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466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9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刘一明悟真直指Word文件下载.docx

  迨夫汉魏伯阳引《易》道阴阳交姤之体,作《参同契》以明大丹之作用,唐忠国师于语录首叙老庄言,以显至道之本末,如此岂非教虽分三,道乃归一。

奈何后世黄缁之流,各自专门,互相非是,致使三家旨要迷没邪歧,不能混而同归矣!

且今人以道门尚于修命,而不知修命之法,理出两端,有易遇而难成者,有难遇而易成者。

如炼五芽之气,服七耀之光,注想按摩,纳清吐浊,念经持咒,噀水叱符,叩齿集神,休妻绝粒,存神闭息,运眉间之思,补脑还精,习房中之术,以致服炼金石草木之类,皆易遇难成者。

已上诸法,于修身之道,率皆灭裂,故施功虽多,而求效莫验。

若勤心苦志,日夕修持,止可避病,免其非横。

一旦不行,则前功渐弃。

此乃迁延岁月,必难成功。

欲望一得永得,还婴返老,变化飞升,不亦难乎?

深可痛伤!

盖近世修行之徒,妄有执著,不悟妙法之真,却怨神仙谩语。

殊不知成道者,皆因炼金丹而得。

恐泄天机,遂托名数事而名。

其中惟闭息一法,如能忘机息虑,即与二乘坐禅相同。

若勤而行之,可以入定出神。

奈何精神属阴,宅舍难固,不免常用迁徒之法。

既未得金汞返还之道,又岂能回骨换阳,白日而升天哉?

  夫炼金液还丹者,则难遇易成,须要洞晓阴阳,深达造化,方能追二气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攒簇五行,和合四象,龙吟虎啸,夫唱妇随,玉鼎汤煎,金炉火炽,始得玄珠成象,太乙归真。

都来片饷工夫,永保无穷逸乐。

至若防危虑险,慎于运用抽添,养正持盈,要在守雌抱一。

自然返阳生之气,剥阴杀之形。

节气既周,脱胎神化,名题仙籍,位号真人,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时也。

今之学者,有取铅汞为二气,指脏腑为五行,分心肾为坎离,以肝肺为龙虎,用神气为子母,执津液为铅汞,不识沉浮,宁分主客,何异认他财为己物,呼别姓为亲儿,又岂知金木相克之幽微,阴阳互用之奥妙?

是皆日月失道,铅汞异炉,欲结还丹,不亦难乎?

仆幼亲善道,涉躐三教经书,以至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靡不留心详究。

惟金丹一法,阅尽群经及诸家歌诗论契,皆云日魂月魄,庚虎甲龙,水银丹砂,白金黑锡,离坎男女,能成金液还丹。

终不言真铅、真汞是何物也。

又不说火候法度,温养指归。

加以后世迷徒恣其臆说,将先圣典教妄行笺注,乖讹万状。

不惟紊乱仙经,抑亦惑误后学。

  仆以至人未遇,口诀难逢,遂至寝食不安,精神憔悴。

虽询求遍于海岳,诸益尽于贤愚,皆莫能通晓真宗,开照心腑。

后至熙宁己酉岁,因随龙图陆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诚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

其言甚简,其要不繁,可谓指流知源,语一悟百,雾开日莹,尘尽鉴明,校之仙经,若合符契。

因谓世之学仙者,十有八九;

而达其真要者,未闻一二。

  仆既遇真诠,安敢隐默,罄所得,成律诗九九八十一首,号曰《悟真篇》。

内七言四韵一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

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诸卦;

五言一首,以象太一之奇;

续添西江月一十二首,以同岁律。

其如鼎器尊卑、药物斤两、火候进退、主客后先、存亡有无、吉凶悔吝,悉备其中矣。

及乎篇集既成之后,又觉其中惟谈养命固形之术,而于本源真觉之性有所未究,遂玩佛书及《传灯录》,至于祖师有击竹而悟者,乃形于歌颂、诗曲、杂言三十二首,今附之卷末,庶几达本明性之道,尽于此矣。

  所期同志览之,则见末而悟本,舍妄以从真。

  时,皇宋熙宁乙卯岁旦,天台张伯端平叔序。

  悟真篇后序

  窃以人之生也,皆缘妄情而有其身。

有其身则有患;

若无其身,患从何有!

