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42919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处方点评指南中药注射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6.点评内容:

(1)基本用药:

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应用于特殊人群(如:

妊娠期妇女、儿童)等情况;

(2)合理用药:

辨证用药、给药剂量、用药方法、给药途径、溶媒选择、联合用药及配伍、更换药品或停药等的合理性。

四、点评要点

【点评标准】

1.适应证不适宜;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

4.用法、用量不适宜;

5.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

6.重复给药;

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点评细则】

1.适应证不适宜的;

【点评要点】

l处方药品与临床诊断不符。

Ø

例如:

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处方药品为丹参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养心功效,主要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的治疗,无资料显示可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

2.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l药品与临床诊断相符,但未遵循中医辨证用药或辨病辨证结合用药原则,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药品;

中药注射剂为现代制剂技术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中药的属性,其使用需遵循中医药理论指导,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如仅根据西医诊断,以“病”为用药依据,可能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降低甚至病情加重等后果出现。

诊断为“风寒感冒”,处方药品为“注射用双黄连”

注射用双黄连虽可用于感冒治疗,但因其具有清热解毒、辛凉解表的功效,主要应用于风热感冒,如应用于风寒感冒可能会加重患者病情而出现畏寒、寒颤、高热及其它相关症状。

l药品与临床诊断相符,但应用于需要禁止使用的以下特殊人群:

n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选用药物应对胎儿无损害,禁止使用可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药物;

禁用:

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头、附子、土蟞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等;

n儿童或婴幼儿;

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对于含有较大毒副作用成分的中药注射剂,或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药注射剂,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无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

对于有儿童专用药(或其他治疗药物),而选择成人用药(或对儿童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可判定为“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n老年患者;

n肝肾功能异常者;

n有此类药物或其中某种成分过敏史或严重不良反应者;

n处于特殊生理状态或患有特殊疾病者。

8种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禁忌情况如下:

①孕妇禁用:

清开灵注射液;

②对本品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柴胡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

③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禁用:

参麦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

④对本品某种成分过敏者禁用:

血栓通注射液(或粉针)、血塞通注射液(或粉针)---对人参、三七过敏者或对酒精高度过敏者禁用;

⑤特殊疾病者禁用:

血栓通注射液(或粉针)、血塞通注射液(或粉针)---脑溢血急性期禁用;

⑥特殊生理状态者禁用:

丹参注射液---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禁用。

3.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l药品剂型不适宜:

n注射剂型与患者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不符合。

l给药途径不适宜:

n能口服给药的,选用注射给药;

妊娠妇女、儿童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n能肌内注射给药的,选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n只可肌内注射的,开成静脉注射;

n只可静脉注射的,开成肌肉注射;

n只可缓慢滴注的,开成快速推注;

n非注射方式使用注射剂时,给药途径仍写为注射。

8种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给药途径如下:

①1种给药方式:

柴胡注射液---肌内注射;

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

②2种给药方式:

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肌内注射、静脉滴注;

血塞通注射液---肌内注射、静脉滴注;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静脉注射、静脉滴注;

③3种给药方式:

血栓通注射液(或粉针)、丹参注射液---肌内注射、静脉滴注、静脉注射。

4.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l选用溶媒:

溶媒与药物存在配伍禁忌,降低药物稳定性;

l单次剂量:

单次用量过大或不足,超出允许范围;

l给药频次:

频次过多或过少,超出允许范围或导致单日用量超出允许范围;

l输注浓度:

溶媒量过多或不足,导致输注浓度过低或过高;

l输注速率:

速度过快;

l使用疗程:

过短或过长,起不到治疗作用或产生毒副作用。

l特殊人群:

需调整用法用量的未调整:

n老年患者:

使用剂量应取使用剂量范围偏小值;

n妊娠期妇女:

根据治疗效果,尽量缩短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n儿童患者:

根据治疗效果,尽量缩短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8种中药注射剂基本药物溶媒选择如下:

①水:

注射用血栓通---肌内注射;

②0.9%氯化钠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或粉针)、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

注射用血栓通(冻干)---静脉注射;

③葡萄糖注射液:

清开灵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血塞通注射液(或粉针)、丹参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静脉滴注。

部分药物仅可选用一种溶媒,如:

①只能用葡萄糖为溶媒:

舒血宁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等;

②只能用0.9%氯化钠为溶媒:

复方苦参注射液、鸭胆子油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等。

5.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的;

l中药注射剂与中药联用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

n未分开使用,混合配伍;

需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应分开使用;

除有特殊说明,中药注射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

n联合使用药性峻烈、功效相似或均含有毒性成分的药物;

