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2800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资料Word格式.docx

,合称“三苏”。

o苏洵,苏辙

∙7、花间词派由 

 

所编《花间集》而得名,该派以 

为鼻祖。

o赵崇祚,温庭筠

∙8、“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是李白用来赞美唐代诗人_________的诗句。

o孟浩然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唐代以苦吟著称的诗人是()

A. 

孟郊B.卢仝C.白居易D.刘禹锡

o答案:

A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出自于杜牧的( 

咏史诗B.伤别诗C.纪行诗D.写景诗

C

∙3、柳永词有“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之誉,重要原因在于其词之( 

清空B.骚雅C.俚俗D.豪放

∙4、熙宁年间对苏轼的人生和创作产生了关键性影响的事件是( 

熙宁变法B.乌台诗案C.元祐党争D.靖康之乱

B

∙5、高适《燕歌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玉箸”是指( 

筷子B.首饰C.武器D.眼泪

D

四、名句赏析(每题8分,共16分)

∙1、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提示:

此类题目大致应说明作者、出处,字面大意,艺术特点等。

这两个句子出自张先的《天仙子》。

这是一首伤春自伤之词。

这两句写当暮色笼罩池塘之际,沙岸双鸟相依相偎,天上浮云遮掩明月。

忽然,云散月明,皎洁的月亮露出圆圆的笑脸,照射园中的一切,那即将凋谢的残花,仍在把自己的身影投向池上的水面,随着春风的吹拂而不断摆动自己的腰身,仿佛在对镜理妆。

两句不写风而以风为线索,“弄”字、“影”字极富意味,有拟人的特点,并极富动态之美。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出自李白的《将进酒》。

诗约作于作者仕途失意后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登高饮酒赋诗时。

这两句诗虽有悲慨,但充分表现了李白生性的豪迈乐观,他是一个有着非凡的理想同时又懂得充分享受人生的诗人。

“莫使金樽空对月”,“金樽”“对月”,形象鲜明,意境高朗,将饮酒写得极富诗意。

五、简答题(每题9分,共18分)

∙1、简述高适边塞诗的特色

o提示:

应从内容特色、艺术风格两方面回答。

高适的边塞诗就内容而言,主要有两类:

一类表现早年追求不朽功名的高昂意气;

另一类表现冷峻直面现实后的深沉悲慨,其内容的最大特色在于思想深刻,能够触及社会深层内容,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

在艺术上,高适边塞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尚质(内在的精神气质)主理(理性思考)”,不重比兴寄托,重直陈其事、直抒胸臆,直写其理。

由于高适有对边塞生活的切实体验、冷静观察和冷峻思考,因而其边塞诗显得凝重、混厚、苍茫。

∙2、柳永的词史地位

应答柳永在词的体式、内容、表现手法诸方面的开拓创新之功

柳永词在体制方面有二项彼此相关的突破,一是采用了许多新曲调,二是写作了许多慢词长调。

他是文学史上大量创作慢词的第一个词人,具有文人慢词开山祖师的地位。

就题材内容而言,柳永词也有新变与开拓。

一方面,传统题材的词,如爱情女性题材、羁旅行役题材的词,在柳永笔下都透露出了新的气息;

另一方面,柳永开拓了新的题材,如都市生活题材的词,就首先出现在柳永的词中。

在艺术技巧、表现手法上的柳永词也有创新。

其词的艺术表现手法大约有以下特色:

一是多用赋体,长于铺叙。

二是情景交融,工于点染。

三是语言晓畅,雅俗共赏。

综合柳永对词的多方面的贡献,可以说柳永是中国词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六、论述题(共16分)

∙分析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

提示:

答题要点1、何谓“沉郁顿挫”;

2、杜甫“沉郁顿挫”诗风形成的原因;

3、分析杜诗“沉郁顿挫”的具体表现。

《唐诗宋词研究》模拟试题

(二)

  