夫欲免夫患者,莫若体夫至道;

欲体夫至道,莫若明夫本心。

故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

人能察心观性,则圆明之体自现,无为之用自成。

不假施功,顿超彼岸。

此非心镜朗然,神珠廓明,则何以使诸相顿离,纤尘不染,心源自在,决定无生者哉!

然其明心体道之士,身不能累其性,境不能乱其真,则刀兵乌能伤,虎兕乌能害,巨焚大浸乌足为虞?

达人心若明境,鉴而不纳,随机应物,和而不唱,故能胜物而无伤也。

此所谓无上至真之妙道也。

  原其道本无名,圣人强名;

道本无言,圣人强言耳。

然则名言若寂,则时流无以识其体而归其真。

是以圣人设教立言以显其道,故道因言而后显,言因道而返忘。

奈何此道至妙至微,世人根性迷钝,执其有身而恶死悦生,故卒难了悟。

黄老悲其贪著,乃以修生之术,顺其所欲,渐次导之。

以修生之要在金丹,金丹之要在神水华池,故《道德》、《阴符》之教得以盛行于世矣,盖人悦其生也。

然其言隐而理奥,学者虽讽诵其文,皆莫晓其意,若不遇至人授之口诀,纵揣量百种,终莫能著其功而成其事,岂非学者纷如牛毛,而达者乃如麟角耶!

  伯端向己酉岁于成都遇师,授以丹法,自后三传非人,三遭祸患,皆不愈两旬,近忆师之所戒云:

"

异日有与汝解缰脱锁者,当宜授之,余皆不许。

尔后欲解名籍,而患此道人不知信,遂撰此《悟真篇》,叙丹法本末。

既出,而求学者凑然而来,观其意勤,心不忍拒,乃择而授之。

然所授者,皆非有巨势强力能持危拯溺、慷慨特达、能仁明道之士。

初再罹祸患,心犹未知,竟至于三,乃省前过。

故知大丹之法至简至易,虽愚昧小人得而行之,则立超圣地,是以天意秘惜,不许轻传于匪人也。

而伯端不遵师语,屡泄天机,以其有身,故每膺谴患,此天之深戒如此之神且速;

敢不恐惧克责。

自今以往,当钳口结舌,虽鼎镬居前,刀剑加项,亦无复敢言矣。

  此《悟真篇》中所歌咏大丹、药物、火候细微之旨,无不备悉。

倘好事者夙有仙骨,观之则智虑自明,可以寻文解义,岂须伯端区区之口授耶。

如此,乃天之所赐,非伯端之辄传也。

其如篇末歌颂,谈见性之事,即上之所谓无上妙觉之道也。

然无为之道,济物为先,虽显秘要,终无过咎。

奈何凡夫,缘业有厚薄,性根有利钝,纵闻一音,纷成异见,故释迦、文殊所演法宝,无非一乘,而听学者随量会解,自然成三乘之差。

此后若有根性猛利之士,见闻此篇,则知伯端得闻达摩、六祖最上一乘之妙旨,可因一言而悟万法也;

如其习气尚余,则归中下之见,亦非伯端之咎矣。

  时,元丰改元戊午岁仲夏月戊寅日,张伯瑞平叔再序。

  《悟真》直指卷一

  七言律诗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

  二八者,十六之数。

按一月上弦,水中之金八两,下弦,金中之水八两,二八合为一斤。

金水匀和,光辉不偏不倚,至中至正,丹法取此两弦之象。

修持大道者,盖以阴中之阳为真阳,即上弦也;

阳中之阴为真阴,即下弦也。

阴中之阳,阳与阴和;

阳中之阴,阴与阳和。

真阴真阳相合,合而为一,是谓二八一斤,金丹成象。

律待十六首,表二八者,即表此也。

  其一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

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

  只贪利禄求荣显,不觉形容暗悴枯。

试问堆金如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尘寰尽是声色之界,名利之乡,以苦为乐,以假为真,损精耗气,凿丧性命,有死而已。

悟之而能超出者,至人也;

不知而陷于内者,迷人也。

故古来成道仙真,幼而家庭孝友,所以全人伦;

至四十而行不动心之道,所以保性命。

盗百年岁月,倏忽间耳,一生荣辱,转眼时也。

若不知返本还元,归根复命,一时大限到来,纵有黄金堆积,只落的空手而去。

仙翁曰:

“试问堆金如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真是金钟法鼓,惊醒一切矣。

  其二

  人生虽有百年期,夭寿穷通莫预知。

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

  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能自欺。

大药不求争得遇,知之不炼是愚痴。

  世人争名夺利,日夜不休,自谓寿数无终,可以长享安乐。

怎晓天寿长短,穷通得失,非人所能预知。

勿谓世希百岁之人,即寿至百岁,终久难免荒郊-葬。

常见世人忽在忽亡,竟至行路之间,说笑之际,猛然暴死者.不可胜数。

睁眼时财妻属我,贪恋不休。

闭眼时诸物一空,带不去些子,只落的万般罪孽,满载而归。

何若早早看破世事,急访明师,以求大药。

倘机缘相逢,大药得遇,便是大福分,大根基。

直下猛力修炼,即可出死入生,以了无常。

若既遇而不下肯心修炼者,便是自暴自弃,痴愚之人,办与看不破世事者相等,终亦必亡而已,何贵于知哉。

  其三

  学仙须是学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

二物会时情性合,五行全处龙虎蟠。

  本因戊己为媒聘,遂使夫妻镇合欢。

只候功成朝北阙,九霞光里驾翔鸾。

  上二诗,是教人看破世事,急求大药,以脱生死矣。

夫脱生死之道,学仙之道也。

但仙有数等,了性而出阴神者,鬼仙也;

了命而留形住世者,地仙也;

性命俱了,身外有身,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天仙也。

鬼神虽是阴神,出入自便,然而宅室不固,犹有抛身入身之患。

地仙虽能留形住世,然而法身难脱,犹有幻身委物之累。

二者一落于有死,一落于有生,均未能了脱其生死。

惟天仙脱幻身而成法身,超出造化之外,无生无死,能脱生死,与天齐寿,永久不坏也。

学者欲脱生死,须学天仙。

始学天仙,非金丹大道不能。

  金者,坚刚不坏之物;

丹者,混成无碍之象。

坚刚不坏,混成无碍,浑然一气,如天之虚圆不测,无物不包,无物能伤。

故道成之后,号曰天仙。

因其永久不坏,又曰金仙。

因其隐显不测,又曰神仙。

其实金仙、神仙,总是天仙。

欲修天仙,舍金丹之道,余无他术矣。

这个金丹,即人秉受于天,至善无恶,良知良能,圆成无亏之灵根,乃先天至阳之气凝结而成者。

其中含阴阳,藏五行,有其气而无其质,非-身后天有形有象,浑浊之物可比。

若经阴符阳火,煅炼成熟,永远不坏,名曰七返九还金液大还丹。

金丹者,混成本性之别名,非本性之外,又有一金丹。

这个丹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处圣不增,处凡不减,乃仙佛之种子,圣贤之根本。

但未经火煅炼则阳极必阴,圆极必亏,落于后天。

知识开而私欲杂,气质发而天良昧,良知良能,俱变不良,无复纯白之体,故古圣人设金丹返还之道,使人人归家认祖,复我本来原有之物事耳。

  如何谓之返还?

返者,我已去而复来之说,还者,我已失而又得之谓。

,夫本性灵根有昧者,皆因阴阳不和,五行相伤之故。

若果阴阳合一,五行攒簇,仍是当年囫囫囵囵,圆成故物矣。

二物者一刚一柔,一健一顺,一真知,一灵知,一真情,一灵性。

真知具于道心,主刚健,发而为真情;

灵知藏于人心,主柔顺,含而为灵性。

真知灵知分离,则健非所健,顺非所顺,刚柔失节,真情灵性变而为假情假性矣。

真知灵知相合,则健所当健,顺所当顺,刚柔随时。

假情假性,变而为真情灵性矣。

二物会时情性合,岂不太煞分明乎?

"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之五气。

此五气在先天,则为元性、元情、元精、元神、元气之五元。

在后天,则为游魂、鬼魄、阴精、识神、妄意之五物。

五元具有仁、义、礼、智、信之五德;

五物具有喜、怒、哀、乐、欲之五赋。

五行全者,先天后天,混合攒簇,以五元而统五物也。

龙为阳,主生机,属东方木,在人为性;

