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7270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科护理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贫血anemia:

单位容积末梢血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生理性贫血: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增加,导致2~3月时红细胞、血红蛋白量降低。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人体摄取食物而引起的机体能量代谢的额外增多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

★艾森曼格综合征:

室间隔缺损晚期,当肺动脉高压显著,产生自右向左分流时,临床出现持久性青紫。

第一章绪论

1、儿科护理学的服务对象、范围、和任务

服务对象:

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范围:

一切涉及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

正常小儿身心方面的保健,小儿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并与儿童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有广泛联系。

任务:

从体格、智能行为和社会等各方面来研究和保护小儿,对小儿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增强小儿体质,降低小儿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和促进小而健康,提高人类的整体健康素质。

2、★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

从卵子和精子结合,新生命开始到小儿出生。

分为妊娠早期,12周,可导致流产或各种先天畸形;

妊娠中期,13周至28周,20周前肺未成熟,不能活;

妊娠晚期,29周至40周,易早产。

新生儿期:

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生后28天。

小儿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窒息、感染,死亡率高。

婴儿期:

出生后到满1岁之前。

小儿以乳汁为主要食品。

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对能量和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的需要量大,消化吸收功能未完善,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不良。

6个月后,被动免疫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不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

幼儿期:

1岁到满3岁之前。

生长发育速度减慢,智能发育突出,对危险的识别能力不足,传染病发病率高。

幼儿乳牙出齐,饮食已从乳汁逐渐过渡到成人饮食,要防止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学龄前期:

3岁后到6~7岁入小学前。

体格发育速度减慢,稳步增长,智能发育更趋完善,好奇、好问、好模仿,有较大的可塑性。

★易患急性肾炎、风湿病等免疫性疾病。

学龄期:

从入小学期到进入青春期前。

体格生长稳步增长,除生殖系统外其它器官的发育已接近成人水平,智能发育更成熟,理解、分析、综合能力逐步增强,是小儿心理发展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

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低,要预防近视眼和龋齿。

青春期(少年期):

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

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13~14岁开始到18~20岁。

生长发育明显加快,第二性征逐渐明显,个系统发育已成熟,体格生长逐渐停止,患病率和死亡率低。

3、小儿免疫特点

新生儿6个月后,来自母体的IgG浓度下降,自行合成IgG的能力要到6~7岁;

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易患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

婴幼儿期SIgA缺乏,易患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

其它体液因子如补体、趋化因子、调理素等活性及白细胞吞噬能力低。

4、缺乏维生素D,患儿患佝偻病,成人为骨软化症;

肺部感染,婴儿为支气管肺炎。

年长儿为大叶性肺炎。

第二章生长发育

1、★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意义、测量、正常值、计算方法

体重:

⑴新生儿男孩3.3+-0.4kg,女孩3.2+-0.4kg。

出生后第一周暂时性下降3%~9%,第7~10日恢复(生理性体重下降)。

⑵7~12月:

体重(kg)=6+月龄×

0.25

2岁~青春期前:

体重(kg)=年龄×

2+7或8

身高:

新生儿出生时身长50cm。

2~12岁:

身高(cm)=年龄×

7+70

2、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年龄越小,增长越快。

1月增长1~0.5kg,3月为出生时的2倍(6kg),1岁时3倍(9kg),呈第一个生长高峰。

2岁时4倍(12kg),到青春前期增长减慢,每年2kg。

进入青春期后生长再次加快,呈第二个生长高峰。

生后第一年头部最快,躯干次之,青春期以下肢为主。

1年增长25cm,前3月增长11~12cm。

第2年10cm,2岁后每年5~7cm。

头围:

出生时32~34cm,1岁内增长快,1岁46cm,2岁48cm,15岁接近成人54~58cm。

胸围:

出生时32cm,1岁时46cm,1岁~青春期胸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等于小儿岁数减1.

