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3060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99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北京市101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丁—马六甲海峡—既是大洲界线又是大洋界线

【解析】

【详解】

读图甲为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故A错误;

乙为直布罗陀海峡,为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故B错误;

丙为巴拿马运河,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是北美洲两岸间的海运捷径,故C正确;

丁为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道,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点睛】

世界上重要的海峡:

①马六甲海峡(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

是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

②曼德海峡(沟通红海和印度洋,亚洲和非洲界线)。

③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欧洲和亚洲界线)。

④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大西洋和地中海,非洲和欧洲界线)。

⑤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亚洲和北美洲界线)。

⑥麦哲伦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⑦德雷克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界于南极洲和南美洲之间)。

⑧丹麦海峡(界于北美洲和欧洲之间)。

⑨台湾海峡:

位于中国台湾省与福建省之间,连接东海、南海的海峡。

⑩霍尔木兹海峡:

位于亚洲西南部,介于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连接波斯湾和阿拉伯海。

3.下图四幅图中的半岛,表示阿拉伯半岛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读图A为亚平宁半岛,B为阿拉伯半岛,C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D为中南半岛,所以该题选B。

4.一艘科学考察船从图中的A点按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海域航行一周,它经过的大洋依次为

A.大西洋

印度洋

太平洋

B.太平洋

大西洋

C.太平洋

D.大西洋

【答案】A

读图A点位于(60°

W,64°

S)附近,地处大西洋,按顺时针方向绕南极海域航行一周,它经过的大洋依次为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故A正确。

四大洋的分界线:

太平洋与北冰洋-----西起俄罗斯东北部的杰口尼奥夫角,经白令海峡中的大、小代奥米德岛,至美国阿拉斯加西端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士王子角一线。

为白令海峡最窄处。

太平洋与印度洋----北起马六甲海峡北口,沿苏门答腊岛西海岸、爪哇岛南海岸,经阿拉弗拉海、托宙斯海峡,再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

51′线至南极大陆。

太平洋与大西洋----在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

16′线为界。

大西洋与北冰洋-------西起哈得孙湾东口,经戴维斯海峡、丹麦海峡、冰岛—法罗海槛、威维尔一汤姆森海岭、设得兰群岛的马克尔—弗拉格岛,到挪威西南沿海的塔斯德角一线。

大西洋与印度洋------从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

线至南极大陆。

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气旋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D.④生成于太平洋热带洋面

6.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副热带高压B.东南信风

C.北赤道暖流D.极地东风

【答案】

5.D

6.A

【分析】

试题分析:

5.首先根据图中的经度变化规律,判断该图位于北半球。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①位于北美洲,因此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不正确,故A错误。

根据经纬度判断②自西南向东北方向移动,故B错误。

③自西向东移动,与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相同,故C错误。

根据经纬度判断④位于太平洋,且在低纬度,属热带地区,故D正确。

6.④位于太平洋,且在低纬度,属热带地区,在此处发育的台风自低纬度向高纬度移动的过程中,会经过副热带高气压的外围地区,高压四周的气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运动)会对台风的移动方向产生影响,使其方向发生偏转。

考点:

该题考查气旋

7.下图所代表气候类型中,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读图根据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可以判断①为温带季风气候,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成因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

常年盛行西风的影响;

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故该题选A。

8.(题文)根据表所给的气候资料,判断该地植物的个体形态特征是

A.根系发达,叶小多刺B.草类茂盛

C.叶片常被蜡质,较硬D.独木可成林

由气候资料可以判断,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叶片常绿较硬,常被蜡质。

下图为亚洲沿40°

N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沿该剖面线,由东、西两侧向中部

A.降水量逐渐增多B.地势呈阶梯状逐渐增高

C.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D.自然灾害灾情逐渐增大

10.该剖面上

A.①地近地面大气运动参与中纬环流

B.②地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C.③地的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D.④地是因板块挤压而形成的海沟

9.C

10.A

试题分析:

9.读图可以看到,沿40°

N线,由东侧向中部地势呈阶梯状升高,而由西侧向中部却不是,西部有山地,地形变化是山地—平原—山地,A错。

从东、西两侧向中部,离海洋越来越远,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B错。

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变化规律,是随着经度变化而改变的地域分异规律,也叫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对。

