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4805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4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真题docWord文档格式.docx

C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均是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

D体重进行性下降提示消化道出血可能由恶性肿瘤引起

E出血性胃炎可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服用史

C

部分门脉高压患者出血是因为门脉高压性胃病所引起的出血。

7.考虑诊断为下列哪种急腹症时,不应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

A低位完全性机械性肠梗阻

B腹腔内出血

C腹部闭合性损伤

D原发性腹膜炎

E继发性腹膜炎

穿刺易误伤肠管。

8.保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彻底性和完全性的关键在于结扎和切断以下哪一支血管

A胃短静脉

B左膈下静脉

C胃冠状静脉

D胃网膜左静脉

E高位食管支或异位高位食管支

9.关于急性腹膜炎手术指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无论原发性腹膜炎或继发性腹膜炎,一经确诊均应行手术治疗

B经非手术治疗12小时症状、体征加重

C中毒症状明显,伴有休克表现

D继发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弥漫性腹膜炎

E弥漫性腹膜炎无局限趋势

原发性腹膜炎患者,如非手术治疗无效,腹膜炎加重或诊断上不能排除继发性腹膜炎,则考虑剖腹探查。

10.胆总管的血液供应主要来源于下列哪个动脉的分支

A胃右动脉

B肝左动脉

C肝固有动脉

D胃十二指肠动脉

E胆囊动脉

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上段由胆囊动脉的分支供应,胆总管中段由肝固有动脉右支供给,胆总管下段由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胰十二指肠后上动脉分支供应。

11.无结石性胆囊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胆道蛔虫引起感染

B致病菌随血行扩散至胆囊

C迷走神经功能亢进

D胆汁淤滞

E胆汁中胆固醇过多

无结石性胆囊炎则因胆囊功能异常,排空障碍,或致病菌自血液循环传播而引起。

12.以下有关肠梗阻时腹胀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高位肠梗阻腹胀可不明显

B低位性小肠梗阻时,腹胀可以遍及全腹

C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腹胀通常不显著

D腹部隆起不对称往往是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

E回盲瓣功能良好时,结肠梗阻可引起腹周显著膨胀

麻痹性肠梗阻时,肠管扩张,肠蠕动减弱,腹胀明显。

13.回结型肠套叠的典型X线表现为

A阶梯状排列的气液平面,常集中于腹中部

B扩张的肠袢分布于腹部周围,可见结肠袋

C钡灌肠有“杯口状”阴影

D腹平片有“鱼骨刺”状影

E肠袢里倒“U”字形排列

套叠顶端致密的软组织肿块呈半圆形,向充气的结肠内突出,气柱前端形成杯口影、钳状阴影或球形阴影。

当气体到达回盲部,则往往见到巨大的充盈缺损。

14.直肠肛管周围脓肿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A肛门周围皮下脓肿

B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C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D直肠后间隙脓肿

E高位肌间脓肿

肛周脓肿最常见,主要症状是肛周持续性跳动性疼痛,排便、受压及咳嗽时加重,而全身感染症状不明显。

15.肛裂典型的临床特点为

A无痛性鲜血便

B肛门脱出物

C肛门疼痛、便秘、出血

D间断排脓血便

E肛门瘙痒

肛裂的典型临床表现为疼痛、便秘和出血;

局部检查发现肛裂三联征,即肛裂、前哨痔和齿状线上相应的乳头肥大,就可确诊。

16.女性,65岁,上腹不适2个月,伴大便次数增多和排暗红色便。

查体:

腹平软,中上腹可触及一直径3.5cm的肿物,化验:

血红蛋白60g/L,大便隐血(+)。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癌

B横结肠癌

C胆囊癌

D壶腹周围癌

E肝癌

该患者以腹泻、血便为主要症状,目前贫血、上腹部可触及包块,应首先考虑肠道方面疾病。

17.女性,40岁,反复发作性上腹疼痛4年,多次于夜间痛醒,进食后疼痛可暂时缓解。

突发上腹剧痛2小时,入院查体:

体温37.9'

