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2711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消息的写法最新Word格式.docx

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导语的写作方法。

  1、叙述方式导语的写作为了使导语精彩醒目,发挥引人入胜的作用,应该根据不同稿件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写法。

多数情况下,新闻导语采取的是叙述即陈述的方式,就是直截了当地用客观事实说话,通过摘要或归纳概括的方法,简明扼要地反映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给人一个总的印象,以促其阅读全文。

叙述方式导语写法比较容易掌握,运用起来方便,所以,它就成为导语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了。

  2、描写式导语的写作写导语除了用叙述方式外,还可以采用描写的方式。

记者根据目击的情况,对新闻中所报道的主要事实,或者事实的某个有意义的侧面,作简练而有特色的描写,向读者提供一个形象,给人以生动具体的印象,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一般特点。

这种导语所描写的形象是客观事实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所以也有人把它叫做“见闻式导语”。

这种导语一般用在开头部分,以吸引读者,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的感受。

  比起叙述的方式的导语来,描写式导语运用时受到的限制要多一些,运用范围不如叙述式导语那样广泛,所以,要想写好描写式导语,就得花一番功夫,要抓往最主要的新闻事实用形象的语言来表现,描写要切合新闻写作的要求。

会议新闻报道很少采用这种写法,在现场目击式报道中,导语里进行描写的情况比较为多见。

所以,要以简洁的描写唤起读者的现场实感。

  3、议论式导语的写作新闻报道以客观叙事为主,但也不排除在叙事过程中画龙点睛式的说理。

议论式导语往往采用夹议的方式,通过极有节制、极有分寸的评论,引出新闻事实,唤起读者的注意。

议论式导语有三种形式:

  

(1)评论式评论式导语往往在导语中直接点评或新闻事实。

评论要少而精,最好是一句话。

  

(2)引语式引用要人、权威或群众的话来开篇。

采用引语式通常有两种情况:

一是所引的话,本身就是重要新闻;

二是借他人之口,来评价、引带新闻事实。

在使用引语式导语时应做到:

所引的话应精彩、生动、富有新意,能牢牢抓住读者;

所引的话要精练,要真实,符合原意,应和报道题目紧密相关。

  (3)设问式设问式导语是以设置疑问开头的导语,吸引读者的注意。

  总之,写导语要注意简练,段落要短,导语不能长于四行,愈短愈有力量;

导语要能点出文章的主题和思路;

要讲求修辞。

千万记住,如果你的第一句话不能打动读者,也没必要写第二句话了。

所以修辞极为重要;

要灵活掌握导语,不断出新;

写好导语要反复阅读,认真修改。

  (三)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然而写进新闻稿件的却往往不光是事实,是新近变动的情况,同时也包括某些新闻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在不少新闻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是新闻稿件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什么是新闻背景材料?

简单来说,有关新闻事件历史和环境的材料就是新闻背景材料。

它虽然不属于新闻事实本身,却可以用来衬托和说明新闻事实,给人们知识和趣味。

所以学会恰当运用新闻背景材料,会使新闻内容丰富、充实、饱满,增加新闻的情趣,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增强可读性。

在运用新闻背景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交代背景应根据需要因稿而异新闻报道中交代背景,这是在一般情况下的写作要求。

至于是否每条新闻都要写上背景,那倒不一定了。

具体到一篇稿件中是否需要交代背景,要因事而论,因稿而定。

有的新闻报道简单明了,就不必再交代背景材料;

有的新闻事实较为复杂,就需要交代背景材料。

  2、交代背景要紧扣主题新闻报道中的背景材料应该是与新闻事实直接有联系的,不能离开新闻事实。

背景的叙述要为表达新闻事实服务,要突出新闻主题。

如果起不到这个作用,那便是多余了。

另外,有些背景材料虽然与主题有关,但却是人人尽知的,这样的背景材料尽量不用。

  3、交代背景不宜多背景材料终究是新闻报道的从属部分,而不是主要内容。

因此,新闻背景通常不宜写得太多,在份量上不宜超过新闻事实,以免主次颠倒,喧宾夺主,转移读者的兴趣和注意力。

  4、背景材料要写得生动活泼,吸引读者背景材料要力求写得生动活泼,做到把背景交代与现场活动联系起来。

增加新闻的生动性和可信度。

  另外,背景材料可以写在导语中,可以写在正文中,也可以写在结尾部分。

  二、新闻通讯的写作方法

  

(一)通讯的种类

  在谈通讯写作时,首先要知道通讯的种类。

按照习惯,人们把通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四种。

此外还有速写、侧写、见闻、采访札记、记者来信等。

大多可归并到以上相应的四种通讯类型中去。

  

