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439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可靠性工作计划Word下载.docx

对日常巡视发现的设备缺陷,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严格控制干线、分支线的停电次数,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能带电处理的要带电处理,能延缓处理的一般缺陷可列入周期性计划停电检修中处理,对重大紧急缺陷可采取紧急停电处理。

  可靠性指标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它直接反映出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农村供电可靠性管理,实现县级供电企业"

四星级"

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广大县公司电力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生产技术部

  二0一二年一月

  篇二:

XX年可靠性工作计划

  为了严格落实我局供电可靠性工作计划,尽可能减少停电次数和停电时间,提高我所供电可靠性,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特制定我所XX年供电可靠性工作计划:

  1、加大配线路改造投入,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打好基础。

  2、加强营销服务管理,不断提高供电可靠率。

  3、加强客户侧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旦发现隐患及时通知客户,并按公司要求进行处理。

  4、大力开展带电作业。

对于用户接入工程,只要符合带电作业条件的,在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的前提下鼓励进行带电作业。

  5、提高绝缘化率。

对树线矛盾突出、离居民区近的高低压线路加快更换绝缘线步伐。

  6、加强停电综合管理。

层层分解可靠性指标,加大考核力度,从而有效地减少盲目的、低效率的停电,使可靠性指标有较大提高。

  7、加强故障抢修、临时停电管理,落实措施,控制停电时间。

检修、施工时,检修人员应提前到达现场,并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等候设备停电;

检修、施工结束前,实行预汇报制度,使操作人员及时到达现场等候恢复送电操

  作;

检修、施工完毕后,应尽快恢复供电,缩短送电操作时间。

  北山口供电所

  二〇一〇年一月五日

  篇三:

可靠性设计技术工作规范

  可靠性设计技术工作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可靠性设计大纲、工作计划编制的相关要求。

本规范规定了可靠性设计准则、原则与方法的相关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JB450A-XXGJB841-1990GJB899A-XXGB/T7826-XX2

  3.术语和定义可靠性

  可靠性(Reliability)指产品(包括零件和元器件、整机设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指标主要反映产品或设备的可靠性(Reliability),可靠性是部件(Part)、元件(Component)、产品(Product)或系统(System)的完整性的最佳数量的度量。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又称平均无故障时间(MeanTimeBetweenFailure,MTBF)指可修复产品两次相邻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是衡量一个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ReliabilityDesign),即根据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确定产品零部件以及整机的结构方案和有关参数的过程。

设计水平是保证产品可靠性的基础。

  可靠性设计,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为消除产品的潜在缺陷和薄弱环节,防止故障发生,以确保满足规定的固有可靠性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活动。

可靠性设计是可靠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产品固有可靠性要求的最关键的环节,是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和贯彻可靠性设计准则来实现的。

4.可靠性设计大纲

  为了保证产品满足规定的可靠性要求而制定的一套文件,包括可靠性设计组织机构及其职责,要求按进度实施的工作项目、工作程序和需要的资源等。

可靠性设计大纲的构成

  目的和任务目标

  可靠性指标及定义工作组织及其职责

  可靠性工作项目及其实施表(见附表1)

  装备可靠性工作通用要求

  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系统可靠性分析技术――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程序

  可靠性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可靠性设计的目的是在综合考虑产品的性能、可靠性、费用和设计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相应的可靠性设计技术,使产品的寿命周期内符合所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系统可靠性设计的主要任务是:

通过设计,基本实现系统的固有可靠性。

说“基本实现”是因为在以后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还会影响产品固有可靠性。

该固有可靠性是系统所能达到的可靠性上限。

所有的其他因素(如维修性)只能保证系统的实际可靠性尽可能地接近固有可靠性。

  可靠性设计的任务就是实现产品可靠性设计的目的,预测和预防产品所有可能发生的故障。

也就是挖掘和确保产品潜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通过设计预防和设计改进,有效地消除隐患和薄弱环节,从而使产品符合规定的可靠性要求。

