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5040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数学修改教案docWord下载.docx

练习一第1~3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练习课

第2课时

1.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巩固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问题的思考方法。

2.进一步明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这两类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加深对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的思考。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分析不同的情况,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一.复习引入。

如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你是怎样解决的?

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完成练习一第4—8题

1.完成第4题。

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解答第

(2)题时还有别的方法吗?

比较这两题有什么不同?

2.完成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组织交流和比较。

重点把第

(2).(3)题与第

(1)题比较。

3.完成第6题。

理解什么是“孵化期”。

4.完成第7题。

明确:

“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贵百分之几”,就是“巧克力的价钱比奶糖多百分之几。

5.完成第8题。

练习一第8题

纳税

第3课时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渗透生活即数学的教学思想。

一.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星光书店去年十二月份的营业额约为5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去年十二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学生读题。

想一想,题里的营业额的6%缴纳营业税,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怎样列式计算?

你们会做吗?

试试看!

强调:

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就是把应该纳税部分的总收入乘以税率百分之几,就求出了应纳税额。

2.我们怎样计算呢?

方法1:

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来计算。

方法2:

引导学生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来计算。

3.做“试一试”

这道题先求什么?

再求什么?

生:

先求5200元的10%是多少?

再加上5200元就是买摩托车共付的钱。

4.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一练。

三.同步练习

1.练习二的第1题

18万和360万分别表示什么?

那么这儿应缴纳的营业税应该怎样求呢?

四.拓展提高

练习二的第4题。

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练习二2-3题

储蓄

第4课时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信用社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老师的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二.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1.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储蓄知识

2.储蓄时要做哪些工作?

储蓄分几种类型?

三.参与实践,内化体验

我国1998年到2006年银行活期和整存整取的利率如下:

时间

活期

整存整取

1年期

2年期

3年期

5年期

98.3.25

1.71

5.22

5.58

6.21

6.66

98.7.1

1.44

4.77

4.86

4.95

98.12.7

3.78

3.96

4.14

4.5

99.6.10

0.99

2.25

2.43

2.7

2.88

2002.2.2

0.72

1.95

2.24

2.52

2.79

2006.8.30

从表中你能获得哪信息?

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6.根据你们刚才所填写的存单,你能帮助老师算出八千元到期时有多少利息吗?

7.指着某同学,你为什么可以不纳税?

完成练习二的5.6.7.8题。

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第5课时

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有关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百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按折进行计算

一.教学例4

1.认识折扣。

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

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做“打折”。

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

2.探索解法。

提出例4中的问题:

《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

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

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

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是什么关系?

追问:

“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

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

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进一步启发:

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价×

80%=实际售价

提出要求:

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

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

ⅹ×

80%=12

ⅹ=12÷

0.8

ⅹ=15

答:

《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可以求实际售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看结果是不是80%;

也可以用原价15元乘80%,看结果是不是12元。

二.指导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第1题。

学生读题后,先要求说说每种商品所打折扣的含义,再让学生各自解答。

学生解答后追问:

根据原价和相应的折扣求实际售价时,可以怎样想?

2.做练习三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对学生解答的情况适当加以点评。

3.做练习三第3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

4.做练习三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打折是什么意思?

一件商品的现价.原价与折扣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三第3、4题

折扣问题的练习课

第6课时

1.进一步掌握折扣的有关知识及计算方法。

2.理解在农业生产中成数的有关知识。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购物问题。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购物的最佳方案与策略。

一.复习已有知识经验。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揭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些练习。

二.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5题。

(1)出示地5题的两张图片。

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2)学生列式求出夹克衫的实际售价.西服的实际售价。

(3)交流:

是怎样想的?

(4)依次出示书上的问题,问:

哪个问题已经求出了,哪个问题还没有求?

该怎样求?

(5)学生列式,并讲评。

指出,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2.完成练习三的第6题。

(1)学生试做。

(2)交流讲评,并小结方法。

指出:

当单位1的数量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进行计算。

当单位1的数量未知时,通常要列方程计算。

3.完成练习三的第7题。

(2)交流讲评。

4.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用贵宾卡买,相当于在在八折的基础上再打九五折。

5.完成练习三的第9题。

学生试做后讲评。

三.小结。

指出要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指出要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完成相关的练习册

列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1)

第7课时

1.引导学生在已学会的一些基本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引出列方程解一些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

2.能根据题中的信息,熟练地找出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分析数量关系

找等量关系

一.教学例5

出示例5:

朝阳小学美术组有36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80%。

美术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读题,理解题意

问:

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2)引导学生画图

如果画图,应该先画谁?

再画谁?

如何画?

如果用X表示男生的人数,那么女生人数怎样表示?

(逐步完善线段图)

怎样表示36人?

得出数量关系式:

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美术组的总人数

(3)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4)交流解答过程及结果;

(5)检验让学生尝试检验;

交流总结:

看男生+女生是不是等于36人,并且还要看女生除以男生是不是等于80%。

二. 

教学“练一练”

1.学生练习

2.交流讨论两点:

一:

是怎样想到列方程解的?

二:

列方程时,依据了怎样的等量关系?

3.比较两题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小结:

今天学的百分数应用题有什么特点?

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什么?