C,全腹压痛,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消失。

实验室检查;

WBC11×

109/L,血清淀粉酶160U/L(Somogyi法)。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位急性阑尾炎

B溃疡病穿孔

C急性胰腺炎

D急性胆囊炎

E绞窄性肠梗阻

空腹疼痛及夜间疼痛多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症状,目前患者出现板状腹,考虑弥漫性腹膜炎,查淀粉酶不高,结合既往病史,应为溃疡病穿孔。

18.男性,52岁,右上腹胀痛、低热,贫血半年,6小时前起床突感头晕,右上腹剧痛。

血压70/50mmHg,心率110/min,体温37.7℃,面色苍白,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化验:

Hb50g/L,WBC13×

109/L。

A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B胆囊炎坏疽穿孔

C肝癌破裂出血

D肠伤寒穿孔

E胆道蛔虫

根据检查结果,患者明显出现失血性休克症状,综合既往病史及选项,以肝癌破裂可能性大。

19.男性,50岁,门静脉高压大出血,急诊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2天再次呕血,三腔管压迫和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停药后又有呕血,且患者有嗜睡,轻度黄疸。

为控制出血,进一步处理应该是

A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治疗

B脾肾静脉分流术

C限制性门—腔分流术

D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分流术

E血管造影加栓塞术

患者术后2天再次出血,一般情况差,不宜再次手术,首先考虑非手术治疗。

20.男性,39岁,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寒战、发热20小时。

体温38.7℃,巩膜轻度黄染,右上腹压痛及轻度肌紧张,血常规:

WBC18.4×

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是

A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

B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

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

D腹部B超检查

E静脉胆道造影

D

患者考虑胆石症,首选B超检查。

21.男性,36岁,右上腹疼痛、发热1天。

患者神情淡漠,体温39.5℃,心率108/min,血压95/55mmHg,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和肌紧张,肝区叩痛。

B超见胆囊多发结石,胆总管直径1.6cm,胆总管下端见强回声光团伴声影.此时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是

A尽快行单纯胆囊切除手术

B采用非手术治疗并密切监护

C积极抗休克治疗,待休克好转后安排手术

D尽快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E急诊行胆总管探查引流手术

患者出现高热,应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应急诊手术治疗。

22.女性,67岁,进行性无痛性黄疽3周,剖腹探查发现肝脏右叶可触及两个直径2cm的质硬结节,胆囊12cm×

6cm,壁厚,胆总管直径2cm,胰头部可触及质硬肿物,包绕肠系膜上静脉浸润性生长。

应选用下列哪种手术

A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B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

C全胰腺切除术

D胆管空肠吻合术

E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晚期胰头癌并肝转移,肿瘤侵犯血管,无手术切除指征,应行姑息性减黄手术。

23.男性,50岁,以“急性重症胰腺炎”收入院。

给予静脉输液抗炎和抑制胰酶分秘治疗。

患者出现易激惹,肢端麻木、手足抽搐等症状。

查体发现膝腱反射亢进,可能为

A高渗性缺水

B低钾血症

C低钠血症

D等渗性缺水

E低钙血症

胰腺炎的并发症之一为低钙血症。

24.女性,32岁,近两年来反复出现双手手指麻木和疼痛症状,顺序性发作手部皮肤苍白、青紫、潮红。

查体,心率88/min,血压115/75mmHg,双侧桡动脉搏动正常。

A雷诺综合征

B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C血栓性浅静脉炎

D损伤性动静脉瘘

E深静脉血栓形成

雷诺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5.男性,23岁,颈部被刺伤1小时。

查体发现:

颈部伤口血肿,呼气时伤口有泡沫样液体流出,三凹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气管损伤

B食管损伤

C膈神经损伤

D颈内静脉损伤

E颈部交感神经损伤

呼气时有气体呼出,表明外伤与气道相通。

26.女性,27岁,因左侧甲状腺肿物行左侧甲状腺全切手术,术中冷冻病理切片结果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是

