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6525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9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8页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川大比较文学知识梳理包括新旧两书Word下载.docx

比较文学的定义: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2、简要谈谈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得以存在的立身之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同源性。

在以同源性为突出特征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中,影响的种类、影响的途径和接受的实证性方式就成为法国学派比较文学具体的研究内容。

除此以外的一切比较文学研究,由于缺乏同源性,法国学派均否认其属于比较文学。

由于在法国学派那里可比性已被人为限制到很小的领域内,显而易见,这并不是比较文学可比性的全部。

(2)、变异性。

出自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与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他国化”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差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3)、类同性。

比较文学发展到以平行研究为特征的美国学派时,影响研究的束缚便得以突破。

可比性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拓展,类同性和综合性作为平行研究可比性的特征凸现出来。

平行研究的对象是彼此毫无直接影响和亲缘联系的不同国家或民族间的文学。

因此,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

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

而综合性则是立足于文学,以文学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比较的一种交叉关系。

因此,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合性。

(4)、异质性与互补性

异质性与互补性的可比性主要是从跨文明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的角度来说的,因为,法、美学派均属于同一欧洲文化体系的比较文学学科理论,而随着比较文学发展到以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的第三阶段,异质性作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又凸现出来。

在跨越异质文化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如果忽略文化异质性的存在,比较文学研究势必会出现简单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比较,前者使得中国文学成为西方观念的注脚本,而后者则是一种浅层次的“X+Y”式的比附。

因此,在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异质性”是其可比性的根本特征。

但“异质性”必须与“互补性”相联系起来。

换句话说,研究异质性是为了达到互补性。

异质性的内容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话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

由于多元性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观念,由此才能在中西比较文学及东方文明之间(如中国与印度等)文学比较研究中使被比较的对象互为参照,从浅层次的同异比较向深层次的文化探源发展,为实现交互性和总体性奠定基础。

交互性则是在上述基础上,对被比较的对象进行互释、互证、互补式研究,这样最终才能达到总体性。

由互补性而达到的总体性原则可以说是对比较文学发展的最高层次的探索,也可说是对比较文学诞生初衷的最彻底回归。

上述四类可比性,有时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具体比较研究中,不应机械地强行分割开来。

一、比较文学的定义

法国学派的定义

·

巴登斯贝格:

《比较文学评论》创刊号的导言《比较文学:

名称与实质》

主张:

比较文学“不比较”

内容:

①反对平行研究

②研究国际文学关系史

③研究文学的影响关系

评价

①彻底否定平行研究,显得狭隘

②口号让比较文学偏离了文学比较

原因

①当时学术界对比较文学学科合理性的强烈质疑和挑战

②法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科学性的理性反思与追寻

③法国中心主义(文化沙文主义)导致了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特征

美国学派的定义

维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

定义:

比较文学超越一国范围的文学研究,并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和信仰领域,诸如艺术(如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其他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

简而言之,它把一国文学同另一国文学或几国文学进行比较,把文学和人类所表达的其它领域相比较

①揭示了比较文学危机的症状——抛弃了平行研究,只讲实证性国际文学关系

②没有突破“西方中心”的比较文学观

①学科理论上的纠偏

②文化软实力

中国学者的定义

谢天振《比较文学》:

跨文化(创新)

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再次创新)

比较文学是以一种世界性的胸怀和国际化的视野,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将各种具有跨越意义的文学现象之间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依据,以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变异研究为基本方法,倡导建立一种全球性平等多元、相互包容的文学交流与比较的对话平台和机制,从而最终推动各民族文学及世界文学走向一条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评价/理解:

该定义既继承了传统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又强调文学变异研究,并以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基础,既认同“求同”,也强调“求异”。

总的看来,这一定义吸取了法、美学派定义的主要内容,同时考虑到在全球化和国际化日益增强的今天,跨异质文明研究逐渐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结合当前比较文学在东方迅速发展的新动态,进一步强调了跨文明研究,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文学概念,努力建立一个平等、多元、有效的不同文明文学比较的方法论,搭建跨文明对话的平台。

因此,必将有利于东方优秀的民族文学及传统文化真正为世界所了解和认识,有利于促进东西方文明之间的文学交流和文化发展。

①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

②东西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历程

①大陆

援用西方比较文学定义:

卢康华、孙景尧《比较文学导论》(1984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著作)、陈挺《比较文学简编》

探讨自己的特色:

乐黛云《中西比较文学教程》(1988)、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提出跨文化)、陈惇、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曹顺庆《比较文学教程》(跨文明、变异性、异质性)

