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8910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教冲刺讲义中的精选练习答案讲课稿文档格式.docx

3.【解析】A。

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心理发展每一时刻都存在的,同时,又是每一时刻都在发生变化的。

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

故选A。

4.【解析】B。

成熟论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双生子T和c在不同年龄开始学习爬楼梯。

T从出生后第48周起接受爬梯训练,每日练习10分钟,连续6周;

C则从出生后第53周开始,仅训练2周就赶上了T的水平,是生理成熟对学习技能的前提作用的有力例证。

5.【解析】B。

达尔文反射又称抓握反射,当物体触及掌心,新生儿立即把它紧紧握住。

惊跳反射,又称莫罗反射,突然发生的高噪声刺激或者被人猛烈地从高处放下,都会使新生儿立即伸直双臂,张开手指,弓起背.头向后仰,双腿挺直。

巴布金反射,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

当手掌上的压力减去时,他会打哈欠。

击剑反射。

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当新生儿仰卧时,把他的头转向一侧,他立即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的姿势。

6.【解析】D。

巴布金反射:

如果新生儿的一只手或双手的手掌被压住.他会转头张嘴。

当手掌上的压力减去时。

他会打哈欠。

故选D。

7.【解析】A。

儿童动作发展的近远规律是指儿童动作的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再后是手的精细动作。

8.【解析】A。

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己所作所为的看法和态度。

儿童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中,通过“人”与“我”、“物”与“我”的比较中,逐渐认识至。

作为客体的外部世界与作为主体的自己之间的区别.从而形成对自己的认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透过他人的眼睛看自己”。

9.【解析】B。

已有的研究表明,幼儿期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有个基本的规律,即3~4岁期间,儿童自我评价发展迅速;

4~5岁期间,儿童的自我控制发展迅速;

而自我体验的发展平稳,趋于渐变状态。

10.【解析】B。

5~6岁儿童出现了有意地自觉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活动的方法,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方法。

第二章幼儿生理发展

1.婴儿生下来就会吸吮,食物进入口中就会引起唾液分泌,这种现象属于()

A.生理需求B.条件反射C.刺激一反应D.非条件反射

2.舌根对()味道最敏感。

A.酸B.甜C.苦D.咸

3.成人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新生儿最早出现的生理弯曲是()

A.颈曲B.胸曲C.腰曲D.骶曲

4.学前儿童的血量比例相对成人()

A.高B.低C.相同D.不确定

5.较之成人,幼儿的心率()

A.快B.慢C.相同D.不确定

6.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脊髓B.大脑C.反射D.神经元

7.胎儿的神经系统基本成型的时间在妊娠()个月时。

A.2B.3C.6D.8

8.新生儿每分钟心跳次数为()

A.100次左右B.120次左右C.140次左右D.160次左右

1.【解析】D。

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形成的本能行为,是生下来就有的,反射弧是固定的。

题干所述应属于非条件反射。

2.【解析】C。

对甜味最敏感的是舌尖。

对苦味最敏感的是舌根。

对酸味最敏感的是舌两侧。

对成味最敏感的是舌中。

3.【解析】D。

成人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新生儿脊柱除骶曲有弯曲外,其他弯曲还没有出现。

4.【解析】A。

相对于成人,新生儿血量与体重的百分比高,且年龄越小,比例越大。

5.【解析】A。

由于小儿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发育尚未完善。

对心脏抑制作用较弱,而以交感神经支配为主,学前儿童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7.【解析】B。

妊娠3个月时,胎儿的神经系统已基本成型。

8.【解析】C。

新生儿每分钟心跳次数140次左右。

第三章幼儿心理发展

1.“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个性具有()

A.整体性B.稳定性C.社会性D.可塑性

2.根据巴斯和普罗敏的分类,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和消失都很快的婴儿属于()

A.情绪性B.活动性C.社交性D.冲动性

3.能够正确辨识视觉世界并予以转换的能力,在加德纳看来属于()