也可以说可靠性设计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按照给定的目标要求进行设计,通常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另一种是对现有定型产品的薄弱环节,应用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加以改进、提高,达到可靠性增长的目的。

可靠性设计大纲要求

  预防为主,早期投入

  体现在各项可靠性设计分析工作应尽可能安排在产品研制的早期,可靠性设计、分析、管理工作越早投入效果越好。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能解决的问题不要等到可靠性试验时再去暴露,可靠性试验是对优质的可靠性设计的检验、完善和补充,而不是对劣质设计的补课。

  可靠性设计与性能设计同步进行

  可靠性设计必须融合渗透到性能设计中去,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否则,等到性能设计确定之后再做可靠性设计会形成“两张皮”,难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费时费力效果不好。

  各类人员职责明确

  各级行政指挥、设计师系统、质量师系统、专职可靠性人员、兼职可靠性人员各负其责。

根本的原则是谁设计的产品,谁对该产品可靠性负责,谁来完成相应的可靠性设计、分析、试验工作。

  制定可靠性设计大纲的原则

  针对性

  根据产品的具体特点,大纲应适用性强,针对性明确。

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如果型号采用新技术多,系统复杂、研制风险大,可靠性指标高,则应尽可能全面贯彻各可靠性工作项目。

如果产品继承性较好,新技术用得较少,或系统相对不太复杂,研制风险小,可靠性指标较低,则可适当进行剪裁,只作必要的最低要求的可靠性工作项目。

可操作性

  大纲应准确详细地描述一个框架,据此各类人员可以知道自己在什么阶段应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到什么程度,输出形式是什么。

突出重点

  大纲中可靠性工作项目较多,应区分轻重缓急,有的是要求型号各分系统、各组件在研制的各阶段都要实施的,属于重点必做项目,如可靠性建模、预测与分配、故障模式影响分析等。

有些是只对某类产品要做的,如“软件可靠性设计”、“潜在电路分析”,可按选做项目处理。

研制早期以建立有关规定(如设计准则,元器件大纲,故障报告、分析和纠正措施系统等)和设计分析为重点,中后期以可靠性试验和改进设计为重点。

规范化

  大多数可靠性工作项目都有标准可依,大纲应以有关国军标、国标、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为依据,制定型号的要求,根据型号特点有针对性地剪裁。

可检查可验证

  大纲规定的可靠性工作项目可分为可靠性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两类。

对于定性要求,应是可检查的,例如对“贯彻可靠性设计准则”应要求写出“符合性报告”对于定量要求应是可验证的,如可靠性预计、评估、可靠性试验验证。

闭环管理

  可靠性大纲各工作项目的贯彻实施应按闭环管理的原则实现,通过内部审核或评审、阶段评审、可靠性工作系统的推动、质量师系统的监控、的运行等手段和措施实现闭环管理。

5.可靠性设计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是可靠性设计大纲的具体化和实施保证。

可靠性设计工作计划的作用

  可靠性工作计划的作用包括:

  是设计计划部门下达产品可靠性设计任务的依据;

  是实现可靠性大纲规定的可靠性定量、定性要求的保证;

是研究室和设计人员安排设计活动的依据;

  是专职可靠性人员进行可靠性总体设计与协调的依据;

是质量师系统对可靠性大纲执行情况监督控制的依据;

是可靠性工作系统推动型号可靠性工作的依据。

可靠性设计工作计划的要求

  制定可靠性工作计划有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可靠性工作计划应与产品研制进度、工作内容相协调可靠性工作项目的实施应循序渐进、逐步深人、反复迭代

  首先由专职可靠性人员依据型号可靠性大纲、有关标准和本型号具体情况写出该工作项目的实施指南,再进行专项可靠性培训并考核,由设计人员结合产品性能设计写出初步设计分析报告,随产品研制的不断深人和信息积累再修改完善可靠性设计分析报告,到定型阶段写出最终设计分析报告。