丹参注射液与红花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与苦碟子注射液等均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功效相似,避免联合使用。

n未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无正当理由联合使用功能相反的药物,或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出现功效减弱、副作用(或毒性)增强、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等不良后果。

参附注射液因含有附片,而附子与半夏、瓜蒌、贝母等属相反药物,因此禁止与含有半夏、贝母的中成药联合使用。

l中药注射剂与西药联用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

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谨慎考虑两种注射剂的使用间隔时间,且中间要有间隔液,同时要考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严禁混合配伍。

n中药注射剂中的主要成分与西药作用相似,联合使用后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超出了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引起不良反应;

丹参注射液与阿司匹林、华法令等抗凝血药物合用时,可使溶栓作用增强,可导致出血,因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需调整剂量。

n中药注射剂中的主要成分与西药作用相反,联合使用后,功效降低;

丹参可抑制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激活纤溶酶原-纤溶酶系统,促进纤维蛋白原溶解,故丹参注射液不宜与维生素K、凝血酶等合用,否则会降低止血药的疗效。

n中药注射剂与西药联合使用后,副作用(或毒性)增强,产生不良反应。

6.重复给药的;

l药物成分相同但通用名不同;

血栓通注射液与血塞通注射液均由三七总皂苷构成。

l含有同一种或同一类成分。

①柴胡注射液与氨酚柴胡注射液、护肝片、丹栀逍遥丸、逍遥丸、气滞胃痛颗粒等均含有柴胡;

②清开灵注射液与熊去氧胆酸片、鹅去氧胆酸胶囊、猪脱氧胆酸片、胆酸钠片、胆酸止咳片等均含有胆酸;

③参麦注射液与生脉注射液均含有红参;

④血栓通注射液(或血塞通注射液)与三七片、颈舒颗粒等均含有三七;

⑤丹参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等均含有丹参,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等由丹参提取物制备而成。

7.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l上述点评细则以外的其它不适宜用药情况。

五、工作表格

点评表1: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处方登记表

点评表2:

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处方统计表

点评表1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处方登记表

医疗机构名称:

处方编号:

患者姓名:

性别:

□男;

□女

年龄:

妊娠期:

□是;

□否

临床诊断:

辨证论治:

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

药品名称:

基本药物:

给药途径:

用药不适宜情况:

□适应症不适宜的;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的;

□疑似重复用药的;

□其他,注明:

选用溶媒:

单次剂量:

给药频次:

输注浓度:

输注速率:

使用疗程:

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相同途径;

□不同途径;

□否

登记日期:

处方科室:

处方医师:

药师签名:

点评表2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处方统计表

医疗机构名称:

处方日期:

月日-月日

统计人:

 

审核人:

序号

用药不适宜处方

问题代码

存在问题

门诊处方数

急诊处方数

医嘱单

1

1-1

适应症不适宜的

2

1-2

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3

1-3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4

1-4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5

1-5

联合用药不适宜或有不良相互作用的

6

1-6

疑似重复用药的

8

1-7

其他,注明:

不适宜处方数(张)

点评处方总数(张)

不适宜处方比例(%)

六、注射用灯盏花素示例

内容

关注点

适应症

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

特殊人群

出血性疾病和脑溢血出血期患者禁用

给药途径

可肌内注射、静脉注射

溶媒

1.可选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或10%葡萄糖

2.禁用PH值低于4.2的溶媒

用法用量

1.肌内注射:

5~10mg+2mlH2O,Bid

2.静脉注射:

20~50mg+250mlNS(或500ml5%GS,或500ml10%GS),Qd,或遵医嘱

配伍禁忌

1.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反应可产生沉淀

2.与PH值低于4.2的输液或药物合用可使有效成分析出

相似成分

灯盏花素是由灯盏花提取的黄酮类成分,灯盏细辛注射液则是由灯盏细辛(别名:

灯盏花)中提出的酚酸类成分,两种注射液可能含有相同成分,不宜合用

附:

注射用灯盏花素说明书

【通用名称】

注射用灯盏花素

【成份】

灯盏花素,辅料为甘露醇。

【性状】

本品为黄色的疏松块状物。

【功能主治】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

【规格】

10mg。

【用法用量】

⑴肌内注射,一次5~10mg,一日2次。

临用前,用2ml注射用水溶解后使用。

⑵静脉注射,一次20~50mg,一日1次。

用250ml生理盐水或500ml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使用本品偶见全身发痒,胸闷、乏力、皮疹、心悸等现象。

