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9111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方医科大学儿科学试题2文档格式.docx

D.腹部皮下脂肪近于消失,四肢,面部均减少

E.腹部,四肢,面部皮下脂肪消失

13.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应是:

A.体重不增→皮下脂肪少→消瘦→发育停顿

B.消瘦→皮下脂肪少→体重不增→发育停顿

C.体重不增→消瘦→皮下脂肪少→发育停顿

D.消瘦→体重不增→皮下脂肪少→发育停顿

E.体重不增→发育停滞→消瘦→皮下脂肪少

14.1岁男孩,反复腹泻,纳差3月体重6kg,臀部皮下脂肪已消失面色苍白,红细胞30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75g/L,初步考虑为

A.营养不良Ⅰ°

大细胞性贫血B.营养不良Ⅱ°

缺铁性贫血

C.营养不良Ⅱ°

大细胞性贫血D.营养不良Ⅲ°

E.营养不良Ⅲ°

大细胞性贫血

15.营养不良时测定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的部位在:

A.脐上B.脐下C.脐旁

D.脐旁乳头线上E.以上都不是

16.Ⅲ度营养不良时体重下降指标是指下列数字的哪一项

A.<

5%B.5-10%C.10-15%D.15-25%E.>

40%

17.下列哪项不是Ⅱ°

营养不良的表现

A.皮肤苍白,松弛B.腹部皮下脂肪厚度0.3cm

C.身长明显低于正常D.精神轻度萎糜,易疲乏

E.消瘦明显

18.2岁的小儿体重8kg,面色苍白,皮肤弹性差,四肢与面部皮下脂肪减少,腹部皮下脂肪为0.3cm,肌肉松弛,精神呆滞纳差,应诊断为

A.营养不良性贫血B.营养不良Ⅰ度B.营养不良Ⅱ度

C.营养不良Ⅲ度D.多种维生素缺乏

19.营养不良的饮食选择原则是

A.高蛋白,高糖,低脂肪的食物B.高脂肪,高糖,低蛋白的食物

C.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D.高蛋白,高脂肪低糖的食物

E.高蛋白,高糖和高热量,足量维生素的食物

20.Ⅱ,Ⅲ度营养不良在调整饮食时,开始热量应为:

A.20~30Cal/kg/日B.40~60Cal/kg/日C.70~90Cal/kg/日

D.100~120Cal/kg/日E.120~140Cal/kg/日

21.Ⅱ,Ⅲ度营养不良若消化及吸收好,热卡可增至:

A.100Cal/kg/日,待体重近于正常后再恢复正常热量

B.120Cal/kg/日,待体重近于正常后再恢复正常热量

C.140Cal/kg/日,待体重近于正常后再恢复正常热量

D.150Cal/kg/日,待体重近于正常后再恢复正常热量

E.160Cal/kg/日,待体重近于正常后再恢复正常热量

22.营养不良的药物治疗不适宜的是

A.消化酶B.维生素C.苯丙酸诺龙

D.甲状腺素E.胰岛素

23.治疗营养不良用苯丙酸诺龙应连续:

A.1~2周B.2~3周C.3~4周D.4~5周E.5~6周

24.营养不良的患儿应用苯丙酸诺龙肌肉注射主要的目的是:

A.起到抗炎,抗病毒作用B.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C.增强机体的糖代谢功能D.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合成

E.促进食欲

25.Ⅱ-Ⅲ营养不良,调整饮食时,其热卡计算开始宜选用

A.按标准体重90-100卡/kg/日B.按实际体重90-100卡/kg/日

C.按标准体重40-50卡/kg/日D.按实际体重40-60卡/kg/日

E.按标准体重40-60卡/kg/日

26.轻度营养不良浮肿常见于

A.面部B.腹部C.会阴部D.上肢E.足背

27.预防营养不良最主要的措施是:

A.按时给予足量的蛋白质饮食B.及时添加维生素B.C

C.可推迟断奶D.预防各种传染病

E.供给足量的淀粉类食物

28.人内源性维生素D是:

A.7-脱氢胆固醇B.麦角骨化醇C.维生素D3

D.25-羟胆骨化醇E.1.25-(OH)2D3

29.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

A.紫外线照射时皮肤产生维生素D3B.猪肝提供维生素D3

C.蛋类提供维生素D3D.植物提供维生素D3

E.以上都不是

30.维生素D代谢中生物活性最强的是

A.7-脱氢胆固醇B.25-羟胆骨化醇C.7-脱氢麦角醇

D.1-25二羟胆骨化醇E.24-25二羟胆骨化醇

31.维生素D抗佝偻病作用最强的是:

A.内源性维生素D3B.食物中的D3

C.24,25(OH)2D3D.25-羟胆骨化醇(25-(OH)2D3)

E.1.25二羟胆骨化醇[1.25-(OH)2D3]

32.人体维生素D主要来源于:

A.皮肤合成的内源性VitDB.蛋黄中的VitDC.猪肝中的VitD

D.人奶中的VitDE.牛奶中的VitD

33.维生素D在体内最后羟化的脏器(器官)是:

A.肠B.肝C.肾D.皮肤E.骨

34.有关钙磷代谢的概念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钙的排泄途径主要是肠道B.磷的排泄途径主要是肾

C.磷又称为无机盐生长激素,儿童期血磷可高于成人

D.血钙磷乘积<

40时即影响骨的钙化E.血钙>

3mmol/L称为高钙血症

35.下列有关的VitD的作用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B.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C.促进旧骨的骨盐吸收D.促进新骨的骨盐沉积

E.过量的VitD能引起中毒

36.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以下简称佝偻病)发病的最主要因素是:

A.日光照射不足B.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

C.婴儿食物中钙磷含量少D.婴儿生长快,需要量多

E.疾病的影响

37.引起婴儿佝偻病的主要原因是

A.缺钙B.缺乏维生素D

C.甲状旁腺功能不全D.食物中热量和蛋白质不足

E.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

38.肾羟化酶缺乏是下述何种疾病的病因

A.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B.先天性佝偻病

C.肾性佝偻病D.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E.低血磷性抗VD佝偻病

39.人乳喂养儿患佝偻病较人工喂养儿少的原因是人乳中:

A.含维生素D多B.含钙多C.钙磷比例适宜

D.含磷多E.含磷多,含钙少

40.骨样组织增生可致

A.脐疝B.方颅C.手足搐搦D.鸡胸E.出牙延迟

41.佝偻病激期X线表现:

A.干骺端增宽,钙化预备带消失,毛刷样,杯口状改变

B.钙化预备带重新出现,致密增厚

C.长骨钙化预备带模糊或无改变,骨质轻度稀疏

D.长骨短粗和弯曲,干骺端弯宽,呈喇叭口状,轮廓光整

E.长骨钙化预备带密度增加,骨皮质增厚及骨硬化

42.佝偻病活动早期的主要表现为

A.神经精神症状,多汗,睡眠不实

B.骨骼系统改变

C.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D.血清钙正常,磷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

E.干骺端出现钙化预备带

43.下列哪项不对

A.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B.肋骨串珠,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

C.腕踝镯肿多见于3-6个月儿D.“O”“X”见于1岁以后小儿

E.鸡胸,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

44.佝偻病初期长骨X线改变特点是

A.钙化预备带模糊B.干骺端呈毛刷样改变C.干骺端增宽

D.骨质密度稀疏E.骨骺轻度增宽

45.下列哪项不属于营养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

A.多汗B.肌肉松弛C.前囟宽大

D.皮肤粗干E.神经发育迟滞

46.佝偻病的骨骼畸形不包括

A.漏斗胸B.哈氏沟C.X型腿

D.头小畸形E.方颅

47.患儿4个月,出生体重1950g,人工喂养,经常感冒,多汗,哭叫,可能出现的骨骼畸形有

A.方颅B.颅骨软化C.哈氏沟

D.串珠肋E.鸡胸

48.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骨样组织堆积的表现是

A.脊柱异常弯曲B.颅骨有乒乓球感C.方颅

D.赫氏沟E.鸡胸

49.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有:

A.维生素D缺乏B.肾小管碳酸酐酶形成障碍

C.肾小管重吸收磷障碍D.肾脏1-羟化酶缺陷

E.肾功能障碍

50.低血磷性抗D佝偻病有

51.中度佝偻病的表现是

A.轻度骨骼改变,血钙磷正常

B.轻度骨骼改变,血磷低,血钙近于正常

C.中度骨骼改变,血钙、磷正常

D.中度骨骼改变,血磷低,血钙稍低

E.重度骨骼改变,血钙磷均低

52.佝偻病活动期血液的生化改变不可能为:

A.血钙0.25mmol/L,血磷0.323mmol/L,碱性磷酸酶(菩氏)40uB.血钙8mg/dl,血磷5.5mg/dl,碱性磷酸酶35u

C.血钙9mg/dl,血磷2.2mg/dl,碱性磷酸酶10u

D.血钙10mg/dl,血磷5.5mg/dl,碱性磷酸酶10u

E.血钙7mg/dl,血磷4.5mg/dl,碱性磷酸酶10u

53.中度X形腿标准是两膝关节靠拢,踝关节距离是

A.1~3cmB.2~4cmC.3~6cmD.4~7cmE.5~8cm

54.关于先天性佝偻病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多见于北方寒冷地区B.母亲孕期有软骨病史,很少产外活动

C.新生儿佝偻病体征症状不明显D.小儿多出生于冬季

E.血钙低,碱性磷酸酶升高

55.佝偻病活动早期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血钙正常或轻度降低B.血磷降低C.碱性磷酸酶增加

D.甲状旁腺素轻度增加E.骨骼明显改变

56.3岁半男孩,有方颅,肋骨串珠,“O”形腿。

精神与睡眠尚可,血清钙2.4mmol/L血清磷1.1mmol/L碱性磷酸酶10布氏单位诊断为

A.佝偻病初期B.佝偻病激期C.佝偻病恢复期

D.佝偻病后遗病期E.呆小病

57.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主要区别是

A.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变B.血钙,血磷降低

C.甲状旁腺素功能亢进D.出现氨基酸尿

E.1.25-(OH)2D3浓度降低

58.佝偻病激期与初期鉴别点中,下列哪项不妥

A.血钙明显下降B.血磷明显下降

C.碱性磷酸酶显著增多D.钙磷乘积显著下降

E.X线检查明显异常

59.佝偻病一般性预防用维生素D制量是

A.200单位/日B.400单位/日C.1000单位/日

D.800单位/日E.2000单位/日

60.预防佝偻病应强调:

A.合理喂养B.经常口服鱼肝油C.经常口服钙片

D.经常晒太阳E.母亲孕期与哺乳期的保健

61.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的剂量应为

A.依病期不同而剂量不同B.不同病期剂量相同

C.先用小剂量,逐渐加大剂量D.剂量越大越好

E.剂量越少越安全

62.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哪项不正确

A.早产儿出生后二周服VitDB.VitD的预防应自出生开始直到学龄前期

C.青春前期应服用预防量VitDD.新生儿自1月后就应服VitD400u/日

E.孕母乳母及婴儿均应多晒太阳

63.佝偻病活动期突击疗法是

A.维生素D310万u/次/月共3次B.维生素D320万u/次/月共2次

C.维生素D220万u只1次D.维生素D330万u次/月共1~2次

E.维生素D3100万u只1次

64.佝偻病活动早期突击疗法是

A.维生素D310万u次/月共3次

B.维生素D320万u次/月共2次

C.维生素D330万u只一次

D.维生素D260万u1-2周1次,连注2-3次

65.低钙血症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B.间接刺激1,25(OH)2D3合成

C.抑制降钙素分泌D.心电图示S-T段缩短

E.婴儿易发生癫痫样大发作

66.婴儿手足搐搦症的发病机理与佝偻病的不同点在于:

A.钙吸收代谢障碍B.磷吸收代谢障碍

C.甲状旁腺调节功能不足D.维生素D缺乏

E.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

67.手足搐搦症的主要原因是

A.血中钙离子降低B.血清中总钙降低

C.血清中枸橼酸钙降低D.血中蛋白的结合钙降低

E.血磷降低

68.哪些不是手足抽搐搦症的特点

A.Trousseau征(陶瑟氏征)B.喉痉挛

C.血钙<

1.75~1.88mmol/LD.血磷<

0.87~1.61mmol/L

E.面神经征阳性

69.婴儿手足搐搦未发作时可查出哪项反射阳性

A.拥抱反射B.握持反射C.腓反射

D.觅食反射E.吸吮反射

70.婴儿手足搐搦症下列哪项最少见?

A.手足搐搦B.喉痉挛C.惊厥D.夜啼E.烦躁

71.手足搐搦症婴儿时期的常见症状是

A.反复发生惊厥B.持续的痉挛

C.手足痉挛D.面神经征(Chvostek氏征)阳性

E.同时伴有佝偻病症状

72.打气几分钟内出现手足搐搦为Trousseau征阳性?

A.1分钟B.2分钟C.3分钟D.4分钟E.5分钟

73.婴儿手足搐搦症主要死亡原因是

A.肺水肿B.颅内出血C.喉痉挛

D.惊厥持续状态E.异物吸入

74.三个月小儿哪种惊厥最符合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A.惊厥后意识障碍B.多发生在清晨空腹时的抽搐

C.发生在春天的无热搐搦D.磕头样发作性痉挛样抽搐

E.间断性抽搐,伴有痴呆状态

75.当血钙低于哪个数值时,即可能出现手足搐搦症?

A.1.375mmol/LB.1.5mmol/LC.1.625mmol/L

D.1.75mmol/LE.1.875mmol/L

76.5个月小儿初诊为Vit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下列哪项特点与之相符

A.多发生在清醒时抽搐B.多发生在春天无热时抽搐

C.抽搐后意识障碍D.磕头样发作

E.间断性抽搐,伴智力下降

77.患儿4月,咳嗽1周,发热2天,右侧面肌抽动3次,每次1-2分钟,查体38℃,精神无异常,枕部有乒乓球感,右肺有少许中小水包音,巴氏征阳性,最可能诊断是

A.肺炎并高热惊厥B.肺炎并中毒性脑病

C.肺炎并婴儿痉挛征D.肺炎并颅内感染

E.肺炎并婴儿手足搐搦症

78.患儿5个月,发烧咳嗽1天,抽风5-6次,抽风后吃奶好。

检查:

体温37.2,发育营养中等,神清,精神好,咽部充血,有颅骨软化,前囟平,其它未见异常,末梢血:

白细胞8,000/毫米3,中性56%,惊厥的原因可能

A.低血糖B.高热惊厥C.婴儿手足搐搦症

D.婴儿痉挛症E.化脓性脑膜炎

79.5个月婴儿,发作性吸气性喉鸣,哭闹时出现吸气时呼吸困难伴紫绀,间歇期患儿面色精神正常,呼吸平顺,查体体温正常,心肺未间及异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喉炎B.气管异物C.喘息性支气管炎

D.维生素D缺乏性喉痉挛E.毛细支气管炎

80.一新生儿,足月顺产,出生时无窒息,查体发现前囟宽大,有漏斗胸,易惊,出现四肢抽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A.低血钙B.低血糖C.低血钠D.低血镁E.新生儿窒息