  可靠性工作计划对各工作项目的实施应有检查有跟踪,实现闭环管理。

可靠性设计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可靠性设计工作计划可以按各研制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施工设计阶段、设计定型阶段内每年四个季度安排,主要内容有:

各工作项目依据的标准或型号规范、工作内容、输出形式、工作程序、要求、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以方案设计阶段为例的工作计划见附表2。

  6.可靠性设计准则

  可靠性设计准则是把已有的,相似的产品的工程经验总结起来,使其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成为设计人员进行可靠性设计所遵循的原则和应满足的要求。

  可靠性设计准则一般都是针对某个型号或产品的,建立设计准则是工程项目可靠性工作的重要而有效的工作项目。

  编制可靠性设计准则的主要依据,一般有:

  

(1)型号《立项论证报告》、《研制总要求》及研制合同(包括工作说明)中规定的可靠性设计要求;

  

(2)国内外有关规范、标准和手册中所提出的可靠性设计准则等相关内容;

(3)同类型产品的可靠性设计经验以及可供参考采用的通用可靠性设计准则。

  (4)通过调研,了解使用人员在使用中对产品的可靠性方面需求,整理转化为可靠性设计准则;

  (5)研制单位所积累的可靠性设计经验和失败所取得的教训。

可靠性设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可靠性设计准则的内容很多,按技术分类主要包括:

  

(1)简化设计

(2)冗余设计(3)热设计

  (4)环境防护设计

  防潮湿设计防盐雾腐蚀设计防霉菌设计

  (5)抗冲击、振动和噪声设计(6)稳定性设计(7)安装设计(8)液压件设计

  (9)原材料、零部件和元器件选用(10)包装、贮存、装卸与运输设计

  包装设计贮存方式设计装卸方式设计运输方式设计

  基于典型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的可靠性设计准则

  

(1)抗疲劳设计

(2)抗磨损设计(3)抗腐蚀设计(4)防断裂设计(5)防松动设计

  按产品结构分类的通用可靠性设计准则

  

(1)总体可靠性设计

(2)典型产品可靠性设计

  可靠性设计准则的贯彻

  可靠性设计准则是型号技术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予以认真贯彻。

  篇四:

新可靠性工作总结

  国华(广饶)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第一季度可靠性工作总结

  一.第一季度可靠性工作情况:

  1、领导重视,建立和健全可靠性管理体系。

  建立并建全可靠性管理体系,成立了以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设备工程部部长、可靠性主管及发电部值长机组长、设备部专业点检长、安监部高级主管、燃料部高级主管的可靠性管理机构,设立专人管理可靠性工作,并经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培训,取得可靠性工作上岗证。

  2、严格执行上级规定,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

  认真执行《电力可靠性管理暂行办法》,并依据该《办法》制定了本公司的《设备可靠性管理标准》,并严格监督和考核执行情况。

3、认真做好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

  依据可靠性评价规程、《丰润热电辅机可靠性绩效系统管理办法》的要求,做到准确、及时、完整的上报数据,确保可靠性数据的三性。

4、加强分析,反馈信息、指导生产

  每月进行可靠性指标分析,对机组非停、降出力、检修超期等影响机组等效的数据,进行严格分析,直接反映设备运行状况,真实反映出设备的制造质量、运行、检修水平。

  二、指标分析内容:

  主机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列表:

  三、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

  1、系数分析

  XX年,未发生非计划停运、降出力等影响机组等效的事件。

XX年完成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同比XX年全年(%)降低个百分点,主要受两台机组检修工期的影响,XX年检修用时台均小时,影响等效个百分点,XX年检修用时小时。

  结论:

XX年比XX年台均检修用时小时,是造成等效可用系数降低的主要原因。

2、事件分析

  