∙1、边塞诗派

指盛唐时期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诗歌流派,故又称高岑诗派。

其诗主要以边塞自然风光、边地风土民情、边疆军旅生活为描写内容,风格豪迈刚健。

∙2、郊寒岛瘦

这是苏轼评价韩孟诗派中的诗人孟郊和贾岛时的评语。

“郊寒岛瘦”,可分析,也可互文,都符合实际。

说的是两人作诗都注重苦吟、诗作内容大都啼饥号寒,形式上较拘谨,气势上较内敛,美感上显得清寒,内容上偏于狭窄的特点。

∙3、男子而作闺音

所谓“男子而作闺音”,是指男性作者以女性的口吻、揣摩女性的心理来写相思、离别、闺怨等内容。

这是文人爱情女性词的常见的现象。

这一类词,即使不带狎玩欣赏的心理,也终究是代言体,未免隔着一层。

∙4、慢词

∙1、《代悲白头翁》是初唐诗人 

的代表作,其中千古传诵的名句“ 

, 

”,深藏着诗人对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悲慨之情。

o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 

的名句,见于《 

》一诗。

o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3、五代词有两个创作中心,一为_________,一为 

o西蜀,南唐

∙4、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 

”。

o沉郁顿挫

∙4、唐代出现的又一影响深远的新文体是词。

词的出现,主要是由于________的需要。

o应歌(或音乐,或娱乐)

∙6、柳永大量创制 

,在小令之外提供了可以容纳更多内容的词体新形式。

o慢词

∙7、花间词派的鼻祖是 

∙1、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

oD

∙2、北宋宰相晏殊主要是以词传名,被称为( 

豪放词人B.爱国词人C.俚俗词人D.富贵词人

∙3、下面词人中不属于“花间派”的有()

温庭筠B.韦庄C.欧阳炯D.李璟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作者是()

杜甫B.孟郊C.李贺D.贾岛

oA

∙5、“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出自( 

A.《丽人行》B.《过华清宫》C.《兵车行》D.《长恨歌》

oB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答题要点1、作者和出处(杜甫《登高》);

2、简要介绍原诗的创作背景(晚年贫病中飘泊于夔州一带时所作);

3、分析这两句的艺术特点(十四字中写出了八九重悲哀,表现了杜诗在结构上意象密集的特点)

∙2、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答题要点1、作者和出处(柳永《雨霖铃》);

2、简要介绍原词内容(词写旅况乡愁和离情别恨);

3、分析这两句的艺术特点(这几句,问的是今宵酒醒何处,答的是明晨酒醒何方,说明沉醉之深。

沉醉之深,说明借酒浇愁,离别之痛。

“何处”问过之后,“杨柳岸”却并非确切地点,只是以景物依稀,人事全非,烘托醒后茫茫然的孤寂之感。

拂晓“残月”,既写月之“残”,也写心灵空虚无所寄托——心之“残”。

从情绪上,这里以晓风与残月为赋,风是清风,月是淡月,自然而然地带着凄清秋凉之意。

这几句,写景抒情,皆非实写,纯属想象,然清清淡淡,有着令人咀嚼不尽的韵味,从而成为千古名句。

∙1、简述岑参边塞诗“奇丽”的风格特征

答题要点1、就风格而言,岑参边塞诗以壮丽恣肆的浪漫主义为主要特色。

其诗字里行间总是充溢着奇思妙想、奇情壮彩,昂扬着勃勃的英气。

与特定的诗歌内容和精神气质相适应,岑参以形式自由的歌行体,尤其是更适于表达丰富思想感情的七言歌行体最为擅长。

所有这些,合成了岑参诗歌“奇”、“丽”的风格特征。

2、体现这些特点的艺术手法主要有三:

A丰富的想象;

B大胆的夸张;

C多变的节奏。

3、举例分析(《走马西行奉送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简说欧(阳修)词侧艳风格形成的原因

答题要点1、何谓“侧艳”?

