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83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docx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温州市瓯海区景山中学陈春艳

内容摘要:

在浙江、温州这样“全民皆商”、市场经济发达的环境里,家长外出经商办厂或因企业管理繁忙而将子女寄宿在学校的情况渐趋普遍。

寄宿制学校、寄宿式班级越来越多,寄宿生队伍日益庞大,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初中寄宿生在精神上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孤独与焦虑,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出现了自我封闭型、心胸狭窄型、挥霍贪吃型、懒惰懈怠型、逞强好斗型、贪图玩乐型、炫耀摆阔型、早熟“早恋”型等典型的心理障碍特征。

初中寄宿生大多数时间寄宿在学校里,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的特定性和教育环境的固定性,要求学校在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并更有作为,因此须从加强学校对初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入手进行破题。

一要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打好预防心理障碍的“免疫针”;二要加强初中寄宿生针对性的心理调适,对症下药煨好消除心理障碍的“排毒汤”;三要提高初中寄宿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打造切除心理障碍病灶的“手术刀”;四要提高初中寄宿生的家庭教育水平,熬好根治心理障碍的“中药剂”。

在物质生活日渐富裕的今天,尤其是在浙江、温州这样“全民皆商”、市场经济发达的环境里,家长外出经商办厂或因企业管理繁忙而没有精力照顾孩子的情形十分普遍。

这些家庭家境较为宽裕,对子女的教育要求很高,许多家长都选择将子女寄宿在学校。

在温州,近年来从高中到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出现了一股势头不小的“寄宿热”,寄宿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并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

我们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了初中寄宿班。

2001年下半年至今,我校共招收寄宿生28个班级,且每年要求寄宿的学生都大大超过学校招生能力,如今年报名的学生高达600多名,但因条件限制只招收了300名寄宿生,“寄宿热”由此可见一斑。

这两年我因工作需要任教寄宿班,与这些“少小离家”、每周至少有五天时间脱离父母怀抱、家庭爱巢的寄宿生们开始了“亲密接触”,并对他们独特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

两年来,初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我“心头挥之不去的痛”,不时地牵动着、揪扯着我的心灵,触发我对这方面工作的自觉思考。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重视、研究与探讨,早已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老话题。

然而近年来寄宿生的心理障碍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却因其对象的特定性,使得其与一般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着些微的差别;由于寄宿生大多数时间寄宿在学校里,因此学校在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将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同时由于教育环境的固定性,也使学校在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能更有作为。

本文试以初中寄宿生为特定对象,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归纳和剖析,并就学校如何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个人的浅见。

一、聚焦:

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成为新鲜的“老话题”

初中寄宿生刚刚迈进中学大门,便离开了父母亲情的呵护,开始相对独立的生活。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可避免地在精神上产生茫然不知所措的孤独与焦虑,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

与我历届任教的走读生相比,寄宿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自我封闭型

叶某,女,14岁,家中姐弟二人,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一般。

父亲是一家不小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董事长,在企业和家庭中都是说一不二的“老板”。

该生性格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上课很老实,但极少敢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课间很少到室外玩耍,有时在座位上、寝室里一坐就是半天,从不主动与他人接触;对班组集体的事从不关心,绝不积极主动去参与,显得很不合群;她胆小、怕事,虽然“家财万贯”,但自卑心理很强。

(二)心胸狭窄型

谢某,14岁,独生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一般。

上课想讲话就讲话,不怎么理会老师;有时候连基本的道理都不懂,属于软硬不吃的那种学生。

家中“三代单传”,奶奶极为宠爱这个“小孙子”。

该生性格多疑,自尊心特强,报复的心理很强,做事常常过激。

一次,同寝室的男生因一句话得罪了谢某,当天晚上该生竟趁同学不备,将一泡小便撒在同学的皮箱里,家长知道了,也不怎么批评自己的孩子,还说自己过来清洗皮箱。

(三)挥霍贪吃型

张某,男,15岁,独生子,有体育特长。

同学关系挺融洽,但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老是走神,经常不知道老师讲课讲到哪里,期末考试各科平均成绩仅30.5分。

