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2717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1Word下载.docx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的本质

长期的新闻传播史表明,新闻传播的本源是事实,是人类在自然的交往中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事实。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客观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

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面之间的同一和斗争是矛盾双方所固有的两种属性。

对立面的同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肯定的属性,它使事物自身保持同一并为事物的转化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对立面的斗争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属性,它使事物不断地变化以至最终破坏自身的同一,促进新事物否定旧事物;

唯物辩证法认为,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是辩证统一在一起的。

对立面的斗争离不开对立面的同一,在相互斗争中,就包含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斗争的结果又促使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第三节对立统一法则制约新闻传播机制

新闻传播机制,是由对立统一法则规定的,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对立统一法则的制约。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自觉掌握和运用对立统一法则,新闻传播就正确,就有效,就能充分发挥传媒巨大的社会作用。

1、坚持辩证法,运用对立统一法则指导新闻传播活动,这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事物,把握事物运动的走向

2、对立统一法则要求新闻传播者全面地观察事物,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关系。

3、对立统一法则要求新闻传播者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实事求是地反映和指导实际工作。

第四节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规定新闻事业性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根源,是第一性的;

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表现,是第二性的、派生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经典论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活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上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

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新闻传播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占据的地位和它所具有的主要社会功能来考察,新闻传播事业是一种上层建筑;

在上层建筑中,新闻传播事业不是政治上层建筑,而是思想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形式。

这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学说,对新闻传播事业性质及功能的定位。

毛泽东在《文汇报在一个时间内的资产阶级方向》一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报纸是社会主义经济即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和资本主义国家报纸是无政府状态的和集团竞争的经济通过新闻手段的反映不相同。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占通知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

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党的新闻舆论工具在人民群众中具有极高的政治权威,这是进步的思想理论得以广泛传播和被广大受众所接受的前提条件。

当年,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新闻媒体。

李大钊的《新纪元》和他摘译的《共产党宣言》就是在陈独秀主编的小型政治报《每周评论》上首次刊载的。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富民政策和邓小平理论如此深入人心,一定意义上说也有赖于媒体的大力宣传。

通过深入广泛的宣传,才使亿万人民群众熟知了党的政策,掌握了党的理论,才更加自觉而热情地投身到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具体到媒体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两种:

一是歌颂体现美好道德的行为及典型,积极引导广大民众学习效法;

二是实施舆论监督,批评那些违背道德规范的做法。

第五节人民的历史主人地位决定人民是新闻事业的动力

一、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与人的活动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基本观点出发,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具有的内在的客观规律性;

同时,历史唯物主义又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和社会的存在方式的认识出发,把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人的创造活动过程,说明社会历史发展又具有与自然界不同的特殊性。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之一。

三、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按照个人在历史发展中作用的大小,个人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普通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贡献,他们的总和构成了人民群众的创造历史的活动。

历史人物是指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重大作用的人物。

四、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创立

第一节理论积累: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新闻传播观

一、早期空想主义者关于精神交往的论述

早期空想主义者的著作中没有专门论述报刊的篇章,但是有一些段落论及精神交往与新闻传播的。

大致内容有这样三个方面:

1、指出进行信息传播、加强国际交往的必要性

2、主张在人际关系中实行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3、提倡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

二、法国空想主义者的新闻传播观点

18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二阶段,此时法国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前夜,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从英国转移到了法国,代表人物都是法国人:

如让﹒梅叶、摩莱里、加布里埃尔﹒博诺﹒马布利、格拉古﹒巴贝夫。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要新闻传播观点有:

1、以“理性”学论证平等和民主。

2、探索新闻传播的原则

3、使报刊成为无产阶级的舆论工具

三、三大空想主义者的新闻传播观

关于报刊和新闻传播活动,主要有下列几方面的论述

1.高度重视舆论的作用

2.强调报刊调节社会关系和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

3.揭露批评资产阶级报刊和资产阶级出版自由口号魏特林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的早期工人运动的理论表现,关于出版自由的论述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最高成就。

A魏特林指出,人只有具备必要的物质生存条件之后,才谈得上精神上的享受,出版自由是以经济条件的基本满足为前提的。

B魏特林对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实质作了分析。

C魏特林认为只有消灭了私有制以后,才有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出版自由。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形成发展的历史条件

经济政治动因

封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勃兴,专制制度的腐朽和资产阶级反抗活动的加剧,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极为有利的经济与政治条件。

