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5518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SHECT05IN13 仪表防护及防爆设计工程技术规定Word下载.docx

参编单位:

发表范围:

公司部门/项目部

编制单位:

说明:

(1)本程序文件知识产权属为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所有,XX许可或批准,不得对公司以外任何组织或个人提供;

任何外部组织或个人擅自获取、使用、转让本程序文件的行为均属侵权。

(2)本程序文件执行解释权在工程技术管理部。

(3)本标准文件自批准之日起发布实施。

 

1总则

2

2.1目的

2.2

为使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XXX项目在爆炸性气体环境的自控设计采用合理的防范措施,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在仪表防护选择上保证仪表长周期可靠运行,减少维护量,提高仪表使用水平,特编制本规定。

2.3范围

2.4

本规定分防护和防爆两部分,防爆部分规定了仪表防爆结构、防爆等级的选择及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线路的设计和安装要求;

防护部分规定了仪表外壳防护等级的选择,另外也定了工艺介质的流体形式与仪表各部分及测量管路保护的基本原则,这里提到的仪表各部分及测量管路是指工艺管线及设备外的部分,在管线上或设备上安装的如调节阀、流量计、浮筒等仪表设备,应同工艺管线及设备一同防护,不在本规定适用范围之内。

3定义

4

承包商:

指完成本项目的所有或部分设计、工程、采购、施工、开工或设备操作的成员。

制造商/供货商:

是指制造或提供设备以及履行由承包商指定的服务职责的成员。

业主:

是指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也包括被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授权的代表业主的代理。

5仪表防爆要求

6

爆炸危险场所仪表的选择及安装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GB3836.15及GB50058-92。

6.1仪表防爆结构的选择

6.2

应按照危险区域的划分选择仪表防爆结构。

用在0区的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

本质安全型中的“ia”等级;

用在1区的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

本质安全型(包括“ia”、“ib”等级)、隔爆型、正压型;

用在2区的电气设备防爆等级:

在本项目中,仪表设计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应以本安防爆型式为主,没有本安防爆型的可选用隔爆型,接点信号的仪表采用隔爆型,接线箱可采用隔爆型。

同时有气体防爆和粉尘防爆要求的双防爆区域的仪表设备应有相应的气体防爆和粉尘防爆认证。

原则上不允许选用正压型仪表,比如分析仪等。

有特殊要求者需得到业主的书面同意。

6.3仪表防爆等级的选择

6.4

装置区域的防爆等级是根据工艺介质的爆炸危险性来定的。

仪表防爆等级的选择应满足爆炸性气体的分级和温度组别的要求。

根据电气专业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平面、立面图,以装置为单位统一考虑,当整个装置处于非爆炸危险环境中时,这部分仪表可选用非防爆类型,如循环水场、净化水厂、消防泵站、化学水处理站、凝结水处理站、空分/空压的仪表就可选用非防爆类型,当装置只有部分处于非爆炸危险环境中时,这部分仪表就应选用防爆类型。

6.5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安装设计的通用要求

6.6

电缆敷设详见SHEC-T05-IN-015《仪表配管配线设计工程技术规定》。

电缆与仪表的连接采用隔爆型密封接头的方式,隔爆系统所用的密封接头应满足危险场所的防爆等级要求。

6.7本安系统电气安装设计

6.8

6.8.1本安回路的构成和评定

6.8.2

构成一个本安回路的基本配置是现场本安设备+电缆+关联设备(如安全栅),本安系统应按GB3836.15的要求配置。

6.8.3本安系统的现场布线的原则

6.8.4

本安系统的现场布线应注意使本质安全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通过屏蔽、绞合电缆或与电磁场保持足够的距离实现,本安回路与非本安回路不能混触。

1)本安回路导线与非本安回路导线不应使用同一根电缆。

2)

3)从控制室到现场的本安电缆与非本安电缆分别敷设在各自的汇线槽内;

若敷设在同一汇线槽内,中间加隔板分开。

汇线槽带盖,以防外部机械操作损伤。

4)

5)本安电缆和非本安电缆不应共用一个现场接线盒。

6)

7)多芯电缆未使用的导线两端应使用合适的终端与地和其他线芯绝缘,如果电缆中已有线芯接地(例如通过关联设备),则未使用的导线应一端与接地的本安回路相连,另一端使用合适的终端与地和其他线芯绝缘。

