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5069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骨折患者健康教育Word文件下载.docx

成年人多发生横行骨折,偶为斜形粉碎骨折,常有移位。

直接暴力常由胸上方撞击锁骨,导致粉碎性骨折,但较少见。

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皮下淤血,骨折部位压痛或有畸形,可触及股擦音及锁骨的异常活动。

伤侧肢体功能受限,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并用健手托扶患肘。

幼儿青枝骨折畸形多不明显,且常不能自述疼痛部位,但其头多向患侧偏斜、颌部转向健侧,以缓解因胸锁乳突肌牵拉而引起的疼痛。

(三)住院健康指导

1、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

患者发生骨折后,因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患者往往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担忧预后,心理压力大。

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说明治疗方法、固定时间、考前须知及手术和非手术的利弊,取得患者和家属的支持,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术前应进食高蛋白、高营养、高钙及粗纤维的饮食,以增进营养,促进骨折愈合。

嘱待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

〔3〕体位指导:

锁骨骨折不能立即行整复固定的患者,应告知其再卧床休息时取半卧位或平卧位,不用枕头,防止侧卧位,以防外固定松动。

卧硬板床,两肩胛间垫一窄枕以使两肩后伸、外展。

在患侧胸壁侧方垫一软枕,防止患肢肘部及上臂下坠,离床活动时,加用颈腕吊带悬吊患肢。

“8〞字绷带包扎时嘱患者禁忌做肩关节前屈、内收等动作,以免腋部血管神经受压。

〔4〕病情观察指导:

指导患者观察双上肢的血液循环,如出现肿胀、青紫、麻木等情况时为“8〞字绷带包扎过紧所致。

嘱患者双手叉腰,保持挺胸抬头,尽量使双肩外展、后伸,如人不能缓解,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

局部“8〞字绷带或所古代固定的患者,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经常检查固定情况,松紧度要适宜,腋下不要压迫太紧,以免损伤神经及发生压疮。

2、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患侧上肢用前臂吊带或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卧位时去枕,在肩胛区垫枕使两肩后伸,同时在患侧胸壁侧方垫枕,防止患侧上肢下垂,保持上臂及肘部与胸部位于平行位。

〔2〕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全麻术后6小时可进流食,以后过渡到半流食或普食,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富含铁质及钙质的食物为宜,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骨折愈合及机体恢复。

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饮水,以促进排便,防止便秘。

〔3〕病情观察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注意观察局部敷料包扎的松紧度,伤口渗血、渗液、肿胀情况,如上肢皮肤颜色发白或青紫,温度价低或感觉麻木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4〕功能锻炼指导:

告知患者固定及限制活动期间应注意进行健侧肢体的抗阻力训练和双下肢床上运动,同时在固定患侧肩关节的情况下,进行患侧肘关节主动屈伸活动、腕关节各方向的运动及用力抓握练习,以促进患肢血运,促进愈合,防止患侧上肢失用性萎缩。

1〕早、中期:

骨折急性损伤经处理后2——3天,在无其他不宜活动前提下,即可开始功能锻炼。

第一周:

做患肢近端与远端未被固定的关节所有轴位上的运动,如握拳、伸指、分指、屈伸、腕绕环、肘屈伸、前臂旋前、旋后等主动练习。

第二周:

增加肌肉的收缩练习,如捏小球、抗阻腕屈伸运动等。

第三周:

增加抗阻的肘屈伸与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2)晚期:

一般3——4周后骨折根本愈合,外固定去除后,主要是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度。

常用的方法有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助力运动和关节主动牵伸运动。

练习的幅度和运动量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第四周:

患肢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挂胸前站立位,身体向患侧侧屈,做肩前后摆动、身体向患侧侧屈并略向前倾,做肩内外摆动。

做肩关节各方面和各轴位的主动运动、助力运动和肩带肌的抗阻练习。

第五周:

增加肩外展和后伸主动牵伸,双手持棒上举,将棍棒放颈后,使肩外展、外旋。

第六周:

增加肩前屈主动牵伸,肩内外旋牵伸,双手持棒体后下垂将棍棒向上提,使肩内旋。

(四)出院健康指导

1、注意适当休息,防止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2、继续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含钙丰富的饮食,多喝牛奶。

