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91927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docx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期末试题

【模块考试定位】

模块考试命题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山东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内容调整意见》,努力体现新课程理念,全面落实对三维课程目标的要求,力求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

命题时,强调以课程标准为基准、以学科的重点内容为核心,对知识与技能进行考查;同时,适度加强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并通过选材、设问等方式渗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为了落实“减负”要求,正确引导教学,在命题时,切实将难度降下来,力求难度系数在0.7以上。

【试卷结构说明】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题量:

选择题25小题,非选择题3个小题。

共28个题目

3.结构:

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非选择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5分,共50分,全卷满分100分。

【命题注意事项】

1.难度系数必须控制在0.7以上,体现基础性,兼顾能力考查。

2.要坚持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避免出现过多的新题。

3.要坚持全部试题必须自创的命题原则,坚决避免使用成题。

4.题干表述模糊、评分标准过高或界定不清往往会导致试题难度上升,命题时应特别注意。

5.命题时所选取的材料要有时代气息,不能太陈旧。

6.全卷应有较强的整体性,体现一定的风格,如人文性、图文并茂等;具体题目的命制除了体现知识点之外,还要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养。

高一历史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每当清明节许多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寻宗问祖。

这种“寻宗问祖”的活动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井田制

2.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礼仪制度逐渐规范B.君臣关系日益紧张

C.皇权不断得到加强D.对地方控制更严密

3.中国古代某地发生洪灾,内阁大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情境最有可能出现于

A.秦朝B.明朝C.唐朝D.汉朝

4.961年,宋太祖对石守信等人说:

“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

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这段话的真实意图是要石守信等人

A.积累财富B.交出兵权C.安享晚年D.享受生活

5.右图是古代雅典的刻有人名的陶片,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视角看,该陶片所反映的最主要历史信息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B.雅典发达的制陶工艺

C.雅典趋向成熟的文字D.纪念雅典著名的执政官

6.“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A.少数服从多数B.轮番而治C.人民主权D.代议制

7.《十二铜表法》规定:

“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

”这一规定反映的实质是

A.法律严酷野蛮B.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C.法律公平公正D.极力维护私有财产

8.光荣革命后,英国的统治方式实现了重大转变,主要表现在

A.国王兼任内阁首相B.王室成为统治中心

C.议会对内阁负责D.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9.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法——美国1787宪法,其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精神是

A.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B.加强联邦政府的权力

C.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D.实行总统制

10.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大都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国家元首的共同点是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有权解散议会

C.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D.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11.右图所示是1860年在战争中披掠走、流失海外的圆明园中的物

品鼠首和兔首铜像,近期被法国拍卖。

侵略者掠走该物品是在

A.鸦片战争中B.甲午中日战争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12.“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

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

”这首曾在安徽芜湖地区流传的

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B.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C.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D.北伐战争时期安徽的农民斗争

13.近代列强侵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4.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A.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骞D.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

15.下列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副对联中,反映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

A.“学生含冤,定卜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16.《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描述的是中共哪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A.第四次反“围剿”B.第五次反“围剿”

C.红军长征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7.三大战役胜利后,为推翻国民党政权,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渡江战役。

渡江战役的“江”是指

A.乌江B.长江C.湘江D.闽江

18.历史上的标语口号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列标语口号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打倒列强,除军阔”②“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③②①④D.④③①②

19.“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此观点说明了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是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D.实行军事援助

20.“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确切含义是

A.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B.一个国家,两种经济制度

C.一个国家,两种文化制度D.一个国家,两种法律制度

21.“自从1949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

据材料信息,这应出自

A.1995年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大业谈话B.1992年“九二共识”

C.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D.20**年胡锦涛与连战会谈新闻公告

22.1956年,中国共产党为处理与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B.“求同存异”

C.“肝胆相照,荣辱与共”D.“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23.黄公望是元朝著名画家,有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

如今,此画一半存于杭州博物院,一半存于台北故宫,它何时才能合二为一?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收藏于台北的那半幅画将来福州展出。