8)

9)有本质安全电路导线的电缆应标示出来,如果护套或表层用颜色标志,该颜色应为淡兰色,该标志的电缆不应用于其他目的。

如果本质安全电路电缆已有铠装、金属套管或屏蔽,可不需再做标志。

10)

11)关联设备应尽量安装在安全区域内,如果安装在安全区域外,则应有符合防爆规范的其他防爆措施。

12)

6.9认证

6.10

设计中应采用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的符合国家防爆标准GB3836的产品,例如国家级仪器仪表防爆安全监督检验站(NEPSI)、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CQST)。

其他认可的防爆认证机构有:

首先为欧洲的防爆认证机构:

PTB/CINELEC、BASEEFA/CENELEC,其次北美的防爆认证机构:

CSA、UI、FM。

设计文件中产品防爆等级的标注应依次为:

1)符号EEx;

3)所应用的各种防爆型式的符号;

5)电气设备的类别符号;

7)II类电气设备的温度组别或最高表面温度,或者两者并有。

CENELETE允许在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有:

Flameproofenclosure“d”(隔爆型)

Pressurizedapparatus“P”(正压型)

Intrinsicsafety“I”(本质安全型)

北美防爆认证的产品与中国和欧洲的表示方法不同,设计文件中应依次表示为:

1)文字说明具体防爆方法;

2)认证机构;

3)爆炸性气体危险区域(DIVISION);

4)爆炸性气体分级(CLASS);

5)爆炸性气体组别(GROUP);

6)温度级别。

美国国家电气规程NEC规定的可用于CLASSI的电气设备防爆型式有:

Explosion-proofApparatus(隔爆型)

PurgedandPressurized(正压型)

IntrinsicallySafeSystem(本质安全型,用于所有区域)

对应用于含有煤粉、固体物料粉尘等环境的仪表变送器、可燃/有毒气体报警器,要采用粉尘防爆的仪表。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

A型尘密设备;

B型尘密设备;

A型防尘设备;

B型防尘设备。

20区: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区: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

该区域包括:

与充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2区:

在异常条件下,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分为21区。

如可用于21区的A型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为170℃,其防爆标志为:

DIPA21TA170℃,或者DIPA21TA,T3

如可用于21区的B型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为200℃,其防爆标志为:

DIPB21TB200℃,或者DIPB21TB,T3

下表列出了相关危险区域所选用仪表的防爆类别和优先选用的顺序:

区域

认证

0区

EExia

1区

EExia

EExd

2区

20区(粉尘)

DIPA20TAT5,IP65或

DIPB20TBT5,IP65

21区(粉尘)

DIPA21TAT5,IP65或

DIPB21TBT5,IP65

22区(粉尘)

DIPA22TAT5,IP65或

DIPB22TBT5,IP65

7仪表外壳防护

8

本项目仪表外壳防护等级所采用的标准为IEC60529及GB4208。

该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不超过72.5kV的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防护等级的标示及试验方法。

制造商根据分类标准自己测试并标注其产品外壳防护等级。

国家强制性标准GB3836及GB50058对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均有规定,综合考虑本项目设计中仪表外壳防护等级应按如下规定:

仪表外壳防护等级的代码由特征字母IP、第一位特征数字、第二位特征数字组成,

1)浸入水中的液位计、流量计等测量仪表及可能有水积聚的场所如孔板井内的仪表防护等级应选用IP68。

3)在一般室外场所无另外防护设施的仪表,电动仪表的防护等级不得低于IP65。

5)在半敞开式环境,如压缩机厂房,防护等级不得低于IP65。

第一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数字

防护范围

说明

无防护

对外界的人或物无特殊的防护

防止大于50mm的固体外物侵入

防止人体(如手掌)因意外而接触到电器内部的零件,防止较大尺寸(直径大于50mm)的外物侵入

2

防止大于12.5mm的固体外物侵入

防止人的手指接触到电器内部的零件,防止中等尺寸(直径大于12.5mm)的外物侵入

3

防止大于2.5mm的固体外物侵入

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的工具、电线及类似的小型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电器内部的零件