A.逻辑能力B.空间能力C.运动能力D.社交能力

4.对胆汁质的孩子,应着重()

A.防止疑虑、孤独B.培养积极探索精神

C.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D.防止任性、粗暴

5.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三种类型,即()

A.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B.活泼型、安静型、一般型

C.情绪性、活动性、社会性D.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6.在和其他小朋友争玩具的时候,有的小朋友较容易让步,而有的小朋友则表现出攻击行为,表明幼儿在()方面表现出性格差异。

A.合群性B.独立性C.自制力D.活动性

7.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称为()

A.认识能力B.操作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

8.下列不属于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的是()

A.自我认识13.自我体验C.自我概念D.自我监控

9.从3岁到青春期这一阶段,自我意识处于()阶段。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理想自我

10.4岁儿童认为“我不打架”或“我不抢玩具”就是好孩子,这种评价属于()

A.外部行为的评价B.内心品质的评价C.比较笼统的评价D.比较细致的评价

1.【精析】B。

个性具有稳定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了个性的稳定性。

2.【精析】D。

情绪、行为缺乏控制,行为反应的产生、转换和消失都很快的婴儿,根据巴斯和普罗敏的分类,这类婴儿应该属于冲动性婴儿。

3.【精析】B。

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至少有七种,其中能够正确辨识视觉世界并予以转换的能力属于空间能力。

4.【精析】D。

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是胆汁质的典型特征,对胆汁质的孩子应着重防止任性、粗暴。

5.【精析】D。

托马斯、切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类。

6.【精析】A。

3岁左右,幼儿出现了最初的性格方面的差异。

在幼儿与伙伴的关系方面,有的随和,有的攻击性强,这是合群性的差异表现。

7.【精析】C。

一般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

8.【精析】C。

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9.【精析】B。

自我意识依次经历了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个阶段。

从3岁到青春期,个体通过幼儿园和学校教育,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增强了社会意识,认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处于社会自我阶段。

10.【精析】A。

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有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到比较细致的评价,题干所述4岁儿童对好孩子标准的界定是从外部行为进行评价。

第四章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

A.整理知识B.创新C.经验描述D.继承

2.根据观察的方式,观察法可分为()、

A.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B.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C.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3.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以自己的孩子为观察对象研究儿童的一般发展,主要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是()

A.描述记录法B.连续记录法C.轶事记录法D.日记描述法

4.历史上最早运用日记描述法研究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教育家是()

A.杜威B.装斯泰洛齐C.夸美纽斯D.苏霍姆林斯基

5.具有访谈过程标准化这一显著特点的调查是()

A.结构性访谈B.重复性访谈C.集体性访谈D.系统性访谈

6.在教育测量中,反映测验所得结果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指标是()

A.区分度B.难度C.信度D.效度

7.在调查问卷中,对问题的表述应当()

A.具有启发性B.具有幽默趣味性c.具有倾向性D.保持态度中立

8.任何有损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都是不能进行的,体现了研究方法的()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可行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9.根据实验变量的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分为()

A.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B.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C.实验室实验与自然实验D.确认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

10.制定了实验方法论的还原原则而被誉为“实验科学的始祖”的是()

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冯特D.培根

1.【精析】B教育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一种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富有创造性。

2.【精析】B根据观察的方式,可把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3.【精析】D日记描述法是观察者采用记日记的方式将不同观察时间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一般用于对少数研究对象进行较长时间的追踪观察,重点描述观察者所发现的有研究价值的事件或行为表现。

4.【精析】B最早采用日记描述的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1892~1920年用这种方法记录有关儿童成长和发展的情况。

5.【精析】A结构性访谈又称为标准化访谈.是指访谈者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事先规定的访谈内容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并要求被访者按规定的标准回答问题的较正式的访谈。

6.【精析】C信度是测验所得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精析】D在调查问卷中,对问题的表述应当保持态度中立,以免影响被试者的态度。

