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5194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气球易被压缩,铅球不易被压缩。

4、想一想:

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体积小于200毫升。

说明:

100ml大豆和100ml小米混合在一起,体积同样小于200ml也同样说明上述原因对吗?

五、达标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变化

B、水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

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C、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D、水蒸发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

2、当桂花盛开的时候,人们站在远处能闻到桂花香味,这一现象说明了()

A、分子分裂成原子B、分子很大

C、分子是运动的D、分子之间有间隔

3、下列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个物理变化B、这是个化学变化

C、这个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在不断变化D、太阳为水提供能量

4、济南市有时经常出现缺水的现象,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

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B、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一滴水含约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第二课时)

1、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2、知道实验室和工业净化水的方法,学会分离液体中固体杂质的方法……过滤法

3、记住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会判断

二、学习重点

掌握过滤实验操作的要求

学习任务一:

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说说地球上的水是怎样布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怎样做?

学习任务二:

水的人工净化

学生活动1:

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要对天然水进行净化?

学生活动2、思考并讨论:

《活动天地》中“净化黄泥水”回答下列问题

1、黄泥水的净化过程可分为、、几个步骤。

2、过滤是把与分离的一种方法。

在过滤操作中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其中一贴是;

二低是、;

三靠是、、

3、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学生活动3、阅读教材P34页,第2、3段,回答:

1、蒸发是把分离的一种方法。

例如:

2、蒸馏是把和分离的一种方法。

例:

在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要对天然水进行、、几步处理。

加明矾的作用是。

学习任务三:

会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

1、由成为混合物。

例如、。

在混合物中,各种物质都保持。

2、由称为纯净物。

例如、、。

讨论交流下列两题

1、过滤、蒸发、蒸馏都是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三者有何不同?

2、某同学对黄泥水进行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六、达标练习2、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来水是无色透明的,它是纯净物

B.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于人体健康

C.我们应该节约用水,同时要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D.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3/4,因此不存在水危机

2.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过滤D.蒸馏

3、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超纯水”绝对卫生,对人体有利

B.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C.矿泉水中含钾、钠、钙等多种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

D.钙片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4、化学上研究任何物质的性质,都必须选用纯净物。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食盐水C.黄泥水D.蒸馏水

5、开采出来的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

给石油加热,使不同沸点的组分在不同温度下气化出来,蒸汽经过冷凝,即可分离出不同沸点物质,这种操作成为分馏。

此法可分馏出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等成分。

由此可判断石油是()

A.单质B.纯净物C.化合物D.混合物

6、①纯净水②矿泉水③蒸馏水④冰水混合物⑤硬水⑥软水⑦河水⑧汽水⑨糖水,以上物质中纯净物是混合物是

7、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

B、活性炭可以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

C、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

D、使用硬水对生活和生产有益

9、在生产、生活中常用到下列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酒B、不锈钢C、液氧D、石油

10、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1.程伟同学将浑浊的湖水样品,倒人烧杯中,先加人明矾粉末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采用下列装置进行过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的两处错误、

(2)过滤后观察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3)改进后过滤,得到了澄清透明的水,他兴奋地宣布:

我终于制得了纯水!

你的观点和理由是__________,若要制取纯水,还需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____。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一课时)

1、能从微观描述水的组成,体会水资源的重要作用。

2、从微观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以及分子与原子的区别,能说出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常见物质。

3、了解分解反应。

二、重点:

通过水的电解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原子

阅读课本第一部分相关内容,先对以下问题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友情提示: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1、结合课本P37电解水的图试着完成下列题目;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的变化: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液面下降较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尖嘴处,发现该气体能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该气体是

(3)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接近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尖嘴处,发现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

2、水通电生成两种新的物质,因此电解水是变化。

表达式为

像这样由种物质生成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反应。

3、水、氢气、氧气由构成,也有的物质是直接由构成,例如:

4.对结论的微观解释:

当水分子分解时,构成水分子的____原子和_____原子进行了从新组合。

每____个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_____个_____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很多的氢、氧分子组合成水电解器中的氢气和氧气。

水发生上述变化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的变化,因而属于________变化,所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课本P38图是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的描述,从中你能得出那些结论?

2、结合课本P38图,想一想为何正负极得到的气体体积不同?

V正:

V负=:

3、讨论;

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何不同?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分子和原子在某些性质上是相同的例如.但也有不同例如在化学变化中这就是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五、课堂反思:

1、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水的组成与结构吗?

六、

达标练习

1、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氧气→二氧化硫

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硫

2、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

3、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A、大小不同B、是不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C、质量不同D、在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

4、下列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5.下列现象或操作与分子对应的性质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

现象与操作

分子的性质

A

铁轨中间留有空隙

分子间有间隔

B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分子具有一定质量

C

打开酒瓶会闻到特殊气味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

给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可以再分

6.氧化汞→汞+氧气,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由该图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氧化汞受热分解,这个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金属汞是由________________直接构成的。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8.如图电解水的实验中,a试管产生的气体是;

b试管产生的气体

是;

若a试管得到lOmL气体,则b试管可收集到_____mL气体,

变化前后,_____改变,,因而属于_____变化。

该反应的

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水的分解与合成(第二课时)

1、了解氢气第可燃性,认识氢气是一种理想的能源。

2、了解化学性质的概念,认识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了解化合反应,并能对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二:

学习重点:

通过氢气燃烧认识物质的性质。

三、学习过程

探究氢气的可燃性。

学生活动:

完成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实验目的:

探究氢气的可燃性

实验仪器、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和方法:

1、氢气验纯

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

3、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

4、观察现象,用手轻触烧杯

实验现象:

________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色火焰,放出________,烧杯壁凝结有__________。

结论:

1、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化合反应。

上节课我们还学了一个反应类型是有何不同?