牛奶富含钙、磷、钾,所含蛋白质和钙易于吸收,是骨折患者最好的饮食。

3、戒烟酒、浓茶。

4、稳定患者情绪,防止不良刺激。

5、嘱患者注意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活动应循序渐进,活动范围逐渐增大。

6、嘱患者遵医嘱术后1个月复查,有不适及时就诊。

7、“8〞字绷带或锁骨带固定后应嘱患者经常保持挺胸提肩姿势,练习手部及腕、肘关节的各种活动,并行肩关节外展、后伸运动。

禁忌做肩关节前屈、内收等运动。

告知患者除必须以卧位保持复位和固定外,均可下地活动。

肱骨骨折

肱骨骨折常发生于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肱骨髁间、肱骨外髁、肱骨内上髁。

其中,尤其前三者为多,可发生与任何年龄。

(一)肱骨外科颈骨折

肱骨外科颈为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是松质骨和密质骨的交接处,位于解剖颈下2——3cm,有臂丛神经、腋血管在内侧经过,因此骨折可合并神经血管损伤。

1、病因肱骨外科颈骨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老年人为多,尤其有骨质疏松症者,骨折发生率增高;

暴力作用是外科颈骨折的主要原因。

2、临床表现患肩肿胀,前、内侧常出现淤血斑。

骨折有错位时,上臂较健侧略短,可有外展或内收畸形。

大结节下部骨折处有明显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

假设骨折端有嵌插,在保护下可活动肩关节,注意与肩关节脱位鉴别。

如合并臂丛、腋动静脉及腋神经损伤,可出现相应体征。

3、住院健康指导

〔1〕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饮食指导:

同“锁骨骨折〞

2〕体位指导:

无论三角巾悬吊或手法复位后外展支架固定,如患者情况允许应嘱患者下床活动,卧床时床头抬高30O——45O,平卧时,应在患侧胸壁垫一软枕。

告知患者手术一般在伤后3——7天进行,指导患者正确应用颈腕吊带制动。

吊带使用方法:

前臂屈曲90o

悬吊患肢固定于胸壁前,起到托扶作用,减少移位引起的疼痛。

3〕功能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手、腕及肘部功能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减轻疼痛。

①手部锻炼:

用力握拳,持续几秒,然后用力伸手指,再持续几秒,连续锻炼5——6天,每天练习3——4次。

②腕关节锻炼:

双手对掌练习背伸活动。

③肘关节锻炼:

在颈腕吊带制动肩关节的情况下,做轻微伸屈肘关节活动。

〔2〕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取舒适卧位,患肢屈肘置于胸前,平卧位时在患肢下垫一软枕使之与躯干平行,防止前屈或后伸。

告知患者术后第二日可抬高床头300——450,患肢用软枕抬高,无明显不适可下床活动,下床时用三角巾或上肢吊带将患肢悬吊颈部。

内收型骨折,用外展架固定维持患肢于外展位。

2〕饮食指导:

3〕病情观察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温度、颜色、肿胀、感觉运动情况,术后一日可冷敷,以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

术后24小时可热敷,或周林频谱仪、红外线灯照射,以促进血肿、水肿吸收。

假设发现患肢肿胀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4〕疼痛护理指导:

向患者说明术后疼痛的规律,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报纸、聊天等方法缓解疼痛。

指导家属给予伤口周围及肘、腕关节按摩,缓解肌紧张。

如疼痛剧烈,可遵医嘱服用止痛药物。

5〕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A.术后第1天:

指导患者行患肢手指握拳、伸指、腕关节屈伸、背伸活动。

——7天:

指导患者行患肢肘关节的屈伸练习,从被动到主动,继续加强手指及腕关节活动,每天2——3次。

——2周:

患肢疼痛肿胀减轻后,指导患者练习患肩关节的前屈、后伸活动,范围以患肢疼痛为限,逐步加大范围,如患侧上臂靠近胸壁,屈肘900行前屈、上举运动,持续10秒钟,每日2次。

用健肢托住患肢前臂做耸肩、肩关节外旋和内旋练习,如做钟摆样运动,每日2——3次。

但外展行肱骨外科颈骨折禁忌患肩外展,内收型骨折禁忌患肩内收。

——6周:

外固定解除后,可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

徒手练习一下动作:

肩关节的环转运动;

肩内旋运动;

肩内收、外旋运动;

肩外展、外旋运动;

肩外展、内旋、后伸运动;

肩外展上举运动。

4、出院健康指导

(1)外固定后即出院的患者,应告诉其保持正确姿势,密切观察患肢远端的血液循环、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来院就诊。

(2)同“锁骨骨折1——6〞。

肱骨干骨折

肱骨干骨折即肱骨外科颈下2cm至肱骨髁上2cm段内的骨折。

在肱骨干中下段1/3段后外侧有绕神经沟,有由臂丛神经后束发生的绕神经,内前方紧贴骨面斜向外前方进入前臂。

此处骨折往往容易发生绕神经损伤,致伤因素可能是骨折端直接撞击,也可能由于外侧肌间隔的卡压所致。

1、病因肱骨干骨折可由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力常由外侧打击肱骨干中上段,致横断骨折或粉碎骨折;