②港台学者—对于中西文学不同文明比较所面对的问题的探讨

叶维廉—文化模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名一定是根据自己的文化想象)

李达三倡导中国学派

古添洪、陈鹏翔“阐发研究”(中国研究文学缺乏系统性。

近来采用西方文论阐发中国文学并反过来验证西方文论,这是比较文学中国派)

、比较文学的历史

马修·

阿诺德引进,波斯奈特用于著作

欧洲阶段(成形)

特征:

将比较文学作为文学史的分支,重视研究对象的事实联系、渊源关系及实证方法。

代表:

巴登斯贝格《比较文学评论》、《歌德在法国》、《文学史研究》

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卡雷《歌德在英国》、基亚《比较文学》

1870.亚·

维谢洛夫斯基开设“总体文学”课

匈牙利·

梅茨尔《比较文学杂志》:

第一份比较文学刊物

英国·

波斯奈特《比较文学》(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

1887.德国·

科赫《比较文学杂志》

美洲阶段(转型)

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

韦勒克《比较文学概念》、《比较文学的危机》(美国学派的宣言书)

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用》

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意义:

以比较诗学(文论)、类型学、跨学科比较为主,并拓展于影响研究的主题学、文类学等领域,大大拓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

1903美国第一本英文比较文学杂志《比较文学学报》

1906坎贝尔《什么是比较文学》

亚洲阶段(拓展)

艾田伯《中国之欧洲》、伯恩海姆《跨世纪的比较文学》

①中国

二、三十年代:

吴宓《中西诗之比较》、陈寅恪关于佛教、瑞恰兹设课

三、四十年代:

傅华东译罗力耶《比较文学史》(1931)、戴望舒译梵·

第根《比较文学论》(1934)首次系统完整介绍西方比较文学理论、历史和方法

影响研究:

陈寅恪、季羡林、陈铨等

平行研究:

梁宗岱、朱光潜

跨学科研究:

钱钟书、丰子恺、周作人、宗白华、老舍

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朱光潜《诗论》、钱钟书《谈艺录》反映出自觉的比较意识

新时期:

建立了全国性学会,提出中国学派学科理论,主张以跨异质文明研究和文学变异学研究为核心理念,初步形成了第三阶段的学科理论体系

六、七十年代:

朱立民、颜元叔设班,叶维廉、李达三任教。

1937.7台湾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1978港中文大设组,1月香港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李达三、古添洪、陈慧华提出中国学派构想

八十年代:

1981北大成立比较文学研究会,1983召开首次全国性会议

1984卢康华、孙景尧编第一部教材《比较文学导论》

1984季羡林编第一部刊物《中国比较文学》

1985比较文学学会成立

九十年代:

全面发展,论著涌现

重要著作:

钱钟书《管锥编》、季羡林《中外文化关系史》、乐黛云《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黄药眠、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刘小枫《逍遥与拯救》;

古添洪、陈慧华《比较文学的垦拓在台湾》、叶维廉《比较诗学》、李达三《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周英雄《结构主义与中国文学》

②印度;

当代印度比较文学研究越来越显示其开放性,紧跟世界潮流,关注语言、身份、中心与边缘等问题,注重文化身份、翻译、流散与移居文学、电影与文学跨学科的研究

③日本:

坪内逍遥介绍,畔柳介舟使用

③韩国:

金东旭《比较文学小考》

④穆罕默德·

古奈米·

希莱勒《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的特点与方法

比较文学的发展不是以一种理论代替另一种理论,而是逐步拓展,相互包容,相互促进的。

因为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态势是累进式的、层叠式的发展,表现为一种“涟漪式”的包容性结构。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点:

跨越性(跨国家、跨学科、跨文明研究)

比较文学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可比性(同源性—实证性影响研究、类同性—类同性平行研究、变异性—异质性变异研究)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所谓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是指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与异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的最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具体来讲,可比性主要包括同同源性、类同性、异质性与变异性。

1、同源性

通过对不同国家、民族和不同语言的文学的比较,寻求一种有实事联系的同源关系。

这种影响的同源关系可以通过直接、具体的材料得以证实。

法国学派反对比较的根本原因是乱比或没有可比性的比较,强调比较的科学性。

作为一门学科,应当有它的科学性,有它的学理性。

此学科即可比性。

法国学派提出,比较文学是国际文学关系。

可比性即同源性。

法国学派认为没有同源的文学关系和文学影响(没有涉及非实证性的变异影响关系。

变异关系与实证影响关系都是建立在同源性基础之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同源性往往建立在一条可追溯的“影响路线”之上,由发送者、接受者和传递着三部分构成,以这三点一线为中心,形成流传学、渊源学和媒介学三大研究范畴,形成了法国学派的学科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2、类同性