从经济上看,当时德国传统的手工业、商业、工业和农业极端凋敝。

农民、手工业者和企业主陷于重重苦难:

王公贵族的盘剥,政府的搜刮,商业的不景气。

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千奇百怪的货币制度,五花八门的度量衡,严重束缚了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文化教育背景

马克思和恩格斯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奠基人,除了时代为他们提供的经济政治动因,还依赖于他们刻苦地钻研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具备全面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新闻工作经验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亲手创办与主编的报刊有4种,协助创办并参加编辑的有5种,直接影响办报方针并给予各种形式支持的有10种,此外,还为60余家报刊撰写稿件。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活动分为这样几个时期:

以《莱茵报》为中心的报刊活动,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报刊思想,这种思想和核心是革命民主主义文化范畴的人民报刊与自由报刊的思想。

以《新莱茵报》为中心的报刊活动,形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成为共产主义者以后即成熟阶段的报刊思想,这种思想的核心是工人报刊思想,同时关于党报思想的若干原理和原则也开始提出。

以《社会民主党人报》为中心的报刊活动,是马克思恩格斯党报思想形成的时期。

第三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观

第一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新闻”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至少在以下五方面思考过新闻、新闻传播的问题:

事实的变动对产生新闻的决定性影响。

新闻的层次

历史视角上新闻与旧闻的贯新闻带来的新闻势能

新闻时效

恩格斯曾谈到他生活的英国城市曼彻斯特的新闻层次变化“我们这里刚刚发生盗窃,铁路上火车碰撞,血肉横飞。

这里的庸人们被最近一星期来的一些非常事件吓呆了。

幸好棉花跌价,因此交易所没有发生什么事,公众得以专心议论这些重大事件。

”由于贸易正常,人们较为清闲,于是把一些社会新闻当作大事来议论,这些事情相对变得重大,如果经济危机来临,这样的新闻会被忽略。

马克思在谈到《泰晤士报》时写道:

“这家报纸—利用法国革命、德国起义、意大利暴动和匈牙利战争,利用法国的枪杀和奥地利的绞刑—制造出多少篇社论和弄到了多少英镑啊!

如果大陆没有暴徒,那它就只好每天靠斯密斯菲尔德市场的劣等货色、伦敦烟囱的煤烟、泥泞、粗暴的马车夫、泰晤士河上的六座桥梁、市区内的出殡、感染鼠疫的墓地、肮脏的饮水,铁路上的灾祸、伪造的尺子和天秤以及其他在大陆平静无事的时候成为这家报纸的经常货品的有趣题材来勉强度日了。

”马克思进一步认为事实的

第二节报刊与各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新闻传播的观点,既包括对影响报刊传播新闻的诸多因素的分析,也包括对新闻本身的研究。

1.报纸传播新闻过程的特点----有机的报纸运动

2.处于变动中的报刊的阶级性和党派性

3.不同背景下报刊和“人民”的关系

第三节“一般的公正”----客观报道的原则

一般公正原则形成的客观条件:

1、当时英国报刊已经失去政府津贴,必须依赖订户的支持。

无形的制约来自订户,当然要求报刊的报道客观公正。

2、除了报刊的社会性促使形成一般公正性原则,现代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对这一原则也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没有私利的无产阶级来说,客观、公正的报道和判断情况,应该是基本的品格,新闻记者应当以“历史学家的公正态度记述事实。

第五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宣传思想

第一节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宣传

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谈的宣传,是指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宣传,他们首先区别理论研究和宣传,强调这一点,是为了防止使社会主义理论降低到宣传鼓动的水平。

理论研究与宣传政策是不同层次上的精神活动,理论研究是宣传政策的基础。

1、理论研究与宣传的差异

2、宣传者的理论素养

3、诉诸宣传的长远效应

4、正确的宣传策略在于影响没有卷入运动的群众

5、社会主义“榜样的力量”的宣传带有空想性质

第二节宣传与事实和社会的变动

宣传过程中输出的观点,可能会转变成行动,这也是宣传者寄予希望的,但是宣传不是万能的,思想观点不会仅仅由于宣传就能够轻易转变为行动和新的事实。

宣传成功的因素很多,包括宣传艺术和手段,但是宣传成功的根本因素,依赖于已有的事实和正在发生的社会变动。

马克思“煽动家的词藻和权谋家的废话决不能使局面发生危机;

日益迫近的经济灾难和社会动荡才是欧洲革命的可靠预兆。

”恩格斯:

“任何煽惑的宣言和谋叛的告示都不能像平凡而明显的历史事实那样起革命作用。

1.宣传的宏观契机----社会的重大变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宣传十分重要,并且会产生效应,但在宏观上,决定社会主义宣传成功与否的诸因素中,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经济结构引起的社会变化。

如果宣传的观点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相悖,即使拥有暴力手段,也不可能真正达到宣传的目的。

2.利用最新事实推动社会主义宣传

关于具体问题的最好宣传,总是根据最近发生的、对宣传对象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而引发的。

具体问题的宣传,多数是针对广大公众的,而相信事实的人远远多于听信空话的人。

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十分看重利用事实推动社会主义宣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277页)恩格斯谈到英国人的特点,他们的信念牢固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对空话是不感兴趣的。

就此写到:

“使读者确立不可争辩的信念,只有明显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才能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一个被无穷的祖先智慧迫使人们持怀疑论的世纪里,仅凭空洞的说教,哪怕是很高明的权威的说教,都不能使人产生这种信念。

第三节宣传手段和宣传艺术

1、显在而直接的宣传媒体----宣传者自身

大众传播媒介和其他各种传播手段都可以作为宣传媒体,但是显在而直接的媒体应该是宣传者自身。

宣传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方式,无所谓阶级性,并非只要宣传的内容正确、策略适当就能够获得成功。

宣传本身有它的特点,谁掌握了宣传的特点,具有鼓动人心的才能,谁就有可能获得即时的成功。

2、口头、文字和图画宣传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没有电影、电视广播和网络,但是照片和图画宣传已经应用于宣传,口头宣传(演说)也很普及。

对于不同媒体在河种情况下产生何种不同的宣传效果,他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一些论述带有一定的预见性。

他们认为,早期工人团体的口头人际交往、书信交往和小型秘密报刊,作为宣传手段对于后来发展强大的党组织来说,已经不相称了。

大型日报、高水平的理论杂志、大规模的群众集会和议会演说成为当时党的宣传的主要手段,不同的宣传手段各有特长,也各有缺陷。

3、了解和尊重宣传对象

宣传对象构成了宣传行为的另一端。

1852年,马克思为美国的刊物撰稿时,就苦恼地讲:

“在不了解读者等等情况下,给在大洋彼岸出版的报纸撰稿是多么困难。

4、让对手尴尬的宣传----反证

反证就是用敌对者的材料反过来证明我方观点的正确。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用这种方式进行宣传的典范。

基本方法是:

“引用了我反对其利益的那些党派的文章来证明我的观点。

”特别是使用直接来自敌人方面的材料,这对于争取中立的宣传对象,相当有效。

第六章列宁的新闻经典论著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卓越代表列宁,经过30多年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斗争,把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列宁新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建党、夺取政权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时期。

第一节建党时期的新闻论著

《火星报》1900年12月24日,普列汉诺夫、列宁等为了重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火星报》。

《火星报》创刊后不久就迁往慕尼黑出版。

自1902年4月起改在伦敦出版。

1903年春天起又改在日内瓦出版。

列宁实际上是《火星报》的主编和领导者。

他在《火星报》上发表了许多有关党的建设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文章,对国际生活的重大事件作了评论。

列宁创办的第一份全俄政治报。

一、建党的着手点:

办报

1、通过党报的宣传和鼓动,批判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清除经济派的影响,可以从思想上统一和团结党。

同经济派、伯恩斯坦派等机会主义派别划清界限。

2、通过党报制定统一的党纲和党章,通过党报工作者自下而上和广泛周密的联系,可以把党集中起来,组织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

3、通过创办党的机关报的实际步骤,可以使宣传和鼓动的内容更加广泛和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党将更有战斗力。

4、通过创办全俄政治报可以对工人群众进行持久而有效的政治训练,为建党打下深厚的阶级基础。

5、通过创建报纸来建党,甚至通过报纸进行广泛的组织整个工人运动和破坏现政权的斗争,是俄国工人阶级的主要斗争方式。

二、报纸工作的纲:

全俄政治报

1、要集中进行经常性的鼓动工作,必须利用定期出版的报纸。

2、当前迫切需要的是全俄的报纸

3、当前最迫切的是出版全俄的政治性报纸

三、党报的三个作用:

集中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

建党时期,列宁就党报的作用提出这样一个论断:

“报纸的作用并不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吸引政治同盟军。

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

四、党报编辑的工作原则

1、按照马克思主义方针办报。

2、直接展开同志般的论战

3、从理论上阐明事件

第二节夺权时期的新闻论著

一、党报事业的党性原则

1、党的出版物和党的文学家

2、宣传鼓动的策略

3、宣传马克思主义

4、党的出版物的多元化

5、区分通俗与庸俗

6、合法报刊和秘密报

二、党报业务工作指导思想

1、摒弃“作者写、读者读”的资产阶级报纸习惯。

2、依靠工人捐款办好工人报纸

3、建立一个战斗的编辑部

第三节建设时期的新闻论著

一、报刊:

经济教育的工具

1、少谈些政治,多谈些经济

2、少发些知识分子的空泛议论,多刊登些生产建设的实际材料。

3、少报道些领导人的活动,多一些群众活动和劳动组织内部的公开报道。

4、设立“黑榜”,揭露错误。

5、运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建设新生活的热情。

二、报刊组织生产宣传的方法

1、出版两种报纸:

指导性报纸和群众性通俗报纸。

2、不要把法令当作生产宣传的形式,而应注重实际材料的传播。

3、广泛吸收专家和有专长的工作人员参加生产宣传,切实改进生产宣传的文风。

4、倡导利用生产宣传推动经济建设的风气

四、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业务指导思想

1、日常的宣传和鼓动必须具有真正的共产主义性质

2、社会主义报刊具有宣传、鼓动和组织的社会功能。

3、公开报道的原则

4、讲真话的原则。

第七章毛泽东的新闻经典论著

毛泽东新闻思想始发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于40年代,

1911-1920年是毛泽东早期报刊思想形成时期,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新闻思想的影响。

1920-1948年是毛泽东新闻思想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

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到1938年毛泽东新闻思想的酝酿阶段,他创建、编辑一些党领导下的报刊,有一些关于党报的理论思考。

第二阶段是到1948年毛泽东新闻思想形成和完善的阶段,他领导全国党报、通讯社和广播电台工作,从政策的制订到理论的阐发,对党领导下的新闻事业及其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第一节新闻启蒙教育和早期新闻思想

一、毛泽东早期新闻实践活动

最早见报的稿件是1916年为《新青年》的稿件,题目是《体育之研究》

主编《湘江评论》

1920年主编了《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一年半时间参加了7项新闻工作。

12月,又在北京创办“平民通讯社”。

1923年4月,和李达创办湖南自修大学机关刊《新时代》月刊。

1925年12月创办《政治周报》。

他还给湖南《大公报》、上海《时事新报》、中国共产党机关报《向导》等报刊撰写新闻和文章。

二、毛泽东早期的新闻思想:

1、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创办政治报纸

2、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宣传对象,以反映人民生活、启发群众觉悟。

3、揭示报刊的阶级性,指出现代报刊是为某一阶级所掌握,为这些阶级服务的工具。

第二节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形成

一、毛泽东新闻思想形成时期的实践活动

20世纪30~40年代,他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理论刊物《共产党人》、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工人》、八路军政治部主办的《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延安)等报刊撰写过发刊词,并领导《解放日报》改版。

二、毛泽东新闻思想形成时期的主要内容

1、唯物主义本源观

新闻是由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决定的,事实决定新闻性质,

2、党的新闻事业性质

党办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宣传者、组织者

3、党的新闻事业的特性

党报必须具备的品质:

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

4、全党办报方针

5、党的新闻工作作风

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6、党的新闻事业的三个关系

党报与党委的关系

党报与群众的关系

党报与实际的关系

7、党的新闻工作的业务指导思想

8、党的新闻工作的文风和风格

9、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第三节1949年以后毛泽东新闻思想的演变

一、新举措开启了新思路

1、关于利用报刊开展批评的决定

2、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议

3、制定规范新闻批评的规定

4、向苏联新闻界学习

二、反右前后毛泽东的新闻观点

首先是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

其次是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中心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

第三是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第四节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发展及其评价

一、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1、报纸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

2、报纸的作用:

迅速广泛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3、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其一,是动员和组织各级党的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干部,要积极关心参加报刊工作,切实有力地加强党对报刊的领导。

其二是实行开门办报,面向群众,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三办报人员要有群众观点,实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4、舆论一律又不一律

全国解放前夕,毛泽东提出必须剥夺反动派的出版自由。

包括:

取消一切帝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