下午体育训练一结束,经常从小卖部拎来一大袋的火腿肠、花生、面包、果汁,在操场上与一群同学饕餮一番。

身高165的他,体重高达162斤,是个有名的“胖娃娃”。

据说每月零花钱500元左右。

(四)懒惰懈怠型

潘某,男,14岁,独生子,身体健康,学习成绩中上。

父母亲一门心思扑在企业里,半夜也没有回家,虽然“望子成龙”之心有余,但给予孩子的关爱实在很少。

生活指导老师反映,该生早上起床有时不洗脸,不刷牙,晚上睡前不洗脚,臭袜子乱放。

(五)逞强好斗型

李某,男,15岁,父母离异。

平时精神萎靡,喜欢在同学之间搬弄是非。

经常仗着1.70米的大个子,动不动欺侮小同学。

(六)贪图玩乐型

林某,男,15岁,独生子,学习成绩比较好。

该生智力聪颖,但一段时间里上课时老走神,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地发愣,成绩滑坡很快。

值夜教师反映,一次熄灯后该生居然还翻越宿舍楼的铁栏杆,躲到教室里打开电脑上网打游戏,直到半夜两点多钟被值夜教师发现为止。

(七)炫耀摆阔型

胡某,男,15岁,独生子,学习成绩差。

家境较好,父母对其较为溺爱,隔三岔五地把手机、MP3、MP4带到学校里,向同学炫耀,有时候晚自习也会情不自禁地掏出来给其他同学把玩,班主任批评了多次却依然故我。

(八)早熟“早恋”型

潘某,女,15岁,独生女。

在校与男生私下里交往过密,讲究打扮,上课喜欢照镜子,学习无心。

据同学反映,该生晚自习结束一回到寝室,就会迫不及待地从皮箱里翻出一身身很“露”的睡衣,穿在身上晃来晃去,好像模特似的;还向同寝室的女同学吹嘘自己同“男朋友”亲过嘴。

此外,初中寄宿生中意志薄弱、感情脆弱、喜怒无常、缺乏主见、自由散漫、自我封闭、妄自尊大、厌学逃学等现象也不鲜见,可以说是囊括了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各个方方面面,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

二、破题:

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学校做起

初中寄宿生心理障碍,是学生身心发展中绕不过去的“坎儿”,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消除初中寄宿生的心理障碍,犹如一道复杂的“方程”,“解题”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但是最为便捷、最为适用、最为行之有效的做法,无疑须从加强学校对初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入手进行破题。

(一)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打好预防心理障碍的“免疫针”

心理健康专家认为,心理疾患重在预防。

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预防学生心理障碍的“免疫针”。

这一剂“免疫针”,没有心理疾患的寄宿生要接受“注射”,对存在心理障碍的寄宿生更要加大“剂量”,强化预防。

一是要进行调查测试,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近年来,清华大学等学校每年新生入学都要做一次心理健康筛选,发现有抑郁、自卑倾向者将对其进行重点跟踪和疏导。

武汉大学则建立了完善的心理障碍早期预警制度,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制度、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等七大制度。

这些做法值得初中寄宿班仿效。

为了使教师更客观地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寄宿制学校应当在专家指导下,对入学的寄宿生统一进行各种心理测量测试,准确掌握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建立寄宿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二是要以心理辅导课为主渠道,对寄宿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寄宿制学校不能局限地成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场所,还应当担负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责任。

学校要普遍开设心理辅导课,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由辅导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课程中通过游戏、讨论交流、情景模拟、行为训练等方式,促进寄宿生在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是要举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学校或班级或以根据各种特定对象的心理健康疾患,适时举办有针对性的各类讲座,譬如针对亲情缺失型、自我封闭型寄宿生的心理调适讲座,针对“小网虫”的摆脱网络诱惑的讲座,针对早熟“早恋”型寄宿生的走出青春期困惑的讲座,针对懒惰懈怠型、贪图玩乐型寄宿生的战胜懦弱、扬起理想风帆的讲座,等等。

