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267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7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安全系统教育学习手册簿更新版1Word下载.docx

在公共场所滞留时,应掌握如下防火知识和方法:

  

1.清醒认识公共场所的火灾危险性,时刻提防。

2.严格遵守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摒弃一切不利于防火的行为。

3.进入公共场所,首先要了解所处场所的情况,熟悉防火通道,发生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

4.善于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做出准确判断,能及时扑救的要及时扑救,形成蔓延的要立即疏散逃生。

5.发现火情及时报警,并服从公共场所管理人员的统一指挥,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条件许可时,及时帮助受伤人员迅速撤离、脱险。

 

第三节如何火场逃生

1.迅速撤离法

当进入公共场所时,要留意其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设置的“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等疏散指示标志,一旦发生火灾,按疏散指示标志方向迅速撤离。

2.低身前进法

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3.毛巾捂鼻法

火场上的烟气温度高、毒性大,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灼伤或人体中毒。

疏散中应用浸湿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4.厚物护身法

确定逃生路线后,可用浸湿的棉被、毛毯或棉大衣盖在身上,以最快的速度钻过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

不能用塑料或化纤等类物品来保护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5.跳板转移法

可以在阳台上、窗台、屋顶平台等处用木板、木桩、竹竿等有承受力的物体,搭至相邻单元或相邻建筑,以此作为跳板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6.管线下滑法

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时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7.结绳自救法

家中有绳索的(或将床单、被罩、窗帘等撕成条,拧成麻花状),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

逃生过程中,脚要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往下爬,并尽量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

8.信号求救法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应通过大声呼救、挥动布条、敲击金属物品、投掷软物品等方式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夜间可用手电筒、应急灯等能发光的物品发出信号。

9.空间避难法

在暂时无法向外疏散时,可选择卫生间、厨房等空间小且有水源和新鲜空气的地方暂时避难。

将毛巾等棉织物塞进门缝阻挡烟气,在地面上泼水降温。

第2章人身安全

第一节治安安全

一、正确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纠纷,避免暴力事件发生

矛盾纠纷是大学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一般来说起因大多是一些误会或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应尽力防止发生纠纷,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2012年10月18日我校某两个学院学生在学校餐厅因酒后口舌之争起冲突,后引起双方群体斗殴,最终导致一人眼睛虹膜脱落,重伤;

一人脸部开放性撕裂,缝合八针;

一人手腕受伤,缝合四针。

后经学校调查处理,共12人受到学校处分,其中2人开除学籍。

2012年11月8日我校某学院同宿舍两名同学因简单口角之争引发争斗,两人相约操场决斗,一人失手割伤另一人颈部大动脉,重伤成植物人。

公安机关现已将行凶者逮捕。

二、避免与社会人员发生冲突,一旦遇险要及时报警

【案例3】

2010年6月,我校某学院毕业生校外会餐,酒后与社会人员发生冲突,该班班长上前去拉架,不幸被社会人员刺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虽已抓获行凶人员,但是对学生家庭造成的创伤和损失已无法弥补。

1.怎样防止纠纷发生?

当你预感到可能发生纠纷的时候,希望你尽力做到:

冷静克制,切莫莽撞。

无论争执由哪一方面引起,都要持冷静态度,绝不可情绪冲动,这就要求我们讲大度,虚怀若谷。

诚实谦虚。

在与同学以及其他人相处中,诚实、谦虚是加强团结,增进友谊的基础,也是消除纠纷的最好方法。

注意语言美。

实践证明,同学间的纠纷多数由口角引起,而口角的发生都是恶语伤人的必然结果。

要做到语言美,一是要说话和气,心平气和的与人说话,以理服人,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

二是说话要文雅,谈吐雅致,不说粗话、脏话。

三是说话要谦虚,尊重对方,不说大话,不盛气凌人。

2.与人发生纠纷怎么办?

