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7353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邮票的张数》文档格式.docx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情景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学会解决形如ax±

x=b这样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温故为求新

师:

孩子们,四年级时我们已经初步认识“方程”,这一概念对不对?

(对)板书:

方程,并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不是呀?

(是)完善板书:

用方程解决,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一直认为在孩子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方程是一个了不起的知识,你们认可吗?

(认可)好,既然孩子们是带着“用方程解决问题”地经验来的,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好不好?

(好)敢于迎接挑战的孩子将来都是不得了的孩子。

请看屏幕(课件出示):

姐姐有43张邮票,是弟弟邮票数的2倍多5张,弟弟有多少张邮票?

现在应该干什么?

(读题)对,这是一个好习惯,不过读题还有一个更高的境界叫“审题”,板书:

?

审题就是要边读边思考。

要不要试试看?

不过老师希望你们待会在审题的时候能够用上这几个词语:

根据、我想到的是、然后(课件依次出示)有难度吗?

(学生边读边审题)

审完题了,那么谁来说说看?

生:

根据“姐姐有43张邮票,是弟弟邮票数的2倍多5张”,我想到的是“姐姐比弟弟的邮票张数多”

是的

根据“姐姐有43张邮票,是弟弟邮票数的2倍多5张”,我想到的是“弟弟的邮票数就是(43-5)÷

2”,然后

你是从问题出发分析并解决这一问题,

根据“姐姐有43张邮票,是弟弟邮票数的2倍多5张”,我想到的是“弟弟的邮票数×

2+5=姐姐的邮票数量”这一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2X+5=43

掌声响起来,很厉害的表达,你们觉得他说的好吗?

好在哪里?

你会不会这样说?

(另一学生尝试说)你也来试试看?

(第三人尝试说)你看这样说话是不是更完整了。

以后在回答问题时也可以这样表达好吗?

我们在用方程解决问题之前首先要分析(板书:

分析数量关系)弄清楚条件之间相等的关系,这是列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很重要。

有时条件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画图这种更简洁的方式表示。

在用方程解决问题时,还有什么也挺重要的?

解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检验写答案

就让我们带着“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继续来研究“邮票的张数”这一问题。

(板

书子课题:

邮票的张数)

二、引领自主研究问题

1、学生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后学生对比两道题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学生找不同)师:

请看,认真审题。

(稍停)与之前那道题有什么不一样?

说说看。

(以下为预设)

刚才那道题有问题,这道题还没有问题。

这个不一样的地方让你一眼就看到了,到底这道题目要求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呢?

待会就知道了。

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2)学生提问题

根据这两个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提出问题)

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你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呢?

好,那我们不妨就来解决“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

”这一问题吧?

(出示问题)

2、自主分析问题

根据条件,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有想法了?

(有)接下来,是我讲给你们听;

还是你们接着自己研究怎样问题呢?

师:

自己研究是不是?

(是)好,我特别欣赏你们的勇气和自信,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一张作业纸。

(课件出示)请根据作业纸上的要求一一解决吧!

我就在你们身边,如果你们需要我,我就过来,好吧?

(好)

3、自主探究尝试解决问题

(1)学生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作业纸。

(时长大约7分钟)(让写的快的小组板书在黑板上)其他写得好的小组可以与前后桌交流分享成果。

(2)四人小组内互相交流成果。

你们已经各自研究完了,请在前后桌互相交流一下,有需要修改的地方改过来。

4、汇报交流思考方法:

(1)先由写数量关系式的小组发言,鼓励学生说清依据。

下面我想请这个小组的同学讲讲自己的想法,中间如果你有不同想法或者补充可以提出来。

我们根据“姐姐的邮票张数是弟弟的3倍”,这一条件所列出的数量关系式是“弟弟的邮票张数×

3=姐姐的邮票张数”

我是根据“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这个条件列出的数量关系是“姐姐的邮票数量+弟弟的邮票数量=180张”

老师我是这样列的“弟弟的邮票数+弟弟的邮票数量×

3=姐姐的邮票数量”师:

你所列的数量关系式与刚才那位同学的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

你是把姐姐的邮票数量用一个式子表示的,说明你对这道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看来你们可以从这道题目中找到两种不同的数量之间相等的关系式,真是善于动脑筋的孩子。

关于梳理数量关系还有一种更简洁的方式,你们想听听它们怎么说吗?