四是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团队工作、班主任工作的有机结合。

团队活动、班集体活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要通过少军校、少年团校、主题班会等形式,加强对寄宿生组织能力、适应能力、交际能力、意志品质等的培养,增加教育的针对性和易接受性,使团队活动、班集体活动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加强初中寄宿生针对性的心理调适,对症下药煨好消除心理障碍的“排毒汤”

心理调适要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初中寄宿生的心理障碍自有其不同于其他中学生的特殊之处,因此更要注意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因境施教。

对于因生活和交际环境改变引起的紧张茫然、不知所措等心理障碍,学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及时组织新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学校历史和荣誉,使其在情感上将自己同学校紧密相融,尽快消除新生对学校环境的陌生感;班主任要通过开展“展现真实的我”、“我们手牵手”等主题班会或集体外出活动,让学生们尽快地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熟悉,从熟悉到成为朋友,使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到班级大集体之中;学生宿舍的生活指导师,也应通过组织寝室“室友会”或寝室之间的联谊活动,加强生活指导,让寄宿生们学会自己独立生活,学会与室友和谐相处,建立起兄弟姐妹般的友谊,使其缩短对家庭、父母依恋的“断乳期”。

对于因学习要求改变引起的心理障碍,教师应加强学法指导,改进教法,引导刚刚从小学迈进初中的学生,尤其是意志薄弱、感情脆弱的寄宿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敢于接受挑战,勇于战胜挫折,防止厌学心理的发生蔓延。

对于因压力和竞争改变引起的心理障碍,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挫折教育,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其不畏失败的勇气。

对于因青春期发育带来的身心改变所引起的诸如失眠焦虑、神经衰弱等心理问题,教师尤其是寄宿生生活指导师,应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开展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呵护其身心健康成长。

心理调适要广辟渠道,多方疏导。

从初中寄宿生心理调适的实践看,比较适宜的疏导渠道是“悄悄话信箱”、“小秘密热线”、“校园网心理诊所”等私密性较强的渠道。

初中学生早已开始拥有自己的秘密,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所思所想被公之于众,因此私密性较强的心理调适渠道往往更容易为寄宿生们所接受,而且也使教师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学校也可视情通过校园广播、校刊校报等途径,刊载一些典型的心理障碍调适案例,对寄宿生们予以心理障碍排遣的面上指导。

有条件的学校,应聘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心理咨询师,或者开设心理咨询室,帮助心理健康上需要诊疗的学生适应初中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顺利完成从“通学生”到寄宿生的角色转变。

心理调适要严格遵循尊重学生、为学生保密的原则。

心理咨询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咨询员对来访者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和理解。

学生心理工作者要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平等待人,将心比心,消除学生精神压力,取得学生信任;咨询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宣泄,对其提出的特殊问题要作面对面的指导,对学生的私密要绝对给予保密,只有这样方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初中寄宿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打造切除心理障碍病灶的“手术刀”

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

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障碍调适,最重要的是提高初中寄宿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首先,要加强初中寄宿班教师的心理学修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学校要把提高寄宿班教师的心理学理论水平当作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

应轮流选学校分管领导和寄宿班带班教师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研讨会,定期邀请专家、学者给寄宿班教师作理论报告,重视做好新教师的岗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交流、推广优秀心理辅导专职教师的教育经验,扎实提高寄宿班教师的心理学理论和实践水平,努力掌握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其次,要完善初中寄宿班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师德人格。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什么都懂的智者,是什么都会的能者,是不会犯错的圣者,是比父母还高的权威者。

尤其是寄宿班教师和寄宿班生活指导师,既是寄宿生的良师,又是与寄宿生朝夕相处的长者和朋友,他们之于寄宿生的影响尤为巨大。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每一位寄宿班教师,都应该从自身心理健康和构筑良好师生关系的角度,从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不断优化自己的心理素质,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道德魅力。

其三,寄宿班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适。

一名成功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应具有调节自我心理的高超本领。

长于自我心理调节的教师,往往心理平和、充满激情和爱心,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朝阳,如坐春风,轻松愉快;而拙于自我心理调节的教师,往往会将自己一时的心理障碍扩散给学生,甚至迁怒于学生,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