这反映了海峡两岸正不断密切

A.司法互助B.商贸往来C.医药卫生合作D.文化交流

24.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

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香港回归

B.中共八大

C.亚非会议

D.政协会议

25.下列材料表明美国政府将采取的行动是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希腊之生存已受恐怖分子威胁,由共产党领导之数千武装人员在许多地区,尤以北部边界各处,违抗政府之命令……欲使希腊成为自足、自给、自尊之民主国家,(政府)必须获得援助。

而美国必须予以援助。

——杜鲁门,1947年

A.援助希腊反政府武装 B.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C.推行遏制共产主义战略 D.与英国在希腊展开争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第Ⅱ卷共3个题,共50分。

一律答在答题纸上。

26.(18分)社会组织方式的演进,是人类政治文明史的主要内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汉书》“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这表明把新创的政治制度推向全国。

简述秦朝政治制度中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4分)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

(3分)

(2)同盟会宣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攻击之!

”这表明资产阶级要用近代政治制度改造中国社会。

指出民国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制度方面改造中国的举措,(2分)并简要分析其历史作用。

(2分)

(3)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北平群众聚集在中南海新华门前,热烈庆祝会议的召开。

毛泽东指出:

“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国实行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

(1分)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有何发展?

(3分)

(4)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就要求我们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在新时期政治文明建设方面作出的正确探索。

(3分)

27.(17分)社会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又是一种人类的重要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1)根据材料一,“两位学者和战士”指的是谁?

(4分)他们所创立的科学理论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历史文献?

(2分)概括材料二的中心内容。

(2分)

列宁宣布苏维埃政府成立

开国大典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上述理论在哪两个国家得以成功实践。

(4分)简要说明上述两个历史事件的国内意义?

(4分)

28.(15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说:

“目前的多极化趋势将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础。

多极化为各国提供了机会,能够使他们在国际社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希望及雄心。

只有通过国家间持续的对话,交流观点,才有可能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而国际关系民主化则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1)材料一提出多极化趋势,“多极”是指哪些国家和政治势力?

(6分)

材料二“霸权稳定论”的支持者们认为,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他们,这个世界就是个无政府的世界,肯定会一团糟。

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

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

——以上材料均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

(2)材料一与材料二相比,关于保障国际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式有何不同?

(4分)

(3)你同意材料一、二的哪种观点,说明理由。

(5分)

高一历史质量检测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C

C

B

B

A

C

D

D

C

D

C

B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选项

A

D

C

B

A

B

A

C

D

D

A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18分)

(1)创新内容: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分)包括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3分,回答“法律制度、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只得1分)

影响: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为后世沿用;(2分,回答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明清以后,专制制度越来越成为社会进步的羁绊。

(1分)

(2)举措:

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成立南京临时政府);(1分)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分)

作用:

使民主政治、共和政体成为历史潮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有利于社会进步。

(1分)

(3)机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分)

发展: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每点1分)

(4)探索:

颁布1982宪法并进行多次修订;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全面立法);民主政治体制恢复完善(国家领导体制、人大、政协、基层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创建特别行政区制度等。

(3分,每点1分,答任意三点即可)

27.(17分)

(1)“两位学者和战士”:

马克思和恩格斯。

(4分)

理论:

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2分)

(2)历史文献:

《共产党宣言》。

(1分) 

中心内容: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2分)

(3)成功实践:

俄国(或苏俄)、(2分)中国。

(2分)

国内意义:

俄国:

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2分)中国:

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2分)

28.(15分)

(1)国家和政治势力:

美国、日本、西欧(欧盟)、中国、俄罗斯、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国家)。

(6分)

(2)不同:

材料一认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维护世界和平(应努力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以保障国际和平;多极化趋势论等)。

(2分)材料二认为推行霸权主义有利于维护世界稳定(用美国一国的霸权主义或单边主义保障国际和平;霸权稳定论等)。

(2分)

(3)同意第一种。

(1分)理由:

多极化趋势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多极化格局中更容易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有利于实施中国的多元化外交战略;有利于国际政治民主化;而霸权主义是地区冲突和战争的根源之一,这是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的。

(每点2分,共4分,答任意两点即可)

同意第二种。

(1分)理由:

通向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道路是漫长曲折的;一定阶段内出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必然的;霸权对全局的稳定性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每点2分,共4分,答任意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