虎为阴,主杀机,属西方金,在人为情。

五行不和,则各-其性,五元变为五物,五德化为五贼,龙东虎西,性乱情迷,则为气性妄情,杀气而削生气矣。

五行若全,则同归-性,五物变为五元,五贼化为五德。

龙蟠虎踞,性定情忘,则为真情真性,杀气亦成生气矣。

  修丹之道,不过调和刚柔,使其健顺相当,性情相合而已。

性情相合,阴阳会、五行全,仍是浑然天理,至善无恶,良知良能,原本之物事,而金丹复还矣。

但先天原本失散以后,性东情西,刚柔不应,若无调和之物,来往通信,彼此隔绝,终不相知。

  调和之物,即戊已二土也。

戊土主动,属阳,已土主静,属阴。

寂然不动者,己土也;

感而遂通者,戊土也。

戊己二土,在五德为真信。

真信在中而性定,真定用外而情和。

性定情和,性情归根,如夫妻合欢,仁义礼智,归于一信,性情精神,会于一气。

三家相见,五气朝元,还元返本,金丹凝结,一名圣胎,再加向上功夫,从有为而入无为。

十月温养,固济牢封,抽其健情之太过,添其顺性之不及。

用天然真火,朝屯暮蒙,煅尽后天阴气。

无质生质,从微而显,气足神全,霹雳一声,金蝉脱壳,身外有身,功成名遂,朝北阙而驾翔鸾,白日飞升,为纯阳不死之天仙,岂不快哉!

  噫!

本来真性号金丹,四大为炉炼作团。

悟之者立跻圣位,迷之者万劫沉沦。

有志者可不勉诸。

  其四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缘我独异于人。

自知颠倒由离坎,谁识浮沉定主宾。

  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

神功运火非终旦,现出深潭日一轮。

  上诗言修炼金丹,须要性情相合,五行皆全,方能成功。

然药物易知,火候最难。

火候者,修炼之法程也。

吕祖云:

上德者,以道全其形,是其纯阳之未破;

下德者,以术延其命,乃因坎离之已成。

盖以下德者,必须假法以追摄之。

法者,术也。

若无法无术,不能返本还无,命基不固,大道难成。

故仙翁曰: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缘我独异于人。

法而曰真曰妙,则为至真至妙之法。

法至于真,则能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逆气机。

法至于妙,神鬼不能测,蓍龟不能卜,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乃为圣为贤之道,非一切旁门小法,所能窥其涯涘也。

修炼真法之妙,妙在何处?

妙在乎颠倒耳。

颠倒者,颠倒阴阳,逆施造化也。

  离坎者,离为火,外雄而内雌。

其内雌为真阴,在人为灵知藏于人心,人心动而灵知飞,如火之上炎也;

坎为水,外暗而内明。

其内之明为真阳,在人为真知,具于道心,道心昧而真知藏,如水之下流也。

用颠倒者,生道心,定人心也。

道心生,则真知刚健,而精一之水上升;

人心定,则灵知柔顺,而亢燥之火下降。

水上火下,而水火相济矣。

灵知为性,性属木,木性柔,易浮。

其知为情,情属金;

金情刚,易沉。

灵知浮而用事为主,真中有假;

真知沉而不彰为宾,假陷其真,此顺行也。

定主宾者,以真知之情为主,使沉下者而浮上:

以灵知之性为宾,使浮上者而沉下。

主宾反覆,而金木相并矣。

水火交,金木并,道心健,人心顺,真知灵知,两而合-,性情相投,金丹焉能不结?

但此等真着妙法,非色非空,要在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处做出,故曰自知,又曰谁识。

人不识而自知之,其盗机也。

天下莫能见,莫能知矣。

是道也,有先后,有急缓,若不知先后急缓之妙用,纵能识得药物,则颠倒难施,主宾不定。

故紧接曰"

金鼎欲留珠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

  金者,坚刚之物;

玉者,温柔之物;

鼎者,炼药之物;

池者,养火之物。

金鼎玉池,喻修真之道,以刚柔为体也。

人心属离,离本乾体,即金鼎也。

具地二之火为灵知,乃坤家柔顺中心之物,即本来之良能也。

人心本来空空洞洞,虚灵不昧,因交后天识神,借灵生妄,见景起尘,随风扬波,无有一时停息。

如朱里之汞,遇火则飞,最难存留。

《参同》所谓太阳流珠,常欲去人者是也。

道心属坎,坎本坤体,即玉池也。

内藏天一之水为真知,乃坎宫刚健中正之物,即本来之良知也。

因落后天,客气用事,正气退位,阳陷阴中,真为假蔽,沉溺欲海,良知有昧,如水中之银,绝无而仅有矣。

银为金类,水中银,即水中所藏之金。

此金在先天为本性之良知,在后天为道心之真知。

因其真知,至刚至健,喻之曰真铅;