(词之“侧艳”指的是文词艳丽而流于轻佻。

)2、欧词内容和风格的特点(《六一词》以婉约侧艳一类居多);

3、侧艳风格形成的原因分析(从社会环境、仕宦经历、感情经历、词体特点等方面入手)

∙分析李白诗歌“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的风格特点

答题要点1、“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是明代王世贞在《艺苑卮言》用以概括李白诗歌的总体风貌的话。

从李白诗歌的抒情方式、艺术形象和语言特色诸方面看,这个概括是很有道理的。

2、分别从抒情方式、艺术形象和语言特色诸方面,举例分析李诗“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的风格特点。

唐诗宋词研究》模拟试题(三)

 

∙1、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指的是中唐时期以韩愈、孟郊为首,包括卢仝、李贺、贾岛、姚合等在内的,注重苦吟、以奇崛险怪为总体风格的诗歌流派。

∙2、沉郁顿挫

这是杜甫在献给唐玄宗的《进雕赋表》中用以概括自己的诗歌风格的一个词。

指的是深沉郁勃的思想内容和波澜起伏的表达方式。

(所谓“沉郁”,意为深沉郁勃。

主要表现为思想博大精深、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沉雄苍凉等。

所谓“顿挫”,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

指的是抒情方式上的寓意深远、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一唱三叹;

在选词造句上注重千锤百炼、力避陈俗;

在音韵声律上讲究抑扬跌宕、屈折有力。

∙3、《花间集》

是西蜀赵崇祚所编的现存第一部文人词集。

收录了唐代温庭筠、皇甫松以及由唐入五代在蜀地作官或与蜀有关的韦庄、牛峤、毛文锡等十六位词人的五百首词,其中以温庭筠为首,题材大抵以男女艳情或离愁别恨为主,语言艳丽精美,是一部带有宫体诗气息的词集,因此受到后代具有正统意识的人们的严厉批评。

∙4、《词论》

是李清照的词学理论论文。

在这篇词论中李清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强调了词在艺术上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独特性,批评了前辈词人创作中不合于词体特征之处,有一定的文体规范意义。

但从中也可见出李清照受词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比较重,她忽略了源于音乐的词向许多不同方向发展、尤其是脱离音乐而成为纯粹的文字表现艺术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其意义,因而表现出对词的认识的狭隘和偏颇。

∙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 

的代表作《 

》中的句子。

o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2、李白诗歌的总体风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o豪放飘逸

∙3、李白诗句: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小谢”指________。

o谢朓

∙4、因为善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而有“张三中”雅称的词人是 

o张先

∙5、被闻一多称为“宫体诗的自赎”的诗作是 

的《 

》。

o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文学史上以才思敏捷著称,八叉手而诗成的词人是 

∙7、李清照作品中,与金华有关的诗作有《 

》,词作有《 

o《题八咏楼》,《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1、王维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A. 

∙2、第一个专力填词的文人是( 

欧阳修B.柳永C.苏轼D.温庭筠

∙3、下面词人中属于“花间派”的有()

李煜B.韦庄C.冯延巳D.李璟

∙4、“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是谁的诗句?

( 

高适B.岑参C.李贺D.杨炯

oC

∙5、“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是谁的词句?

柳永B.欧阳修C.晏殊D.晏几道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答题要点1、作者、出处(出自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2、简介原诗内容(诗作于孟浩然在京城求仕时。

表达了希望诗人宰相张九龄施以援手以推荐自己让自己出仕的愿望。

)3、这两句的内容分析(这两句写洞庭湖波涛汹涌,震天撼地,使巍巍雄踞于湖边的岳阳城也随之动摇。

洞庭湖的广度力度正切合了开元时期的盛世气象,它激起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愿望,因而转向第三联中“赠张丞相”的内容);

4、艺术特点(诗中求仕的内容和壮阔意境的表现,是孟诗“冲淡中有壮逸之气”的典型)

∙2、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

答题要点1、作者、出处(出自李璟的《摊破浣溪沙》);

2、字面介绍(句写秋风摇落之悲。

碧波菡萏,原是十分美好的,但此际菡萏[荷花]香气消褪了,花瓣零落了,翠叶也凋残了。

不仅如此,菡萏托身的整个水面、总的生态环境,更是一派萧瑟);

