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3020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生文明礼仪的实践与探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经调查了解,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许多学生的父母出外务工,主要跟随祖父母生活。

因此这些孩子缺乏必要的礼仪常识,不懂得尊敬长辈,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另外,部分家长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习惯养成。

多年来,虽然我校一直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但效果仍不理想。

例如,很少有学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下课上厕所拥挤;

见到地上垃圾不能主动捡起等,这些都是与学生的文明礼仪不相称的。

现在社会中,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我校因而提出这个课题,是想以此为契机,切实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通过实践与探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层次,培养学生优良的文明礼仪素养,探索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构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生礼仪常规》对学生参加升旗仪式、集合、观看演出、比赛等方面的言行举止都作了较高的文明礼仪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要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抓紧修订和完善《中小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

对小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好习惯。

”这些要求为课题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2、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大教育观认为,教育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大系统,学校教育是这个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道德教育是提升全社会公民道德水准的基础性工作,它不但关系到青少年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3、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将学生培养成为讲文明、懂礼仪、有教养的人,让学生成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言谈举止文明得体、受欢迎的人。

  2、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形成一套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

  3.探索小学生不良毕业论文 

行为习惯的预防及矫正方法,为学校及家庭教育提供帮助。

  4、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帮助教师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改进育人方法,提高教育素质和教育水平。

  四、研究对象

  在校一至六年级小学生。

  五、课题研究内容

  1、确定我校“小学生文明礼仪常规”,明确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具体内容,形成校本课程。

  2、针对年龄特点,分层要求,细化小学生礼仪教育内容:

低年级重在学校礼仪的教育和培养;

中年级重在家庭礼仪的教育和培养;

高年级重在社会礼仪的研究和培养。

  3、探索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培养的方法、有效模式,为学校及家庭教育提供帮助。

  六、研究方法和途径

  1、观察法:

观察学生在实施课题研究前礼仪习惯的状态,并做好记录。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向学生问卷调查,收集信息,做出定性分析

3、访谈法:

适时召开家长座谈会及班主任座谈会,走访研究对象的家庭及班级,了解学生的表现及其习惯及其习惯养成的进度,及时纠正其不恰当的行为。

  4、个案研究法:

做好个案记录。

  研究途径:

  1、课堂教育。

利用思想品德课、晨会或班队会向学生讲解文明礼仪方面的知识。

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学生礼仪常规》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活动。

通过课外活动,校外实践,家庭生活等方式,使理论知识见于实践。

  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家长访谈等方式,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七、

  课题分工情况:

  组长刘培志,负责课题申报,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撰写结题报告。

  副组长:

郑萍,刘新军负责协调课题组人员分工,组织开展各种比赛活动等。

  成员:

冯西川、周红、李凤侠、王芹、郑永夫、魏继春、梅厚芹为主题的课题组,其中周红、李凤侠负责低年级的研究,王芹、郑永夫负责中年级的研究,魏继春、梅厚芹负责高年级的研究,并配合组长实验、分析、整理各种数据、材料,完成归纳各阶段实验成果,力保课题研究有序进行。

  2、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辅导,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学习,交流研讨。

  八、研究进度:

毕业论文

  ①课题的准备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

  ---成立课题小组,建立课题档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调查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分析,完成现状调查报告。

  ----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课题方案的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

  ②研究与实践阶段(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

  ——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礼仪教育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在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其父母中开展“礼仪与生活”、“礼仪你我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同时举行“良好礼仪养成”经验交流会,探索礼仪教育养成的成功经验。

  ——结合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文明礼仪的养成。

  ——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形成具有本社区特色的校本课程。

  ③总结阶段(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总结成果,接受结题评审。

  预期成果:

  1、初步探索出礼仪教育的一些规律,撰写礼仪教育方面的论文。

  2、在校学生能初步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3、开始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为校园创设出良好的育人氛围。

三、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字,可加页)

  原计划课题结题时间是2012年3月,现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延长课题结题时间到2012年12月,另外根据实际需要,增加课题实验人员王芹、郑永夫、魏继春、梅厚芹三位班主任老师。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与探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 

 

问题的提出

1、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准的标志。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一向以“礼仪之邦”著称,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

我们国家始终都非常重视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2006年10月,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等。