间接暴力常由于手部着地或肘部,力向上传导,加上身体倾倒所产生的剪式应力,导致中下1/3骨折,有时印尼投掷运动或“掰腕〞也可导致中下1/3骨折。

2、临床表现受伤后,上臂出现疼痛、肿胀、畸形、皮下淤斑,上肢活动障碍,检查后可发现假关节活动,骨擦感,骨传导音减弱或消失,X线拍片可确定骨折类型、移位方向。

假设合并绕神经损伤,可出现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背伸,拇指不能伸,前臂旋后障碍,手背桡侧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

1〕心理指导:

患者突发骨折后,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特别是伴有绕神经损伤时,患肢伸腕伸指功能障碍,皮肤感觉减退,患者心理压力大。

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讲解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向患者说明神经损伤修复的特殊性,告知患者神经将按1mm/d的速度生长,短期病症改善不明显,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积极配合治疗。

同“锁骨骨折〞。

3〕石膏护理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U〞型石膏固定可平卧,患侧肢体用软枕垫起,保持复位后骨折端不移动,悬垂石膏固定时只能取坐位或半坐卧,以维持其下垂牵引作用。

石膏外固定后应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保持肢体摆放舒适,以促进静脉回流同时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那么。

嘱患者石膏未干前,防止移动肢体,勿用手指托起石膏,以免导致石膏凹陷引起局部皮肤压疮或血液循环障碍。

4〕皮肤护理指导:

绕神经损伤后会引起支配区域的皮肤营养改变,使皮肤萎缩枯燥弹性下降,容易受伤,伤口出现溃疡。

应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护理皮肤,每日用温水擦洗患肢,保持患肢清洁,促进血液循环。

嘱患者定时变换体位,防止皮肤压疮。

告知患者禁用热水袋,防止烫伤。

指导患者术后以半卧位为宜,平卧位时患肢下垫一软枕,使之与躯体平行,一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局部麻醉患者可下地活动,患肢用颈腕吊带制动。

指导患者注意观察你患肢末梢皮肤温度、颜色、肿胀程度、感觉运动情况,假设发现患肢远端青紫、肿胀、剧痛应及时报告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告知患者注意观察患肢是否有绕神经损伤病症,如发现有垂腕、指掌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外展或手背桡侧皮肤有大小不等感觉麻木区,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向患者说明术后疼痛的规律,告知患者手术切口疼痛在术后3日内较剧烈,以后逐渐减轻。

组织缺血引起的疼痛,表现为剧烈疼痛且呈进行性,肢体远端有缺血体征。

手术3日后,如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或波动性疼痛,伴皮肤红、肿、热,伤口有脓液渗出或有臭味,那么为继发性感染。

告知患者注意观察疼痛的程度及性质,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医生会根据疼痛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

5〕功能锻炼指导“

A.早期:

1周内做患肢上臂肌肉主动舒缩活动,以加强两骨折端在纵轴上的挤压力,如握拳、伸指、屈腕、伸腕及主动耸肩动作10——20次,练习强度和频率以不感到疼痛和疲劳为主。

禁止做上臂旋转运动,防止移再移位。

伴有绕神经损伤者,安装伸指及伸腕弹性牵引装置,使屈肌群能经常别动伸展。

B.中期:

第2——3周开始练习肩、肘关节活动。

a.悬吊患肢:

站立位上体向健侧侧屈,前倾300。

患肢在三角巾胸前悬吊带支持下,自由下垂10——20秒,做5——10次。

b.伸屈肩、肘关节:

健侧手握住患侧腕部,使患肢向前伸展,再屈肘,后伸上臂。

c.旋转肩肘关节:

身体向前前倾,屈肘900,使上臂和地面垂直,以健手握患侧腕部,做画圆圈动作。

d.双臂上举:

两手置于胸前,十指相扣,屈肘450,用健肢带动患肢,先使肘屈曲1200,逐渐双上臂同时上举,在慢慢放回原处。

C.后期:

4周后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

a.外展、外旋运动:

〔举肩摸头〕:

用患侧手摸触头顶后逐渐向外侧移动,去触摸对侧耳朵及枕部。

b.外展、内旋、后伸运动〔反臂摸腰〕:

将患侧手置于背后,然后用健侧手托付你患侧手去触摸健侧肩胛骨,用患侧手指背侧触摸腰部。

c.肩关节环转:

如画圆圈,向前弯腰,使上臂自然下垂,顺时针在水平面画圆圈活动上肢。

d.双臂轮转、手爬墙练习。

e.外固定解除后,逐渐到达生活自理。

4、出院健康指导

〔1〕对绕神经损伤行外固定后的患者,应告诉其保持正确姿势,保持神经断段于松弛状态。

悬吊石膏固定的患者2周内不能平卧,可取坐位,睡眠时取半卧位。

〔2〕嘱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时复查。

“U〞型石膏固定的患者,在肿胀消退后,石膏固定完全松动应及时复诊。

悬吊石膏固定2周后更换长臂石膏托,固定6周撤除。

伴有绕神经损伤者,应定期复查肌电图,了解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3〕同“锁骨骨折1——5〞。

肱骨髁上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上髁上方的骨折,为肘关节外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常见肘部损伤,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

根据暴力来源及方向可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

1、病因大多有间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力少见。

2、临床表现

〔1〕伸直型:

肘部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肘部向后突出并处于半屈位。

〔2〕屈曲型:

局部肿胀、疼痛、肘后凸起,皮下瘀斑。

由于肘前方软组织较少,骨折端锐利可刺破皮肤形成开放性骨折。

1〕心理指导、饮食指导:

2〕体位指导:

指导患者应保持有效固定,应维持屈肘900,前臂旋前位固定。

行长臂石膏固定后,平卧时患肘垫软枕与躯干平行,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行尺骨鹰嘴持续骨牵引治疗时应取平卧位适当支持患肢,以减少疲劳感。

〔2〕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

指导患者术后取舒适卧位,置患肢于功能位,可用软枕或支架等抬高患肢,使之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

患者卧床6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嘱患者活动时不要使患肢负重并防止跌倒。

2〕饮食指导:

3〕病情观察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观察患肢有无血管痉挛,肌肉供血缺乏等病症,如患肢疼痛剧烈,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末梢血运充盈不良,手部皮肤发白,皮温底等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4〕功能锻炼指导:

A.指导患者复位固定当日可握拳、屈伸手指练习,第二日增加腕关节屈伸练习,胸前悬挂三角巾悬挂患肢,做肩前后左右摆动练习,1周后增加肩部主动练习,包括肩屈、伸、内收、外展与耸肩,并逐渐增加幅度。

B.告知患者3周后去除固定,主动行肘关节屈、伸练习或前臂旋前和旋后练习。

4、出院健康指导同“锁骨骨折1——6〞。

桡尺骨骨折

桡尺骨双骨折甚常见,多发生于青少年。

桡尺骨双骨折可发生重迭,成角、旋转及侧方移位四种畸形:

桡骨干单骨折较少见,因有尺骨支持,骨折端重迭,移位较少,主要发生旋转移位,尺骨干单骨折较少见,因有桡骨支持移位不明显,除非合并下桡尺关节脱位。

桡骨干骨折:

幼儿多为青枝骨折。

成人绕骨干上1/3骨折时,附着于桡骨结节肱二头肌及附着于桡骨上1/3旋后肌,使骨折近端向后旋转移位。

桡骨干中1/3或下1/3骨折时,骨折线在旋前圆肌抵止点以下。

由于旋前及旋后肌力量相等,骨折近段处于中立位,而骨折远段受旋前方肌力牵拉,旋前移位,单纯桡骨干骨折重迭移位不多。

尺骨干骨折:

单纯尺骨干骨折较少见,多发生在尺骨下1/3,有直接暴力所致,骨折端移位较少。

1、直接暴力多见于打击或机器伤。

骨折为横型或粉碎型,骨折线在同一平面上。

2、间接暴力跌倒时手掌触地,暴力向上传达至桡骨中或上1/3骨折,剩余暴力通过骨间膜转移到尺骨造成尺骨骨折。

所以骨折线位置低。

桡骨为横型或锯齿状,尺骨为短斜形,骨折移位。

3、机器绞伤骨折多为多段粉碎,常合并肘、腕及肱骨骨折,并有骨折的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肌肉及神经血管损伤。

〔二〕临床表现

外伤后局部疼痛、肿胀、肢体畸形,旋转功能受限。

完全骨折有股擦音和异常活动。

1、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饮食指导:

〔2〕体位指导:

无论是石膏固定还是夹板固定,应告知患者患肢抬高,保持在肘关节屈曲900,前臂中立位。

因此时骨间隙最大,骨周围肌肉及上下骨间膜及斜索均处于等张位,有利于骨折的稳定。

指导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3〕功能锻炼指导

早、中期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从复位固定开始2周内进行前臂和上臂肌肉收缩活动。