81.婴儿手足搐搦症的治疗步骤应该是

A.补钙→止痉→VitDB.止痉→补钙→VitDC.VitD→止痉→补钙

D.补钙→VitD→止痉E.VitD→补钙→止痉

82.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发生惊厥时,首选治疗

A.安定0.1-0.3mg/kgivB.鲁米那5-7mg/kgim

C.10%水合氯醛0.4-0.5mmol/kg灌肠D.冬非合剂1mg/kg/IM

E.硫喷妥钠0.5ml/kg/次2V

83.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惊厥发作时,立即进行

A.止痉B.抗感染C.补钙

D.维生素D肌注E.止痉+抗感染

84.7个月小儿体重6公斤,身长66厘米,腹壁皮下脂肪厚0.5厘米,汗多,好哭,最可能的诊断是:

A.佝偻病B.营养不良Ⅰ度C.营养不良Ⅱ度

D.营养不良Ⅲ良E.正常儿

85.男孩,2岁,平时易出汗,胃纳较差,来院体检发现前囟未闭,指尖大小。

胸廓无畸形,肋串珠可疑阳性。

X线片见先期钙化带模糊呈毛刷状。

诊断考虑是:

A.佝偻病早期B.正常长骨片C.佝偻病活动期

D.佝偻病恢复期E.佝偻病后遗期

86.呆小病与佝偻病的相似之处哪项不对

A.前囟大,闭合迟B.头大C.出牙迟

D.X线检查,骨化中心迟E.舌大,颈短,四肢短

87.10月婴儿,烦燥哭闹,夜啼出汗,二个月余,查体,方颅前囟门2.5×

2.5,未出牙,血钙2.05mmol/L,血磷0.938mmol/L,此小儿口服维生素D应选用

A.每日500u,续一月B.每日5000u,持续一月

C.每日50000u,持续一月D.每日1000u,持续一月

E.每日10000u,持续一月

88.预防佝偻病的措施哪项不对

A.孕母及乳母应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多晒太阳

B.小儿满月后,即可抱出H户外活动

C.避免受凉,冬季可让小儿在室内窗台晒太阳

D.新生儿应酌清在3~4周甚至1-2周始服用维生素D剂

E.2岁后小儿一般不需补充维生素D制剂

89.佝偻病突击疗法后多长时间再给口服予防量VitD?

A.1~2个月后B.2~3个月后C.3~4个月后

D.4~5个月后E.5~6个月后

90.佝偻病口服维生素D的治疗量所需时间是:

A.半年B.1年C.1个月

D.用至3岁E.用至骨骼体征消失

91.下述防治佝偻病方法不正确的是:

A.早产儿生后1~2周即可投予VitD予防

B.生后1~2个月即可抱户外晒太阳

C.活动初期:

VitD5,000-10,000u/日,口服,持续1个月

D.极期VitD40000-60000u/日,口服,持续3个月

E.恢复期:

用予防量维持

92.男婴,8个月足月顺产,混合喂养,今晨忽然出现意识不清,两眼上翻,四肢肌张力增高约1分钟,自行缓解后,精神,吃奶如常,查体:

T37.3℃,会笑,前囟2×

2cm,平坦,咽红,心肺(-),面N征可疑,巴氏征阳性,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A.低血糖症B.中毒性脑病C.中毒性感染

D.手足搐搦症E.癫痫

93.女婴,10个月。

体重Kg放颅,头围44cm,前囟1cm×

1.5cm,平坦,有肋串珠。

突然惊厥1次,历时1-min。

血红细胞数7×

1012/L,中性粒细胞0.4,淋巴细胞0.60,血糖4.4mmol/L。

血钙1.6mmol/L,血磷1.3mmol/L,碱性磷酸酶256V/L其发生惊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血钙迅速转移到骨骼B.甲状旁腺反应迟钝C.血钙排除过多