这充分表明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因此,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学生文明礼貌修养,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我校学生的礼仪状况

我校现有学生450人,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又加上由于父母出外务工,主要跟随祖父母生活。

所以这些孩子缺乏必要的礼仪常识,不懂得尊敬长辈,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另外还有部分家长,由于受文化水平的限制,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习惯养成,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了。

我校这些年来,虽然一直在重视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但效果也不理想。

见到地上垃圾不能主动捡起等,这些都是与学生的文明礼仪部相称的。

在现在社会中,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在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我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我校在此提出这个课题,是想以此为契机,切实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校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我校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摸索出一条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构建和谐校园出一份力。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大教育家孔子说:

“不学礼,无以立。

”“人无力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深,国无礼而不宁。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颜元说:

“国有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

”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

研究礼仪养成教育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具有良好礼仪习惯的人,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礼仪能够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校,能够使师与生、生与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友善,使校园的文明气氛更浓,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

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充满爱,更加温馨、和睦、幸福;

在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人情味,少一些矛盾,多一份温情,使人们的行为受到自我约束,使社会更加文明和谐。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一)、总目标:

将学生培养成为讲文明、懂礼仪、有教养的人,让学生成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文明得体、受欢迎的人。

(二)、明细目标:

1、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礼仪教育新模式,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构建以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为主,以各学科教学渗透为辅的校园养成方法;

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礼仪教育模式。

2、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形成一套礼仪养成教育的方案。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帮助教师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改进育人方法,提高教育素质和教育水平。

4、力争形成一套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的模式,撰写出有一定水平的德育论文,提高教师教育理论实践水平。

5、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文化底蕴、人文氛围。

研究内容:

确定“宿州市第十九小学学生礼仪常规”内容:

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方面。

1、校园礼仪:

学生在校能主动向老师和进入校园的客人主动问好;

能在同伴之间使用文明语言;

能文明如厕;

能自己爱护校园环境。

2、家庭礼仪:

学生在家能尊敬长辈,能做到长者先,幼者后;

能做到文明待客。

3、社会礼仪:

在公共场所能自觉遵守纪律,比如乘车能主动为老年人和小孩让座;

参观或观看演出能保持安静,不大声喧哗等。

4、、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规律,创新有效途径与方法。

四、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向学生问卷调查,收集信息,做出定性分析。

4、个案研究法:

研究途径:

1、课堂教育。

如《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十九小学生礼仪常规》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活动。

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五、研究的对象和过程

1、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为我校一至六年级学生,重点是三至六年级学生。

2、研究过程:

①课题的准备阶段(2011年4月至2011年6月)

---成立课题小组,建立课题档案,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调查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分析,完成现状调查报告。

----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课题方案的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

②研究与实践阶段(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

——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礼仪教育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在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其父母中开展“礼仪与生活”、“礼仪你我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同时举行“良好礼仪养成”经验交流会,探索礼仪教育养成的成功经验。

——结合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文明礼仪的养成。

——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

③总结阶段(2012年8月至12月)

-----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总结成果,接受结题评审。

六、课题负责成员

负责人:

刘培志郑萍

组员:

刘新军周红李凤侠冯西川魏继春

梅厚芹郑永夫

宿州市第十九小学

2011年4月19日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

(发布:

admin来源:

原创发稿时间:

2007-10-29阅读次数:

3624)

一、课题的提出

(一)现状分析

1、学校(教师):

夹城里实验小学,是一所由几所小学合并而成的学校,学生有60%来源于外省市地区,学生之间家庭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学生的道德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如学校不少教师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普遍存在,学校也在抓礼仪道德教育,但仅停留在宣传、号召上,空洞的条文说教较多,实践少,随意性大,大多只是一种简单化的规范要求,缺乏理论指导,脱离实际。

2、学生:

目前我校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心日子,惟我独尊,自我中心,在家中缺少礼教,对长辈不够尊重,使性子,有的甚至和父母顶嘴,对父母出言不逊,对爷爷奶奶更是有恃无恐。

还表现为语言不文明、不讲卫生、不守纪律等。

3、家庭:

学生家庭的基本特点是:

父母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较大;