4

防止大于1.0mm的固体外物侵入

防止直径或厚度大于1.0mm的工具、电线及类似的小型外物侵入而接触到电器内部的零件

5

防止外物及灰尘

完全防止外物侵入,虽不能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灰尘的侵入量不会影响电器的正常运作

6

完全防止外物及灰尘侵入

第二个标示特性号码(数字)所指的防护程度:

对水或湿气无特殊的防护

防止水滴侵入

垂直落下的水滴(如凝结水)不会对电器造成损坏

倾斜15度时,仍可防止水滴侵入

当电器由垂直倾斜至15度时,滴水不会对电器造成损坏

防止喷洒的水侵入

防雨或防止与垂直的夹角小于60度的方向所喷洒的水侵入电器而造成损坏

防止飞溅的水侵入

防止各个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电器而造成损坏

防止喷射的水侵入

防止来自各个方向飞由喷嘴射出的水侵入电器而造成损坏

防止大浪侵入

装设于甲板上的电器,可防止因大浪的侵袭而造成的损坏

7

防止浸水时水的侵入

电器浸在水中一定时间或水压在一定的标准以下,可确保不因浸水而造成损坏

8

防止沉没时水的侵入

电器无限期沉没在指定的水压下,可确保不因浸水而造成损坏

9仪表及其测量管路的防护

10

10.1目的

10.2

本规定将指导承包商在选择仪表保护方式时,确保正确的操作,避免以下情况发生:

1)不希望发生的凝结,与工艺流体的隔离。

3)正常操作时仪表与粘稠流体相接触。

5)腐蚀或过热的流体对仪表的损坏。

7)腐蚀的环境对仪表系统的损坏。

9)固体颗粒进入仪表或其测量管路。

11)测量介质发生化学变化。

13)避免人员与危险、有毒的材料及含有过热/冷流体的系统接触。

14)

15)过热/冷流体发生喷射。

16)

10.3设计原则

10.4

承包商的设计文件中应在有关的设计文件中示出仪表的保护方法,如采用膜片密封或伴热、反吹、冲洗等方式。

为了确保生产装置的正常操作,仪表系统的保护可以采用将工艺介质与仪表系统隔离,以及使仪表系统适合于环境等的处理方法。

常规的仪表保护方式有:

1)为避免热损失或热积聚采用的仪表及其测量管路的绝热措施。

3)仪表阀组及其测量管路的伴热(包括仪表保温箱)。

5)将仪表封闭在一个隔离的空间(如表箱、小屋)内。

7)仪表及其测量管路进行反吹、冲洗以防止不希望的液体、固体、气体进入仪表或测量管路。

9)采用膜片密封方式将仪表与工艺介质隔离。

11)采用隔离液方式将仪表及其测量管路与工艺介质隔离。

在具有危险及有毒气体的场合需作特别的考虑,保护原则是包含危险及有毒气体的仪表管线应尽量靠近工艺管线及设备,尽可能缩短仪表配管,仪表管线应采用焊接连接,不允许采用卡套式接头。

13)仪表防护还应考虑仪表系统的安全维护。

仪表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应尽量减少测量管线中容器、接头的数量,以免与危险/有毒介质的接触,在某些情况下,可采用适当的冲洗及反吹的方式。

15)仪表系统的元器件应与工艺介质不产生化学反应。

17)仪表测量管路的材料至少为316SS不锈钢。

其他材料应满足工艺介质对金属材料方面的要求。

18)

10.5设计要点

10.6

当环境温度不能适应仪表的正常工作时,应对仪表采取适应环境气候的防护方法,主要方式有绝热、伴热等。

一般工艺管线进行适应气候的处理时,那么在该工艺管线上的仪表也要作相应的处理。

仪表进行适应气候的处理应考虑以下工况:

1)在环境温度下,工艺介质发生凝固或变得高度粘稠时。

3)蒸汽或其他气体在环境温度下可能凝结,或用差压变送器测量蒸汽液位时。

5)确保传送给工艺介质分析仪的采样样品保持合适的状态。

设计中应考虑仪表供货商提供的保证仪表准确、可靠操作的环境温度极限(通常为最高或最低温度)。

在标定过程中应保持一个恒定的环境温度,尽量减少环境温度的波动,确保标定的准确性。

当现场仪表可能长期被暴露在阳光下时,应采用遮阳板等适当的防晒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