如果万一与人发生纠纷,首先,要冷静一下,以免感情用事,使矛盾进一步激化。

其次,要认真思考,自我检查,如果自己有过错,应该主动向对方道歉,如果是对方过失,应尽可能宽容对方,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第三,如果是不能宽容解决的问题,也必须采用合情合理合法的办法解决,必要时可请院系辅导员或领导调解,或报学校保卫部门或公安部门解决,决不能采取以牙还牙,敲诈勒索或纠集他人帮忙行凶报复等非法手段私了。

否则,不但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升级,导致自己遭受校纪处分甚至法律制裁。

三、遭遇抢劫的处置方法

2014年8月12日,高秋曦从离家返校途中与家人失联。

半个月后,警方确认其遭抢劫被杀害。

8月12日下午6点,吴江19岁的女大学生高秋曦,从前往时突然“失联”,家人和众多网友多方寻找半月余,仍未有高秋曦的下落。

昨晚10点多,公安部打拐办主任士渠发微博称,吴江女孩高秋曦因抢劫遇害,犯罪嫌疑人已经落网。

【案例5】

2007年8月26日,11名大学生在浦口被几名犯罪嫌疑人挟持,劫走现金数万元。

8月29日,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在胶南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冉某某、程某某,一举破获系列抢劫大学生案件4起,案值达10余万元。

据了解,该抢劫团伙流窜、两省,专门瞄准单纯无知的大学生群体,将受害人威逼到隐密处所,持刀抢劫钱财。

【案例6】

大学生徐某晚十点一人到校外吃饭,在校外偏僻的地方被5名歹徒抢走现金700元和手机一部,在徐某反抗时被其中一名歹徒用匕首捅伤胸部,因抢救及时所幸无生命危险。

【案例7】

2012年7月中旬,市市南区路一带连发两起抢劫案件,几名男性犯罪嫌疑人针对凌晨时分单独出行的女性下手,抢劫被害人的皮包和钱包等随身财物。

1.如何避免遭遇抢劫、抢夺?

①不外露或炫耀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单独外出不宜带过多的现金;

②外出时尽量结伴而行;

③避免在荒僻、阴暗处行走;

④早出早归。

2.遭遇抢劫、抢夺怎么办?

①在遭遇持械抢劫时,同学们尽量不要抵抗,避免人身受到伤害;

②不要过于惊慌,但要装做很害怕的样子快速将少量的钱物交出,尽量减少损失;

③一定要尽量看清作案分子的体貌特征和逃跑方向;

④在案发现场附近寻找,以最快的速度报警,以便为公安机关破案提供时间和线索;

⑤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与作案人高声说话;

⑥在单人作案且在没有持械的情况下,如果比抢劫人的身体条件或人数处于明显优势,可以用语言分散其注意力,之后乘其不备将其制服或逃跑,然后就近扭送保卫部门、公安机关或报案。

四、网络交友安全

【案例8】

2014年2月初,在任某的邀请下,小丽与任某以及任某的两个朋友一起唱歌喝酒。

殊不知这是一场鸿门宴,被灌醉后,任某等3人对小丽实施了强奸。

据悉,受害人小丽是通江一乡镇中学的在校学生,通过微信等网络聊天工具认识了任某。

2月3日下午,小丽接受任某的邀请,坐车来到任某所在的乡镇与其见面。

晚上,在随后赶来的某和屈某的邀约下,四人一起到当地一家KTV唱歌喝酒。

“据任某交代,当带小丽进KTV唱歌时,就已经开始打她的‘主意’了,同某商议后,他们决定先将小丽灌醉,再带到宾馆作案。

”朝介绍。

次日零点左右,任某三人将喝醉的小丽带到附近一家宾馆,某、任某不顾小丽强烈反抗,先后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