类同性是指没有文字影响关系的不同国家文学所表现出的相似性和契合之处

韦勒克:

将全世界文学看作一个整体

钱钟书:

东西方文学的可比性在于共同性

类同的:

风俗、结构、内容、形式

流派、情节、技巧、手法

情调、形象、主题、文类

文学思潮、文学理论、文学规律

(包括了跨学科研究)

3、异质性

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

①可通性:

钱钟书: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张隆溪:

道与逻各斯

②不可通性:

余虹:

不可通的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比较文学可比性应当更新,应当将差异性也作为可比性,为中西文学与文论比较从学科理论的高度确立合法性

4、变异性

不论在影响研究中还是平行研究中都存在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变异机制。

在不同文学之间的译介、传播、交流、影响、接受、阐释的过程中,在语言、文本、文化过滤各个方面都难免会发生种种有意或无意的变异,这种变异往往指涉的就是一种文学之间的变异性。

较为典型的是在译介、传播中所发生的各种变异现象,如文化过滤、文化误读、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异域文学的形象变异、文学的他国化等e.g:

佛教的中国化:

印度佛教—因明学—逻辑—文字—辞藻;

禅宗-中国佛教—非逻辑—妙悟—不立文字—以心传心

二比较文学的三大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

比较的三大领域

法国-影响研究

美国-平行研究

中国-变异研究

1、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

法国影响研究特点分析

①认为比较文学是文学史的分支,其重心在于探讨不同国家、民族、地区的文学之间的国际关系史

②注意事实性的关联性和渊源性的影响,并采用严谨的实现方法,重视对对史料的搜集和求证

③反对将比较文学视为一种文学理论或文学批评,反对涉及文学作品的美学内涵和艺术价值

法国影响研究缺点分析

①抛弃了平行比较,导致比较文学危机,由美国学派加以弥补

②忽略了影响研究中的变异性。

由中国学者提出的变异学加以弥补。

变异学是当今大有可为的创新性理论

③没有涉及非实证性的变异影响关系。

2、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

美国学派的特点

①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纳入范围,注重对作品的文学意蕴的挖掘,试图揭示文学文本背后共通的美学精神和艺术规律。

从比较中发现规律。

②提出一种非实证的跨越国家、民族、语言之间的平行研究

③倡导跨学科研究,注重文学与其他人文学科甚至自然学科之间的交叉互渗的关系。

这种综合性的思路打破了人为的设限,使文学与其他人文及自然学科得以互动,极大发展和丰富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畴

美国平行研究缺点分析

①轻视直接的影响研究关系和历史性的实证

②过于扩大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反而从某种意义上消解了学科边界,存在主观臆断的成分

3、中国学派的变异学研究

背景:

①东西方文明之间交流的逐渐深化

②从西方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角度来讲,东西方不同文明之间文学比较的合法性是受到怀疑的。

例如,美国学者韦斯坦因就人为不同文明之间的比较是不可行的,没有可比性。

中国学派的特点

①跨异质文明之间的可通约性(类同性)和不可通约性(异质性)

可通性

道与逻各斯

佛朗索瓦·

于连:

《迂回与进入》、《经由中国—从外部反思欧洲》

不可通性

余虹:

②异质话语之间的双向阐发和对话e.g:

周英雄“双向互动的阐发理论模式”,叶维廉“文化模子寻根法”

③文学变异学理论的基础是异质性和变异性,强调不同文学之间的差异性存在(更加关注不同文明的异质性)

研究内容包括了语言变异学、文学形象变异学、文学文本变异学、文化变异学、文学的他国化等

语言变异:

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译入语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与源语不一致的意义或解释

文学形象变异:

作为形象学的一部分,着重研究文学形象是如何在异国的流传中所发生的变化,并试图探讨这种变化的成因及背后的规律

文学文本变异:

与接收理论和读者批评关系紧密。

不同地域、背景的受众对同一文学文本可能会形成不同的态度和理解,涉及到审美机制和心理学等复杂因素

文化变异:

文化之间的文化过滤和文化误读

文学的他国化:

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

第1章影响研究

一流传学

流传学(Doxologie)也称誉舆学,属于影响研究范畴。

它的产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在19世纪前半叶形成并得到迅速发展,即成为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最早的研究方法,后来则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

因此,它的特征表现为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

它的研究范畴是以构成影响的“经过路线”为基础,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

它的研究模式有直线式影响、辐射式影响、焦点式影响、交叉式影响、循环式影响等等。

流传学(Doxologie)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也是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

