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2943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Word格式.docx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课时

一课时

授课教师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4.培养学生诚信、友善的合作态度。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目标问题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ICT

1、很久以前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呢?

(一)统一长度单位

  当古代的人们没有发明长度单位的时候,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图。

)观察这些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

古人用张开的手臂丈量石头的宽度,以一拃或脚长为标准量物体的长度。

  你觉得他们的这些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现在我们就用一拃作单位[Z1],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交流汇报:

课桌的长是几拃?

  教师提出疑问:

我量了只有3拃。

我们量的都是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使他们逐步明白:

每个人一拃的长度不同,进行测量后,量的结果也不同[Z2]。

  追问:

要怎样才能得到相同的结果呢?

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学生:

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量。

  

观看例1的教学视频

用手测出课桌的长度

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

2、你发现了什么?

二、小组探究

1、拿出直尺,仔细观察,2人一组说一说直尺上有什么?

(同学们都观察完了吗?

谁向老师说说直尺上有什么?

甲:

竖线,有点线比较长,有的线比较短;

乙:

数字,从0开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2、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2人小组说一说

(同学们找的真好,谁来说一说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刻度1到刻度2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丙:

刻度3到刻度4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根据刚才三位同学找的1厘米,你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每两个相邻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3、比一比哪根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比一比田字格的宽度大约是几厘米?

(同学自己比一比)

4、同桌之间互相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

5、想一想,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长、宽、高大约是1厘米?

6、从我们刚才的比划中,我们发现1厘米长吗?

师小结: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观察直尺,小组内说一说,量一量

课件出示例2

3、你测量吗?

三、怎样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也知道1厘米有多长,下面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张纸条,我们来量一量这张纸条有多长?

1、先请一名孩子说一说他的测量方法。

将直尺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的右端对准5,所以纸条的长度是5厘米。

(他说的真好,还有哪位同学想说一说你的测量方法)

2、借助课件,进一步讲解,让孩子们明白测量方法。

3、练习:

多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并且出示几种错误的测量方法,注意强调:

是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而不是尺子的最左端对准物体。

4、若老师的尺子前面的一部分断了,还能用这把尺子测量出纸条的长度吗?

学生独立测量,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测量方法

课件出示例3

4、你会做吗?

四、练习

1、第4页做一做;

2、第8页1/2;

3、第9页6/7;

4、第10页第10题

独立练习

展示学生练习

5、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朋友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啊?

作业设计

1、数学书长约()拃;

2、课桌长约()拃;

3、黑板长约()庹;

4、教室长约()步。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厘米,cm

测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思维导图

 

课后反思

这课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第一,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第二,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

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这个观念也是学生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

手指的宽度、拉链扣、纽扣宽度等等,对学生建立1厘米与生活实际练习起来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

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

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忘记对准“0”刻度。

在今后应该多给学生提供测量的机会,以便熟练掌握测量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也要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认识米、米和厘米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1米=100厘米。

1.你会回答吗?

一、创设情境:

1.提问学生自己的哪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用学生尺量数学教科书的长和宽,并回答量的结果。

3、上节课我们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

学生自主观察

2.你发现了什么?

二、认识米尺

1、提出问题:

黑板有多长?

请一名孩子用直尺测量出黑板的长度。

生:

太麻烦了,有没有长一点的尺子?

师:

变、变、变,老师拿出一把事先准备好的米尺。

再让学生测量。

师小结: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直尺来测量,但是量黑板、身高、课桌的长度,我们就要用这样的尺来测量,它叫做米尺。

2、课件出示米尺,仔细观察,米尺上有什么,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

刻度

生2:

数字0、10、、、、、100

生3:

每两个数之间的间隔相同

我们把这把尺的长度叫做1米。

3、比一比1米有多长

伸开胳膊比一比:

伸到什么程度大约是1米?

量一量身高:

从地面到身体的哪个部位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分组讨论

ppt

3.你会换算吗?

三:

探究米和厘米的关系

1、用手中的直尺,两处绳子长多少厘米?

用20厘米的尺子测了5次,20+20+20+20+20=100,所以绳子的长度是100厘米。

用30厘米的尺子测了3次,又量了10厘米,所以绳子的长度是100厘米。

、、、、、、、

从我们测量的结果来看,你能告诉老师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吗?

或者说1米=?

厘米

2、观察米尺,数一数

米尺上的一大格表示10厘米,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几个10厘米?

所以1米=100厘米,引导学生齐读

并出示练习

2米=()厘米

3米=()厘米

3、对比米和厘米

米是比厘米更长的长度单位,测量比较小的物体,我们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大的物体,我们要用米作单位。

小组合作,用直尺测量绳子的长度

4、你会量吗?