A结束手术,术后安排131Ⅰ放射治疗

B继续手术,切除全部甲状腺组织并清扫颈部淋巴结

C结束手术,术后安排化疗

D继续手术,行右侧甲状腺次全切除和甲状腺峡部切除

E切除甲状腺峡部后结束手术

乳头状腺癌无转移者,行同侧腺体及峡部全切,加对侧腺体大部切除,5年治愈率90%;

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同时清除淋巴结。

27.女性,36岁,偶然发现右侧乳头溢液一天。

体检:

右侧乳晕下缘可以触及直径约0.5cm的肿物,质韧光滑,不伴触痛;

轻压肿物可见乳头少量淡红色溢液,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乳癌

B乳腺炎

C乳腺纤维腺瘤

D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E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的妇女,约75%的病例发生于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分。

查体时部分病人可以在乳头附近扪到较小的质软肿块,轻压可以从乳头流出血性液体。

28.女性,4岁,阵发性腹痛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3天。

轻度腹胀,全腹压痛,左侧腹股沟区可见直径5cm的半球型包块,压痛显著。

X线腹平片显示腹部多个液气平面,最可能的诊断是

A寒性脓肿继发感染

B嵌顿性直疝

C急性淋巴结炎

D嵌顿性股疝

E粘连性肠梗阻

直疝多见于老年.较少发生嵌顿。

29.男性,16岁,6小时前被自行车撞伤左上腹部,当时除左腹部疼痛外无其他症状。

回家引出现全腹疼痛,来诊时血压75/45mmHg(10/6kPa),神志清楚,有全腹压痛和腹膜刺激现象,移动性浊音(+),此病人的处理不妥当的是

A给予杜冷丁止痛

B留院观察

C静脉输液

D急诊行剖腹探查手术

EB超检查

考虑脾破裂,止痛会掩盖症状,延误病情。

30.男性,25岁,从汽车上摔下,左侧第10、11、12肋骨骨折,未发现其他损伤,2天后出院。

出院后第5天病人主诉剧烈腹痛,且进入休克状态,考虑诊断是

A肠穿孔

B延迟性脾破裂

C肾出血

D血胸

E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

左上腹外伤后,首先考虑脾破裂、肋骨骨折、血气胸、左肾损伤等,患者外伤后5天出现休克,考虑大出血,选项中脾破裂符合上述症状。

31.女性,13岁,全腹疼痛18小时。

体温38℃,全腹压痛,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消失。

1周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腹穿抽出5ml稀薄无臭味的脓液,首先应考虑

A消化性溃疡穿孔

B胆囊穿孔

C原发性腹膜炎

D急性胰腺炎

E阑尾炎穿孔

原发性腹膜炎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腹腔穿刺液混浊,无臭味。

32.男性,45岁,经胃镜和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癌。

术中探查发现胃窦部直径4cm的肿块,肿物已经侵出浆膜层,并与肝左外叶及横结肠形成局部浸润,胃大弯和胃小弯侧淋巴结肿大,此时最适合的手术方式是以下哪一种

A立即关腹,术后应用联合化疗

B行联合脏器切除术

C行单纯胃大部切除术

D行全胃切除术

E行横结肠切除术

胃癌侵犯周围脏器时,在肿瘤可以切除的情况下,应行肿瘤扩大根治术。

33.男性,47岁,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吻合)术后第4天,体温39.4℃,呼吸急促,右上腹疼痛并向右肩部放射。

右上腹明显压痛伴肌紧张,肝上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4肋间。

白细胞13.2×

X线显示右膈抬高,活动减弱,右侧肋膈角消失,膈下未见游离气体。

该患者可能存在的并发症是

A右下肺炎

B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C肝脓肿

E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胃癌术后出现右上腹疼痛,首先考虑十二指肠残端出现破裂,该患者高热、血象高、膈肌上抬等,均符合十二指肠残端破裂的特点。

34.女性,23岁,阑尾切除术后第4天,体温38℃,不伴腹痛,首先应做的检查是

A检查伤口情况

B行血常规检查

C腹部B超检查

D拍摄胸片

E立即进行血培养

术后低热,无腹痛等症状,首先应检查切口情况,考虑切口感染。

35.男性,40岁,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后2年,上腹持续性烧灼痛6个月,服用抗酸药无效;

