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7492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文档格式.docx

2005年韩国文化观光部提出了《文化强国2010培育战略》,决定将文化产业、观光产业和休闲体育产业培育成国家增长动力,力争到2010年使上述产业产值达到225万亿韩元,吸纳就业人员383万,由此主导开创人均国民收入3万美元时代。

  国际化大城市的发展,不但对经济生产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社会经济评估领域也带来一系列新的课题。

相关国际组织曾致力于国家与地区间经济、社会、人文发展状况的指标研究,进行社会、城市发展综合指数的核算,以期对社会发展状况、人文发展进度进行横向比较。

以下是国际通用的几种人文发展指数:

  1.社会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

它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从1990年起每年公布一次。

这项指数运用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GDP三个指标折合成为一个复合指数,对各国国民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比较。

  如2003年UNDP计算人文发展指数的“极限”值分别为:

  ·

出生时的期望寿命(年):

最大值85,最小值25。

成人识字率(%)和综合总入学率(%):

最大值100,最小值0。

人均GDP(美元,购买力平价)/年:

最大值40000,最小值100。

  2.国家财富新标准。

世界银行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通过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生产资本和社会资本四方面的要素综合计算出人均国家财富量。

  3.IMD《世界竞争力年鉴》指数要素。

IMD认为国家竞争力是指一国如何创造并保持更多价值,使人民更加富足的能力。

IMD考察的因素包括四大类320个指标。

四大类分别为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

每类中又有5个因素,各占5%的权重,320个指标的权重也都相同。

  4.世界文化发展报告指标要素。

报告要素划分采用模块化区分,将文化活动分为三个模块进行统计与分类。

见下图:

文化环境

1.教育

2.在国外的高等教育

3.人力资源

4.人口与健康

文化活动与发展趋势

1.报纸与书籍

2.图书馆与文化用纸

3.广播与电视

4.电影院与电影

5.录音音乐

6.文化实践与遗产

7.主要语言

8.国家节日

9.民间与宗教节日

10.参观最多的文化及自然景点

11.世界遗产场所

12.主要宗教

文化贸易与传播趋势

1.文化产品的贸易

2.传播新技术

3.旅游流向

4.国际旅游

  以上几种衡量国家与地区的人文发展指数较为关注宏观人文发展状况,但测量倾向依然更注重经济因素在各国人民发展中的影响。

而世界文化发展报告则只提供了划分文化发展状况的基本框架。

  如何衡量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文化发展程度、速度、规模、结构,成为文化统计方面重要的课题。

联合国组织曾组织开展和推广社会指标的研究,但其目的不在于得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普遍同意和接受的社会指标体系,而是鼓励会员国自己确定他们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并建立最适合于各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社会指标。

文化统计发展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必须先完善本国本地区的文化统计工作,这项工作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设定文化统计的国家或地区标准,特别是定义、分类、架构、计算方法的标准化。

联合国在考察各国、各地区社会发展进程中,强调文化多元性与独特性。

由于城市的历史地理条件不同,即使同一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在发展中也有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征,强调具有地区特征的社会指标因而显得必要。

  本课题正是在上述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文化发展指标作为涉及经济指标体系和社会指标体系双重领域的指标,具有双重的特性。

在适当运用经济指标的基础下,如何对文化发展程度进行测量与评价是一项复杂且具有长期性的工作。

即对文化资源力(物质遗存、精神遗存、文化资本、人力资源等)、文化体制、文化管理、文化市场、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力、文化创新力、文化输出力等一系列文化发展指标进行测量与评价。

这项指标的形成,应该不但能够了解本地区的文化发展速度、文化结构、文化准则、文化政策的状况,而且能够估计社会变化对未来文化发展趋势的影响。

  从政府制定文化政策的角度而言,城市文化发展体系应该能反映本地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文化发展状况和进程。

因为建立、执行、改进文化政策,政府不但需要城市文化发展现状的统计数据,更需要在此基础上经过数据处理,形成具有高度精确性、客观性和评价性的各种指数,才能使各种政策行为建立在基本稳定的参考数据基础上。

  从人文发展状况的角度出发,文化指标应直接与本地区人民生活状态相关,能够直接反映文化发展中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的变化。

如政府为其所定义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相关的文化生产单位通过何种渠道和哪些从业人员提供了多少财富;

本地区的文化产品有什么;

他们是如何生产和传播的;

这些文化部门提供了多少就业机会、他们对国家的财富的贡献是多少;

他们与非文化部门有何种联系;

社会中人与文化产品有何关系;

