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665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万头生态型猪场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畜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主攻的产业。

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手段。

当前,随着规模化饲养比例稳步提高,畜牧业生产已逐步由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向畜牧养殖小区、园区和高效生态牧区转变,畜产品生产方式已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畜产品消费由消费型进入追求质量安全阶段。

因此,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建设生态牧业园区,走节约型、无污染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之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畜牧业,特别是生态绿色牧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则是当前政府和我们广大投资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生态猪场将结合牧业结构调整,将畜牧业经济区与自然区交叉和溶合,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畜牧业生态学原理设计建设的一种新型畜牧业组织形态,它具有资金集中投入、展示高新技术、实现人畜分离、实行集约管理、龙头企业带动、生态环境良好、畜禽产品优质、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是集繁育、养殖、加工、技术开发、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现代化牧业园地和生态牧业、有机牧业、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

因此,将具有极佳的发展前景。

2、生态猪场的建设符合政策导向,满足政策要求。

2006年1月1日,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标志着国家对农业实现了由“取”向“予”的重大转折。

五年来,中央在“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基础上,在畜牧生产用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银行贷款、政府补贴、良种畜禽饲养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发展。

特别是在2010年来,由于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疫病威胁日益加大,市场生猪供应日趋紧张,猪肉价格持续上涨,CPI指标(特别是农副产品指数)长期高位运行,引起了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也多次指示,要求“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

并出台了能繁母猪饲养、生猪良种繁育、生猪保险、疫苗补助、对新、扩建生态猪场建设补助政策和生猪生产调运大县的奖励措施。

XX依靠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还在养殖场污染治理、沼气池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和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助以及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上以奖代补。

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要求强化各项扶持政策措施落实,加强畜牧业基础建设和生态牧场建设,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猪肉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XX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也在2011年工作要点中,将推进农牧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型养殖作为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可以说,各级政府为恢复生猪生产,发展优质肉产品供应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项目产品社会需求巨大,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

中国是一个生猪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猪肉及其制品消费大国。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0年,我国生猪存栏量为4.94亿头,出栏量为6.81亿头,猪肉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猪肉总产量的52%,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也从1990年的20公斤上升到2010年的39.6公斤。

目前,我国高收入人群中每天人猪肉均消费水平已经分别达到100—150克。

而农民年人均猪肉消费不足20千克。

虽然短时间内我国居民很难达到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水平,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元消费结构下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将逐步提高,将是推动我国猪肉消费量增长最主要的因素。

再次,随着人口的自然增长,城市人口的较快增加(我省农村人均年消费猪肉约18公斤,城市人均年消费约35公斤),专家预测猪肉消费量年增长3—5%,我国肉类消费还存在着成倍增长的空间。

三、未来生猪市场预测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养猪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少地区的养猪生产,已由过去的自给或半自给的分散型,传统家庭副业生产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方向发展。

这为改变人民群众的食品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是就目前国内的生猪饲养结构及生产水平来看,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目前我国的养猪结构仍以农户散养和小规模化饲养为主,市场稳定和供应能力偏弱。

据统计,目前,我国规模养猪增势趋缓,农户养猪仍占多数,2010年全国生猪存栏,散养户占生猪出栏总量70%,由于小养殖户饲养的品种落后、技术落后、饲养条件差,抵抗市场风险和疫情风险的能力非常差。

受去年严重疫情影响很多养殖户也只能望价兴叹,市场猪肉供应将仍然非常紧张。

再次,目前国内生猪存栏仍然不足,养猪业仍处于高盈利区。

今年政府给了养猪业大力支持,引种的、扩群的也很多,但由于生猪生产周期长、饲养技术要求高和资金投入需求大的影响,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猪肉紧缺的现状,在11、12两年内生猪市场行情不会大幅度下跌。

第三,未来我国养猪业市场变动将越来越小,行情会越来越稳定,养猪利润空间将处在20%~30%之间。

随着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生猪规模化、良种化的进程加快和养殖结构逐渐转型,生猪市场将越来越稳定,猪价涨跌幅度将越来越小,周期也会越来越短,养猪业将慢慢进入稳定利润时期。