自然灾害的灾情大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多少就相关,中部环境条件差,人口少,同种灾害发生,灾情不会一样,更不会逐渐增大。

10.①地近地面大气运动是盛行西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属于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的近地面部分,A对。

②地位于亚欧板块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B错。

③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于内流区,地表径流以内流河为主,内流河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C错。

④地位于日本海,表层海水运动有对马暖流,使沿岸增温增湿,D错。

世界主要地区,区域自然特征。

11.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关于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示两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均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B.所示两河流均全年流量稳定,所示两区域均水能资源丰富

C.所示两河流均自北向南流,所示两区域均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D.所示两河流均以雨水补给为主,所示两区域均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答案】D

读图,图示两区域甲是尼罗河三角洲,乙是恒河三角洲。

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甲是地中海农业,乙是水稻种植业,故A错误;

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恒河流经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季节变化大,B错;

流向尼罗河自南向北,恒河自北向南,两河流流向不同,图示位于河流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不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故C错误;

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恒河流经热带季风气候,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三角洲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对。

12.下图所示区域为某类自然资源的集中分布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自然资源是该区域各国间相互争夺的焦点

B.图示自然资源分布最集中的区域为红海

C.波斯湾沿岸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输出区

D.该自然资源可以通过管道进行运输

读图该区域位于波斯湾沿岸,主要的自然资源为石油资源,该区域各国矛盾冲突的原因主要是宗教和淡水,故A错误;

图示石油资源主要沿波斯湾分布,故B错误;

波斯湾沿岸石油丰富,劳动力缺乏,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输入区,故C错误;

管道适宜运输液体、气体,石油可以通过管道运输,故D正确。

13.关于图所示四条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部分的河流均由北向南注入北冰洋

B.②③④河流的下游均发育广阔沼泽

C.四条河中,只有②③会发生凌汛

D.四条河中,①的航运价值最高

读图①为伏尔加河,由北向南注入里海;

②为鄂毕河、③为叶尼塞河、④为勒拿河,均由南向北注入北冰洋,故A错误;

勒拿河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之间,沼泽分布范围较小,鄂毕河、叶尼塞河下游地势平坦,沼泽广布,故B错误;

②③④河流均有凌汛现象,故C错误;

①为伏尔加河,径流量较大,流速慢,航运条件好,流域内经济发达,航运价值较高;

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流域结冰期较长,且人口稀少,客货运输需求量小,航运价值较低,故D正确。

鄂毕河、勒拿河、叶尼塞河下游沼泽形成的原因:

(1)纬度高,气候寒冷,地表水蒸发微弱,土壤中水分多,形成沼泽;

(2)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容易下渗,土壤中水分多,形成沼泽;

(3)春季这些河流上游气温回升快,河流冰层融化,大量的水流到下游,但是下游仍然封冻,河流水溢出河道,形成沼泽;

(题文)下图是非洲乍得湖流域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4.(小题1)乍得湖流域

A.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小B.河水主要来源于冰雪融水

C.地表径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水面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15.(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流域面积缩小B.湖泊水位总体下降

C.流域主体位于热带荒漠D.1963年时湖底东南高,西北低

14.15.D

【小题2】【小题2】B

14.15.结合图中乍得湖的经纬度位置可知此地位于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从图中该湖泊的流域范围可以看出该流域为内流区域,水汽蒸发参与陆地内水循环。

故选D。

【小题2】【小题2】由乍得湖不同时期湖岸线变化可以判断出该湖水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而流域面积没有变化;

流域主体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从图示湖岸线分布推测湖底西北高,东南低。

故选B。

非洲湖泊、读图分析能力

16.“几何”一词出自明代《几何原本》,由geometria音、意并译。

Geometria则来源于希腊语“γεωμετρα”,由“γα”(土地)和“μετρεν”(测量)两词合成,指土地的测量。

每年雨季尼罗河水泛滥,淹没两岸耕地。

洪水退去后,为恢复各人田产的界线,需要重新丈量土地,使几何学逐渐发达。

造成尼罗河下游定期泛滥的原因是

A.阿斯旺水库定期放水B.支流众多导致泛滥

C.上游热带草原区有旱雨两季D.流域面积广,汇水量大

尼罗河上游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主要的特点是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6-9月为热带草原的雨季,当每年的雨季来临时,尼罗河流域洪水猛涨,泛滥成灾,故C正确;