(二)通讯的特点

  通讯是运用多种表现方法比较深入而详细地报道真实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

它是新闻的一个品种,同消息一样都是向广大读者报道事实。

  通讯有以下特点:

1、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报道。

通讯报道新闻人物、新闻事件和情况时,一般要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发展过程,对一些重要的环节和情景,要作一些具体的描写,比起消息报道来,通讯报道比较详细、深入、具体。

  2、通讯是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方法的新闻文体。

通讯常用的表现方法有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几种。

这几种表现方法可根据通讯的具体内容,灵活动用。

形象化地写人记事,以情动人,是通讯表达方式的一个特点。

3、通讯报道生动形象、具有感染力。

通讯在传达的同时往往根据具体内容,灵活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使通讯显得灵活、生动、形象,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另外,通讯和消息一样,必须具备各种基本要素。

然而,通讯又不同于消息。

在传播时间上,它有着比消息宽松的要求;

在内容上,具有消息所难以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那种简单新闻消息中所没有的背景材料。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讲,它可以成为历史的记录,它是目前正在发生的历史,若干年后,人们重读这些通讯,可以重温当年的历史片断。

  (三)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报道人物为主要内容的通讯。

这类通讯可以说是最常见的。

特别是一些以报道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先进思想为内容的通讯,常常占有报刊的主要篇幅。

人物通讯所报道的人物具有特定性,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既可以是正面的人物,也可以是反面人物,但以正面人物为主。

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有以下几点:

  1、要体现当今的时代特征人物通讯不同于人物传记,人物通讯有新闻性,它报道的人物,要有时代感,能反映时代的精神和面貌。

因此,在写作中,一方面,要努力挖掘人物身上最能体现时代特征的东西;

另一方面,要抓住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选择典型、报道典型,使通讯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

  2、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写人物通讯的关键是写人,如何把人物写活是人物通讯的重要任务。

要把人物写活,首先要抓住人物的特点。

一般来说,人物的特点越

  鲜明,人物的形象就越生动。

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要精选典型的情节和细节,没有典型的材料,无论如何都不能把人写活。

  3、要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用人物的行为表现人物,是人物通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4、人物通讯有两种写法一是对人物一生,或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方面,作比较全面的报道。

这样的人物通讯,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的时间跨度大,所用的材料比较多,一般情况下篇幅也比较长。

还有一种写法是,不对人物作全面的报道,而是抓住某个特定的情景,简单几笔,把人物的精神、特点写出来;

或是对人物的精神、特点,作一些侧面的报道。

这类通讯又被称为“速写”或“侧记”。

  (四)事件通讯

  事件通讯,顾名思义,它是以重大的或不同寻常的事件为报道内容的通讯类型。

事件通讯记述新近发生的,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

因此,事件通讯主要是报道事件,介绍事件的来龙去脉与发展过程,往往有头有尾、有情节、有细节。

即使篇幅短小,也要把事件说清楚,使读者读后对事件有比较完整清晰的印象。

这里,我们介绍一下事件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事件通讯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叙事文体。

叙事,是它的最基本的表现方法。

事件通讯的叙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是为了说明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不是为叙事而叙事。

  2、叙事要清晰

  

(1)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明了事件通讯是报道真实的事件。

在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叙事要清晰,首先是事件情节要交代清楚明了。

如果交代得不明白,叙事丢三落四,或是该说清楚的地方,说得含含糊糊,读者看后心里尽是些问号,那么就收不到好的宣传效果了。

  

(2)叙事线索要清晰向读者叙述一个事件,要有一条清晰的叙事线索。

由于各个事件各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和具体特点,因此先记叙什么,后记叙什么,沿着一条怎样的线索来写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在动笔之前必须周密考虑好的。

如果叙事线索不清,叙述颠三倒四,人们读了就会迷惑不解。

一般说来,一篇事件通讯总要有一条主要的清晰的叙事线索。

这样,即使事件错综复杂,曲折多变,但有线索在手,仍会排列有序,衔接有方,使读者一目了然,有个完整的印象。

  3、叙事要生动首先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

写事件通讯,要注意避免记流水帐,面面俱到,不分主次。

如果从头到尾总是一个劲儿,就会令人感到枯燥乏味。

其次要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写事件通讯,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使内容丰富多彩。

所以要把事件写得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事件发生的境地,并像亲眼看到似的,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4、在叙事中写好人物不论是记叙大事还是小事,事件通讯一般都要写到人,因为事与人是很难截然分开的。