警方提醒,女孩子不要轻易相信网友并与网友见面,遇到不法侵害后要及时报警。

【案例9】

如今,流行电脑与电脑“诉衷肠”,键盘与键盘“谈恋爱”,有多少“痴情男女”沉浸其中。

某高校在校男生。

平时酷爱上网,在网上结交了不少朋友。

一天,一网名叫“心灵”的女生进入了视线,对方让他找到了安慰和寄托,很快两人便在网上谈起了恋爱。

  为了见网恋女友,他把存了好几个月的零用钱拿出来买了到的机票,下飞机后,却被几名壮汉强行带走,在挖掉肾脏后被遗弃在垃圾堆中,最终横尸他乡。

 

第二节交通安全

一、步行安全

在校有秩序行走,不要拥挤,不要在路上打闹嬉戏,横冲直撞。

在校外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注意避让车辆。

【案例10】

2009年12月7日晚10时许,省市辖的湘乡市私立学校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初步统计共造成8名学生遇难,26人受伤。

这一惨剧发生在晚上9时许晚自习下课之际,学生们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学生跌倒,骤然引发。

二、骑车安全

骑车注意上下坡、沙地、拐弯路段慢行,避让行人和机动车辆,雨雪天气避免骑车外出。

【案例11】

2012年9月的一天晚上,我校某学生,在从北区宿舍前往教学楼的途中,由于天黑视线不清加上车速过快,致使连车带人撞在沙堆上,人被甩出摔伤。

该学生不仅花费了大笔医疗费,而且长时间无常上课。

三、乘车安全

外出请同学尽量乘坐正规交通工具,避免深夜独自外出。

【案例12】

2014年8月9日,高渝在铜梁错上了陌生人的车。

失联11天后,家人从公安处得知她已被害。

央广网8月20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19日)是失踪女孩高渝失踪的第11天,最终等来的不是她归来的消息,而是生命陨落的噩耗。

高渝失踪的第11天,最终等来的不是她归来的消息,而是生命陨落的噩耗。

昨晚,经警方证实高渝已经确认遇难,犯罪嫌疑人正是她错搭车辆的车主蒲某。

8月9日晚,20岁的高渝搭错车后与家里失去联系。

根据犯罪嫌疑人蒲某交代:

在搭车途中他和高渝发生争执,将高渝杀害后潜逃。

目前,车主蒲某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1.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和长途汽车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在道路上搭乘机动车,应当从车身右侧上车;