8.【精析】D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任何有可能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都不能进行。

9.【精析】B前实验是控制程度较弱的实验,不能有效控制无关变量,误差高,效率低;

准实验是不能随机分配被试,不能完全控制无关变量,只能够尽可能地予以条件控制的实验。

真实验能严格地随机分配被试,系统操纵自变量并完全控制无关变量的实验。

10.【精析】D伽利略第一个将实验作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一种必要方法,培根制定了实验方法论原则,因而被誉为“实验科学始祖”。

模块二:

学前教育原理

第一章教育概述

1.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职业教育D.社会教育

2.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是中国古代的()。

A.《孟子》B.《论语》C.《庄子》D.《学记》

3.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达尔文B.布厄迪尔C.勒图尔诺D.孟禄

4.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

A.杜威B.赞可夫C.夸美纽斯D.布鲁纳

5.“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

”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A.《爱弥儿》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

6.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7.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生活方式

8.政治、经济制度不仅决定着教育的()和受教育权,还决定着教育的方针、政策,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内容。

A.领导权B.所有权C.统治权D.教育权

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0.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

A.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B.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有的放矢D.教育工作要根据不同年龄分阶段进行

11.“拔苗助长”违背了人发展的()

A.平衡性B.顺序性C.互补性D.个别差异性

12.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人的身心发展B.培育“四有”新人C.促进社会的发展D.培养人的生存能力

13.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能力为标志。

A.创造B.学习C.生殖D.思考

14.加强2~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是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1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看法是()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舍论D.系统论

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

其他三个选项都不是教育著作。

3.【精析】C。

勒图尔诺(利托尔诺)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4.【精析】C。

“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是普及教育思想家夸美纽斯提出的。

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白板说”,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教育漫话》中。

6.【精析】B。

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教育生物起源说。

7.【精析】B。

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故最终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8.【精析A。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利用政权力量来颁布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定教育的目的和制度,规定教育的内容等,把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9.【精析】A。

这句话揭示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0.【精析】A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教学工作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11.【精析】B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不能“拔苗助长”。

12.【精析】A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13.【精析】C成熟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的表现是具有生殖能力。

14.【精析】B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第二个方面表现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如2~3岁是幼儿的最佳口语训练期。

15.【糟析】A这是遗传决定论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幼儿教育概述

1.在罗马贫民区创办第一所幼儿学校——“儿童之家”,创立以感官为基础的幼儿教育教学体系的教育家是()。

A.福禄贝尔B.蒙台梭利C.德可乐利D.凯米

2.建立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研究中心,提出“活教育”思想的是()。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宗麟D.张雪门

3.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

A.乡村幼儿园B.湖北武昌的湖北幼稚园C.北平香山幼稚园D.北平蒙养院

4.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

“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

A.陶行知B.陈鹤琴C.张雪门D.张宗麟

5.我国近代第一个较为系统完备的法定学制是()。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被称为()。

A.思物B.恩物C.念物D.宠物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平民区创办了“儿童之家”,从事教育实验。

2.【精析】B。

陈鹤琴在南京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创立了“活教育”理论。

1903年,我国在湖北武昌创办了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其改名为武昌蒙养院。

它是为了满足民众变革的要求以维护封建统治,由清政府创办的。

4.【精析】A。

清末民初的中国已出现许多幼儿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大多分布在各大中城市,为上层社会服务。

陶行知批评它们存在三大弊病,即“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5.【精析】B。

《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近代第一个较为系统完备的法定学制。

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

第三章幼儿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1.制订幼儿教育目标的依据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

A.政府B.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C.教育机构D.家庭

2.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

A.要满足家长个人的兴趣和爱好B.要促进家长身心的健康发展

C.要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D.要为家长留下单独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3.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A.促进幼儿健康成长B.确保幼儿心理健康

C.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D.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

4.学前教育目标即()

A.教育目的在学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B.学前教育方针C.学前教育政策D.教育目的