一次,我带的一个班级的几个同学因为作业没有及时完成,我当时因为心理烦燥,就把这个班全都留了下来,狠狠地批了一顿。

事后的一个星期,每当我走近他们的身边,都能感觉到他们强烈的抵触情绪。

因此我决定单独找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谈,逐一了解情况和原因,并给他们讲清作业的要求,结果发现效果比前者好多了,师生关系也因此融洽了不少。

因此,寄宿班教师更应当勤于进行自我分析,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要善于进行自我情绪调整,学会心理调节的方法,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心理的平衡,绝不能带着心理疾病上岗;要长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要乐于与寄宿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人格,互交知心朋友,以积极健康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四)提高初中寄宿生的家庭教育水平,熬好根治心理障碍的“中药剂”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还体现在对学校教育的效果起促进、干扰或者抵消的作用上。

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根治寄宿生心理障碍的“中药剂”,必须慢火细煨,熬透熬好,方能收正本清源之效。

在这方面,学校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第一,要提高家长认识,强化家长重视。

在寄宿制学校,不少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时对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多劳您费心,我把孩子交给您了。

”看似平淡的一句话,却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从此我就没事了”的消极心态,透露出许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下意识的放弃。

此外也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活动至今还抱着“小孩子能有什么心事”等陈旧的观念。

家长们的这些想法和做法是很不合时宜的。

在美国,父母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鼓励孩子应对各种挫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塑造孩子的良好品德与爱心等各种心理健康的教育非常重视。

寄宿制学校应当通过家长学校等渠道,向寄宿生家长大量地灌输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使之对寄宿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家长对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第二,要摸清家庭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曾把父母养子女的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即专断型、放任型、权威型和民主型。

也有一些社会学家把形形色色的家庭教育划分为民主型、压制型、权威型、纵容型、冷漠型等不同类型。

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学生心理障碍很大程度上是问题家庭和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经常同家长们谈话,在家长学校组织一些专门的活动,力求深入到每个做父亲和母亲的精神世界中去,力求找出孩子们的不幸、混乱神情、爱发脾气或心不在焉等问题产生的根源。

为了使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应当定期走访寄宿生的家庭,或通过电话、邀请家长到校面谈等方式,摸清寄宿生家庭的特点,结合其家庭实际分析学生心理障碍与行为偏异的成因,制订咨询、矫治的计划,在家、校合力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中掌握主动权。

第三,要加强家校配合,形成师、长合力。

在寄宿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校、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默契配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则难有明显效果。

学校有条件、也有义务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报告会等,使家长们学会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和心理辅导方法,注重研究孩子的情感和动作技能等特点,加强对子女心理世界和思维特征的科学了解,克服其教育经验与方法的不足,提高其家庭教育的水平。

要巧妙地引导寄宿生家长提高自身素质,以健康成年人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去影响孩子,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寄宿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形成创造最优的家庭环境。

对于少数无休止地奔波于生意场上,闲暇时要么忘我地打麻将,要么忙于穿梭酒店宾馆或歌舞厅,与孩子沟通的时间趋向于零的家长,则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明白“与子黄金满赢,不如教子一经”的道理,理智地处理好工作应酬同关心孩子、沟通亲情的关系,尽量减少和避免家长的各种负面、消极的因素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增加家庭教育之于寄宿生心理健康的正效应。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不体弱,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均臻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宣言》)”。

1886年,LighterWitme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建立全世界第一个儿童心理咨询所以来,国外针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已有120年的历史,而我国的学校心理咨询近十几年才刚刚开始,针对初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起步更晚。

本文对学校加强初中寄宿生心理健康问题所作的初步探索,无疑是粗浅且稚嫩的。

笔者祈望心理学界关注这一新的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以此文求教于诸方家。

 

参考文献:

1、张积家《中学生的心理冲突与调适》;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年1、2、3期开明出版社;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简明读本温州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编;

4、韩永主编《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文发表于《现代教育》2005年第四期,刊号:

浙内图准字(2000)第023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