不得强行上下或者攀爬行驶中的车辆。

2.不要在车行道上或交叉路口处拦出租车,应当在非交叉路口处的行人道上拦出租车。

3.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共汽车、出租车、长途汽车和火车。

4.机动车行驶中,不要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不准跳车。

5.车辆行驶中,不要与驾驶员闲谈或者有妨害驾驶员安全操作的行为。

6.车辆在高速行驶中,不要在车站立,不向车外抛弃物品,乘坐前排时应系好安全带。

7.乘坐货运机动车时,除驾驶室外,不要乘坐其它任何部位。

8.乘坐大型客车时,上车后一定要先察看安全门和安全槌的存放地方。

9.不要在道路中间上下车。

10.下车后,不要从车前车后突然走出横穿马路。

11.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第三节游玩安全

随着春季的来临,天气转暖,春回,大学生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出游计划。

但是近期安全事故却频频发生,大学生集体出游更应注意安全。

为加强同学们的安全意识,大家来看看以下旅游安全事故的例子来警醒一下吧。

【案例13】

爬崂山走野路,结果被困山中,各路人员紧急救援的事,本报已经报道过多次。

10月2日下午,险情再次上演。

5名大学生到崂山游玩,结果被困在迷魂涧。

崂山警方紧急施救,当晚10时30分许,民警在大河东水库北侧的陡石上找到这五名失魂落魄的大学生,并将其安全转移下山。

10月2日下午6时许,崂山警方接到报警,某大学大二学生小带着四名来自某大学的女大学生于当天一大早去爬崂山,毫无登山经验的五个人想欣赏别样美景,走野路最终迷路。

流清派出所4名民警和沙子口边防派出所7名民警和3名护林队员从两路进山搜救。

“请你们快点啊,一位女同学快要虚脱了,再耽搁可能就要出人命了。

”小再次拨通了民警的。

民警一再让小说出附近明显的标志,以确定方位,小说隐隐约约能看到一台挖掘机。

民警迅速联系了大河东社区居委会,得知山上确实有一个施工队,有一台挖掘机停在那里。

按照当地居民的引导,民警确定了方位,沿着陡坡一路向上,当晚9时许,民警在山上找到了这五名被困大学生。

据了解,五人都是90后,小和的女大学生小肖是老乡,另外三名女生是小肖的室友。

这次趁国庆假期,小特意邀请老乡小肖带室友来玩,5人走野路登山被困。

民警告诉记者,大学生被困的地点是迷魂涧,这里草深林密,遮天蔽日,白天都很难辨清方向,即使当地人都容易在山中迷路。

五名大学生都毫无登山经验,连最简单的登山装备都没有。

几人都衣着单薄,其中一名女生还穿着凉鞋爬山,在山中摔了好几个跟头,小腿和双手受伤。

稍作休息后,民警带领五人下山,几名女大学生明显吃不消,民警就轮流背着她们下山。

当天晚上10时30分许,五名大学生被安全转移下山,民警为其联系了一辆出租车将他们安全送出山外。

1.登山时最好有专业或者熟悉山路的人带领,要集体行动。

2.登山的地点应该慎重选择。

要向附近居民了解清楚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天气变化的情况,选择一条安全的登山路线,并做好标记,防止迷路。

3.备好运动鞋、绳索、干粮和水。

在夏季,一定要带足水,因为登山会出汗,如果不补充足够的水分,容易发生虚脱、中暑。

4.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白药、止血绷带等,以便在发生摔伤、碰伤、扭伤时派上用场。

5.登山时间最好放在早晨或上午,午后应该下山返回驻地。

不要擅自改变登山路线和时间。

6.背包不要手提,要背在双肩,以便于双手抓攀。

还可以用结实的长棍作手杖,帮助攀登。

7.千万不要在危险的崖边照相,以防发生意外。

【案例14】

2008年10月4日,省市鼎湖区砚洲岛发生一起旅游安全事故。

两名随单位组团参加拓展旅游的旅游者在自由活动时,违反旅游合同约定,擅自下西江戏水、游泳,在深水处突然溺水后死亡。

2008年国庆节前夕,省职工国际旅行社(以下简称旅行社)接受优德伟业科技发展办事处(以下简称公司)委托,组织该公司101名员工前往西江边的砚州岛开展为期两天的拓展旅游活动。

双方签订的旅游合同特别约定,旅游者不得擅自到西江游泳。

开展活动前,旅行社团体部经理与公司负责人勘察了拓展旅游地,该区域有禁止游泳的警示牌。

双方在签订旅游合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旅游行程、活动安排、注意事项、有关要求等合同附件。

拓展旅游活动按照合同的约定进展顺利。

10月4日上午,在游览鼎湖区砚州岛、用完午餐后,公司负责人与随团导游员协商,给予旅游者1小时时间整理行、稍事休息,下午4时集中乘车返回。

导游员随即宣布自由活动,在告知集合时间的同时,提醒大家不要下西江玩水、游泳。

当日下午约2:

30时许,七、八名旅游者擅自到沙滩戏水。

约2:

40时,三名游客走到水深处突然溺水,大呼“救命”,一名游客获救,两名游客失踪。

旅游者向110报案。

公安部门接报后,及时赶赴现场,会同海事部门、当地村镇人员搜救。

10月6日上午8时许,在当地公安、海事、旅游及所在镇政府、村委会等有关单位努力下,于事发现场下游2公里处找到两名失踪者遗体。

经法医鉴定和公司领导现场确认,死者为该公司委托旅行社组织的赴旅游的团队成员。

【案例15】

市民唐先生和朋友去旅游途中,进了一个寺庙参观。

进入某寺庙后,一群和尚打扮的人一拥而上,将游客分散,一对一地引导游客到寺庙深处,并指导游客如何上香、祈祷、抽签等。

唐的朋友根据指导上了三炷香后,引导他们的“和尚”才说,这是特制的好香,要400元一炷,这三炷香就是1200元。

如果不交钱,会受到诅咒,家里的孩子会生病、亲人就会遭遇悲剧云云。

虽然明知上当了,可是香已经点上了,唐先生的朋友只好找同伴凑够了这1200元交上去,才得以脱身。

市民女士此前到旅游时,也是被某庙中的“和尚”引到了庙堂深处。

所幸她还留了一个心眼,在对方很热情地拿好香准备为她点上时,她强硬地制止了,要求对方先说清价钱。

此时,女士才发现,自己身边已经没有任何同伴,四周都是挂着布帘隔成的一个个小间,根本不知道旁边有什么人。

对方说上香要600元后,女士一边往外走一边说,自己身上没带钱,要找同伴借钱。

虽然那个“和尚”劝她“可以先点了香再去筹钱”,但她表示,担心同伴也都没带钱,一边继续往外走。

走了没多远,她就碰到了同单位的几个游伴。

女士这才壮起胆来,拒绝上香,并在对方继续纠缠时,开始拨打114查询当地的旅游监督,对方这才停歇下来,没有试图继续拉扯她,但依然不停地说,神佛会怪罪这种行为,还会殃及家人等等。

 

【案例16】

游客自助游途中,到某饭店准备吃饭时,一名陌生人忽然跟上来说,他也是来旅游的,正好也想吃饭。

但一个人点菜吃饭比较麻烦,希望能跟大家一起吃,费用AA。

上桌后,他立即成了主人——店家推荐的菜式无论多贵,他都立即应承说:

“这个不错,应该尝尝!

上一个!

”其他游客如果不熟悉情况,大多不会提什么反对意见。

最后账单出来时,无论数目有多惊人,他都会豪迈地说:

“比我们那儿的海鲜便宜多了!

”说话间,他已经很快算出了自己该付的部分,并且掏钱出来了。

其他游客碍于面子,也就只好分摊了其他的大部分费用。

【案例17】

2011年4月30日,在第二海水浴场游玩拍照落水的4名大学生经民警合力抢救,3人轻伤,但来自的邓某因溺水时间太长,抢救无效死亡。

1.不要在非游泳区游泳(例如石老人海水浴场),非游泳区水域水情复杂,常常有暗礁、水草、淤泥和漩流,稍有大意,就可能发生意外。

2.游泳前勿喝酒,酒后游泳体储备的葡萄糖大量消耗会出现低血糖。

另外,酒精能抑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葡萄糖的转化及储备,从而发生意外。

3.上岸后要做好各种防护措施,海浴时请不要攀登礁石,以免被牡蛎划伤。

4.饭前饭后不要马上游泳,空腹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也会在游泳中发生头昏乏力等意外情况;

饱腹游泳亦会影响消化功能,还会产生胃痉挛,甚至呕吐、腹痛现象。

5.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游泳,否则会加重心脏负担,造成体温急剧下降,抵抗力减弱,引起感冒、咽喉炎等。

6.游泳时间不宜过长,夏季游泳持续时间一般不应超过1.5-2小时。

第三章财产安全

第一节防盗

一、宿舍防盗

大学学生宿舍成员混杂,门窗缺乏安全设施,管理相对松懈,且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较多,使得大学宿舍失窃案件频发。

预防和打击校园盗窃是每个在校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增强防盗意识,了解校园盗窃犯罪的基本情况、规律和特点,掌握防盗的基本常识,是做好防盗,保证安全的基础。