优质、高效、安全猪肉和猪肉制品仍将是国内消费主流,以后我国的养猪业必将走向规模化、大型化,朝着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发展。

四、项目风险分析

任何投资项目都存在风险,特别是养殖,因为它涉及很多方面因素,受很多条件影响。

总的来说:

生猪养殖是投入资金大、生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同时还受市场波动、疫情威胁等影响。

在生产上。

首先是新建猪场用地困难,虽然,国家出台了农业用地优惠政策,但由于农业无税收贡献影响,个别地方政府对新申办猪场用地的支持力度还是不够大;

再次是环评。

由于养猪业一直被认为是农业高污染行业,猪尿、粪水以及恶臭、有害气体等污染环境和土壤,影响猪场环评。

在资金投入上。

首先要涉及到的是基本建设投入、污染治理投入、防疫设施投入和猪群投入,且因猪群生长周期较长(一般6个月左右),一年之内很难见效益。

在市场风险上。

养猪业市场风险较大,首先是目前生猪价格波动仍然较大,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再次是饲养成本包括人工成本、饲料等生产资料成本涨价影响。

最后是疫病风险。

特别是重大传染病风险,将对猪场构成毁灭性打击,最后还有区域性特大自然灾害、异常气象等的影响。

所有这些,只要我们提高生产水平,降低生产风险,从饲养工艺和防疫灭病两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母猪繁殖率、肉猪出栏率、饲料利用率,采取综合措施,降低发病率、死亡率;

同时加强内部核算,提高集约化管理水平,加强环保配套,全面应用生态养殖,将极大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五、项目产业化经营方案

项目建设经营拟以资源开发利用、废弃物资源化、清洁生产、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良性循环规律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以生态化、规模化养猪为主,实行农牧结合,养猪、养鱼(养鳖)、果蔬以及农业观光、农家乐等有机结合,组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下设五个分公司:

饲料公司、贸易公司、水产公司、蔬菜、水果公司和一个瘦肉型猪场,要求国家、省、市、县政府给予各项相关的优惠政策和补助措施,降低或减免流通环节相关税费,降低生猪流通环节的交易费用,节约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养猪场由4个部分组成,即生产区、生活区、隔离区和排污区,占地47亩,建筑面积12680平方米,其中:

生猪生产区9680 

平方米,生活区和配套区建设3000 

平方米,配25m高的配电和250吨位的水塔,使瘦肉型生猪存栏稳定在年存栏5000头,商品猪出栏率为190%;

水产区面积30亩,蔬菜、水果区50亩,通过将猪粪投入池塘繁殖浮游生物作为鱼的饲料或猪粪进行“蝇蛆、蚯蚓—饲料和肥—田”或沼—肥—果蔬—鱼”等,或对粪尿污水采用“沼—肥—

田”、“沼—肥—果蔬—鱼”等处理和多级利用等形式,实现资源循环和重复利用。

六、项目建设规模和目标

项目总的规模是年稳定生猪存栏10000头(其中生产母猪600头,公猪20头),项目分三年实施:

2011—2012年达6000头,2013年达到10000头。

具体实施是2011—2012年建设母猪、公猪、商品猪栏,进行饲养基地、生产、办公建设和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种猪420头;

2012—2013年培育和引进后备种猪200头,形成核心猪群620头,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左右的规模化猪场,同时进行污染治理建设、水产区和蔬菜、水果区建设,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最终建成生态化猪场。

七、项目建设的地点及范围

1、项目建设的地点、范围:

项目建设地点为彰武县后新秋镇烧锅村,以租用山地、半山地和林地为基础,通过平整、硬化和水利建设等成为基地。

2、项目区的自然条件:

后新秋镇为彰武县的副中心城镇,座落于彰武县东北部,依山傍水,山峦重叠,溪涧纵横,气候温和。

全镇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交通便利,省道彰桓线穿镇而过。

猪场所在地烧锅村距彰桓线100米,距彰武县城33公里,距沈彰高速35公里,距阜四高速15公里。

3、项目区的畜禽养殖情况。

整个彰武县畜牧生产规模化程度较低,饲养量相对XX市其他地方偏少。

目前全县养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传统的农户养猪生产方式,一般每户每年饲养2--5头,作为家庭的副业,主要利用其家里的剩汤剩饭和一些农副产品饲养,较少的利用配合饲料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养殖方式较为粗放。

二是规模化、专业户养猪,存栏数达2-4千头以上的全县仅几家,规模化程度较低。

据统计,2010年底全县存栏生猪13.89万头,其中散户3.5万户,占饲养总量75%--80%。

项目所在地后新秋镇2010年存栏生猪3.8万头,烧锅村2010年养猪户220户,年底生猪存栏380头,绝大多数为农户散养。

4、养殖场概况:

烧锅村山多田少,很难有成片的平坦的可供开发的山地和林地,村道贯村而过,为本村居民出入的主要通道,但车流量很少。

生态养殖场选择在距离村道20米,呈“U”型山凹地,靠村道西侧,共31500平方米,合47亩,该处不属于畜牧禁限养区和农业保护用地,无城乡建设用地,现有山地种植松树。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可以兴办适度规模猪场。

八、项目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万头生态型瘦肉型猪场的建设,我们将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工作:

1、良种繁育

以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为基本猪种,自繁自养,年生产杂交瘦肉型商品猪1万头。

2、改善饲养环境

采用先进的猪舍建筑结构、材料,以及有利于提高生猪生育成绩和饲料报酬的新工艺新设备。

①配种舍。

为半漏缝地面,全部使用钢制定位栏,设自动饮水器,装壁扇。

②分娩舍。

实施全漏缝高位床栏舍,有母子舍及仔猪补料槽,装地下冲水池,采用自动饮水器,装电热板和红外线灯,用于冬季保暖。

③保育舍。

实施全缝高位钢架床位,装地下冲水池,采用自动饮水器,配电热板。

④育成舍。

采用舍内水泥地面饲养,采用自动饮水器。

3、实行全进全出和三点式饲养模式。

我们利用天然山地的隔离屏障,实施生猪三点式养殖模式,布局以下三个区:

配种妊娠及分娩哺乳区、断奶仔猪保育区和肉猪育肥区。

各区域配有专门化猪舍、设备和生产管理人员。

同时严格做到各生产单元以周为单位全进全出,严格猪群周转和各舍的大小以及规格布局,按设计要求系统安排,形成稳定的生产流水线。

4、立体的防疫技术、设备和药物

真正建立起以预防为主的生物安全机制,配以先进的设备和药物,实施严格的免疫程序,并采取隔离、消毒、免疫和无害化处理等配套的综合防疫措施和规章制度,配备动物标识智能识读器、电脑等信息终端。

5、全价饲料的使用

饲料消耗在养猪成本中占70-80%;

优化的饲料配方,是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6、科学管理

项目建立后将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动态管理,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生猪行业取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九、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

1、根据我国目前实际情况和现有生产水平,考虑场地占地面积和能容纳生猪数量,我们对年产10000余头肉猪生产线实行工厂化生产管理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选择为:

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14-2.5窝,提供20头肉猪,母猪利用期为三年,肉猪平均日增重700克以上,达90—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0天左右(23周)。

设计的生猪普通生产技术指标:

配种受胎率85%、配种分娩率90%、胎均总产仔数10.5~11.5、胎均活产仔数10个、断奶仔猪成活率95.0%、保育期成活率97.0%、育成期成活率99.0、全期成活率按91%计算,则猪场存栏猪结构标准为:

妊娠母猪数=303头 

,哺乳母猪数=123头,空怀断奶母猪数=123头,后备母猪数=16头,成年公猪数=15头,后备公猪数=5头,仔猪数=980头,保育猪=1125中大猪=3169,合计:

5894头(其中基础母猪为550头),年出栏生猪10000头左右。

则需要建设的相应猪舍为:

1)、配种妊娠舍

空怀及后备母猪在配种舍大栏内饲养,妊娠母猪在妊娠舍定位栏内饲养。

配种舍1栋(建筑面积约180XX8=1440平方米),设大栏40个,妊娠舍1栋(每栋建筑面积约180XX8=1440平方米),设定位栏360个。

2)、产仔舍建设

产仔舍共设2栋(建筑面积约170XX8=1360平方米),分为10个单元,每个单元内设15个产床,共为150个产仔床。

产仔舍是全厂投资最高,设备最佳,保温和通风换气最好的猪舍,舍内应设有保温性能良好并能排湿的顶棚,应有排风装置。

3)、断奶仔猪舍的建设

仔猪培育舍共建2栋(每栋建筑面积约180XX8=1440平方米),分6个单元,每个单元25个高床栏.培育舍应吊顶棚,要达到保温、通风、排湿的目的。

4)、中大猪舍建设

保育猪进入中大猪舍饲养,一般情况下再养16周到23周时,体重90公斤以上时上市。

中大猪舍20栋(每栋建筑面积约170XX8=1360平方米),每栋40栏, 

每栋能容纳350头育肥猪

5)隔离场建设:

共建1栋(建筑面积约150XX8=1200平方米),每栋30栏, 

每栋能容纳300头育肥猪

2、配套用房建设:

2450平方米

1)兽医防疫室建设。

根据三点饲养模式,各分场均建设一个兽医室,建筑面积50平方米,配备相应的诊疗设备、药品库和疫苗库等,计150平方米。

2)饲料加工房及库房建设。

用于生产、储存三个牧区生猪所需全部饲料、预混料和添加剂。

拟建在一牧区,总计约800平方米,其中库房和原料车间650平方米,加工车间150平方米。

3)工人宿舍。

各区根据人员多少建立职工宿舍,位于上风口,需建50人XX10平方米/人=500平方米。

4)生态牧场办公用房。

用于牧场总部人员工作、牧场会议、培训和外来人员接待用等。

拟建在面积最大的一牧区,面积1000平方米。

5)水电增容改造。

建造牧区生猪饮用深水井和山泉水提灌站,建造储水塔,配置80-100KW变电器。

3、环保、污染治理用设施建设:

1200立方米

1)猪粪便、污水净化处理池。

每个牧区建设一个二级沉淀池,每个200平方米,用于收纳猪场实施粪尿分离后的污水和沼液。

预处理(一级处理) 

用沉淀分离等物理方法将污水中悬浮物和可沉降颗粒分离,然后再用生物处理的方法,进一步分解污水中的胶体和有机物以达到达标排放灌溉农田或通过管网输送到附近桑园、果地、蔬菜、鱼塘或水生植物塘等作为有机肥使用,真正实现生态牧业园区,三个牧区共计600立方米。

2)无害化处理设施。

用于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牧场病死生猪用,防止乱仍以污染环境,整个牧区只需建设一个,150立方米,以集中处理。