先介绍第6页其他的几种测量工具,教师准备的有卷尺,软尺,米尺

再请孩子们量一量

1、两名孩子用米尺两处黑板的长度

2、两名孩子用老师的米尺量出课桌的长度和宽度

3、用卷尺量出黑板的长度和门的高和宽

4、用卷尺量出一位孩子的身高

5、你会做吗?

1米=()厘米

100厘米=()米

5米=()厘米

200厘米=()米

1米-20厘米=()厘米

学生独立完成

6、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在()填上米或者厘米

1、床长2()

2、粉笔长8()

3、课桌高70()

4、黑板长3()

5、一层楼房高3()

6、教室长10()

认识米

米,m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时,一般用“米”做单位。

1米=100厘米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在这个基础上,我让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测量黑板的长,在学生的操作中,因测量的物体较长,用20厘米长的学生用尺进行测量,比较麻烦,学生产生了换个比较长的尺子做测量工具或用比厘米大的单位米来进行测量的想法,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课的新知识。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在学生解决问题中遇到问题而产生求知的动力,激起他们学习新知的兴趣。

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自觉地带着生活经验和“我能行”的信心自主地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数一数等活动出色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可见把生活经验和新知相互融合相互转化,是学生主动建构新知的重要途径。

线段的认识、解决问题

二课时

1.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对学生进行诚信、友善的教育。

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1.你知道吗?

师出示一条弯弯的线问:

谁能用直尺量出这根线的长度?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问

PPT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线段。

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一个什么?

(铅笔盒)

现在老师要把铅笔盒的一条边描画在黑板上。

老师这里还有一只铅笔,老师把铅笔的长也描画在黑板上。

观察黑板上的三条线,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小组内说一说)

同学们你们都商量完了吗?

谁来说一说这三条线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都是直直的。

(师重复)

不管怎么画,竖着、横着、斜着,它们都是直直的。

(补充的真好)

它们都可以量出长度(师重复)

看来这三条线它们都是直的,并且都可以测量出长度。

我们把像这样直直的,可以测量出长度的线叫做线段,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线段。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线段,播放视频,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练习:

1、线段可以量出长度,下面我们就来一起量一量?

(注意把量出的长度写在每条线段的下面)

汇报测量方法:

将尺子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左端,线段的右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师示范

2、第5页做一做1、2

(同学们不仅能判断一条线是不是线段还能测出线段的长度,真是太棒了,那你们能画线段吗?

下面我们来画一画,完成第2题)

请学生汇报方法。

用尺子将两个点连起来就是一条线段。

你能告诉老师你画了几条线段?

画出的是什么图形码?

学生自主探究,找规律

3.你会画吗?

3、画线段。

看来我们都会画线段了,如果老师让你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你还会画吗?

自己动手试试吧!

同学们画的真仔细,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的?

在画给定长度的线段时,我们应该用左手按住尺子,右手握笔,从尺的刻度0画到刻度3的地方。

同桌互相检查一下,量一量,看画对了吗?

在画3厘米的线段时,我们还可以从刻度1画到刻度4,还可以从刻度2画到刻度5、、、、、、

同桌互相合作的方式。

一个画好之后,要求同桌再帮他测量一下,以保证对方画线段的正确

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学生的完成情况

4.你会做吗?

1、第6页,做一做1、2(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画得对不对)

2、第9页6、7

学生单独完成

ppt板书

5、你会解答吗?

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线段,并且也学会了画线段,下面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吗?

出示例8:

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

要解决什么问题?

谁来说一说?

怎样解答?

(小组讨论)

用手势比划出13厘米的长度,说明旗杆不可能这么矮;

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旗杆应该是13米高;

旗杆差不多有4层楼房那么高,一层差不多3米,4层差不多12米;

生4:

门的高度是2米,旗杆比门高多了,所以旗杆的高度是13米;

(出示小精灵的话)

解答合理吗?

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我一拃大约13厘米长,旗杆比一扎长多了,所以旗杆高应该是13米;

一层楼高大约3米,旗杆比一层楼房要高,所以应该是13米高;

练习:

1、第7页做一做

2、第9页第8题,第10页第9题。

3、第10页第10题、11题。

小组讨论

15米+7米=()米35厘米—10厘米=()厘米

28厘米+9厘米=()厘米56米—22米=()米

36米+8米=()米700厘米=()米

2米=()厘米39厘米—15厘米=()厘米

线段的认识

直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概括总结来认识线段。

我在设计时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首先让学生观察放在桌上的毛线,然后让学生把手中的毛线拉直,用拉直的毛线和没拉的毛线作比较,让学生理解线段是直的。

通过让学生摸摸拉直的毛线的两头,让学生知道线段有两个端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比较概括的能力。

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短。

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线段对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的。

我先通过学生的体验活动来初步认识线段并用图表示,再通过学生画线段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的特征。

最后学生通过量线段、数线段来加强对线段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