水库能够调节径流,减少洪涝灾害,故A错误;

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支流较少,径流量较小,故BD错误,所以该题选C。

17.每当非洲大草原上草木开始枯黄的时候,为了食物,数百万的动物会长途跋涉三千千米,上演地球上最壮观的动物大迁徙。

造成动物大迁徙最根本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水循环D.地壳运动

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非洲热带草原被赤道分隔在南北两个半球,动物的迁徙主要追随着热带草原的降雨季节而带来的丰富的食物。

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故造成动物迁徙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故该题选B。

18.下列与阿尔卑斯山脉的形成相关的是

①亚欧板块②太平洋板块③非洲板块④印度洋板块⑤板块挤压⑥板块张裂

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⑥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由阿尔卑斯山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阿尔卑斯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故选A。

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产生影响:

(1)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例如大西洋与红海的形成;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2)板块碰撞:

两大陆板块碰撞形成高大的褶皱山脉,例如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

一个大陆板块与一个海洋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形成海岸山脉,海洋中形成岛弧和海沟等。

19.2018年32支球队入围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其中冰岛队是世界杯有史以来人口最少的参赛国,全国人口仅33万人。

因为劳动力少,运动员人选更少,足球队员都有兼职。

在冰岛小组赛踢平劲旅阿根廷队之后,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关于推测冰岛男性职业分布的段子。

下列职业中,冰岛的从业人员可能较多的是

①石油冶炼②监测地震③观测火山④观鲸导游⑤种植水稻

⑥饲养汗血宝马⑦地热供暖⑧种植天然橡胶⑨捕捞鳕鱼⑩软件工程师

A.①③⑤B.②④⑥C.③⑦⑨D.④⑧⑩

冰岛位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岩浆活动活跃,多火山,地热资源丰富,所以冰岛的从业人员构成中观察火山的较多,③对;

冰岛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所以从事地热供暖的人较多,⑦对;

冰岛经济以渔业为主,冰岛附近鳕鱼资源丰富,故从事捕捞鳕鱼的人较多,⑨对;

冰岛主要的经济收入为海洋捕捞业,能源主要是地热能的利用,石油开采较少,故①错误;

该地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震较少,故②错误;

冰岛捕杀鲸鱼获取经济利益,故观鲸导游占比较低,④错误;

冰岛纬度较高,气温低,发展水稻种植和天然橡胶种植的热量不足,故⑤⑧错误;

汗血宝马主要分布在中亚地区,故⑥错误;

软件工程师为高素质劳动力,需求数量较少,故⑩错误,所以该题选C。

20.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下图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

甲、乙、丙分别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

巴西和南非位于南半球,季节与中国相反,所以生产活动的时间也会相反,印度与中国同一半球,生产活动时间接近,即甲为印度,乙为巴西,丙为南非。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世界各地农业生产特点。

21.2018年5月北京101中学高二全体同学春游平谷石林峡。

距今14亿年前石林峡为浅海环境,在浅海环境中形成的石英砂岩在外力作用下逐渐形成今日的地貌。

形成石林峡地区巨厚的石英砂岩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沉积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风化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石英砂岩为沉积岩,沉积岩为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

根据材料石林峡地区巨厚的石英砂岩层主要经沉积作用形成,故该题选A。

22.花岗岩密度大、硬度高,耐磨,常用于纪念石。

北京101中校园内的纪念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

A.光辉历程B.水流云在C.日晷D.二道门口泰山石

101中学纪念石中,光辉历程岩石结构致密、颗粒均匀细密,间隙较小,应为花岗岩;

水流云在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

日晷为大理岩雕刻而成,属于变质岩;

二道门口泰山石具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故该题选A。

23.(题文)从地质构造考虑,图中①②③④处修建公路,相对不容易出现滑坡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受力稳定的是①③处,选择B项。

24.图中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若发生泥石流时,游客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A.①B.②C.③D.④

从题干可知,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泥石流路线,读图可知,图中等高线向西南方向凸出,由于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所以图中泥石流的流动方向为④箭头所指的方向。

由于正确的逃生路线是沿着与泥石流流动的方向垂直的高坡跑,所以正确的逃生路线为②,所以该题选B。

25.读“中国部分生物灾害局部分布图”,图中A、B、C、D区域代表性的生物灾害依次是

A.飞蝗;

