揭盖”。

●宣发和肃降都参加水液的代谢,二者相辅相成,只有二者功能正常,才可使气道通畅,呼吸均匀;促进水液代谢及气体交换。

否则,引起病变。

3.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

●一身之表,包括皮肤、汗孔、被毛等组织,简称皮毛。

肺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指肺有调节气门(汗孔)开合和营养皮毛的作用。

●这种功能主要通过宣降作用。

肺气充足,气血津液布散正常,皮毛温暖润泽;反之,肺气虚弱,营养布散失常,皮毛枯焦;外邪入侵,常由皮毛犯肺、出现恶寒、发热、咳嗽等肺气不宣的证候。

4.肺开窍于鼻

●鼻是呼吸气出入的通道,所以称“鼻为肺窍”。

外邪犯肺也常由口鼻而入。

●鼻的通气和嗅觉功能,有赖于肺气的作用。

肺气平和,鼻窍通利,呼吸正常,嗅觉灵敏;若外邪袭肺,肺气不宣,则鼻塞流涕,呼吸不畅,嗅觉不灵。

(二)大肠

●生理功能是传送糟泊,燥化和排泄粪便。

●有病则引起燥化和传导失常。

燥化不及,出现腹泻,燥化太过,引起便秘。

(三)肺合大肠

1.经脉络属:

构成阴阳、表里关系。

2.生理联系

3.病理影响

三、脾与胃

(一)脾

1.脾主运化运,指运输;化,即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包括两个方面:

(1)运化水谷精微:

接受经胃初步消化的水谷,进一步消化吸收,并将营养物质转输到心、肺、通过经脉输布全身。

(2)运化水湿:

将代谢后的水液在肺的协同下,转输到肾,由膀胱排出体外。

●脾的运化功能正常,称为“脾气健运”。

病理情况下称为脾失健运。

 

●脾运化水谷,以满足畜体的营养需要和气血的化生,所以称“脾为后天之本”和“气血生化之源”。

脾的运化功能,主要依赖脾气的作用,其功能特点是以上升为主,所谓“脾气主升”;如脾气不升,甚至反作,称为“脾气下陷”或“中气下陷”,则引起久泄、脱肛或内脏垂脱诸证。

2.脾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

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不致溢于经脉之外,全有赖于脾气的统摄。

●脾气充盛→血行脉内;

●脾气虚衰→血溢脉外→各种出血证,以慢性出血为主(稀血性出血)。

3.脾主肌肉四肢

●全身肌肉的生长发育和四肢的功能活动,有赖于脾运化水谷精液的营养。

●脾气健运→肌肉营养良好→肌肉丰满,收缩力强;

●脾失健运→肌肉营养不良→肌肉消瘦,收缩无力。

4.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开窍于口:

指在水谷受纳与运化方面,口与脾的功能是统一协调的。

●脾气健旺→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脾失健运→食欲减损→口淡乏味。

●其华在唇:

指脾运化功能的盛衰可从口唇反映出来。

●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口唇红润光泽;

●脾气不健→营养不佳→口唇淡白无光;

●脾经有热→口唇红肿甚破溃生疮。

(二)胃

●主要功能是主受纳、腐熟水谷。

●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故称胃为“水谷之海”。

胃内水谷,经胃的腐熟消磨,下传于小肠,其精微通过脾的运化,以供养周身,所以又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胃的消化功能,又常概括称为“胃气”。

临床上,不论何种疾病,均注意“保胃气”,也把胃气作为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方面,“有胃气则昌,无胃气则亡”。

●胃气的功能特点是以降为顺,若胃失和降,则食欲减退,腹胀呕吐、呃逆。

(三)脾合胃

1.经脉络属:

2.生理联系:

脾→阴脏→主运化→主升→喜燥恶湿

胃→阳腑→主受纳→主降→喜润恶燥

二者阴阳相合,升降相应,燥湿相济,共同维持对水谷的消化吸收及精气输布。

3.病理影响:

脾为湿困,运化不健,脾气不升→胃乏受纳和降失常→纳呆,呕吐,肚腹饱胀;

饮食不节,食积胃脘,浊气不降→脾升清运化失职→嗳腐吐酸,腹胀泄泻。

四、肝与胆

(一)肝

1.肝藏血:

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循环血量的功能。

安静时,一部分血液贮藏于肝脏;活动时,肝脏排出贮藏的血液,以供机体需要,故有“动则血运诸经,静则血归于肝脏”之说。

●肝藏血正常→活动时肝供血充足→各器官功能正常→家畜不易疲劳

2.肝主疏泄

●指肝具有疏通、开泄的功能。

肝主疏泄主要关系到畜体气机的升降与调畅。

●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是对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

●气机调畅,升降正常,表现为某些内脏正常的生理活动;气机不调,升降失常,则表现为某些内脏的病理活动。

●疏泄功能具体表现三个方面:

(1)精神活动:

肝主疏泄,对气机的调畅有重要作用,与精神活动的关系密切相关。

●肝气疏泄正常→气机调畅→气血平和,精神正常;

●肝气疏泄失常→气机不调→气滞血瘀,精神异常→抑郁、胸胁疼痛(肝气郁结),兴奋、易怒(肝气亢奋)

(2)消化方面

●协助脾胃之气的升降,影响胆汁分泌。

 

(3)水液代谢:

通利三焦,疏通水道

●肝失疏泄→瘀血阻滞,经脉不利→水液不行→水肿、腹水。

3.肝主筋,其华在爪

●筋膜是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肝主筋,指全身筋膜依赖于肝血的滋养。

●肝血/阴充足→筋得滋养→筋膜强健柔和→运动有力,灵活自如;

●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能影响到爪(甲、蹄)的荣枯变化。

●肝血、阴充足→爪甲得养→爪甲坚韧光泽;

●肝血、阴不足→爪甲失养→爪甲薄、软、变形、硬脆,易裂断。

4.肝开窍于目

●五脏六腑的精气皆上注于目,其中主要是肝脏,因为肝主藏血,肝的经络又上联于目系。

肝的功能正常与否,往往可反映于目,目的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肝之阴血滋养。

●肝血不足→视觉模糊不清,夜盲;

●肝阴不足→两目干涩;

●肝经风热→目赤肿痛;

●肝风内动—→目斜上吊。

(二)胆

●主要功能为贮藏和排泄胆汁,助脾胃消化。

(三)肝合胆

1.经脉络属:

2.生理联系

①胆汁:

来源于肝,贮于胆;

②消化:

肝主排泄,胆排胆汁共助消化;

③精神活动:

肝主谋略,胆主决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3.病理影响

●肝失疏泄—→胆汁泌、排失常—→消化紊乱、黄疸、皮肤骚痒。

五、肾与膀胱

(一)肾

1.肾藏精,主发育、生殖:

肾藏之精是构成畜体的基本物质,也是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精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也称生殖之精,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有关;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两者之间相互滋生、相互联系,先天之精有赖后天之精滋养才能不断补充,后天之精需要先天之精的气化才能不断产生。

●肾精又称肾阴,对各脏腑起着濡润、滋养的作用,为畜体阴液的根本,所以又称元阴、真阴。

●肾精能转化为肾气。

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生殖和生长发育能力。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这突出反映了肾气在主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方面的作用。

●肾精与生殖有关,故临床上出现的阳萎、滑精、早泄、不孕等都与肾有直接关系。

若肾藏精功能失常,则生长发育、生殖能力受到影响。

如某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