D.血糖偏低E.血磷偏高

94.女婴,7个月,体重5.5Kg。

生后以母乳喂养,量少,未加辅食。

尚未出牙,不会爬。

体检:

神志清,精神可,稍苍白,腹部皮下脂肪0.5cm,肌肉松弛。

可能的诊断是

A.正常儿B.Ⅰ度营养不良C.佝偻病

D.Ⅱ度营养不良E.Ⅲ度营养不良

[X型题]

95.轻度营养不良患儿的主要病理改变

A.皮下脂肪减少B.肌肉轻度萎缩C.肠壁变薄,粘膜皱壁消失

D.肝脂肪浸润E.心肌纤维混浊肿胀

96.营养不良可导致下列哪项改变

A.心肌细胞萎缩B.肾小管吸收功能低下

C.智能及学习能力低下D.结核菌素皮试转阴

E.消化功能低下

97.营养不良的病理改变

A.肌肉萎缩B.肠壁变薄,粘膜皱壁减少C.肝脏脂肪侵润

D.皮下脂肪减少E.心肌纤维混浊肿胀

98.营养不良患儿胃肠功能紊乱时易出现

A.低渗性脱水B.低钾血症C.低钙血症

D.酸中毒E.低镁血症

99.营养不良严重者易在血液生化检查中见到:

A.血糖偏低B.血清胆固醇下降C.血清白蛋白下降

D.谷丙转氨酶增高E.低血钾症

100.三度营养不良可出现的免疫改变是:

A.血清免疫球蛋白降低B.分泌型IgA增高

C.细胞免疫功能降低D.迟发型变态反应正常

E.补体功能正常

101.营养不良时消化功能低下表现为

A.消化液及酶分泌不足活性低B.肠道菌群失调

C.食欲不振D.胃肠蠕动增加

E.便秘或腹泻

102.营养不良的最主要原因是:

A.喂养不当B.组织器官功能低下C.疾病影响

D.免疫功能低下E.先天不足

103.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是

A.喂养不当B.膳食不合理C.慢性疾病

D.免疫功能低下E.消化道先天畸形

104.重度营养不良代谢失常,表现有

A.低血糖B.脂肪肝C.负氮平衡

D.全身总液量相对增加E.血清胆固醇增高

105.婴幼儿发生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

A.母乳不足又不恰当地补充代乳品B.断乳前未按时添加辅助食品

C.迁延性腹泻D.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E.人工喂养调配不当

106.营养不良患儿的血生化改变有

A..血糖低B.胆固醇下降

C.总蛋白及白蛋白下降D.低渗性脱水,血钾低

E.各种血清酶活性减低

107.Ⅱ度营养不良具有:

A.腹部脂肪在0.4cm以上B.肌肉明显松弛C.精神淡漠

D.体重低于正常25~40%E.皮肤弹性差

108.营养不良患儿常见的并发症有:

A.婴儿腹泻B.上呼吸道感染C.支气管肺炎

D.缺铁性贫血E.鹅口疮

109.Ⅱ度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

A.腹部皮褶厚度消失B.体重低于正常均值25-40%

C.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D.肌肉松驰,肌张力减低

E.呆滞,反应低下

110.恶性营养不良主要特征:

A.长期能量不足B.严重蛋白质缺乏C.消瘦

D.水肿E.精神症状

111.Ⅲ度营养不良表现为

A.体重低于正常均值40%以上B.腹部皮下脂肪厚度消失

C.精神呆滞,反应低下D.身长明显低于正常

E.皮肤弹性稍差

112.迁延不愈的营养不良患儿可突然发生死亡主要原因是:

A.自发性低血钾B.昏迷抽搐而死亡C.心跳骤停

D.自发性低血糖E.自发性低钙血症

113.9个月女婴,生后炼奶喂养为主,辅以米糊,查体,体重4,5kg,神萎,眼窝及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腹壁脂肪厚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