因其真知,成仙成道,又喻之曰真种。

古来圣贤,皆采此-味大药而了性命。

  人心灵知,虽是易动,若得道心之真知制之,则灵归于真,自不飞走,《参同》所谓卒得金华,转而相因者是也。

黄鹤赋云:

离内七般朱砂,无真种则时刻难留。

七般朱砂乃涕、唾、精、津、气、血、液。

七般朱砂不定,皆由人心之灵不定。

然人心之灵不定,皆因道心有失,而不定之。

若欲留人心之灵知,须先下此道心之真知。

真知真种之下,内有主宰,不为杂气所惑,人心之灵知,自然凝结不散。

借道心制人心,以人心顺道心,以真知统灵知,以灵知养真知。

刚柔相当,健顺如一,性情和合,不出半个时辰,结为一粒圆明宝珠,灵光朗照,一切阴邪之气,不得而伤,故曰神功运火非终旦,现出深潭日一轮。

  神功者,即神明默运,慎独之功。

火者,即真知灵知,刚柔合一之和气。

运火者,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运此真知灵知,刚柔合一,不使有一点滓质,留于方寸之间耳。

这个神功之火,如立竿见影,呼谷传声。

若下肯心,不待终日,即能阴中返阳,如深潭日山,阴气自退也。

诗中最要处,是"

欲留"

先下"

四字。

其中有先发制人,义不及宾之旨。

识得此旨,则颠倒阴阳,和合四象,反掌之易,此外丹法象也。

外丹即还丹之别名,因其已去而复来,已失而仍得,从外而还于内,故谓外丹,又谓还丹。

若巳还后,即是内丹,此内外之分别也。

  其五

  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

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腹中岂有殊?

  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

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上诗言还丹之事。

此诗言大丹之道。

大丹之道,乃一时之功。

此一时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难遇易错,稍有不谨,先天真一之气,得而复失。

先天真一之气,即还丹也。

因其还丹,乃刚柔二气,交合而成。

故谓真一之气,非还丹之外别有真一之气也。

当还丹到手,道心刚健,人心柔顺,真知灵知,混而成一,圆陀陀、光灼灼,仍是有生之初,良知良能,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本来面目之物事。

此个物事,因其性刚,号曰真铅;

因其气壮,又曰雄虎。

真铅雄虎,总是一个浩然正气,至善无恶,秉彝良知良能之天真耳。

既得复此天真,须要将此天真,复于父母末生以前,五行不到之处,方能成得一个永久不坏之天真。

故当天真复还,温之养之,谨封牢藏,虚极静笃,阳气充足,静极又动,灵苗发现,吕祖所谓中霄漏永,温温铅鼎,光透帘帏之时。

当此之时,阳光出窟,如虎雄壮,其势不可遏止,急用真性中-点虚灵之火迎之。

虚灵之火,谓之牝龙。

虎跃龙腾者,阴阳搏聚之象。

风浪粗者,虎出窟而风生,龙出潭而浪起,阴阳相争之义。

龙虎交会,性情相投,合而为一,入于中央。

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凝而为一粒黍珠,圣胎有象。

圣胎者,谷神也;

谷神者,即玄牝交而合一之神。

阳玄即虎情,阴牝即龙性。

性情合而圣胎结,元牝立而谷神生,到此地位,有为事毕,无为事彰,不必再为造作,听其自然。

如果生枝上,终有成熟之日。

子在腹中,终有产生之时。

但圣胎凝结,虽要无为,还有防危虑险之功,不可不知。

南北宗源翻封象者,南为火,北为水,圣胎凝结,和气熏蒸,水火归于宗源,自相烹煎,任其天然,勿忘勿助之功也。

晨昏火候合天枢者,晨为一日之首,阳气用事;

昏为一夜之首,阴气用事。

天枢者,阴阳之气机,当阳而用阳,当阴而用阴,火候进退,暗合晨昏之机,日乾夕惕之功也。

勿忘勿助,日乾夕惕,温养十月,换去后天爻卦,脱去先天法身,我命由我不由天矣。

是道也,在人类中而修,在市尘中而作,大机大用,真着实行之功,非空空无为寂灭之学。

故曰须知大隐居尘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其六

  人人自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把抛。

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

  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鷃争知有凤巢。

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

  上三诗还丹大丹,药物火候,详明且备矣。

但恐学人,误认金丹为烧炼凡物而成,故此诗紧接上诗以提醒之。

  金丹者,即人秉受良知良能之本性。

此性人人具足,个个圆成,处圣不增,处凡不减,不待他求,自己本有。

若下肯心,直登圣城,性定命凝,永久不坏,是良知良能之本性,即长生之大药也。

一切迷徒,不究圣贤实理,不推性命根源,舍近求远,弃真认假,空空一世,到老无成,枉自摆抛,岂不可叹可悲哉!