(1)非计划停运事件分析

  XX年,无非计划停运事件。

(2)降低出力事件分析XX年,无降出力事件。

  (3)对锅炉灭火、频繁发生的事件要重点分析。

  XX年,未发生锅炉灭火等频繁发生的影响可靠性的事件。

  四、机组计划检修情况分析:

  XX年,两台机组的计划检修工期为1号机25天,2号机28天(台均计划检修636小时)。

修前,进行周密的检修策划,根据日常点检进行设备检修前的劣化分析,合理制定检修络图;

修中,严把检修质量进度关,确保检修不窝工,不丢项落项;

修后,有序进行设

  备试运、相关试验。

从而大大缩短了检修工期,1号机检修用时小时,2号机检修用时小时,台均小时。

  统计XX年、XX年相继检修结束后,两台机组的长无故障连续运行天数:

1号机无故障连续运行天数为266天,2号机无故障连续运行天数为339天。

在这期间,未发生机组非停及降出力情况,确保完成全年可靠性的各项指标。

  五、辅机可靠性分析

  辅机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列表(数据按降序排列):

  六、可靠性指标预测:

  XX年,计划检修工期18天(合计432小时),非停144小时,降出力10小时。

计算如下:

  等效可用系数=(8760-6*24-18*24-10)/8760=%

  七、存在问题、建议及应采取的措施

  设备频发缺陷还是以“跑、冒、滴、漏”的缺陷为主,缺陷位置多集中在各系统设备的法兰、压兰、锁母处,多为密封不良造成,检修中应严把质量验收关,确保设备可靠运行。

八、XX年可靠性工作计划

  1、加强辅机可靠性绩效系统的应用与管理,切实做到为生产服务,指导设备定期工作及检修计划的制定。

  2、提高专业人员对可靠性工作的重视,通过组织可靠性知识培训、答题等活动,加强生产人员对可靠性知识的了解。

  3、等效可用系数完成情况,已经与公司两全指标进行挂接,直接影响生产人员的绩效分配。

  篇五:

可靠性设计

  第二部分电子信息系统产品可靠性设计

  编讲杨志飞

  第一章《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介绍

  1前言

  众所周知,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水平是由设计决定的,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保证的,

  还要在使用过程中维护保持。

我们开展整机可靠性工作是确保实现可靠性指标的关键之

  举。

如何开展可靠性工作?

答案很简单,就是要熟悉可靠性标准、按照标准的要求去落实

  每一项工作。

因此,我们要介绍GJB450《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以下简称

  大纲)。

  2大纲内容简介

  大纲规定了18个可靠性工作项目,其代号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请参考本章图2-1和图2-

  2。

按照工作性质可分为3类:

监督与控制类工作5项;

设计与评价类工作9项;

试验类工作4

  项。

产品可靠性大纲的目标

  装一对产品可靠性大纲的要求

  备般对产品可靠性信息的要求

  研要可靠性定性要求

  制求可靠性定量要求

  与制定可靠性工作计划

  生监督对转承制方和供应方的监督与控制

  产与可靠性大纲评审

  的控制建立故障报告、分析及纠正措施系统

  可故障审查及组织

  靠建立可靠性模型

  性详可靠性分配

  通设计可靠性预计

  用细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

  大与潜在电路分析

  纲要电子元器件和电路的容差分析

  评价制定元器件大纲

  求确定可靠性关键件和重要件

  确定功能测试、包装、贮存、装卸、运输

  及维修对可靠性的影响

  环境应力筛选

  可靠性增长试验

  试验可靠性鉴定试验

  可靠性验收试验

  图2-1:

大纲的内容及分类

  3可靠性设计与评价工作项目分类

  大纲中归纳为可靠性设计与评价类的9个工作项目也叫可靠性工程工作,是本讲义讨论

  的重点。

但这些工作与可靠性管理、可靠性试验的关系非常密切,工程技术人员也应了

  解,可参阅标准原文或有关导则、指南。

可靠性工程的9项工作还可以按其性质进一步分

  解。

此外,可靠性降额设计和可靠性热设计虽然在GJB450中未列入其工作项目,本讲义却

  作为重要的可靠性设计项目加以介绍。

  ①设计计算类工作

  201建立可靠性模型;