若出现以上情况,请即刻停药并对症处理,症状即可消失。

【禁忌】

出血性疾病和脑溢血出血期禁用。

【注意事项】

1.玻璃瓶出现破裂、铝盖外翻,请勿使用。

2.在与其它药物合用时,必须先用【用法用量】项下指定的溶解后再与其他药物混合,混合后发生浑浊、沉淀时请勿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如硫酸庆大霉素)反应产生沉淀,稀释本品所用的注射器、针头应避免与氨基糖苷类药物接触。

2.本品与PH值偏低的溶液使用时,可使有效成分析出,故不得与PH值低于4.2的输液或药物合用。

【贮藏】

密封,遮光。

【包装】

管制注射剂玻璃瓶,10mg/瓶×

10瓶/盒。

【有效期】

36个月。

【执行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WS3-B-3879-98

七、附件

表1:

《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录中药注射剂情况统计表

表2: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年版)收录中药注射剂情况表

表3: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09年版)收录中药注射剂情况统计表

表4: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涉及中药注射剂情况统计表

表5: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关注重点(系列)

表1《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录中药注射剂情况统计表

编号

功能

药品名称

辛凉解表

柴胡注射液

清热开窍

清开灵注射液

益气复脉

参麦注射液

生脉注射液

活血祛瘀

血栓通注射液

表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年版)收录中药注射剂情况统计表

生脉饮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

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

7

丹参注射液

滋阴活血

脉络宁注射液

表3《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2009年版)收录中药注射剂情况统计表

类型

甲类

双黄连注射液(含双黄连冻干粉针)

乙类

清热解毒

莲必治注射液

乙类*

清热解毒注射液

热毒宁注射液

喜炎平注射液

肿节风注射液

清热理肺

痰热清注射液

9

银黄注射液

10

鱼腥草注射液

11

清肝胆湿热

茵栀黄注射液

12

苦黄注射液

13

回阳救逆

参附注射液

甲类*

14

平喘

喘可治注射液

15

止喘灵注射液

16

17

醒脑静注射液

18

健脾益气

刺五加注射液

19

20

21

行气活血

香丹注射液

22

养血活血

23

丹红注射液

24

25

化瘀宽胸

红花注射液

26

苦碟子注射液

27

银杏叶注射液

28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29

化瘀通脉

三七皂苷注射制剂

30

灯盏细辛注射制剂

31

冠心宁注射液

32

疏血通注射液

33

化瘀祛风

天麻素注射液

34

祛风通络

祖师麻注射液

35

祛风除湿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

36

化瘀祛湿

肾康注射液

37

清热利湿

消痔灵注射液

38

抗肿瘤

华蟾素注射液

39

艾迪注射液

40

得力生注射液

41

复方苦参注射液

42

康莱特注射液

43

消癌平注射液

44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45

辅助肿瘤治疗

参芪扶正注射液

46

黄芪注射液

47

康艾注射液

48

猪苓多糖注射液

*有适应症或使用医疗机构限制

表4《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涉及中药注射剂情况统计表

通报期数

通报时间

通报药品

2001.11

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剂

2002.12

葛根素注射液、穿琥宁注射剂、参麦注射剂

2003.8

2004.11

莪术油注射液

2005.4

2006.2

葛根素注射剂

2009.4

清开灵注射剂

2009.5

双黄连注射剂

2009.9

穿琥宁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

2011.6

细辛脑注射剂

2012.1

2012.3

表5《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收录中药注射剂处方点评关注重点(系列)

表5-1柴胡注射液处方点评注意事项

成份

柴胡

功效

清热解表

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疟疾等的发热

1.禁用于:

对本品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

2.慎用于:

孕妇、过敏体质者

3.不宜用于:

无发热者

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

2~4ml,1-2次/日

无明确说明

成分重复

1.含柴胡的西药:

氨酚柴胡注射液

2.君药为柴胡的中成药:

护肝片(颗粒、胶囊)、丹栀逍遥丸、逍遥丸(颗粒)、气滞胃痛颗粒(片)等

表5-2清开灵注射液处方点评注意事项

君药:

胆酸、猪去氧胆酸

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

热病,神昏,中风偏瘫,神志不清;

急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孕妇、对本品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

有表证恶寒发热者、药物过敏史者

肌内注射、静脉滴注

5%GS、10%GS、0.9%NS

2~4ml/日

2.静脉滴注:

重症患者20-40ml/日,+10%GS200ml(或0.9%NS100ml);

或10ml+5%GS(或0.9%NS)100ml

3.推荐滴注速度:

儿童20-40滴/分、成人40-60滴/分

4.其他:

稀释后需于4h内用完

不可配伍使用:

硫酸庆大霉素、青霉素G钾、肾上腺素、阿拉明、乳糖酸红霉素、多巴胺、山梗菜碱、硫酸美芬丁胺等

1.含有胆酸的西药:

熊去氧胆酸片(软胶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