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6053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0.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份期末测试化学文档格式.docx

C.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盛有煤油的细口瓶中

D.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所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将偏高

3.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①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②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③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将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5.以下表述不符合元素周期律观点的是

A.酸性:

l

B.稳定性:

C.微粒半径:

D.还原性:

l

6.下列物质与其用途完全符合的有

①Na2CO3-制玻璃②SiO2-太阳能电池③AgI-人工降雨④NaCl-制纯碱

⑤Al2O3-焊接钢轨⑥NaClO-消毒剂⑦Fe2O3-红色油漆或涂料⑧

-耐火材料

A.4条B.5条C.6条D.7条

7.实验室欲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考虑来源于水电离的离子)的溶液,且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均为1mol·

L-1。

能达到此目的的是

A.Al3+、Cu2+、SO42-、Cl-B.Mg2+、K+、SO42-、NO3-

C.ClO-、I-、K+、Na+D.Mg2+、HCO3-、SO42-、OH-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C2H4所含原子数相等

B.Na218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

C.OD-中所含电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D.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与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

9.右图表示某一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的焓变为

C.曲线b相对曲线a来说,改变的条件是使用了催化剂

D.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一定是加热

10.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

,则对应的化学反应可以表示为

B.将某浓度的氢氟酸溶液升高温度,氢氟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将变大

C.常温下,向纯水中加入碳酸钠固体,水的电离程度变大,Kw变大

D.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K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或者不变

11.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

①C、CO②AlCl3Al(OH)3③N2、NO④S、SO2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3分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7.0g乙烯与丁烯的混合物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13.已知Cu+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

(未配平)。

NH4CuSO3与足量的10mol·

L-1硫酸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

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③溶液呈蓝色。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一定合理的是

A.该反应显示硫酸具有酸性

B.NH4CuSO3中铜元素全部被氧化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

D.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

14.反应

,在温度分别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

B.a、c两点NO2的转化率:

C.b、c两点的化学平衡常数:

b=c

D.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15.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

,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C.Z的体积分数增大D.X的转化率下降

16.将0.1mol·

L-1的氨水加水稀释至0.01mol·

L-1,稀释过程中温度不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后溶液中

均减小

B.稀释后溶液中

变为稀释前的

C.稀释过程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稀释过程中溶液中

增大

17.某学习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右图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Cu2+向铜电极移动

D.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18.有一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酸,其中H2SO4和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4mol·

L-1和2mol·

L-1,取10mL此混合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待反应结束后,可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设反应中HNO3被还原成NO)

A.0.448LB.0.672L

C.0.896LD.0.224L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4分)

1.第II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19.(6分)反应物间进行微粒交换是化学反应的特征之一,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取代反应都属于反应物间进行微粒交换的化学反应。

(1)NaHCO3和NaOH的反应是NaHCO3电离的H+离子和NaOH电离出的__________离子相互交换的反应。

(2)在浓硫酸作用下,羧酸与醇间的反应属于微粒交换反应,乙酸和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反应是一个置换反应,此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NH3和Cl2发生置换反应,当NH3过量时,NH3继续与HCl反应。

当有3mlolCl2参与反应时,有_______________molNH3被氧化。

(5)(NH4)2CO3和H2CO3的反应也是微粒交换反应,当向(NH4)2CO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O2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HCO3-和NH4+的比值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1

20.(8分)酸性条件下,锡元素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

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

实验中制备SnSO4的流程如下:

(1)碳酸钠与Sn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SnSO4时,需加入稍过量的H2SO4,除溶角SnO外,其另一作用是_________。

(3)酸性条件下,SnSO4可以用作双氧水去除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镀锡与镀锌是铁件防锈的常用方法。

铁件电镀锡时,接直流电源正极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__;

镀锡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分)Q、W、X、Y、Z是原子序数逐渐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已知Q在所有原子中的原子半径最小,W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Y和Z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

1和1:

2的两种离子化合物。

(1)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

(2)Y和Z两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其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1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X和Z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能与水反应生成两种碱,其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Q4与Y2反应通过右图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极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

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9分)碳和氮的许多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以CO2和NH3为原料可合成化肥尿素[化学式为CO(NH2)2]。

已知:

①2NH3(g)+CO2(g)NH2CO2NH4(s)

②NH2CO2NH4(S)CO(NH2)2(s)+H2O(g)

③H2O

(1)H2O(g)

则反应2NH3(g)CO(NH2)2(s)+H2O

(1)的

_______________kJ·

mol-1。

(2)用活性炭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

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发生反应:

在T1℃时,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①0~1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______________,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的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b.通入一定量的NO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③若30min后升高温度至T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NO、N3、CO2的浓度之比为5:

3:

3,则Q______________0(填“>”或“<”)。

23.(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

(1)浓硫酸和漂白粉可发生如下反应:

Ca(ClO)2+CaCl2+2H2SO42CaSO4+2Cl2↑+2H2O

实验室用此原理制取并收集氯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装置序号)

(2)将A、C、D相连,利用实验室常用方法制取并收集氯气。

在C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

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I、II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

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I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II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体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

判断实验I、II推出相应结论是否合理;

若合理,无需填写理由,若不合理,请说明。

实验I:

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II:

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A、C、D相连,可设计实验验证SO32-还原性强于Cl-。

则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说明C中确实发生了上述反应(简述实验步骤、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0分)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CH3COONH4溶液为中性)

阳离子

Na+、Ba2+、NH4+

阴离子

CH3COO-、Cl-、SO42-

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等物质的量浓度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

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的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时,0.1mol·

L-1B溶液的pH=a,则B溶液中

_____________(用含a的关系式表示)。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试∵题≦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