202可靠性(定量指标)分配;

203可靠性预计。

  图2-2可靠性工作项目关系图(说明:

图中R表示可靠性,M表示维修性)

  ②设计分析类工作

  204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

205潜在电路(通路)分析;

206电子元器件和

  电路容差分析。

  ③制订设计准则类工作

  207制订元器件大纲;

208确定可靠性关键件和重要件;

209确定功能测试、包装、

  贮存、装卸、运输及维修对可靠性的影响。

  ④试验类工作

  301环境应力筛选;

302可靠性增长试验;

303可靠性鉴定试验;

304可靠性验收试验。

  复习思考题

  1.GJB450是什么性质的标准它规定了多少个工作项目

  2.请列出GJB450规定的可靠性设计与评价的工作项目及其要点。

  第三章可靠性设计工作内容

  1建立可靠性模型(201)

  目的

  建立系统、分系统或设备的可靠性模型,用于定量分配、估算和评价产品的可靠性。

  可靠性模型与产品原理框图的区别

  可靠性模型包括:

可靠性框图和可靠性数学模型。

  可靠性框图表示产品各单元之间的功能关系,而硬件产品原理框图表示各单元之间的物理关系。

例如,一个LC振荡回路的原理框图是并联的,如图3-1-1a所示;

其可靠性框图则是串联的,如图3-1-1b所示。

  LR

  C

  图3-1-1a:

LC振荡电路框图图3-1-1b:

LC振荡电路可靠性框图

  又如,计算机系统的原理框图只表示其硬件,而系统的可靠性模型框图应包括软件,是硬件与软件的串联模型。

如果考虑系统,包括硬件、软件、环境和操作者4个要素,它们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其可靠性模型应是4个要素可靠度的串联模型。

  建立可靠性模型的前提条件

  可靠性建模有以下三个假设条件:

  a.产品及其单元只具有正常与失效两种状态;

  b.产品及其单元的寿命特征服从指数分布;

  c.产品所包含各单元的失效是相互独立的。

  几种典型的可靠性数学模型

  串联模型

  ①模型框图如图3-1-2。

  ②数学模型a.产品失效率

  图3-2:

串联模型可靠性框图

  si(3-1-1)

  i1n

  式中i为单元失效率;

  b.产品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s(3-1-2)s

  c.产品可靠度

  Rs(t)estRi(t)(3-1-3)

  式中:

单元可靠度Ri(t)eit(3-1-4)n是产品包含的单元总数,t是产品工作时间。

  并联模型

  ①模型框图如图3-3。

  ②数学模型

  a.产品可靠度

  Rs(t)1[1Ri(t)](3-1-5)

  i1

  nb.产品平均故障工作时间MTBFsR(t)dt(3-1-6)

  0s

  图3-3:

并联模型可靠性框图

  n中取r模型(r/n模型)

  ①原理

  在组成产品的n个单元中,至少要有r个正常,产品才能正常工作。

属于工作正备模型。

模型的可靠性框图与并联模型的相同,请见图3-1-3。

  a.假设条件:

产品的n个单元完全相同。

  b.产品可靠度:

  Rs(t)CR(t)i

  n

  i0nrni[1R(t)]i(3-1-7)

  c.产品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s1111......(3-1-8)n(n1)(n2)r

r是使产品正常工作所必须的单元数,

  λ是单元的失效率,

  t是产品工作时间,

  iCnn!

是组合数学公式。

n!

(nr)!

  旁联模型

  在组成产品的n个单元中,只须有1个单元正常产品便能正常工作。

当正在工作的单元失效时,由监测与转换装置自动切换到另一单元工作,属非工作储备模型。

  ②模型框图

  见图3-1-4。

  ③数学模型

产品的n个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