父母长时间在工厂或地区上班,早出晚归,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

管孩子的大多是爷爷奶奶,对孩子较宠爱,往往忽视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教育。

近年来外来打工者子女也越来越多,他们的文明程度、文明意识普遍较低,缺乏良好的礼貌、卫生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这些状况也给学校的道德教育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分析以上情况,学校认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已成为我校品德教育亟待加强的重点内容,只有抓好了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改变了学生不文明的学习、生活等习惯,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形成,进而营造出优雅、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二)十五期间我校的礼仪教育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

十五期间,学校在各级专家和领导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进行了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在共同努力实践中,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

1、营造了良好的礼仪教育的氛围。

如“文化墙”的设计。

学校用文明礼仪格言、文明礼仪书画、中外名人的画像、语录和学生的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形成夹城里实验小学独有的“走廊文化”。

另外激励性的班训、感召力的板报、班级评比专栏、各种形式的班级荣誉角、少先队角、红领巾广播站等学生宣传阵地,形成了学校健康的人文生态景观,使学生受到绿色生态景观和健康文化氛围的熏陶。

2、拟订了一些礼仪教育的相关规章制度。

为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文明好习惯,我们制定了《夹城里实验小学学生“文明行为十要求”》,发给每一位学生,作为评选“各班文明礼仪之星”、“校园文明礼仪之星”的依据。

同时也下发了《夹城里实验小学教师文明礼仪手册》,使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目标,增强了“全员管理”的意识,为构建文明型教师队伍打下基础,从而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3、编写了校本读本《现代文明礼仪》。

规定了师生礼仪行为的基本准则,并设置了具体的小学各年段的礼仪教育的内容,为文明礼仪教育有序开展提供了依据。

(三)礼仪教育应该成为学校对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突破口。

品德课程是小学生道德建设的主阵地。

小学生《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中的内容标准明确指出是让学生走进四种生活:

健康、安全地生活;

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而引领学生走进这四种生活,文明礼仪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因为礼仪教育的总目标就是使小学生懂得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习得和运用礼仪智慧,成长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和发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中要求,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

因此,我们希望在“十一五”期间以国家品德课程标准为指针,以品德课堂为主渠道,以品德教材为抓手,同时整合其它学科相关内容,将文明礼仪教育立足课堂引领并延伸到课外践行,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形成优雅、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

二、课题的界定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通过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及其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

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旨在通过学校课堂这个主阵地的教育,培养小学生文明的言行举止和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使他们进行友好和谐的人际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使小学生懂得一些必要的礼仪常识,在学校、家庭和公共场所三种场合,在衣、食、住、行四种生活内容的多维领域中习得和运用礼仪智慧,成长为一个精神饱满的、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受人欢迎,讲文明、懂礼貌、有教养的人。

四、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人的文明程度是由对文明的认识、对文明的体验、文明的行为等因素构成,它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主体意识越强,文明也会随之越强。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礼仪习惯及其文明行为的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把这项教育变为自身的需要,积极承担任务,主动实践,敢于负责,从而增强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渗透性原则

我们所说的礼仪教育、文明行为的培养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处不在,进入到家庭、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表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真正的有效的德育,应当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完成。

3、实践性原则

人的良好礼仪习惯和文明行为是在完成一定任务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也是通过生活、学习、社会实践中一次次行为训练、一次次强化而逐渐养成、稳定下来的。

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方面要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抓紧小事不放松,日积月累,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文明意识,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4、适度的原则。

运用礼仪,与做其他事情一样,讲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应当牢记过犹不及。

所谓适度,就是要求在运用礼仪时,既要掌握普遍规律,又要针对具体情况,认真得体,掌握分寸,不能做得过了头,也不能做得不到位。

5、示范性原则。

小学生文明礼仪行为是有极强仿效性,要树立学生榜样进行示范。

要在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老师和家长的文明礼仪教育,要求老师与家长要起示范作用。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序列的研究。

2、探索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3、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范例研究。

4、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研究。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夹城里实验小学全体学生

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

观察法、访问法、问卷法

通过对我校学生的礼仪道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中了解本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的现有状态,不同年段学生的差异,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从而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及措施。

2、行动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礼仪道德教育”的有效策略,寻找提高学生礼仪素养,促进学生现代文明意识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3、经验总结法:

模式筛选法、典型个案法

利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分析概括教育现象,选择有代表性的总结对象,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在礼仪道德教育中规律性的结论,并使之有推广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