所以在写作时要注意以事带人,即将事件的发展作为主线,用主线串连起与事件相关的人物,通过语言、动作和细节三方面刻画人物,烘托事件,以确保事件通讯见事观人。

一要选好人物。

要选择与事件有密切关系的,能体现事件思想意义的典型人物来写。

二写人物要注意精练。

要抓住人物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富有特征意义的事迹,作简单的描述,不能像写人物通讯

  那样通过一系列的材料对人物进行精雕细刻。

三写人物要生动形象。

事件通讯中把一些人物写活了,也就有助于把事件写活了,因此描述要具体形象。

  (五)通讯的语言特点和细节描写

  通讯作为一种新闻文体,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明扼要,鲜明生动,具体真切,通俗易懂。

  1、通讯的语言应朴实无华通讯再现所报道的事情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渲染和夸张。

这就要求记者抓住能反映通讯主题的最感人的事物,用清新朴实、具体真切的语言将它们生动地描述出来。

  2、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要使通讯的语言鲜明生动,方法之一就是要做到富有变化。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再新颖生动的语言如果在一篇文章中老是一个腔调地采用它,也会使人感到单调、无味。

采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段,就可以避免出现这种现象。

通讯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主要有下面几种:

(1)在不同的题材中运用比喻的方法,使所要表现的人物鲜明生动,通俗易懂。

(2)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表现所报道的事物,使平淡无奇的事物变得生机盎然。

(3)引用诗歌、民谣阐明问题可以增强通讯的鲜明性和生动性。

但引用时一定要少而精,最好引用大家熟知的名句,使读者一看就产生亲切感,也便于理解通讯所表达的意思。

  3、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多运用琅琅上口的群众语言写通讯,既能使通讯做到群众化、通俗话,为大多数读者所喜闻乐见,还能使通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乡土气息。

  4、浓郁的感情色彩一般说来,通讯的语言比新闻的语言带有更浓郁的感情色彩。

如排比句,能表达出作者的强烈的感情;

议论加抒情的感叹句和反问句,能表达出作者的鲜明的爱憎感情。

  1、“1"

象粉笔,是在日子格中从右上角附近起,斜线到左下角附近。

不是简单的将两角连起来。

  2、“2”象小鸭,起笔碰左线,再向上、向右碰线,略成半圆,斜线到左下角,碰线一横。

  3、“3象耳朵,起笔不碰线,向上碰线,再向下碰线,略成半圆向中间弯,在虚线以上转向右下方碰线,向下碰底线,最后,弯向上碰线。

  4、“4”象小旗,从上线的中间起笔,向左斜线到下格,碰左线再折右碰线。

第二笔从右上角附近下去,到下面的当中碰线。

  5、“5”象钩子,从上线不到一半的地方起笔,向左下到中格角,再向上超过中线画一个大半圆碰右线,下线到左线为止。

最后,在上面画一横线。

  6、“6”象哨子。

从上线偏右一点起向下方画一个孤形,碰左线、底线,向上碰右线画成一个小圆,小圆上面超过中线。

  7、“7”象锄头。

从左上角到右上角画一横线,再折线向下,到底线中间偏左的地方碰线。

  8、“8”象娃娃。

从右上碰线到左线成半圆,拐向右下面成圆碰右线,下线、左线,在向上,在中线以上和原线相交,最后,线到右上角附近稍离起笔处为止。

不封口。

  9、“9”向勺子。

在上格画一个四面碰线的附近向下角附近向左下面一真线到底线中间。

  10、“10”象粉笔和鸡蛋。

“10”占两格,左边一格写“1”。

右边一格画一格碰上、下、左、右四边线的椭圆。

  “0”的写法:

从上线中间起,作弧线向左碰线,作弧线碰下线。

向上作弧线碰右线,作弧形向上与起点相交。

  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裁决和审核某项工作时使用的文体。

凡是本机关无权决定而又必须经办的事,或者虽然有权决定但由于问题重大而难以处理的事,需要由上级机关裁决批准的,一般应该用请示来行文。

请示文体的具体使用范围主要是:

对方针、政策、法律、法令、规定和上级指示精神不了解或有不同理解和疑问的问题,需要上级机关进一步明确的;

在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而又无明文规定可循,自己提出处理办法后,需要上级机关审定的;

因本地区、本单位的特殊情况,难以执行上级的统一规定,需要变通处理,请上级认可的;

上级部门规定不经请示不允许办的事项,等等。

  请示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①必须是下级向上级行文。

有的虽然不是直属上下级机关,但是属于业务主管机关,比如,省市级机关保卫部门的一些问题,常常需要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裁决和审核某项工作时使用的文体。