自2006年10月以来,我校崂山校区学生宿舍接连发生数起电脑被盗案件,经公安处现场检查发现,被盗学生宿舍门锁和室所有壁橱的锁均已被破坏。

12月25日,青科大公安处再次接到了学生宿舍电脑被盗的报案,且这次是同一宿舍3台笔记本电脑同时被盗。

经过查看校园监控录像,公安处老师最终确定了3名窃贼的真实面目,2007年6月11日,当这3名窃贼再次进入校园时,被蹲点的公安处老师发现。

随后3人进入10号宿舍楼施窃成功后在逃跑过程中被公安处老师和警方擒获。

2015年1月,某高校一学生宿舍,因为大意,在同学全部离开宿舍后忘记锁门,导致宿舍两部手机及现金150元被盗。

1.离开宿舍要随手锁门,并保持门锁完好,钥匙不要乱扔或交给不住在本宿舍的人。

2.宿舍尽量不要存放现金和贵重物品,手机、钱包等最好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最好锁在柜子里。

3.不留宿外来人员。

4.发现宿舍有陌生人,不要轻易放过,要详细盘问,如有可疑情况,立即与同学或本楼的值班员一起将陌生人留住,与保卫部门联系进行调查。

5.宿舍最容易被盗的时间:

刚入学,宿舍较混乱时;

假前,忙于考试离校时;

学生离校后;

同学都去上课时,尤其是上午第一,二节课时;

夏秋季节,开门窗睡觉时。

6.存折、银行卡等应妥善保管,注意不要泄露密码,不要将存折或银行卡交给他人代为取款。

二、食堂防盗

食堂是校园里人员密集且复杂的场所之一,特别是中午和晚上就餐高峰时,学生占座的现象极为普遍。

我校食堂也发生过多起因学生排队买饭和书包放在位置上占座而导致的手机、钱包被窃等案件。

2010年3月,学生某到餐厅吃饭,把包放在座位上占座,等打饭回来发现座位上的包被人拿走。

1.不要用装有贵重物品的书包占座位。

2.排队买饭时将包置于胸前,或将贵重物品放在贴身的口袋里。

3.排队(特别是打卡)时,应注意周边环境,提高警惕,以防有人混水摸鱼。

4.随身物品不能随意置于身旁身后,离开时应把物品带走。

5.饭卡不能随手置于饭桌上,有必要时设立一个最高消费额;

若发现饭卡丢失,应立即到食堂挂失。

三、自习室(教室)防盗

自习室是同学们日常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被盗事件的常发地点。

2009年11月某日中午,学生某在自习室伏案小睡,醒来后发现手机、钱包均不翼而飞。

1.尽量不要在书包存放大量现金和与学习无关的贵重物品。

2.离开自习室时把贵重物品随身带走,或交可靠的同学照管,以免被犯罪分子乘机窃走。

3.不要用书包占座。

4.教室较空却有陌生人主动在身边就坐时,应将书包放至身体侧视线围,以免被顺手牵羊。

四、外出防盗

【案例5】

学生王某外出办事,在公共汽车上睡着了,醒来后发现书包背带被人用刀割断,书包早已不见。

1.尽量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到人多拥挤的地方。

2.乘公共汽车,不要把钱夹放在身后的裤袋或上衣口袋里;

尽量避免在公共汽车上睡觉。

3.如果带包出门,钱或贵重物品不要置于包的底部或边缘,以免被割窃。

在拥挤时,包应放在身前。

购物、吃饭或试衣时,包不离身,至少不脱离视线。

4.在人多眼杂处尽量减少翻点现金或摸钱包,以免被扒手盯上。

第二节防骗

近年来,学校学生被骗事件屡有发生。

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单纯、善良及某些学生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在各高校行骗,给被骗同学造成了财产损失和心理伤害。

某高校大一新生燕来自山区,在学校附近的书店看书时,三名学生模样的男子向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