各部门与发达的文化生活方式的获取途径之间存在何种财政、地理、社会、教育上的障碍;

居民文化生活状态因此而发生怎样的变化。

这些问题都是科学的、客观的指标体系通过统计数据和指数分析而力图体现出来的。

  总之,上海城市文化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为地方政府了解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状况、制定本地区文化发展政策、指导本地区的文化工作发展、监测文化发展环境变化提供有利的分析工具。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应针对上海城市文化的文化属性、特征而建立的一套描述文化发展的总体状况指标体系。

它将建立具有定量和定性双重特征的数据描述与评价模式,客观反映城市文化发展中一系列相关要素:

宏观经济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人口素质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关系;

政府投入力度对市场化程度的影响;

信息化程度与国际文化贸易量的关系;

城市文化发展的法律法规环境;

文化基础设施对社会文化的制约;

城市文化从业人员的人员分析;

文化产业与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的运营状况等等。

通过对一系列文化及其相关领域的文化指标进行统计与分类,建立上海城市文化的统计指标体系与评价指标体系,将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相结合,形成完整与客观、科学与可行的,并能体现上海本地区文化发展特色的统计与评价体系。

  三、社会文化发展比较研究  

  文化经济化的新概念与新形式正在不断出现,文化产业、新媒体产业、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版权产业文化等新的产业概念都逐步成为文化经济化的代名词。

对描述文化经济化的概念界定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休闲产业到新媒体产业,各个国家与地区均有所不同。

为了更全面的理解与分析文化发展的状况,以及文化为经济发展、社会资本、社会凝聚力所做出的贡献,本课题在这一部分将对部分国外发达和较为发达的国家,以及上海的文化发展现状作出描述与分析,通过对文化经济化的分析与判断,以期最大限度准确地界定出文化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应涵盖的内容与范围。

  

(一)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美国

  美国文化产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文化遗产古迹和艺术创作,即博物馆、历史古迹和公园、图书馆和艺术创作活动;

第二,艺术表演和展览活动,以艺术表演者和表演团体、艺术展览和电影拍摄为主要活动内容;

第三,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的艺术活动取得的收益,以及以上三个领域开展的相关文化产品销售和服务等商业经济活动。

对部分文化行业美国政府还有相关的优惠政策,列为免税行业。

如下表:

免税文化产业项目

1.表演艺术公司

2.剧院和剧院餐馆

3.歌舞团

4.乐团和音乐家

5.博物馆

6.历史古迹

7.自然公园

8.动植物园

  近年来,美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1997年美国从事艺术设计娱乐体育和媒体的单位数量约10万个,营业总收入为1047亿美元。

从业人数为159万人,约占就业总人数的1.2%。

2001年信息和文化产业以及艺术、娱乐、休闲业两大部门从业人数为533.5万人,占从业人数的4.8%。

  2、英国

  英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界定较为宽泛,认为出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和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生产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均属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项目

1.出版

2.音乐

3.表演艺术

4.电影

5.电视广播

6.软件

7.游戏软件

8.广告

9.建筑

10.设计

11.艺术品

12.古董市场

13.手工艺品

  2000年,英国从事文化服务以及相关行业活动就业人数为187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7.6%。

用于文化娱乐消费支出654.67%亿英镑,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重11.6%,。

2000年英国居民用于报纸、书籍和文具三项文化消费支出为108.04亿元,占总消费支出的16.5%。

文化娱乐服务高达216.979亿英镑,占总支出的33.1%。

其他文化娱乐148.6亿英镑,占总消费支出的22.7%,音频、视频、摄像为171.45,占总消费的26.2%。

  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统计局以实用的具体活动为基础确定文化产业和休闲产业的定义。

部分项目

1.文化遗产和古迹

2.艺术活动

3.体育和娱乐

4.文化休闲设施建设

5.娱乐餐饮

  2001年澳大利亚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8亿澳元,占GDP的比重为3%,比1996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其经济规模与道路交通业、住宅建设业、教育业规模相当,2001年从事文化产业工作的就业人数为26万人,占就业人数的3.1%,居民文化娱乐活动的支出比重较高,2000年居民文化娱乐的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重为12%,在所有消费支出项目中居第2位,仅次于住房、水电、燃气的支出。

  4、加拿大

  加拿大文化统计分类项目包括:

广播、影视、音像、出版、体育、遗产、人权、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多元文化、国家公园、历史景点、官方语言、土著人文化及语言、国家庆典、志愿者行动等。