这两种反应类型有何不同,你能分别用简单的通式表示吗?

3、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燃烧又生成水,这两个实验都能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对结论的解释:

试从分子变化的角度分析,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的反应。

探究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定义。

阅读课本P40,理解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定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化学性质,如_____________。

相同物质分子化学性质________,不同物质化学性质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叫物理性质。

如_____、____、____等。

1、能否将不纯的氢气点燃?

结果会怎样?

2、氢气的用途有哪些?

3、在下列语句的后面标明所属类别: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

铁钉生锈()铁钉会生锈()消化食物()咬碎食物()火柴折断()火柴能被点燃()水滴石穿()汽油易挥发()铁铸成锅()电灯发光()食物腐烂()氢气的密度是最小的()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你能否总结一下性质和变化有何区别?

五、当堂作业:

1.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水→氢气+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镁+氧气→氧化镁

2.蒸馏水不宜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

A.氧元素B.氧分子C.氢元素D.氧原子

3、电解水的实验证明水是由()

A、氢气和氧气组成B、氢原子与氧原子构成

C、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D、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有关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B、水在通常状况下很稳定,4℃时密度最大

C、蒸馏水是最纯的水D、0℃时会形成冰、水的混合物

5、电解水的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

A、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出气多

B、正极出氧气,负极出氢气

C、可以看到体积比VH2:

VO2=2:

1

D、两极出都有气体生成,正极的玻璃管内汇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然

6、下列变化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把糖和水混合后形成糖水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D、3体积水和7体积酒精混合成的消毒酒精

7、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理想的燃料是()

A、煤B、氢气C、天然气D、汽油

8、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水原子B、水分子C、氢、氧原子D、氢、氧分子

9、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⑴现象: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有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壁感觉非常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

⑵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一课时)

1、认识原子的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会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

原子的组成难点:

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一)复习探讨:

1:

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区别?

(二)、阅读课本第一部分相关内容,先对以下问题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1、有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但原子。

2、被称为“近代化学之父”的是,发现电子的是。

3、观察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图片,思考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和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和构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而中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4、核电荷数==

5、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是的,发生改变的是。

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得到电子后变成。

构成食盐的微粒。

6、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

1、自主学习第4题中的等量关系是如何得出的?

2、为何说原子的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

3、自主学习第6题中的三种基本微粒之间有何异同?

有何关系?

学到了什么?

六、当堂作业:

1.一般原子的原子核()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不能再分

2.原子里的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电子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D)核电荷数

3.发现电子的科学家为()。

(A)拉瓦锡(B)汤母森(C)道尔顿(D)舍勒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微粒是()。

(A)原子(B)分子(C)电子(D)原子核

5.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在于()。

(A)体积大小不同   (B)质量不同

(C)分子能独立存在,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核外电子数

7、某粒子有10个电子,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该粒子是

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

8.下列粒子:

①分子②原子③电子④原子核⑤质子⑥中子

带正电的是_______,带负电的是_______,不显电性的是________,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________。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质量最小的是________,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9.下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

(2)属于原子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3)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

(4)属于金属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5)属于非金属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第二课时)

1、加深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

2、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3、认识查阅元素周期表

4、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难点:

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

三、自主学习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

比较分子、原子和离子

填写下表,对分子和原子、离子进行比较。

阅读第47页《多识一点》回答:

电子非常小,可是它所“占据”的空间却非常大,它在原子核周围空间中怎样运动?

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与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人造卫星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旋转是不同的,它没有的轨道。

我们无法知道它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只能想像,电子在核外运动时就像一团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所以形象地把它称为“”。

认识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个纵行。

每个横行叫做,每个纵行叫做。

查阅元素周期表,找到氧元素所在位置,可以看出氧元素在周期,族。

学习任务三:

探究原子质量的表示方法

1、体会原子的质量很小,猜想能否换一种表示方法。

相对原子质量:

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跟它相比较所得的,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

一种碳原子质量为1.993×

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

9.288×

10-26kg)

相对原子质量=

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

相对原子质量可从书后附录Ⅲ中查到。

阅读书后附录Ⅲ:

相对原子质量表,查出下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整数)。

氢碳氧氮铁锌钙钠

四、合作共建

讨论交流相对原子是原子质量的真实质量吗?

小结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而是;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SI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一般不写出)。

1.已知一种原子的核电荷数,即可确定该原子内的 (  )

 A、质子数B、中子数C、原子量D、最外层电子数

2.在化学变化中,必然会发生改变的是 (  )

 A、分子的种类和数目  B、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C、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数目

D、一种原子变成另一种原子

3.分子与原子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一定含有比它更小的原子

 B、分子或原子在不停地运动,彼此之间有间隙

 C、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的质量一定等于组成它的各原子质量的总和

4.原子相对质量的测量方法是:

 A、用精密天平称量,取其质量的近似值 

B、经过精密的仪器和实验测出

 C、根据原子体积的大小排列顺序

 D、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取其相对比值

5.电子质量很小,仅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镁原子核有12个质子和12个中子。

则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A、12B、24C、12克D、24克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7、同一原子中,其数目一定相同的是:

()

A.中子数和质子数B.中子数和电子数

C.质子数和电子数D.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8、在分子、原子、阳离子、阴离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最外层电子等粒子中,选择符合下列条件的填空: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3)带正电的粒子是

(4)带负电的粒子是

(5)决定元素(原子)种类的粒子是

(6)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7)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是

9、写出Na和Na+两种粒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第四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第一课时)

1、理解溶液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特点、组成,会判断溶质、溶剂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电离的概念和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1、溶液的概念及特点2、溶质、溶剂的判断

三、自主学习过程

理解溶液的概念,知道溶液的特点、组成,会判断溶质、溶剂

学习活动1、阅读教材P50页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