5.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是()

A.独立自主性原则B.发展适宜性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D.综合性原则

6.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是()

A.幼儿园B.托儿所C.学前班D.幼儿班

7.某中班举行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订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的技能。

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

A.活动目标B.近期目标C.中期目标D.远期目标

8.在《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目标的范畴。

A.智育B.体育C.德育D.美育

9.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A.不限于看护儿童,对儿童施行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教育B.以发展儿童智力为中心

C.为工作的母亲照管儿童D.促进儿童身体、情绪、智能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其需求是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2.【精析】C。

幼儿园承担着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为家长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双重任务。

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必须协调发展。

幼儿教育也必须要保证幼儿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将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作为其中心任务。

学前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学龄前儿童阶段的具体化。

5.【糟析】C。

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原则是保教结合原则。

6.【糟析】A。

幼儿园是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主体。

7.【精析】A。

活动目标指某次教育活动需要达成的目标。

“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德育范畴。

9.【精析】D。

8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目标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方向转变。

第五章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问题及预防

1.幼儿骨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所以()。

A.容易产生佝倭B.不容易做精细动作C.脊柱容易变形D.容易发生牵拉肘

2.下列哪项表述有误?

幼儿年龄越小()。

A.免疫力越低B.心跳越慢C.体温越高D.睡眠时间越长

3.2岁前婴儿直觉行动式的思维使得其动作具有一些特点,以下错误的表述是()。

A.动作有试误性B.动作无计划性C.精细动作发展迟缓D.动作停止思维停止

4.当两眼向前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

即称为()

A.斜视B.弱视C.近视D.斜视性弱视

5.若儿童言语发育、社会交往出现障碍,而且伴有行为异常,兴趣奇特,往往是()的症状。

A.口吃B-缄默症C.自闭症D.多动症

6.下列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

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

7.矫正幼儿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A.密切关注B.严格要求其改正C.让幼儿多说话D.解除紧张

8.肥胖症属于()。

A.心身疾病B.营养性疾病C.消化道疾病D.遗传性疾病

1.【精析】C。

当骨头中的有机物含量高时,脊柱易变形。

幼儿年龄越小。

心跳越快。

2岁前婴儿的精细动作发展迅速。

斜视即当两眼向前看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

5.【精析】C。

典型的儿童自闭症的主要表现为:

言语发育障碍;

社会、交往障碍;

行为异常等。

6.【精析】C。

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父母的惩罚、榜样、强化和挫折。

移情不是影响因素。

7.【精析】D。

口吃的原因之一是说话时过于急躁、激动和紧张。

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解除紧张。

8.【精析】A。

略。

模块三:

生活指导

第二章保健常规和疾病的预防

1.()是由空气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

A.流行性乙型脑炎B.细菌性痢疾C.甲型肝炎D.百日咳

2.对出生4~6个月的孩子。

最好的食物和饮料是()。

A.牛奶B.羊奶C.鲜果汁D.母乳

3.对于促进儿童生长,保持正常味觉,促进创伤愈合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均有重要作用的无机盐是()。

A.锌13.钙C.铁D.碘

4.动脉出血的临时止血力.法是()。

A.用拇指压住出血管的上端(近心端)B.用干净纱布紧压出血处

C.用拇指压迫耳屏前出血管的搏动处D.用绷带包扎

5.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关键是()。

A.增强婴幼儿体质B.加强家畜、家禽的卫生管理C.消灭蚊虫D.多晒太阳

1.【精析】D。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细菌性痢疾是食物被污染后,经口造成传染;

甲型肝炎经消化道造成传播;

百日咳经飞沫传播。

对于4~6个月的婴幼儿,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和饮料。

3.【精析】A。

锌能使人保持正常味觉,促进食欲,参与维持免疫功能。

促进创伤愈合等。

发生大出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创伤出血的止血法如下:

(1)较小伤口:

对伤口较小的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