偶有呕吐,呕吐物含胆汁,吐,后疼痛不缓解。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吻合口不全梗阻

B倾倒综合征

C胃潴留

D碱性反流性胃炎

E吻合口溃疡

36.男性,36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行双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第;

2天突然出现面部麻木及手足搐搦,有关手足搐搦的处理,正确的是

A气管切开

B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C静脉注射镇静药

D静脉滴注碘化钾溶液

E静脉注射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

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各考题题干所提供的信息,在每题下面的A、B、C、D。

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女性,32岁,右乳肿物伴间断疼痛2个月余。

双乳未见红肿、凹陷、突起,右乳外上象限可及多个大小不一、质韧结节,双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

37.最可能的诊断是

A乳腺纤维腺瘤

B乳腺癌

C乳腺囊性增生病

D急性乳腺炎

E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腺囊性增生病特点:

乳房间断性胀疼和乳房肿块,多在月经前和月经期症状加重,肿块多为多发性,大小、质地均可不一,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有时伴浆液性或血性乳头溢液。

38.为指导治疗,首先应做哪项检查

A红外线

BB超

C乳腺热图像

D胸部X线片

E针吸细胞学检查

39.若肿物局限于上述象限,临床最适宜进行

A手术活检

B抗生素治疗

C口服雌激素

D口服孕激素

E定期观察

女性,36岁,发现右乳肿物3周,无不适,既往无乳头溢液史。

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直径约2.5cm、边界清楚、质硬的肿块,活动可,局部皮肤无异常,双侧腋窝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40.对于明确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钼靶X线

B红外线扫描

CB超

D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

E热图像

D

4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乳腺炎

B乳腺增生

C乳腺癌

D乳管内乳头状瘤

E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癌多发生于40~60岁绝经期前后妇女,早期表现为无症状的单发肿块,肿块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质地坚硬,欠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差。

42.最适宜的手术方式为

A肿物切除术

B改良根治术

C单纯乳腺切除术

D扩大根治术

E象限切除术

43.按TNM分期标准,该肿物大小为

AT0

BT1

CT2

DT3

ET4

女性,56岁,1年前开始出现久站或咳嗽时左腹股沟区胀痛,平卧时无不适。

体态较胖,腹部无压痛,站立时左腹股沟下内侧突起半球形包块,嘱患者咳嗽时无明显冲击感。

44.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左侧腹股沟斜疝

B左腹股沟脂肪瘤

C左腹股沟肿大淋巴结

D大隐静脉曲张结节

E左侧股疝

股疝通常较小,常在卵圆窝处表现为一半球形突起,平卧还纳内容物后,疝块有时不完全消失,且疝囊颈狭小,咳嗽冲击感也不明显。

45.术前准备的重点在于

A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B胃肠道准备

C手术区皮肤准备

D心电图检查

E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控制慢性咳嗽症状

避免术后因腹内压增高导致疝复发。

46.手术治疗应选择的术式是

AFerguson法

BBassini法

CMcVay法

D疝囊高位结扎术

EHalsted法

股疝易嵌顿,确诊后即应及时手术治疗。

手术常用McVay修补法,在处理疝囊后,于腹股沟韧带后方把腹股沟韧带、腔隙韧带和耻骨肌筋膜缝合在一起,借以关闭股环。

男性,37岁,上腹不适、反酸,嗳气5年,反复发作恶心、呕吐3个月,呕吐物为宿食,不含胆汁,体重减轻4kg。

查体,上腹部饱满、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肿物;