四.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第1~4题

其中第4题,要引导学生将此题跟例题相比较,沟通百分数问题和倍数.分数问题的联系。

五.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练习四第1~4题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

(2)

第8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找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一.教学例6

出示例6:

青云小学十月份用水440立方米,比九月份节约20%。

九月份用水多少立方米?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题意

十月份用水量比九月份节约20%,这里的2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九月份用水量的20%是哪个数量?

3.让学生画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3个问题

4.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相关数量。

5.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九月份用水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用水量=十月份用水量

6.让学生列方程解答

7.检验

可以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除以九月份,看是不是20%;

也可以用九月份减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的,看是不是440立方米。

二.教学“练一练”

1.做第1题,先审题

比舞蹈组人数多20%应该怎么理解

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解答

2.做第2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比原价降价15%的意思及等量关系。

再让学生解答。

1.练习四的第8题:

先解答;

交流比较;

虽然一个条件和所求的问题相同,但由于另一个条件不同,表示单位“1”的量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2.练习四第9题:

引导学生画图;

分析写出数量关系;

列式解答

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练习四第5.6.7题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3)

第9课时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2.通过练习,沟通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找准应用题的等量关系。

一.基本训练

根据所给信息,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条路,已修了全长的60%

2.一种彩电,现价比原价降低10%

3.松树的棵数比柏树多1/5

4.红花和黄花一共有100朵

5.一种商品,打七折出售。

二.巩固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11题

(1)先让学生画线段图

(2)选择合适的数量关系

(3)列出方程解答

(4)进行对比

2.做第14题

(1)读题,理解含有分数的条件,说出等量关系

(2)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3.做第15题

(1) 

引导学生弄清题中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分析含有分率的条件。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3)列方程解答

三.总结

两个分数的不同含义,分析含有分率的条件

第10.12.13.16题。

整理和复习

(1)

第10课时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理清本单元的知识脉络,体会数学学习的收获。

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

一.回顾与整理

本单元学习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问?

小组讨论:

1.你是怎样理解利率.税率和折扣的?

举例说说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体会和收获?

二.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1)先独立完成

(2)交流点评

(3)总结有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特点及思考方法。

2.完成第2题

(1)理解出油率的意思

(2)明确出油的原料.油.出油率的关系

(3)填表计算

3.完成第3.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总结:

当单位“1”已知时,可以直接用乘法求出相关的未知量;

当单位“1”未知时,通常用方程解答。

4.完成第5.6题

(1)先画图

(2)解答

(3)强调:

单位“1”的量已知和未知时的不同处理方法。

三.课堂总结

第5.6题

整理和复习

(2)

第11课时

1.通过综合练习。

进一步巩固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百分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3.通过评价与反思,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百分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进一步巩固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7题

(1)独立解答

(2)交流算法

2.完成第8题

(1)理解题意,适当解释“合金”的意思

一块黄铜的千克数由两部分组成,是一铜的,一是锌的千克数。

3.完成第9题

4.完成第10题

(1)理解题意

两个百分数分别是以什么为单位“1”?

数量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要算这个月的城市维护建设税,需先求出什么?

(2)学生解答

5.完成11题

(1)读题

重点理解“携带行李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要按飞机票原价的1.5%购买行李票”这句话的意思。

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

明确两点:

一.首先算出超过20千克的那部分重量;

二.行李票的价格=飞机票原价*1.5%。

二.探索与实践

1.完成12题

(1)课前收集爸爸妈妈及自己的体重

(2)根据公式算一算各自的标准体重

(3)根据公式算算实际体重是否属于正常体重

2.完成13题

(1)现场调查

(2)分别算出百分数

3.思考题

引导分析:

利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

先算出这件商品打折前的售价是:

104*80%=130元

再算出商品的成本价:

X+30%X=130,求出X=104元

作出判断

三、评价与反思

12、13题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

第1课时

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共性教案

教案内容:

辅助教学准备

1、圆柱和圆锥形的实物、模型

2、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各一面。

一、导入新课

课题:

二、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研究圆柱

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先对照圆柱的直观模型介绍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再让学生在实物模型上找到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

2、研究圆锥

认识圆锥的高

出示圆锥的透视图,让学生认识圆锥的高。

⑸在圆锥的实物模型中,相互说说圆锥的顶点、底面、侧面和高。

三、巩固练习

1、讨论“练一练”。

2、做练习五第2题。

⑴引导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圆柱和圆锥,看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⑵在书中连线。

3、做练习五第3题。

⑴出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引导学生猜想:

如果将旗杆快速旋转,想想一下:

小旗旋转一周各能成什么形状?

⑵让学生旋转小旗,看猜想是否正确。

⑶如果让你自己设计一个小旗,你想将小旗设计成什么样子的?

想想一下,如果也这样旋转一周,会转成什么形状?

自己做一做。

四、作业

做练习五第4题:

剪下第125、127页的图形,用硬纸板做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并量出它们的底面直径和高。

再计算出它们的底面周长和底面积。

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第2课时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比较和推理,发现圆柱侧面展开的形状,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2、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探究计算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例1

1、出示一个圆柱形的罐头,罐头的侧面贴了一张商标纸。

问:

你能想办法算出这张商标纸的面积吗?

量出它的长和宽,再算出它的面积。

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

2、出示例1中的罐头。

3、小结:

算商标纸的面积,实际上就是算圆柱的侧面积。

板书: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

4、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的圆柱。

⑴问:

如果将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