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渊源和发展

流传学的产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秉承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理念,同时又接受了法国浪漫主义先驱斯塔尔夫人的某些观点,在19世纪的实证主义思潮与浪漫主义思潮中形成并迅速发展;

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

第根首先将流传学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从此它就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

20世纪50年代随着美国学派的崛起,流传学方法受到强烈的挑战而不断更新。

因此,今天的流传学已不同于传统的“法国学派”模式。

实证性特征(起源性、历史性)

因此,它的特征表现为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多元文学特征),即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也就是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范围(特征决定)

或从接受者出发,对作家、作品、思想感情等受到的影响追根溯源(渊源学)

或从中介者出发,研究沟通放送者与接受者的媒介,如翻译、改写、模仿、引述(媒介学)

或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流传学)

影响类型:

个体对个体、个体对群体、群体对个体、群体对群体

研究类型:

放送者特别的精神、人格、气质;

技巧;

艺术形象;

主题或题材;

框范;

理论思潮的影响

研究模式:

从关系量上区分可分为“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多对一”的方式

从影响的路线来看又可分为直线式影响、辐射式影响、焦点式影响、交叉式影响、循环式影响等五种研究模式。

1.什么叫流传学?

试分析它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流传学也称誉舆学,是传统的影响研究模式之一。

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学者梵·

第根首先将它引入了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使之成为比较文学实践中的一种被广泛应用的基本方法。

它的主要特点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者的“他者“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就本质而言,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

因此,其特征表现为研究方法具有实证性,研究对象是文学关系。

首先,流传学研究的“文学关系”是多元文学关系。

梵·

第根对这一点有经典的阐述,他把这种关系限定在“两国文学间的相互关系上”。

他说“地道的比较文学最通常研究着那些只是两个因子间的‘二元的’关系。

”美国学者也认同这一点,韦勒克就认为:

“‘比较文学’的另一种含义限定于对两种或多种文学之间的关系之研究。

”流传学正是在这样的基点上,沿着从“放送者”、“传递者”到“接受者”的经过路线,着重研究作家、作品(包括文学思潮和流派)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影响、流传和变化,实际上就是在寻找放送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文学关系”。

这就决定了流传学研究的多元文学关系特性(同时也奠定了其跨越性,即跨文明和跨国界性之基础)。

其次,流传学具有实证性。

这是与它研究的对象不可分离的。

因为其研究的对象是“文学关系”,而这种关系只有建立在事实性基础之上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所谓“关系”。

所以注重事实,搜集确凿的资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审慎细密的考证,是流传学研究的必然途径和方法。

这就形成了流传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实证性。

再者,这种研究既然是以“事实”为依据,就必然要强调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既注意文学现象、观念、作品、文类的纵向发展、流变,又要注意这种传承流变与横向的各种关系。

流传学的特征也同时决定了它的研究范围。

那就是在考察构成影响的“经过路线”中,从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等对他国文学、文学创作者的影响。

其范围大致可以把它归纳为:

接受者国家和作者对作为放送者的外国作者的认识和评价、接受者通过什么方式、途径受到何种影响,及影响的内容和过程,等等。

2.举例分析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性。

查看答案中国元曲《赵氏孤儿》在欧洲的流传,就是比较文学发展史上交叉影响和循环影响的双向互动的典范。

它先是经历了在英法两国的流传与接受,约两个世纪以后它又“返销”中国,即1990年天津人艺又把作为西洋话剧的《中国孤儿》搬上舞台。

于是作为起点的中国古代戏剧作品《赵氏孤儿》,经历了在法国、英的改编和再创造,最后又返回到它的故乡。

《赵氏孤儿》在中、法、英三国的流传中就存在着两种方式:

一是双向互动直线式交叉影响。

英国人通过法国而认识中国文化。

曾经有学者指出,英国剧作家谋飞的《中国孤儿》是根据伏尔泰的改编剧本创作的,在角色、场景和台词上不少地方与伏氏相同或相似,但谋氏之作在结构上更多的是直接取材中国的《赵氏孤儿》。

可见,作为放送者的《赵氏孤儿》在英国人那里变成了接收者,即它接受了法国的《中国孤儿》和中国的《赵氏孤儿》的影响,形成了它与法国、中国戏剧之间的互动,呈现出一种交叉影响和互动关系。

二是双向互动的循环交流。

从中国的《赵氏孤儿》到伏尔泰的《中国孤儿》,直至再返回中国,这既是一种循环互动,也有交叉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