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6173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化学公式大全Word文档格式.docx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2H2通电2H2↑+2↑

14加热碱式碳酸铜:

u2(H)23加热2u+H2+2↑

1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

2l3====2l+32↑

16加热高锰酸钾:

2n4加热2n4+n2+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

H23===H2+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

a3高温a+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

H2+u加热u+H2

20木炭还原氧化铜:

+2u高温2u+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

3+2Fe23高温4Fe+3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

2+Fe34高温3Fe+2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u加热u+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Fe23高温2Fe+32

2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Fe34高温3Fe+4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Zn+H2S4=ZnS4+H2↑

27铁和稀硫酸Fe+H2S4=FeS4+H2↑

28镁和稀硫酸g+H2S4=gS4+H2↑

29铝和稀硫酸2Al+3H2S4=Al2(S4)3+3H2↑

30锌和稀盐酸Zn+2Hl===Znl2+H2↑

31铁和稀盐酸Fe+2Hl===Fel2+H2↑

32镁和稀盐酸g+2Hl===gl2+H2↑

33铝和稀盐酸2Al+6Hl==2All3+3H2↑

(2)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Fe+uS4===FeS4+u

3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Zn+uS4===ZnS4+u

(3)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

Fe23+6Hl===2Fel3+3H2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3+3H2S4===Fe2(S4)3+3H2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

u+2Hl====ul2+H2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u+H2S4====uS4+H2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

g+H2S4====gS4+H2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

a+2Hl====al2+H2

(4)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2NaH+2====Na23+H2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2NaH+S2====Na2S3+H2

4.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

2NaH+S3====Na2S4+H2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

a(H)2+2====a3↓+H2

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

a(H)2+S2====aS3↓+H2

()酸+碱--------盐+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

Hl+NaH====Nal+H2

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l+H====l+H2

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2Hl+u(H)2====ul2+2H2

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

2Hl+a(H)2====al2+2H2

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l+Fe(H)3====Fel3+3H2

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3Hl+Al(H)3====All3+3H2

4硫酸和烧碱反应:

H2S4+2NaH====Na2S4+2H2

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

H2S4+2H====2S4+2H2

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H2S4+u(H)2====uS4+2H2

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

3H2S4+2Fe(H)3====Fe2(S4)3+6H2

8硝酸和烧碱反应:

HN3+NaH====NaN3+H2

(6)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a3+2Hl===al2+H2+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3+2Hl===2Nal+H2+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g3+2Hl===gl2+H2+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Hl+AgN3===Agl↓+HN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

Na23+H2S4===Na2S4+H2+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H2S4+Bal2====BaS4↓+2Hl

(7)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6.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H+uS4====u(H)2↓+Na2S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

3NaH+Fel3====Fe(H)3↓+3Na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

2NaH+gl2====g(H)2↓+2Nal

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

2NaH+ul2====u(H)2↓+2Nal

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a(H)2+Na24===a3↓+2NaH

(8)盐+盐-----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Nal+AgN3====Agl↓+NaN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

Na2S4+Bal2====BaS4↓+2Na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

2+H2===H23

73.生石灰溶于水:

a+H2===a(H)2

74.氧化钠溶于水:

Na2+H2====2NaH

7.三氧化硫溶于水:

S3+H2====H2S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

uS4·

H2加热uS4+H2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

uS4+H2====uS4·

H2

化学方程式反应现象应用

uS4+2NaH=u(H)2↓+Na2S4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H2=H23碳酸使石蕊变红证明碳酸的酸性;

H23Δ2↑+H2石蕊红色褪去

a(H)2+2=a3↓+H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用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Fe23+6Hl=2Fel3+3H2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铁器除锈

Al(H)3+3Hl=All3+3H2白色固体溶解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Hl+AgN3=Agl↓+HN3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l—的原理

Bal2+H2S4=BaS4↓+2Hl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检验S42—的原理

2NaH+S2=Na2S3+H2;

2NaH+S3=Na2S4+H2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2)

Fel3+3NaH=Fe(H)3↓+3Nal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uS4+H2=uS4·

H2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H2ΔuS4+H2白色粉末变为蓝色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一常用计算公式:

(2)设某化合物化学式为ABn

①它的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

+B的相对原子质量×

n

②A元素与B元素的质量比=A的相对原子质量×

B的相对原子质量×

③A元素的质量分数ω=A的相对原子质量×

/ABn的相对分子质量

(3)混合物中含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00%

(4)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g/L)=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

()纯度=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总质量×

100%=纯物质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杂质的质量)×

100%=

1-杂质的质量分数

(6)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7)溶液的稀释与浓缩

浓×

a%浓=稀×

b%稀=(浓+增加的溶剂质量)×

b%稀

(8)相对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两种溶液混合

a%浓+稀×

b%稀=(浓+稀)×

%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体积×

溶液的密度

初中物理常数及公式一览

一、常数:

重力常数g=10N/g;

在真空中光速为30×

108/s;

在空气中声速为340/s。

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为0℃;

水的沸点为100℃。

水的密度为10×

103㎏/3;

水的比热容为:

42×

103/(g·

℃)。

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

10Pa。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V;

照明电路的电压为220V;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为36V;

h=_36×

106_。

二、公式:

(1)机械功W=Fs;

(:

功;

F:

压力;

s:

距离)

(2)功率P===Fv;

(P:

功率;

t:

时间;

v:

速度)(3)机械效率η=;

(η:

机械效率;

有用:

有用功;

总:

总功)(4)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Q吸=(t-t0),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q(Q:

热量;

比热容;

质量;

最后的温度;

t0:

初始温度;

q:

热值)()欧姆定律表达式I=(I:

电流;

U:

电压;

R:

电阻)(6)电功W=UIt=Pt=I2Rt=(:

电功;

P:

电功率;

U、I同())

(7)电功率:

P==UI=I2R=(8)焦耳定律表达式Q=I2Rt(Q:

剩余同()(6))(9)串联电路:

I=I1=I2;

U=U1+U2;

R=R1+R2并联电路:

I=I1+I2;

U=U1=U2;

1/R=1/R1+1/R2

(10)根椐额定功率和额定电压求电阻R==(U额:

额定电压;

U实:

实际电压;

P额:

额定电功率;

P实:

实际电功率)(11)求实际电压的简便方法U=(P实:

实际电功率;

电阻;

电压)(12)物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g(G:

重力;

)(1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v=(v:

速度;

路程;

时间)(14)密度ρ=(ρ:

密度;

V:

体积)

(1)压强p=(p:

压强;

S:

接触面积)(16)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F浮:

浮力;

G排:

排开的重力;

ρ液:

液体密度;

V排:

排开液体的体积)

(17)杠杆平衡条F1l1=F2l2(F1:

动力;

l1:

动力臂;

F2:

阻力;

l2:

阻力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