水稻螟虫;

小麦锈病;

松毛虫

B.水稻螟虫;

棉铃虫;

C.棉铃虫;

D.松毛虫;

棉铃虫

A位于新疆地区盛产棉花,有棉铃虫影响;

B位于华北地区主要是小麦,有小麦锈病影响;

C位于长江流域,主要是水稻,有水稻螟虫影响;

D位于横断山区,主要是森林,有松毛虫影响,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生物灾害分布

26.下图为我国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图,图中b、c两个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特别储备的物资是

A.冲锋舟

B.棉帐篷

C.矿泉水

D.食物

b、c两地分别是武汉、合肥,主要是洪水灾害,救灾物资储备基地中应特别储备的物资是冲锋舟。

选择A项。

二、选择题组

读图,图中A,B,C,D表示四个大洋,完成下面小题。

27.图中城市

A.中纬度比低纬度多,北半球比南半球少

B.西半球比东半球多,南美洲比北美洲少

C.热带比温带多,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多

D.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城市图中均有分布

28.连接图中B和D两大洋之间的海上通道是

A.巴拿马运河B.白令海峡

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27.D

28.B

27.读图可知处于中纬度的城市有伦敦、莫斯科、北京、纽约、①和⑤,处于低纬度的有②和④;

处于北半球的有伦敦、莫斯科、北京、纽约、③,处于南半球的有①、②和⑤,故中纬度比低纬度多,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所以A错误;

处于西半球的有①、纽约、②,其余位于东半球,东半球比西半球多;

处于北美洲的为纽约,处于南美洲的为②,故B错误;

处于热带的有④和②,其余位于温带,故温带比热带多,所以C错误;

处于亚洲的城市有北京、④;

欧洲的有莫斯科、雅典、伦敦、③,⑤位于非洲,①位于大洋洲,北美洲的为纽约,处于南美洲的为②,除南极洲各大洲都有分布,故D正确;

所以该题选D。

28.读图根据四大洋的位置可判断:

A为大西洋,B为太平洋,C为印度洋,D为北冰洋。

白令海峡为连接北冰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故B正确;

巴拿巴运河为南北美洲的分界线,连接大西洋到太平洋,故A错误;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故C错误;

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到大西洋,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高、中、低纬度的分界线为60°

、30°

纬线;

热带、温带、寒带的分界线为回归线和极圈;

东半球为20°

W-160°

E,西半球为160°

E—180°

--20°

W。

下图为“每5°

纬度世界海陆分布及平均温度年较差”。

29.图中

A.北半球高纬比低纬海洋面积大

B.图例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C.南回归线附近海陆面积相差最小

D.40°

S比40°

N平均温度年较差小

30.据图推断

A.①地针叶林面积广大

B.②地为热带季风气候

C.③地海陆间循环为主

D.④地洋流自西向东流

29.D

30.D

29.根据世界的海陆分布可知,海洋面积大于陆地,所以图中甲是陆地,乙是海洋。

故A错误;

由图中的信息可知,北半球高纬度比低纬度海洋面积小,故B错误;

在50°

N附近海陆差异最小,故C错误;

图中40°

S平均温度年较差是6℃左右,40°

N平均温度年较差是20℃左右,所以40°

S比40°

N平均温度年较差小,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30.由图可知,图中①地在40°

N附近,不可能分布着针叶林(主要分布在50°

N-60°

N之间),故A错误;

②地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类型应该是热带雨林气候,故B错误;

③地位于15°

附近的海洋上,水循环形式是海洋内循环,故C错误;

④地处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是西风漂流的位置,洋流自西向东流。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当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切断时,回答下面小题。

31.日本东京港及印度孟买港的风向分别为

A.西南风;

东南风B.西北风;

东北风

C.西南风;

东北风D.东南风;

西南风

32.下列古诗中,描述我国该季节气候特征的是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B.仲夏哭夜短,开轩纳微凉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31.D

32.B

31.根据所学知识北半球夏季陆地比海洋升温快,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亚欧大陆形成的热低压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日本东京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孟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冬季盛行东北季风,故该题选D。

32.根据上题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为北半球的夏季,A选项表示的季节为春季,故A错误;

B选项所表示的季节为夏季,故B正确;

C选项表示的季节为秋季,故C错误;

D选项所表示的季节为冬季,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