文化产业划分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及知识产权两大类。

加拿大文化产业发展迅速,1997年加拿大文化部门增加值为224.82亿加元,占GDP的比重为3.1%,文化产业部门就业人数64.07万人,占就业人数的4.8%。

文化产业项目

文化产品

1.报刊

2.杂志

3.图书

4.音像制品

5.视觉艺术品

文化服务及知识产权

6.电影

7.广播

8.印刷出版、音乐

9.表演艺术

  5、芬兰

  芬兰的文化产业是指艺术创作、传统的和现代的艺术品的生产,艺术展览和文化传播活动。

因此,其文化产业由艺术文化和大众媒体两部分组成。

  2000年大众传播媒体行业生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7%。

印刷出版媒体在芬兰大众媒体中占主导地位,占整个大众媒体增加值的72%,其次是电子媒体,占19%,1998年大众媒体从业人数为4.8万人,占从业总人数的2.2%。

芬兰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国家每年对剧院和演奏乐队提供一定的补贴,2002年国家给剧院的补贴高达3678.5万欧元。

  6、法国

  法国的文化政策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文化政策颇有不同。

政府给予的文化补助预算是政府文化产业支出非常重要的部分。

2004年法国文化预算26亿欧元,其中6.9亿欧元用于自主公共机构运转,其中运转支出达到84%,投资支出达到16%。

投资支出中国家投资7.7%,投资资助8.3%,机构人员和运转经费达到26.6%。

主要的文化预算报业为58170万欧元,电视为54200万欧元,戏剧为39140万欧元,图书为31810万欧元。

  7、日本

  日本把文化产业统称为娱乐观光业。

娱乐观光业

1.音乐戏剧演出

2.电影制作及放映

3.美术展览

4.信息传播

5.体育健身

6.个人爱好与创作

7.娱乐业

8.观光旅游

  2001年日本从事娱乐、广播电视、信息服务、广告等文化行业的人数为391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6.5%,1999年各类博物馆数有1045个,从业人数为1.5万人,各类图书馆2593个,从业人数为1.7万人,2002年日本各大媒体广告费用支出57032亿日元,占GDP比重1.14%。

  8、韩国

  韩国专门为文化产业的振兴立法,《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中规定与文化商品的生产、流通消费有关的产业都为文化产业。

1.出版产业

2.唱片产业

3.游戏产业

4.电影产业

5.广播产业

6.创意性设计

7.摄影

9.新闻

10.图书馆

11.博物馆

12.工艺品

13.建筑

14.艺术文化教育

  2002年,韩国文化和旅游部经费支出达13985亿韩元,占政府部门总支出的比重从1980年的0.47%升至1.2%,各种剧院、电影院等表演场所共1332个,博物馆、艺术馆等展览馆场所共1032个,2002年影片出口量为133部,总收入为1495万美元。

  通过对以上各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文化发展的统计口径在各个国家都是不尽相同的。

某些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界定较为宽泛,如英国与韩国。

某些国家则是通过对艺术品的生产特性来界定文化产业的范围,如芬兰。

由于各国界定不同,其统计结果未经指数化处理,其横向的比较目前尚未实现。

虽然如此,从各国的文化政策上可以看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倾斜性和指导性逐步增强。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竞争力、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发展,在国际范围内的实现横向比较,依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不但需要国际组织通力的调查与统计,而且需要各国政府的大力参与和推动。

  

(二)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现状

  1.文化产业总体状况

  自从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国文化产业逐步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增加值1998年为207.62亿元,2001年为210.68亿元,2002年就发展到了250亿元,比2001年增长18.66%,2003年又增加到307.20亿元,增长速度高达22.88%。

  在全国文化产业迅速增长的情况下,上海的发展状况更是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

从近三年发展势头来看,2002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1088.84亿元,占全国12.9%,居全国第二位;

2003年总产出达到1275.76亿元,增加值为360.44亿元;

2004年上海市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156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实现增加值445.73亿元,增长速度连续三年位居前列。

  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产业资本的改革。

据2004年统计,我国文化系统的文化产业中,非公有资本所创造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已占到全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

在非共有资本行业就业人数占到文化产业就业人数2/3。

非公有资本逐步进入文化产业领域近20年,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发展我国文化产业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

为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上海将大力吸引多元资本尤其是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2005年年底上海将发布《上海文化产业投资指南》,为有志投资文化产业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有效信息。

此外上海还将逐步推出优惠政策,吸引非公有制企业、外地企业投资上海文化产业。

  2.文化产业结构

  2004年上海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GDP中占5.5%,而全市文化产业在全国文化产业中的比重约为10%,文化产业总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9%。

