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725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4 大小:119.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4页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4页
亲,该文档总共10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10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政治文明的历程Word格式.docx

西汉推行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除王国的威胁;

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

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隋唐:

隋首创三省六部制(中央官制)和科举制(选官制度),唐朝继承并完备,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其特点是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

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

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做官,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还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军制)。

用分权(相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三省六部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

(5)加强——北宋:

集中军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

立更戍法;

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

派文官做知州,与州通判互相牵制;

集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集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强干弱枝,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

北宋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积极和消极影响)

(6)新发展——元朝:

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还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即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省);

行省制度是古代郡县制的新发展,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当代省区的规模,对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特点:

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

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或顶峰)——明清:

①明初调整中央官制,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空前提高;

调整地方官制,实行三司分权,互相牵制,大权统归中央;

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

制定《大明律》,充分体现君主的专制意志;

设厂卫特务机构(厂卫特务机构是明朝专制主义强化的极端表现);

采取八股取士。

明特点:

分散丞相权力和地方长官的权力,加强皇权,同时加强思想控制。

②前清沿用明制,雍正时增设军机处,使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大兴文字狱,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表明其衰落之势)

3、近代以来,清政府对专制主义中央集制度的维护、最终废除和复辟帝制活动:

①晚清王朝的维护:

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

②最终推翻:

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

③两次帝制复辟:

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4、专制主义集权的政治特征:

①中国为农业大国,土广民众,于分散中求稳定需要集权;

②是封建地主阶级经济、政治需要的产物;

③封建社会早、中期进步作用明显:

创造出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国家统一、中华民族形成和中对外文化交流。

也有对广大人民的统治、镇压加强的一面。

④晚清消极、反动作用为主:

经济上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政治上拒绝民主,人民毫无地位;

思想上禁锢、抑制科学文化发展。

但也有维护国家主权、巩固统一的一面。

⑤专制主义本质上是政治文明的对立物,它滋养保守,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源。

5、特点:

①皇权至高无上,且终身与世袭;

②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

③皇帝从决策到行使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④皇权往往借助于“神权”和文化专制来巩固统治;

⑤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

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地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在元明清三朝,再没有出现过国家大分裂;

三是对人们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典型的表现。

7、中国古代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1)加强君主权力。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董仲舒用新儒术神化王权,明清时期君主权力空前加强。

(2)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清八股取士,清代大兴文字狱。

(3)改革中央机构:

秦始皇设三公九卿,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代废丞相,清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改革都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4)注重选拔官吏。

秦汉用察举制,魏晋盛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后科举取士,都是培养和选拔忠君之臣。

(5)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秦汉时确立郡县制,北宋将地方大权集中于中央,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地方设三司等。

8、评价: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起着不同的作用。

具体说,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进步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起消极甚至反动的作用。

积极作用: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封建社会的初期和中期具有进步意义,表现在:

(1)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防止分裂割据,有利于抵御外国侵略,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有利于维护国内政局的稳定,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3)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文化建设,如修筑长城、兴修水利等;

(4)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如生产工具和农作物品种的推广等,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消极作用:

表现在封建社会的后期: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

9、消亡原因: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灭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外来影响的必然结果。

(1)经济上,在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得以产生,并得到发展,这必然要求废除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专制制度,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废除专制制度;

(3)外来影响,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的传入,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并为建立新制度提供了模式。

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

 

(1)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

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2)从秦始皇起,皇帝的特权在制度上进一步明确。

(3)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政府,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皇帝制度走向极端。

(4)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针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5)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

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6)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2.古代官制

(1)中央官制

①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②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

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③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总揽中央行政权力。

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

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④元世祖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统治机构。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

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

另外,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

⑤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六部。

三省制度结束后,设立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步形成内阁制度。

⑥清初,中央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保留着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皇权受到限制。

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后加以传达执行,地方军政首脑直接听从皇帝指挥,君主专制制度走向顶峰。

⑦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衙门,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地位高于六部,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

⑧1901年按《辛丑条约》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2)地方官制。

①分封制:

西周开始实施分封制。

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

  ②郡县制:

战国时期,商鞅“废分封,行县制”。

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在地方普遍推广,分封制被废除,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础。

  ③郡国并行:

西汉初年的地方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通过汉武帝的“推恩令”“附益之法”,“郡国并行”之制名存实亡,地方行政制度复归为郡县制;

东汉的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转变成州、郡、县三级制。

④猛安谋克制:

金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制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它对金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⑤蕃汉分治:

辽统治者实行蕃汉分治制度,在中央设置南面官和北面官。

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沿用唐以来的官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权力不及北面官大;

北面官均由契丹人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蕃汉分治制度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⑥行省制:

元朝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后来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区的名称,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区的规模,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今台湾)。

 ⑦僧官制度:

明朝实行僧官制度,对西藏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各级僧官也由朝廷任免,法王实际上是最高的僧官。

⑧驻藏大臣:

清朝确立了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了驻藏大臣制度,代表中央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⑨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明清时期,我国对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明朝沿袭元朝)和“改土归流”政策。

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设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级政府机关,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土司长官,允许其世袭。

土司首领必须忠于朝廷,按时向朝廷交纳贡赋。

明初西南地区的两个宣慰司叛乱,明朝派兵平定后,开始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后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省一级行政单位;

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地实施改土归流政策,土司制度随之逐渐消亡。

3.选官制度

⑴世袭制: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了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1912年.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退位。

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阶级对立的产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⑵军功授爵:

在政治上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享受爵禄的特权,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建立。

⑶察举制

①含义:

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之一。

②演变:

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后期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世家地主因此而发展起来。

东汉时期,逐渐被官僚家族支配。

③作用:

促成汉武帝时人才辈出,国家鼎盛。

东汉之后助长了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⑷九品中正制:

三国时的魏国评定州郡人才高低,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

中正,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⑸科举制

 ①时间:

隋朝至晚清时期。

 ②含义:

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选官制度。

 ③依据:

考试成绩。

 ④沿革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

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

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

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

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

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

实行糊名制,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

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

明朝沿袭了前代科举取士制度。

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

八股取士制度,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1898年,戊戌变法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20世纪初,由于国内形势的剧变,封建科举制度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1905年,清末新政中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

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使门第不高但有才干的庶族地主也能参予到统治集团中来。

评价:

积极意义:

①科举制的实行,剥夺了士族地主的政治特权,削弱了地主豪强士族的势力,使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有利于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选官方面的腐败,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拔制度,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②通过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有利于笼络人才,缓和了矛盾,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

③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发展。

消极影响:

明清时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取士,禁锢了士人的思想,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

其种种弊端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极端化的产物。

4.监察制度

(1)秦朝:

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2)西汉:

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3)东汉:

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

东汉末年,刺史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4)北宋:

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有效,使知州和通判互相牵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⑸元朝:

御史台

(6)明朝:

设厂卫特务机构,其中,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负责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直接由皇帝指挥;

后来,明统治者又先后设东厂、西厂,由宦官统领,皇帝直接控制。

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

它成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三、古代重要的法制建设:

1、演变:

(1)春秋战国:

法制建设出现高潮,法制思想百花齐放。

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他主张“以法为本”,“法不阿贵”(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受法的约束)

影响:

这种思想在战国的大变革时期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是有积极意义的。

(2)秦朝: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崇法抑儒,以法为教。

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对后世封建律令的制订很有影响。

(秦为创建统一法律时期,以综合性、严密性、严酷性著称,但立法者又践踏法律)

(3)汉朝:

开始儒家思想影响法制建设时期(“约法三章”之尊重生命和财产为典型表现;

礼法交融,儒法互用)

(4)宋代:

中央加强对地方司法控制时期(宋太祖向地方派法官,王安石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

(5)明朝:

明太祖制定《大明律》,增加经济立法;

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对贪污贿赂罪严惩不贷。

2、关于古代德政政治行为的认识:

(1)古人特别重视“民”和“德”在为政中的重要地位。

孔子、孟子从理论上提出“民贵君轻”和行“德政”的重要性。

汉唐统治者实践“存百姓”思想,励精图治,出现大治局面(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

(2)“德政”、“得民”措施多种多样,或政治上的开明之举与轻刑罚,或经济上的完善制度与轻赋税,或民族关系上的“华夷一体”与重交往,促进了社会和睦安定(如唐太宗被少数民族自愿尊为“天可汗”是表现之一)。

(3)暴政、虐政成为历史谴责的对象(如夏桀、商纣、秦隋暴政、焚书坑儒、文字狱等),德政成为褒扬的模范(如文帝、景帝、唐太宗等)。

(4)选官重视德才兼备,为“德政”、“得民”提供人员素质的基础保证(汉代举孝廉、唐太宗求访贤哲、唐玄宗选贤任能等),且加强官吏考核。

(5)“为政以德”“政在得民”作为一种政治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政治行为文明之中延续至今,为社会主流认识所赞扬。

(6)不同时代的“德”“民”含义不同,古代的“民”是权利的客体,今天的民是权利的主体。

(7)“为政以德”并不排斥法。

汉代以下,往往是外儒内法,因而,历朝都加强法制建设。

★重点问题思考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的两大矛盾和两大思想各是什么?

试以史实说明。

二、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度的比较(提示:

不同点的比较点有时代不同、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同、作用和影响不同等,相同点性质、目的、结果等)

三、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在我国古代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

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

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

这种情况在宋、明两代尤为突出。

 我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度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

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它们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四、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废除于清末,历经1300多年,自古以来对其褒贬不一,那么,你如何评价科举制度?

五、规律技巧提炼

1.制度建设以政体为主,政体建设的过程,也是逐渐走向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过程。

以人权为连接点与中国史、世界史的有关重要法律文献等联系起来。

2.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中央及地方政治制度的沿革、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等。

3.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历史也是一个发展的、渐进的过程,如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就经历了一个变革完善的过程。

由此可见,改革是必要的,只有不断改革才能顺应历史潮流,跟上时代的脚步。

4.封建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从根本目的上看都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和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的阶级性及其基本职能。

5.评价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要注意两大问题:

一是要把历史事件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评价;

二是要用一分为二辩证的观点客观地看待历史。

★专题训练

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建立,逐步发展、完善,至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据此回答1一5题。

1.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

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特征是()

A.皇权至高无上    B.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C.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D.中央政府设“三公九卿”

3.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其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加强了皇权

C.有利于选拔人才      D.中央机构有明确分工与制约,提高了工作效率

4.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政治作用是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       B.免除了中央的财政危机

C.使中央有足够的岁币搞议和  D.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条件

5.从明朝废垂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①封建专制进一步加强 ②皇权更加巩固 ③封建制度渐趋衰落 ④实权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注重政治制度的革新。

据此回答6一8题。

6.汉朝实行了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主要是()

A.编户齐民B.察举制   C.封国制D.刺史制度

7.下列有关两汉时期察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B.它是一种自上而下推举人才为官的制度

C.察举是两汉选用官吏的惟一途径

D.个人声望始终是察举的重要标准

8.隋唐开始,最有利于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理想的途径是()

A.建立军功B.参加科举考试C.弃农经商D.依靠门第出身

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大都促进了社会进步,但也有的阻碍了历史的发展。

据此回答9一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