3)沼气池建设。

通过专用管道收集牧场的固态或液态粪污,在沼气发酵池中发酵,用于生产沼气,供猪场供热、照明和作燃料用,富余沼气还可向附近村民免费供应,解决能源问题。

发酵后的沼渣经处理后可制成有机肥,沼液可应用于灌溉。

三个牧区每个牧区建设150立方米,共450立方米。

4、生态牧业建设

1)、鱼塘建设。

用于消化沉淀池处理的粪尿、沼液,达到资源最大利用和再生。

每个牧区建设鱼塘5000立方米,共计15000立方米。

2)、果地建设。

在牧区周围山地和牧区隔离带,利用猪场粪便,种植当地适宜栽培果树,每个牧区周围果树利用面积不少于10亩,共30亩。

3)、蔬菜基地建设。

利用沼液、生物有机肥,成立相应的蔬菜公司,发动村民种植有机蔬菜,开发面积不少于50亩。

十、项目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

1、本项目计划用地47亩,均是山地非耕地,不涉及农保田,当地农民同意以租赁形式供养殖使用。

城乡建设规划无其他项目,属农业用地性质。

2、万头规模猪场年需生产、生活用水约3万立方左右,采取深水井方式供水,西北侧1.5公里处有一大型水库,不足部分可用水库水补充。

3、妥善处理粪尿和污水。

项目建设期我们将安排专项资金,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猪场严格实行雨污分流、固液分离,粪便及时收集,粪水通过成沉淀、发酵、生物除臭和生物利用等措施处理,利用沼气用于能源,利用沼液、粪渣等排泄物养鱼、鳖等,沼渣和粪便经高温堆肥后制作活性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绿色蔬菜和水果,按平均每亩年施有机肥4吨计,1000亩作物可消化全部猪粪(年产鲜猪粪约4000吨)和人畜污水,达到猪场废弃物资源化和循环利用,纳污减排、达标排放的目的。

4、猪场在养殖过程中产生一定数量的NH3、H2S等臭气,如何防止对周边环境和群众生活的影响至关重要。

由于该场址处山坞内,采用多点式饲养,降低饲养密度,并且山坞内有几个口子能流通空气,周边山林茂盛,山林、经济作物有较强的吸纳能力,此外,可在饲料中添加乳酸菌或其他防臭剂,预测废气对环境的影响十分有限,投产后不会引起附近群众的意见和纠纷

十一、项目建成后就业预测,农民增收情况

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安排农村居民就业,还可带动运输、销售、屠宰加工及饲料以及附近农户养殖,提高就近农民收入等。

其中需从当地招收和外来人才聘用包括兽医:

3人(三点式饲养,每点一个兽医,其中主管兽医1人);

配种员:

1人;

财务:

2人;

销售人员:

饲料加工人员:

1-2人;

原料采购人员:

饲养员和生产员:

32人;

杂工(水电工、木工等):

3人;

保安:

3人等。

合计47人。

十二、项目投资估算

总投资:

建设万头瘦肉型猪场共需资金2800万元。

1、固定资产部分:

2600万元

配种舍及妊娠舍2880平方米×

700元/平方米=201.6万元

产仔舍:

2720平方米×

700元/ 

平方米=190.4万元

仔猪培育区:

2880平方米×

公猪舍:

20头×

10 

平方米/头×

700元/平方米=14万元

商品猪舍:

12450平方米×

600元/平方米=747万元

隔离场:

1200平方米×

600元/平方米=72万元

配套用房:

2450平方米×

600元/平方米=147万元

生态办公区:

1000平方米×

600元/平方米=60万元

配套排污工程(包括粪便干湿分离、污水净化排放):

85.4万元

引种费用(公、母猪引种):

130万元

产床、水道、饲槽及喂料系统等机电设备部分:

56.2万元

水电设备(包括水塔、提灌设备等):

30.8万元

交通设备:

27万元

饲料储存、加工厂房和加工设备:

90万元

饲养员宿舍、办公场所、生活区建设费:

55万元

沼气建设:

45万元

病死猪无害化池:

12万元

二级沉淀发酵池(三座):

60万元

2、场地费用:

133万元

场地租用费用:

50年XX55元/年XX47亩=13万元

土地平整、砌石坝、修路、修桥费:

120万元

3、流动资金:

(饲料、药品、防护)190万元

商品猪饲料:

150万元

母猪饲料:

20万元

公猪饲料:

5万元

保健、医药和疫苗等:

15万元

4、不可预见费及利息:

62万元

投资估算表

单位:

万元

项目建设内容

单位

数量

单价

金额

建设进度

备注

总投资

2800

一、固定资产

2600

(一)猪场

1354.6

1、配种舍、妊娠舍

2880

0.07

201.6

2、产仔舍

2720

190.4

3、仔猪培育区

4、公猪舍

200

14

5、商品猪舍

12450

0.06

747

(二)其它土建工程

219

1、隔离场

1200

72

2、配套用房

2450

147

(三)办公区建设

1000

60

(四)园区基础设施

460.6

1、产床、水道、饲槽及喂料系统

1

5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