移动性浊音(-),振水音(+)。

47.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胃窦癌

B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

C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

D胃溃疡

E壶腹部癌

患者有明确幽门梗阻表现。

48.患者最有可能合并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代谢失衡是

A代谢性酸中毒合并高钾血症

B代谢性酸中毒合并低钾血症

C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低钾血症

D低氯性碱中毒合并高钾血症

E低氯性碱中毒合并低钾血症

49.该患者静脉补液应首选

A1.25%碳酸氢钠+氯化钾

B5%葡萄糖盐水+氯化钾

C1/6M乳酸钠液+氯化钾

D2%氯化铵溶液+氯化钾

E复方氯化钠溶液

50.初步纠正患者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代谢失衡以后,最适宜的治疗方案是

A胃大部切除术

B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

C服用胃肠动力药

D胃癌根治手术

E留置胃肠减压管,进一步观察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

收藏分享医内

第二届资源上传大赛【儿科学分、100充值卡、U盘、爱医币】

2#沙发

发表于2010-8-1109:

12|只看该作者

2011年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试题及答案

(二)

1.甲状腺上、中静脉血液流入 

A颈内静脉

B颈外静脉

C颈总静脉

D无名静脉

E上腔静脉

静脉中,甲状腺上、中静脉均流入颈内静脉,甲状腺下、最下静脉则流入无名静脉。

2.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

A久食含有硫脲的食物,阻止甲状腺素的合成

B青春期碘需要量增加

C碘摄入不足

D先天缺乏合成甲状腺素的酶

E情绪易激动

我国推行力D碘盐后单纯甲肿发病明显减少。

3.突眼性甲状腺肿又称

A单纯性甲状腺肿

B继发性甲亢

C高功能性腺瘤

D原发性甲亢

E地方性甲状腺肿

4.不属于乳腺癌的常见X线表现的是

A密度增高肿块影

B毛刺征

C粗大、散在钙化点

D泥沙样钙化点

E肿块边界不规则

乳腺癌X线直接征象:

①肿块或局限性致密影,肿块为乳腺癌最常见、最基本的X线征象;

②钙化,钙化征是诊断乳腺癌的一个重要X线征象,一般不大于0.5mm。

5.乳房乳晕下脓肿切开引流,应选择最佳切口为

A放射状切口

B横切口

C“十”字切口

D沿乳晕弧形切口

E乳房下缘弧形切口

6.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主要病因是

A雌、雄激素比例失调

B雌、孕激素比例失调

C乳汁淤积

D细菌入侵

E月经不规律

目前多认为乳腺囊性增生病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因素有关,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是本病的重要原因。

7.需要紧急手术的肠梗阻是

A蛔虫性肠梗阻

B不全性肠梗阻

C肠扭转

D粘连性肠梗阻

E肿瘤引起的肠梗阻

肠扭转是肠管的某一段肠襻沿一个固定点旋转而引起,扭转肠襻极易因血循环中断而坏死,是机械性肠梗阻中最危险的一种类型。

8.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于

A结核性腹膜炎

B腹腔手术后

C先天发育异常

D胎粪性腹膜炎

E肠系膜淋巴结炎

9.急性腹膜炎病人若无休克,应采取的体位是

A半卧位

B平卧位

C侧卧位

D头高脚低位

E坐位

半卧位可使腹肌松弛,缓解腹痛,膈肌下降,改善呼吸,同时脓液流入盆腔,可减轻毒血症。

10.肝脏每天分泌胆汁量为

A100~300ml

B300~600ml

C600~1000ml

D1000~1500ml

E1500~2000ml

11.不属于肠梗阻病人的病理生理变化的是

A梗阻以上肠蠕动减弱

B梗阻以下肠管塌陷

C肠壁静脉回流受阻

D腹膜炎

E肠腔压力增高

肠梗阻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有肠膨胀和肠坏死,体液丧失和电解质紊乱,感染和毒素吸收三大方面。

12.肠扭转的典型腹部X线平片表现为

A鱼刺征

B阶梯征

C马蹄状巨大的双腔充气肠襻

D多处液气平

E膈下游离气体

肠扭转腹部X线片可见“异常胀气的双襻肠曲,呈马蹄状,几乎占满整个腹腔”。

13.小儿肠套叠的典型症状为

A腹胀、腹痛、腹部肿块

B腹痛、血便、腹部肿块

C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