3、简介通过字面给人的多种感发(前人从这两句中读出了国运衰败、良辰不再之慨;

王国维谓两句“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

∙1、举例分析韩愈诗歌的艺术特色

答题要点1、说明韩愈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包括以文为诗章法句法、气势磅礴的抒情方式、意象与语言的奇崛险拗等;

2、分别举例加以简要分析(如《山石》、《忽忽》、《调张籍》等)。

∙2、简述温庭筠词的风格特色

温词总体风格特色是香而软。

其词题材狭窄,注重装饰性、娱乐性,偏重写男女思慕之情或离愁别恨,对所描写的对象往往采取观赏的态度描摹她们的体态、衣饰及一些外在举止,而较少对其心灵的深切细致的理解,因而香软秾艳、富丽精工。

如《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

当然也有例外,如用白描手法描写望远怀人之情的《梦江南》,语言自然流畅,意境清新淡远,结构疏朗连贯,情思绵渺悠长,可谓特例。

∙苏轼词风旷达论

可以从苏轼的填词经历入手,说明为什么苏词虽风格多样,但主体词风却是旷达的。

o参考答案:

苏轼早年在仕途较为顺畅的时候,身心投注于诗文的创作,在诗文中表现他的儒家的用世志意。

而对小词,颇负时望的苏轼是不屑为之的。

在政治失意之后,他才以闲情闲笔来写小词,以为排遣郁闷的方式。

尤其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因诗得罪的苏轼因畏祸不敢多写诗文,才以较多的精力投注于词的创作。

据考现存苏轼最早的词作于他37岁因与新党政见不合而外放通判杭州之时。

因而,应该说苏轼一开始词的创作时就已经过了风花雪月的年龄,而且他的儒家的修养、他对名节的注重、他的写《上神宗皇帝》万言书的文笔也决定了他不大可能去写倚红偎翠、浅斟低唱类传统的软而艳的题材,甚至他对柳永的俗词颇不以为然、颇有微词,因而,苏轼的词一开始就是豪放的,即使婉约,也不是柳永的那种风格。

只是纯粹的豪放之作虽然在苏轼外放任地方官之初的确有,如《江城子·

密州出猎》,但数量不多,不是苏轼词的主体风格,尤其是在乌台诗案后,纯粹的豪放似乎就与苏轼绝缘了,因为他已经没有了豪放的条件,他必须调整心态以适应接踵而至的不幸,以及与仕途的不幸相伴生的恶劣的生存状态。

于是,他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傲视苦难,履险若夷,超越痛苦,宠辱不惊,忘怀得失。

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使苏轼在逆境中形成一种以豪放为基调的然而更多地带有超然物外的旷达色彩的词风。

这种旷达有时候显得很无奈,可以说是一种自我麻醉、苦中求乐,但却是身处逆境而又不愿意与时沉浮、苟合随俗的有德之士的最好的心理调适。

《唐诗宋词研究》模拟试题(四)

∙1、王孟诗派

即盛唐时期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该派以山水田园为主要歌咏对象,把隐居田园的情趣和欣赏山水的优美加以融合,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

∙2、元和诗变

元和诗变指的是中唐元和时期在政治图变氛围中的诗歌革新。

这种革新表现为在诗歌内容上现实主义加强,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在这种革新背景下出现的韩孟诗派、元白诗派以及不入门派、独自树立的刘禹锡、柳宗元等,使中唐元和诗坛继盛唐开元诗坛之后又形成一个高峰。

∙3、词别是一家

这是两宋之交李清照在她的词学论文《词论》中提出的词学观,强调了词在艺术上的独特性,词的声律形式;

在语言上要求典雅而又浑成,李清照受词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比较重,她忽略了源于音乐的词向许多不同方向发展、尤其是脱离音乐而成为纯粹的文字表现艺术的可能性、必然性及其意义,因而表现出对词的认识的狭隘和偏颇。