具体如下:

①第一日,用力握拳,充分屈伸拇指,对指对掌。

站立位时,前臂用颈腕吊带悬吊于胸前,做肩前、后、左、右摆动及水平方向绕圈运动。

②第4日,开始在健肢帮助患肢的前提下进行肩前上举、侧上举及后伸动作。

③第7日,增加患肢肩部主动屈、伸、内收、外展运动,手指的抗阻练习,可以捏橡皮泥、拉橡皮筋或弹簧等。

④第15日,增加肱二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以免干扰骨折的固定,影响骨折的愈合。

⑤第30日,增加肱三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做用手推墙的动作,使两骨折端之间产生纵轴向挤压力。

晚期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从骨折根本愈合,外固定去除后开始进行晚期功能锻炼。

①第1日,做肩、肘、腕与指关节的主动运动。

用橡皮筋做有阻力的肩屈、伸、内收运动,阻力置于肘以上部位。

手指的抗阻力练习,如捏握力器、挑橡皮筋等。

②第四日,增加肱二头肌抗阻肌力及等长、等张、等速收缩练习。

③第8日,增加前臂旋前、旋后的主动练习,助力练习,肱三头肌与屈腕伸肌群的抗阻肌力练习。

有肩关节功能障碍时,做肩关节外旋与内旋的牵引,腕关节屈与伸的牵引。

④第12日,增加前臂旋前、旋后的肌力练习,可用等长、等张、等速收缩练习方法。

⑤还可以增加作业练习,如玩橡皮泥、玩积木、洗漱、进餐、穿脱衣服、上厕所、沐浴等,以训练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1、行长臂石膏托固定后,卧床时头肩部抬高,患肢垫软枕与躯干平行,离床活动时,患肘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2、嘱患者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骨折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

3、同“锁骨骨折1——5〞。

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极为常见,约占平时骨折的1/10.多见于老年妇女,儿童及青年。

骨折发生在桡骨远端2——3cm范围内,常伴桡腕关节及下尺绕关节的损伤。

多为间接暴力引起。

跌倒时,手部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发生桡骨远端骨折。

1、受伤后腕关节上方明显肿胀,疼痛,局部压痛,有纵轴叩痛。

2、移位骨折有典型畸形,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可出现“餐叉样〞畸形,向桡侧移位可出现“枪刺刀〞畸形。

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那么出现相反的畸形。

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Barton骨折〕表现为与Colles骨折相似的“餐叉〞畸形及相应的体征。

患者受伤后,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特殊心理变化,担忧会不会致残,要不要手术而流露出烦躁不安、感觉过敏或夸大伤痛等情绪。

应向患者讲解手术或非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介绍骨折愈合的一般规律及治疗、护理、康复要点,告知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治疗。

〔3〕石膏护理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石膏外固定后应抬高患肢,保证肢体摆放舒适,以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同时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那么。

2、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

患肢前臂石膏托固定,告知患者平卧时以软枕抬高于心脏水平10cm,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挂于胸前。

〔2〕病情观察指导:

告知患者注意观察伤口及患肢远端血液供给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3〕功能锻炼指导:

1〕患者复位固定后应开始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用力握拳,充分伸屈五指,以练习手指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及锻炼前臂肌肉的主动舒缩;

指导患者;

练习肩关节钱群、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及环转和肘关节屈伸活动。

2〕指导患者两周后可进行腕关节的背伸和桡侧偏斜活动及前臂旋转活动的练习。

3——4周解除固定后,可以两掌相对练习腕背伸,两手背相对练习掌屈,也可利用墙壁或桌面练习背伸和掌屈。

1、告知患者2周内不能做腕背伸和桡偏活动,防止复位后在移位,2周后进行腕关节活动,逐渐增加前臂旋转活动。

2、嘱患者自固定之日起2——3周复查,更换石膏托,再过2——3周撤除石膏。

3、同“锁骨骨折1——5〞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损伤,尤其以女性多见,与骨质疏松导致的骨质量下降有关。

损伤原因主要是绊倒,受伤后髋部疼痛、下肢缩短畸形及不能活动。

多数情况下是在走路滑倒时,身体发生扭转倒地,间接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发生骨折。

表现为屈髋、屈膝、外旋畸形,髋部疼痛,肢体功能障碍,肿胀、畸形,腹股沟中点部的压痛,粗隆部叩击痛,沿肢体纵轴的推。

顶、叩击、扭旋疼痛和大腿滚动实验阳性。

〔1〕心理指导、饮食指导:

同“桡骨远端骨折〞。

〔2〕术前准备指导:

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卧位,鼓励患者自行进行抬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