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523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现代教育学基础教育目的文档格式.docx

教育是教育者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不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是万万不行的。

因此教育者在确定教育目的的时候,既要考虑到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也必须考虑到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者在提出教育目的的时候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必要选择时所持的一种价值取向。

1.社会本位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因此在确定教育目的的时候要更多地考虑国家的利益和社会的需求,至于受教育者的特点和需求则不需要过于关注。

持这种观点的教育家有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凯兴斯坦纳和法国教育家涂尔干等人。

如法国教育家涂尔干指出:

“教育就是一种使年轻一代系统地社会化的过程。

……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造就这种社会性。

”“教育对社会而言只是一种手段,只是社会为了在儿童内心形成自身存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采取的手段,因此塑造‘社会我’,这就是教育的目的。

社会本位论者强调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服务,这是正确的。

但这一观点在确定教育目的的时候,过于看重国家和社会集团的利益,但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需求严重忽视,这显然是错误的。

2.个人本位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是培养人,促进人自身本性和潜能发展的活动,个体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因此确定教育目的必须首先考虑受教育者的特点和需求,不能过多地考虑国家和社会的要求。

持这种观点的有法国教育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和美国教育家杜威等人。

如卢梭指出:

“真正自由的人,只做他能够做到的事情,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是我的第一个准则。

只要把这个原则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不断得出各种教育的准则。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指出:

“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个人的天赋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人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

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个人本位论高度重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强调把受教育者的特点和需求作为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但该理论忽视了国家和社会对培养人才的需求,这也是有缺陷的。

实际上,在确定教育目的的时候,教育者既要考虑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又要考虑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行。

五、马克思关于人的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系统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为什么人要全面发展以及如何全面发展等问题,是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理论基础。

1.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同时也包括人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等领域的发展。

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指少数人的全面发展,而是全面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变革的必然要求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是受社会发展水平制约的,现代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如劳动强度的降低,闲暇时间的增加,学习机会的增多等,这对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新人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认为要造就身心全面发展的新人,就要对他们实施全面的德育、智育、体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把青少年学生所受的教育与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并认为这是造就全面发展新人的唯一途径。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科学地解答了现代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等重大问题,为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我国确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六、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变迁

1957年,毛泽东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78年,我国政府宪法明确了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2015年我国政府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了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教育目的的最规范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描述。

通过对我国教育方针历史演变过程的考察,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制定的教育目的具有以下特点:

(1)培养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劳动者或建设者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热爱劳动的建设者,而不是培养不劳而获的人,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一点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长期坚持。

(2)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青少年学生是身心正在发展变化中的人,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不能过于专门化,这样他们今后的发展才有根基和后劲,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需要。

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基础教育阶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3)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

基础教育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必须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实际,要给学生学习者学习上更多的自由和选择,引导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要求自主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进度,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校外活动,促使自身个性的发展,成为具有丰富个性的人才。

(4)必须注意学生未来公民素质的养成

青少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国家公民素质的高低,因此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注意在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学生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

六、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为了把青少年培养成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对学生实施全面的教育。

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等五部分组成。

1.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领悟一定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组织学生参与道德实践活动,逐步获得道德知识,形成道德理念和良好道德行为的教育活动。

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法制教育等四个部分,而不是简单的思想教育或者是政治教育、品德教育。

2.智育

智育是教育者引导学生获取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能力,养成主动求知、乐于探究、终身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个性的教育活动。

智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活动,也不是仅仅让学生获取智能,智育除了让学生获取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智能外,还要引导他们陶冶品德,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主动求知、乐于探究、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技能和习惯。

3.体育

体育是教育者引导学生获得系统的健身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养成热爱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的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教育活动。

体育,不仅仅是体育锻炼活动,还包括卫生保健等。

现在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已经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这是颇有道理的。

4.美育

美育是教育者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接触自然、艺术和社会中美的因素,接受美的陶冶,促使他们获得审美的知识,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和文明习惯的教育活动。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帮助学生净化心灵,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1)美育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在鉴赏美的活动中身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启迪,促进他们良好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

(2)美育能拓宽学生的认识领域,扩大和加深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的作用,帮助学生端正对体育的态度和认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身心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

美育应该完成以下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和习惯;

(3)引导学生把美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在社会生活中表现美。

美育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各科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2)通过大自然进行美育;

(3)通过社会日常生活进行美育。

5.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的有利于自身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教育活动,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和劳动技术教育等。

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规定,我国基础教育机构从小学三年级起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把它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对待,不得随意删减。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利于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和职业技术素养,密切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增进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学习、主动探究、勇于实践的习惯。

从以上简要的介绍可以看出,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五个部分,各有特点、规律和功能,都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同时,这五个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

因此,我们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坚持五育并举,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如果教育者仅仅重视智育,重视让学生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准备升学考试,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则只能导致学生身心的片面发展,对学生个人、家庭和社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当然,我们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要求学校的所有学生都要平均发展。

实际上,全面发展并不排斥个性发展,我们要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教育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增长才能,发展个性。

七、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素质”原本作为生理学范畴的一个名词,是指人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等先天赋予的特征。

这种特征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才能的基础,其外在表现为性格、意志等。

现在,“素质”已发展演绎成一个更综合的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基本品质。

关于人的素质内涵,现在比较共识的是包含以下四个部分:

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

其中,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灵魂与方向,是做人的根本;

文化素质是人的发展基础,体现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

业务素质是人的立业本领,其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结构,还包括工作能力;

身心素质则是前三项素质的物质与精神的基础,反映了人对自然与社会的承受力。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为目的,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扎实基础的教育,它是与过于强调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的应试教育相对立的。

1999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决定》的文件,它是我国基础教育机构推进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消除组织中小学教育中过于偏重应试教育,忽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弊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要切实调动学习者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模式,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的一代新人。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要根据学习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确定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方式,给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更多的自由权和选择权,引导学习者按照自己的特点确定学习的方式和进度,促使自身个性的和谐发展。

【本章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3.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4.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组.教育学基础(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师(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6.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

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7.傅维利.师德读本(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王策三、黄济.现代教育论(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9.陈理宣.教育学原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余文森.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本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

2.教育方针

3.个人本位论;

4.社会本位论;

5.美育;

6.综合实践活动;

二、选择题

⒈教师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身份认同和角色定位,使其自觉按照角色要求为人处世。

这体现了教育的()

A.个体社会化功能;

B.个体个性化功能;

C.个体谋生性功能;

D.个体享用功能;

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社会分工;

C.普及教育;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3.在古希腊、古罗马教育中,雅典教育与斯巴达教育,古罗马教育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军事教育;

B.重视女子教育;

C.倡导身心和谐发展教育;

D.加强国家对教育;

4.教育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特别强调这一观点的教育学流派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5.美国教育家帕克认为,“一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目的是属于()

A.个体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文化本位论;

D.生活本位论;

6.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影响与制约,这意味着()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7..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涵义是()

A.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人的独立个性全面发展;

D.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8.最早把我国现阶段教育方针规定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

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决定》;

9.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的教育方针强调()。

A.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C.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

D.教育必须为现代化服务

10.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布鲁纳的《教育过程》一书问世。

下列对该书基本主张的概论中,不正确的是()

A.强调学术标准,注重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B.强调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和发现教学法的运用

C.强调中小学教师和课程专家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D.主张任何学科都能以某种方式交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

11.倾向于废除直接教学,废除考试的教学课程流派是()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C.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D.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12.古代斯巴达人为年轻一代所提供的教育主要是()

A.文雅教育 

B.文体教育;

C.职业教育;

D.军事体育训练;

13.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知识本位论;

D.能力本位论;

14.我国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

15.“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这句话强调知识作用的话出自()

A荀况;

B王充;

C王安石;

D颜元;

【答案解析】“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意思是说,人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

出自东汉哲学家王充在其无神论著作《论衡》。

16.关于终身教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终身教育是学习社会的基本特征;

B终身教育是为了发展人的职业能力和素质;

C终身教育涵盖了人的一生,不限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D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

17.现阶段我国高中教育属于()

A义务教育 ;

B专业教育;

C普通教育;

D基础教育;

18.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A.素质教育理论;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C.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D.终身教育理论

19.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20.()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方针;

B.教育规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制度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教育目的的作用;

2.如何理解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

3.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4.简要说明美育的意义与任务。

5.简要说明体育的意义与任务。

6.简要说明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本题参考答案】: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培养社会主义国家所需的建设者和劳动者;

(2)坚持全面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注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

四、论述题

1.简要说明我国全面发展教育各部分的关系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那部分最重要?

请说明原因;

3.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程中,造成学生身心片面发展,素质不高的原因何在?

应如何解决这些弊端?

五、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需要世界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要把我国建成文明幸福的国家,人才尤其是精英人才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我国教育必须集中精力搞好精英人才的培养。

因此说,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天才学生的教育上,至于其他学生就让他们随便发展吧。

2.农村高中的学生考上了大学,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才能帮助自己摆脱贫困的命运。

因此说,农村高中要把主要的力量帮助学生提高学业成绩,考上好大学。

至于学校的其他工作,必须为学生考上大学让路,必须为学生考上好的大学服务。

3.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4.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提高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不注重学习者学业成绩的提高。

5.体育就是身体锻炼的教育;

6.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某学校四(3)班语文老师要求学生用“如果~就~只能~”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理想。

学生甲:

“我妈妈常对我说,‘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去当清洁工’”。

学生乙:

“我爸爸常教育我,‘如果你不好好学习,就考不上大学,考不上大学,只能像我一样去打工。

”学生丙:

“老师经常告诉我们~~~”全班绝大多数学生的理想都是“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像电脑里设置的固定答案一样。

问题:

(1)你如何看待“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唯一理想的现象?

(2)针对这一现象,你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纽约市里士满区有所教会学校,它是贝钠特牧师在1930年创办的。

1983年,一位叫做普热诺夫的法学博士在对该区的居民的社会治安状况的调查中发现,50年来,从这所教会学校毕业的学生中在纽约警察局的犯罪记录最低。

对此,普热诺夫博士在当地做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

凡是在该校学习和工作过的人,只要能打听到住址和信箱,他都会给对方寄去一份调查表,询问他们:

贝纳特学校教会了你什么?

在回收的答卷中,74%的人答道:

“母校让我们明白了‘一支铅笔有多少种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