∙4、花间派

西蜀赵崇祚编了一部文人词集《花间集》,收录了唐代温庭筠、皇甫松以及由唐入五代在蜀地作官或与蜀有关的韦庄、牛峤、毛文锡等十六位词人的五百首词,其中以温庭筠为首,词的题材大抵以男女艳情或离愁别恨为主,语言艳丽精美,是一部带有宫体诗气息的词集。

后人因称《花间集》中所收词人为“花间派”词人。

∙1、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 

》。

o《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弄影郎中”是 

的别号。

∙3、李清照在 

中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o《词论》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作者是 

o欧阳修

∙5、“杨柳岸、晓风残月”出柳永的 

《 

o《雨霖铃》

∙6、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陈同甫”指的是 

o陈亮

∙7、韩孟诗派诗歌在创作态度上注重 

o苦吟

∙8、明代中叶 

在他的《唐诗品汇总叙》中将唐诗分为初、盛、中、晚四期,至此,唐诗的分期才固定下来。

o高棅

∙9、李清照和辛弃疾因为都是济南人,被合称为 

o“济南二安”

∙10、杜甫在《 

》中以诗的形式充分肯定了四杰的文学史地位。

o《戏为六绝句》

∙1、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的诗作是( 

杜甫《登高》B.王昌龄《出塞》C.崔颢《黄鹤楼》D.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晚唐诗人杜牧最为擅长的诗歌体裁为

五律B.七律C.七绝D.古乐府

∙3、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的原因是

籍贯昌黎B.郡望昌黎C.被贬昌黎D.隐居昌黎

∙4、辛弃疾词在语言艺术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 

以诗为词B.以论为词C.以赋为词D.以文为词

∙5、下列作品用乐府旧题的是

A.《送社少府之任蜀川》B.《在狱咏蝉》C.《春江花月夜》D.《登幽州台歌》

∙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答题要点1、作者、出处(出自李白的《峨嵋山月歌》);

2、简要介绍原诗(诗作于作者25岁初次出蜀江行途中)3、分析诗句(这两句写出了作者江行时,回望峨嵋,仰见青山吐月,俯见月映清江,人月相得的美景。

这空灵入妙的故乡美景陪伴了作者一生。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答题要点1、作者、出处(出自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2、原作介绍(词写自然永恒、人生短暂的悲哀);

3、分析词句(但并没有沉溺于哀感中不可自拔,而是在有慨于“无可奈何花落去”之际,马上想到还会有“似曾相识燕归来”,这就以旷达的宇宙之思排遣了心头的忧郁,表现出这位太平宰相的很懂得变通的人生艺术。

∙1、为什么说孟浩然诗歌“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答题要点1、说明孟浩然的总体诗风是冲淡(孟浩然是盛唐诗人中少有的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他的人生经历和心态决定了其诗歌的基本风格是冲淡,是清、淡、幽、雅一类。

闻一多就曾说:

“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2、孟诗之壮逸(但孟浩然毕竟生活在盛世,盛世士人昂扬的精神对他也不无感染。

他早年亦曾求仕,40岁时还曾去考进士,没有考中,不第而归后,内心充满了矛盾,诗自然不会是始终都是悠悠然淡淡然的那种,有时肯定亦激昂慷慨。

“冲淡中时有壮逸之气”,正是指孟诗的这种情形。

最典型的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了洞庭湖壮阔的气势和自己积极用世的愿望,就颇有壮逸之气。

∙2、分析李商隐诗朦胧多义形成的原因

要点:

李商隐诗歌最为典型的艺术风格当属朦胧多义。

造成李商隐诗朦胧多义的成因大约有:

特殊的经历造成的压抑感伤心理/诗歌内容上对飘忽不定的心灵世界的开拓/独特的非自然的象征性意象给人的联想/情韵型而非事理型的典故的运用/独特的非逻辑的意象组合方式

∙词的婉约、豪放、旷达之分

o答题要点:

1、词的风格流派划分情况及评价;

2、各种风格的词表达内容及感情基调之区别;

3、各种风格的词表达方式之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