(第二组同学陈述理由)

(2)再由用图形表示的孩子展示成果。

鼓励孩子自主的表达每一步画图的依据。

设疑:

对照题目,你们认为这个线段图还需要补充什么呢?

(如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及时让孩子在题上完善)。

那你觉得在画线段图时我们容易在哪里出错呢?

提醒一下大家。

教师小结:

看来结合题目中的条件、问题,我们既可以写成数量之间的关系式,也可以用线段图这种更简洁的方式表示出来。

请用线段图表示的同学把你的线段图完善一下。

请回,感谢这组同学的与众不同。

5、汇报交流解决方法

还要请你们给大家分享一下这道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先有学生进行汇报,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

根据什么列出的额“解设”、3x和x分别表示什么?

为什么要设弟弟的邮票张数为x呢?

能不能设姐姐的邮票张数为x呢?

)“4x”表示什么?

“180÷

4”你们怎么想的?

“45”是谁?

姐姐的邮票张数呢?

根据那个条件来求?

6、梳理总结:

像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我们一般用方程解决。

接下来有没有勇气接着挑战呢?

三、交流分享“变式题”

1、改变条件

(1)学生改条件

如果这道题的第一个条件不变、问题不变,第二个条件如果改一改,可以怎么改?

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

这是个不错的注意,我们来改改看。

(出示课件)

(2)学生尝试改变条件后课件出示变式题。

(3)自主完成:

在练习本上先写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再列方程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

(4)展台汇报

2、教师小结:

祝贺你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解决了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问题,在应用题的学习中又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板书:

经验+经验)你们会利用经验解决更多的问题吗?

(会)请看!

四、题组训练,完善认知

下面有几组题我们分别来看。

1、抢答:

3x比2x多(),1.5y加7y是(),比7a少a的是()

(学生先抢答、再说理由)

2、我会分析:

一幅画长是宽的2倍,装裱画框共用了162cm长的木条,这幅画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

思考:

根据条件(),应该设()为xcm,那么()是()cm。

再结合“一共用了162cm木条”这一条件,列出数量关系式是(),列出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在作业单上)

3、仔细推敲:

钢琴有88个键,白键比黑键多16个,白键和黑键各有多少?

白键和黑键存在两个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分别是()和()。

列方程解题,我们应该设()是x个,则()是()个,列出方程()。

(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然后汇报)

4、拓展延伸

如图,正方形的周长比等边三角形的周长多5cm,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

四、总结提升

今天我们研究了哪一类型的应用题?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师总结:

今天你们利用方程这一方法解决了“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问题,方程是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中还需要在解决问题时去应用、去体会、去积累。

板书设计:

邮票的张数

解:

设弟弟有邮票x张,姐姐有邮票3x张。

X+3x=180

4x=180

X=180÷

4

X=45

3x=3×

45=135

检验:

45+135=180135÷

45=3

答:

弟弟有45张邮票,姐姐有135张邮票。

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是四年级学生学习方程这一单元的最后一个关于解方程的类型。

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利用四则运算关系及等式性质解ax+b=c这样的方程后,学生再进一步学习本课,就比较没有难度了。

本课的重点应放在会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找到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将等量关系表示出来。

即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注重学生之间的评价,学会自评,互评。

本课提供了三个数学信息和一个数学问题,学生要有会选择信息的能力,感受到只要利用其中两个信息,便能建立起一个等量关系。

即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

本课题有两个未知数,一个是姐姐的张数,一个是弟弟的张数,要求学生能根据信息中两者的关系,把较简单的弟弟的张数,这一份设为x,姐姐的用3x表示,就能将问题解决了。

同时也体现了算法多样化,选择不同的信息,就会有不同的等量关系,然后列出不同的方程,但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本节课还应注意的地方是,第一次较完整地出现关于方程的应用题的书写格式,检验x是不是方程的解也有另外的检验方法,如直接把得数代入题目中去检验,而不用在所列的方程中去检验,这样能更快捷地进行自查,自评,在评价中寻找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与目标。

学生在新授课后的练习中,会存在不大会寻找到等量关系,或者想要直接用算式来求问题的情况,但相信经过一定的练习,学生会自己发现、总结解决这种问题的好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