  人生本来良知之健德,秉之于天,即天也,本来良能之顺德,,受之于地,即地也;

本来虚灵不昧之神为灵性,乃地之气所化,即火也,本来纯粹不杂之精为真情,乃天一之气所化,即水也。

人能健顺如一,则身中天地相合,如甘露洒心,而烦恼顿脱。

人能精神不耗,则身中坎离相交,如黄芽自生,而元气乃复。

甘露降者,心清也。

黄芽生者,意静也。

心清意静,良知良能,一灵真性,悬于虚空之中,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常应常静,造化难移,万物难屈,我命由我不由天。

长生之道在是,彼井中之蛙,怎知有此龙窟篱内之鷃?

安知有此凤巢?

闻药物火候之说,疑为茅法烧炼之术,奇奇怪怪,无所不为。

殊不知修炼大丹·

,成熟之日,金玉满堂,保命全形,富贵无比。

一切世间滓质之物,何足恋乎?

  其七

  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认本乡。

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后不堪尝。

  送归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厮配当。

药重一斤须二八,调停火候托阴阳。

  上诗言人人有长生之药,而末言药生之处、药生之时,故此诗发明药生端的;

佼学者随时用功,谨慎火候耳。

  西南者,坤方,为月晦极复苏,阴极生阳之地,在人为静极初动之时,这个静极之动,即是大药发现之时。

但动非外来客气情欲之动,亦非内里心意念头之动,乃天心良知之动,道心真知之动。

这个天心良知,道心真知,因其能超凡入圣,起死回生,故取象为药物;

因其静极之时,万缘俱息,天心良知,道心真知,有一点光辉露其端倪,故取象为产药之处;

因其天心良知,道心真知,为黑中之白,虚无中来,动从静生,如川之有源,故取象为药生川源之处。

这个药在先天为天心之良知,在后天为道心之真知。

道心者,即天心之影子;

真知者,即良知之影子。

因其天心陷于后天,不能常存,有时发现,别名为道心;

因其良知沉于欲海,光气暗晦,亦间或不昧,别名为真知。

若到返还以后,道心仍是天心,真知仍是良知,有时发现,间或不昧,即是道心真知之本乡。

盖有时发现,间或不昧处,有一点先天真一之生机存焉。

借此一点生机,逆而修之,何难由道心真知,而复还于天心良知耶。

但复还不难,总要知的静极而动,川源之处.老子云: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易》曰: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皆指此道心真知所生之川源耳。

  既知药生川源,须明下手时候。

修丹妙用,只是取道心一味为丹母,因其道心刚健,具有真知之情,取象为真铅,铅中有银,外黑内白。

道心中有真知,外晤而明,故仙真皆以道心真知比真铅。

不肯直指说破者,郑之重之,恐为匪人所窃盗也。

这个道心真知,为情欲掩埋,陷溺已深,不能自出,既知川源,可以渐采复还。

复还之法,仍要在情欲中寻求。

真知乃天一所生,为纯粹至清之阳水,壬水也。

情欲乃地六所生,为滓质至浊之阴水,癸水也。

壬水藏于癸水之中,非癸水生,而壬水不现,真铅不见。

铅遇癸生者,正阴阳二气交接,癸方生而犹未用事。

壬水未散,真知未昧,急须采取归于悬胎鼎内,则情欲无施,亦自消灭。

张三丰所谓要采他出墙花儿朵朵鲜者是也。

金逢望后者.既得真知来复,借此-点真知之真情,增而又增,进于刚健中正,纯粹之精。

如铅中炼出白金,色足明亮。

到此地位,良知良能,炯炯不昧,曲直而能应物,潜跃无不随心。

信步走去,头头是道,犹如一轮明月当空,照见三干大干世界,通幽达冥,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