请示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请示文体的

  具体使用范围主要是:

对方针、政策、法律、法令、规定和上级指示精神不了解或有不同理解和

  疑问的问题,需要上级机关进一步明确的;

在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而又无明文规定可循,

  自己提出处理办法后,需要上级机关审定的;

因本地区、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裁决和审核某项

  工作时使用的文体。

凡是本机关无权决定而又必须经办的事,或者虽然有权决定但由于问题重大

  而难以处理的事,需要由上级机关裁决批准的,一般应该用请示来行文。

请示文体的具体使用范

  围主要是:

对方针、政策、法律、法令、规定和上级指示精神不了解或有不同理解和疑问的问题,

  需要上级机关进一步明确的;

在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而又无明文规定可循,自己提出处理

  办法后,需要上级机关审定的;

因本地区、本单位的特殊情况,难以执行上级的统一规定,需要

  变通处理,请上级认可的;

有的虽然不是直属上下级机关,但是属

  于业务主管机关,比如,省市级机关保卫部门的一些问题,常常需要本单位的特殊情况,难以执

  行上级的统一规定,需要变通处理,请上级认可的;

上级部门规定不经请示不允许办的事项,等

  等。

  于业务主管机关,比如,省市级机关保卫部门的一些问题,常常需要

  一、请示的使用范围一、请示的使用范围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省市公安厅、局请示。

②虽然有权决定但由于问题重大而难以处理的事,

  需要由上级机关裁决批准的,一般应该用请示来行文。

对方针、

  政策、法律、法令、规定和上级指示精神不了解或有不同理解和疑问的问题,需要上级机关进一

  步明确的;

在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而又无明文规定可循,自己提出处理办法后,需要上级

  机关审定的;

因本地区、本单位的特殊情况,难以执行上级的统一规定,需要变通处理,请上级

  认可的;

  于业务主管机关,比如,省市级机关保卫部门的一些问题,常常需要向省市公安厅、局请示。

  必须是在自己职权范围内无法肯定或处理的事。

既不要请示与自己职权无关的事,也不要请示本

  应自己处理并有条件、有可能处理的事。

前者超越职权范围,会给工作带来混乱,后者则是矛盾

  上交,不负责任的态度。

③必须要求上级明确表态、批复。

向上级机关请求批准、裁决和审核某

  项工作时使用的文体。

凡是本机关无权决定而又必须经办的事,或者虽然有权决定但由于问题重

  大而难以处理的事,需要由上级机关裁决批准的,一般应该用请示来行文。

请示文体的具体使用

  范围主要是:

对方针、政策、法律、法令、规定和上级指示精神不了解或有不同理解和疑问的问

  题,需要上级机关进一步明确的;

在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而又无明文规定可循,自己提出

  处理办法后,需要上级机关审定的;

因本地区、本单位的特殊情况,难以执行上级的统一规定,

  需要变通处理,请上级认可的;

  二、请示的类型

  根据请示的不同内容,人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是请求上级领导解决本单位、本部门的某些困难和某个问题的请示。

这种请示,一般不

  涉及本单位本地区的平行机关和下级机关。

比如,某单位要求精减或增加职工编制和机构,购进

  和调出自己无权动用的设备,修订、制定或取消上级规定的某项等事项而向上级请示,就属

  于这一类。

下面是中央部的一个请示:

  关于增加选举工作干部编制名额的请示

  国务院:

  经中央批准,今后县、社两级选举的日常工作由民政部门负责,但是,在确定民政部门人员

  编制时没有选举工作这项任务。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给民政部门增加必要的编制名额。

建议

  给民政部增加八人,每个省、市、自治区增加三至四人,每个地、市、县增加一至二人。

  关于民政部增加的八个编制名额,请国家编委解决;

关于给各地增加的编制名额,请批转各

  地从现有名额中调剂解决。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中央民政部

  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八日

  这份请示,内容比较单纯。

先写增加编制名额的理由和要求,接着写需要增加的编制名额,

  再写负责解决的单位和办法,最后写肯定性要求。

  第二种是对上级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章制度或对上级的某个指示有不同理解,

  希望上级明确解释的。

如一九五五年传达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以后,浙江

  ×

×

地委在讨论中,有的同志对报告中讲的“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的方针和中央关于发展农业

  生产合作社的决议中所规定的“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是否一致,提出了疑义。

当时×

  地委用电报把这种情况反映给省委,并作出了两者精神一致的解释,向省委请示。

因为这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