其中文化服务业总产出为795.99亿元,同比增长17.4%,实现增加值314.81亿元。

文化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30.92亿元,同比增长10.6%。

文化服务产业的已经成为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部门。

  2004年,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在文化产业增加值的70.62%,而在文化服务业中贡献率最高的为广告和会展文化服务。

2004年,上海广告和会展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达到82.38亿元。

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上海,金融贸易、现代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上海展览业的成长。

近十余年来,在上海举行的会展数量以每年20%的速度发展。

1999年上海的展会数量达到150个,2000年年展会达到270个,其中50个是已有相当知名度的国际展会,展会直接成交额超过450亿元;

2001年上海会展业更呈蓬勃生机,会展直接收入18亿元,占全国总量45%,交易额达550亿元,跃居中国会展之冠。

2004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会展次数达到202次,会展总面积达到306万平方米。

随着申博的成功,上海成为国际展览中心的前景,将会带动未来上海会展业进一步的发展。

会展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上海经济发展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4年文化休娱乐服务的总产出增加值达到73.61亿元,仅次于广告和会展业的增加值,增加值幅度位居文化服务业中第二位。

其中旅游业的增加值增长迅速,比上年增长20.9%,增加值为33.78亿元。

  上海旅游业的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多重消费的变化。

一方面上海市民随着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旅游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加;

另一方面,上海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城市,吸引了大批的国内外游客,为上海市的旅游业发展繁荣带来了契机。

1985年至2004年的20年间,上海的接待国内旅游人数翻了8倍,旅游收入翻了280.7倍,旅行社也从当年的48家发展到700多家。

2004年上海的入境旅游者人数达到了272.5万人次的历史最高值,旅游外汇收入达22.8亿美元;

接待国内旅游8761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也达到993.8亿元人民币。

  新出台的上海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加大在主题公园、旅游景点、酒店宾馆等方面的投入,使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拉动达到10%。

文化旅游城市的功能提升将为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004年,文化服务业中增加值增幅明显的还有网络文化服务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的增加值达到51.29亿元。

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上海网络游戏产业是重要的一个网络文化产部门。

2004年在上海运营的网络游戏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约占全国总收入24.7亿元的73%。

2004年5月和12月,盛大网络和第九城市先后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公司在境外上市的先河;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最受欢迎的十大网络

  游戏中,有六款是在上海运营的;

2004年最受欢迎的十款民族网络游戏中,上海有三款。

上海网络游戏产业创造如此丰厚业绩的主要是地域优势、政府重视、规模效应等三方面原因。

网络游戏作为内容产业在2000年被上海市政府列入城市信息化发展计划,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依托数字电视平台、移动通信平台和宽带多媒体平台,培育以内容产业、网络增值为重点的信息服务业”。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及应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交流娱乐的重要媒介,网络文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和载体,这一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变化,将使网络产业的发展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上海文化服务业中,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4。

17亿元,比上年增长7.5,占全市文化产业服务业增加值的17.2%。

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7.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占全市文化产业服务业增加值的8.7%。

文化艺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2.43亿元,比上年增长3.1%。

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增加27.53亿元,新闻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增加值54.17亿元。

  3.文化消费结构变化

  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改变,上海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增速开始加快,在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

2004年上半年,城市居民家庭在旅游方面的支出最多,其次为购买电子类新兴文化娱乐产品,以上两项支出分别站全部文化消费的近三成。

家庭购买书报杂志、上网、参加培训的支出也都各占一成以上,城市居民家庭花在体育健身、参观、收藏、看电影演出方面的费用相对较少,支出均不超过5%。

2004年上半年的家庭文化消费均值7418

  元,其中,购买图书、报纸、上网的支出达到1494元,占文化消费的20.11%。

  从上图可以看到,旅游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例大大增加,几乎占到市民文化消费的三分之一。

经济建设的高潮必然迎来文化娱乐休闲业的高潮。

随着双休、“五一”长假、“十一”长假的出现,用于休闲娱乐的时间在市民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娱乐支出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对于消费支出的正确引导,将有助于文化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

当前文化消费市场在需求与供给,价格与购买力之间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因素会影响市民文化消费行为,进而影响文化消费市场。

文化消费价格是影响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文化消费价格较高是当前消费市是文化市场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

目前电影、图书、上网及正版音像制品等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价格还较高;

部分展览馆门票和各类演出票价也脱离了普通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

  因此,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引进应从居民的实际消费能力出发,不断降低运营成本,运用财政、税收等政策杠杆降低消费门槛,吸引广大市民参与文化消费,才能促进居民文化消费的可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