3、头颅骨的发育

颅骨缝3~4月闭合。

前囟1~1.5岁闭合,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饱满提示颅内压增高,凹陷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

后囟6~8周闭合。

4、牙齿的发育

乳牙共20个,恒牙共32个。

12月未出牙为乳牙萌出延迟。

第三章儿童保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卡介苗:

生后2~3天

脊髓灰质炎:

第一次2月,第二次3月,第三次4月,4岁时加强一次。

冷开水送服。

麻疹:

8月以上,7岁时加强一次。

百白破:

第一次3月,第二次4月,第三次5月

乙肝:

第一次出生时,第二次1月,第三次6月

小儿生病时不能打疫苗

第四章儿童营养

1、婴儿喂养的方法

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2、★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方法

优点:

满足营养需要;

增进身体健康;

喂哺方便易行;

促进情感交流;

利于母亲恢复

方法:

产后早开奶,按需哺乳,产后30分钟开奶,一般每2~3小时1次

前、后奶成分有区别。

每次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另一侧

3、★婴儿奶量的计算,婴儿辅食添加原则

4、需奶量=110kcal/kg×

体重kg

8%糖牛奶每100ml产100kcal水:

150ml×

体重=900ml900-需奶量=加水量

辅食添加原则:

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

辅食添加顺序:

1~3月菜汤、水果汁、★鱼肝油(3月)

4~6月米糊、奶糕、★蛋黄、菜泥

7~9月粥、烂面、饼干、★全蛋、碎菜

10~12月稠粥、软饭、面条、馒头、面包、豆制品、碎肉、油

牛乳配置:

稀释:

生后不满2周在2份牛奶中加入1份水。

随日龄增长,至满月可用全奶。

加糖:

每100ml牛乳中加入5~8g糖。

煮沸:

达到灭菌,使蛋白质变性,在胃中的凝块变小。

5、排泄量

1岁内婴儿每天110kcal/kg,每增加3岁减去10kcal/kg,15岁时60kcal/kg

6、生长发育消耗的能量为小儿时期所特需。

7、婴儿每日需水150ml/kg,每3岁减去25ml/kg。

8、产后4~5天以内的乳汁为初乳,6~10天为过渡乳,11天~9月为成熟乳,10月以上为晚乳。

第六章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1、新生儿分类的定义、特点、护理

分类:

依胎龄:

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

依出生体重:

正常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

依出生体重和胎龄关系:

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

高危儿:

母亲异常妊娠史的、异常分娩的、出生时有异常的新生儿

特点:

足月儿:

外观:

体重2500g以上,身长47cm以上,哭声响亮,肌肉有一定张力,皮肤红润,胎毛少,耳壳软骨发育好,乳晕清楚。

呼吸:

胎儿在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有微弱的呼吸运动。

分娩后第一次吸气后紧接着啼哭,肺泡张开。

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节律常不规则,40次/分,腹式呼吸为主。

循环:

脐带结扎,胎盘—脐血循环终止。

肺血管阻力降低。

卵圆孔功能性关闭。

动脉导管收缩,出现功能性关闭,心率波动大,100~150次/分,10/50mmHg。

新生儿肝葡萄糖醛酰基转移酶活力低。

消化:

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达,易溢乳和呕吐。

消化道面积大,利于吸收。

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胎粪,2~3天排完,墨绿色,若超过14小时未排,检查畸形。

生理性黄疸,解毒能力低。

血液:

血红蛋白多,新生儿缺氧性紫绀不明显。

白细胞高,第3天下降。

维生素K少,生后注射维生素K。

泌尿:

生后24小时内排尿。

若生后48小时无尿,需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低,浓缩功能差,导致低钙血症。

神经:

脑大,重300~400g,占体重10%~20%。

脊髓长,大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

有原始的神经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交叉伸腿反射。

免疫:

胎儿可从母体通过胎盘得到免疫球蛋白IgG,新生儿对传染病有免疫力。

免疫球蛋白IgA、IgM不能通过胎盘传给新生儿,易患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白细胞吞噬作用弱,血清补体低,白细胞对真菌的杀灭能力低。

体温:

产热主要靠棕色脂肪的代谢。

过高发生“脱水热”,过低引起硬肿症。

生后1小时内体温可降2.5度,温度适中,体温逐渐回升。

新生儿适中温度与胎龄、日龄、出生体重有关。

不可吃退烧药。

能量、水、电解质:

出生后第1周每天50~75kcal/kg,新生儿体液总量占体重的70%~80%。

第1天60~80ml/kg,第2天80~100ml/kg,第3天以后100~140ml/kg。

每日钠需要量1~2mmol/kg。

10天后钾的需要量1~2mmol/kg

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维持体温稳定;

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

合理喂养;

确保安全;

健康教育;

预防接种

早产儿:

体重2500g以下,身长不到47cm,哭声轻,肌张力低,胎毛多,耳壳软,指、趾甲未达端,乳晕不清,足底纹少,睾丸未降或未完全下降,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

2、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

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乳腺肿大(2~3周内消退),马牙,假月经(生后5~7天出现,持续1周)

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分度特点

临床表现:

意识改变,肌张力低下,中枢性呼吸衰竭

分度:

轻:

肢体及下颌出现颤动,吸吮反射正常,拥抱反射活跃,肌张力正常,呼吸平稳,前囟平,生后24小时内明显,3天内逐渐消失。

预后好。

中:

嗜睡,意识反应淡漠,肌张力减低,★出现惊厥。

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拥抱和吸吮反射减弱,下颌抖动,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

24~72小时症状明显。

脑电图检查可见癫痫样波或电压改变。

重:

昏迷,肌张力低下,深反射及自发动作消失,拥抱、吸吮反射消失,瞳孔固定无反应,心动过缓,呼吸不规则,血压降低。

出生~72小时最明显。

死亡率高,有后遗症。

治疗:

支持方法:

供氧;

纠正酸中毒;

维持血压;

维持血糖在正常高值;

补液,每日液量60~80ml/kg。

控制惊厥:

苯妥英钠

脑水肿:

呋塞米

亚低温:

体温下降2~4度

症状:

颅内出血—尖叫,要挟性哭闹—时高时低、哭而无泪,甲低—低沉而粗,蛲虫病—夜间哭闹

4、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

病因:

外伤,主要是产伤;

缺氧缺血;

肝功能不成熟,凝血殷则不足;

频繁操作,机械通气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高张力液体输入

颅内出血早期不能使用脱水剂

5、★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

一般生后1~2天内出现。

意识形态改变:

早期症状为烦躁不安;

激惹、过度兴奋、嗜睡

眼症状:

凝视,斜视

颅内压增高表现:

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

呼吸改变

肌张力改变

瞳孔:

不对称,对光反应差

黄疸和贫血

护理措施:

观察病情:

生命体征,意识神态,瞳孔,惊厥发生的时间、性质

降低颅内压:

绝对静卧,抬高头部,护理操作要轻、稳、准、集中处理

合理用氧:

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5%

维持体温稳定

健康教育

6、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

自身因素:

免疫功能不完善,屏障功能差,补体少。

病原菌:

以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为主

感染途径:

产前:

羊膜腔的感染;

产时:

通过产道时被细菌感染;

产后:

与细菌从脐部、皮肤黏膜损伤处及呼吸道、消化道侵入有关。

7、★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措施

出生后7天内出现症状者为早发型败血症;

7天后出现者为迟发型败血症。

早期表现:

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哭声弱、体温异常;

发展为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动,面色欠佳和出现病理性黄疸、呼吸异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严重者发展循环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酸碱平衡紊乱、胆红素脑病。

护理诊断:

体温调节:

与感染有关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脐炎、脓包疮感染性病灶有关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无力、纳差、摄入不足有关

维持体温稳定:

患儿体温易波动,除感染因素外,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当体温低或体温不升时,及时予保暖措施;

体温过高时,予物理降温及多喂开水,不予降温药物。

保证抗菌药物有效进入体内,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及时处理局部病灶:

脐炎、鹅口疮、脓包疮、皮肤破损,促进皮肤早日愈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保证营养供给:

除经口喂养外,结合病情考虑静脉内营养

观察病情:

面色青灰、脑性尖叫、前囟饱满、两眼凝视提示有脑膜炎的可能;

面色青灰、皮肤发花、四肢厥冷、脉搏细弱、皮肤有出血点考虑感染性休克或DIC

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正确喂养和护理患儿,保证皮肤的清洁。

8、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特点和鉴别要点

生理性:

生后2~3天内出现,4~5天高峰,7~14天自然消退。

足月儿<

205.2,早产儿<

275。

除皮肤及巩膜黄染外,无其他临床症状,血清胆红素升高,主要是为结合胆红素增高。

病理性:

出现早,24小时内出现;

程度重,血清胆红素>

205.2~256.5;

黄疸退而复现;

血清结合胆红素高;

持续时间长,足月儿>

2周,早产儿>

4周。

鉴别点:

出现时间,程度,持续时间,血清胆红素

9、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生成多,运转胆红素的能力不足,肝功能发育未完善。

病理性黄疸特点:

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程度重,持续时间长,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高

10、缺血缺氧性脑病生理性黄疸轻的原因:

使用了抗惊厥药—鲁米那(苯巴比妥)

11、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

ABO血型不合,Rh血性不合

症状轻重和母亲产生的IgG抗体量、抗体与胎儿红细胞结合程度及胎儿代偿能力有关。

Rh症状比ABO溶血者严重

黄疸:

Rh在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ABO在出生后2~3天出现,血清胆红素以未结合型为主。

贫血:

Rh出现早且重,ABO少且轻,一般到新生儿后期才出现。

肝脾肿大:

Rh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肿大,ABO不明显。

生后2~7天,早产儿易发生

分期

表现

持续时间

警告期

反应低下,肌张力下降,吸吮力弱

0.5~1.5d

痉挛期

肌张力增高,发热,抽搐,呼吸不规则

恢复期

肌张力恢复,体温正常,抽搐减少

2w

后遗症期

听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手足徐动,牙釉质发育不良,智力落后

终生

实验室检查:

血型检查,三项实验,致敏红细胞,血常规

孕妇血浆置换术,宫内输血

新生儿:

换血疗法,光照疗法,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

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出现黄疸应考虑新生儿溶血

第七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甲状旁腺可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1、维生素D的来源及体内的转化过程

来源:

维生素D2存在于植物中,D3由人和动物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转变而成

转化:

被转运后贮存于肝脏、脂肪、肌肉等组织内

2、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及发病机制,甲状旁腺的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促进小肠粘膜对钙的吸收;

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促进成骨细胞的增值和破骨细胞分化,直接作用于骨的矿物质代谢。

发病机制:

机体试图维持正常血钙水平而对骨骼造成损害的结果。

甲状旁腺激素PTH:

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对磷的重吸收;

促进破骨细胞的功能,促进骨钙入血。

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

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光照射不足,生长过速,疾病与药物的影响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

生长中的骨骼改变、肌肉松弛和非特异性精神症状。

重症可见消化功能紊乱、心肺功能障碍并可影响智能发育及免疫功能。

初期:

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症状,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与室温季节无关的多汗,头部多汗而刺激头皮,出现枕秃。

激期(活动期):

主要为骨骼改变、运动功能及智力发育迟缓

头部:

3~6月患儿可见颅骨软化、兵乓球样感觉,7~8月患儿方颅,前囟增宽,重者延迟至2~3岁闭合;

出牙延迟、牙釉质缺乏、易患龋齿。

胸部:

1岁左右小儿。

佝偻病串珠,郝氏沟,鸡胸,漏斗胸

四肢:

6月以上佝偻病手镯或脚镯;

小儿开始行走后,因负重膝内翻(O型腿)或膝外翻(X型腿)。

长久坐位者有脊柱后突或侧弯畸形。

运动:

肌肉发育不良,肌张力低下,韧带松弛,表现为头颈软弱无力,坐、立、行功能落后,腹肌张力下降,腹部膨隆如蛙腹。

神经、精神:

脑发育受累,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低下,伴发感染。

恢复期:

经适当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或接近消失,精神活泼,肌张力恢复。

后遗症期:

2岁以后,临床症状消失,仅遗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6、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治疗、护理

PTH分泌上升

目的是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

以口服维生素D为主,1月后改预防量,每日400IU;

有并发症的佝偻病或无法口服者,肌肉注射维生素D,2~3月后口服预防量。

坚强营养,及时添加辅食,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

生后2~3周带婴儿户外活动,夏天避免太阳直射,可在阴凉处活动。

补充维生素D

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

加强体格锻炼

预防感染

健康教育:

新生儿出生2周后每日给予维生素D400~800IU

3~6月患儿可见颅骨软化

预防:

服用鱼肝油

7、佝偻病一旦发生明显症状,机体的抵抗力低下,易并发肺炎、腹泻、贫血。

8、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表现

PHT分泌不足

显性:

惊厥:

多见于小儿。

最常见。

突发四肢抽动,两眼上翻,面肌抽动,神志不清。

时间持续数秒至数分,可有发绀。

停止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而入睡,醒后活泼如常。

数日1次至1日数次。

轻者仅短暂的眼球上窜和面肌抽动,神志清楚。

手足抽搐:

见于大婴幼儿。

突然手足肌肉痉挛呈弓状,手腕屈曲,手指僵直,拇指内收贴紧掌心,踝关节僵直,足趾弯曲。

停止后活动自如。

喉痉挛:

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

最严重。

喉部肌肉、声门突发痉挛,出现呼吸困难,吸气时喉鸣。

可突然窒息而猝死。

隐性:

没有典型发作的症状,可通过刺激神经肌肉引出:

面神经征,陶瑟征,腓反射。

9、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急救、护理、防治方法

急救:

顺序:

吸氧→镇静→补钙→维生素D

方法:

立即吸氧,保证呼吸道通畅;

控制惊厥与喉痉挛,用10%水合氯醛,每次40~50mg/kg,保留灌肠;

地西泮,每次0.1~0.3mg/kg,肌肉或静脉注射

控制惊厥、喉痉挛

防止窒息:

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术前准备。

需立即将舌头拉出口外,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窒息

定期户外活动,补充维生素D

防治方法:

急救处理:

见上

钙剂治疗:

10%葡萄糖酸钙5~10ml,稀释1~3倍后缓慢推注。

葡萄糖酸钙输注时勿漏到皮下,以防引起皮下坏死。

维生素D治疗:

症状控制后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补充维生素D

10、体内,维生素D3最后部位:

肾脏

11、血清离子钙降低是引起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的直接原因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婴幼儿吐奶的原因

胃呈水平位;

幽门括约肌发育良好二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小儿吸奶时易误吸空气

2、小儿腹泻的共同临床表现、分型

按病程分:

病程在2周以内为急性腹泻,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超过2月为慢性腹泻

(1)轻型:

由饮食因素引起。

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溢乳。

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可达1天10次,每次量少黄色或黄绿色,有

奶瓣和薄膜。

★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

胃肠道感染所致。

起病急,可由轻型加重而至。

★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

胃肠道症状:

食欲低下,呕吐,严重者可吐咖啡样液体。

大便次数增多,每天10次,呈黄绿色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量多,可有少量黏液,也可有少量血便。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等渗、低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低钙、低镁、低磷血症。

3、★不同病原菌肠炎的特点

★轮状病毒肠炎:

又称秋季腹泻,散发或小流行,粪-口传播,多见于6月~2岁婴幼儿。

起病急,伴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病初即出现呕吐。

大便水样或蛋花汤样,并发脱水、酸中毒。

不喂乳类的患儿恢复较快(原因:

双糖酶活性降低,影响乳糖消化,没有乳糖则会消化)镜检有白细胞。

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多发生在夏季。

起病急。

轻症大便次数稍增,性状轻微。

重症腹泻频繁,量多,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混有黏液,镜检无白细胞。

呕吐,严重者伴发热、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自限性病,自然病程3~7天或较长。

侵袭性细菌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