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49118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1-6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

6.婴儿的早期同伴交往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①“简单交往”时期②“以客体为中心”时期③“互补性交往”时期(B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①②

7.(C)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生活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A.个性化B.团体化C.社会化D.从众

8.(A)以()为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

A.知觉感觉B.感觉知觉C.感觉感觉D.知觉知觉

9.对意识是一个连续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从无意识到意识再到注意B.从意识到无意识再到注意

C.从注意到意识再到无意识D.从无意识到注意再到意识

10.(A)就是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A.一般心理问题B.严重心理问题C.心理障碍D.精神疾病

11.情绪的构成不包括(D)

A.主观体验B.生理唤醒C.外在行为D.主观行为

12.动机的产生(C)

A.只受外因的影响B.只受内因的影响C.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影响D.不受内外因的影响

13.青春期是个体的中学阶段,个体在这个阶段经历着生理发育的第(D)次高峰

A.五B.四C.三D.二

14.以下对催眠描述错误的一项是(D)

A.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际上并不是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B.在催眠状态下,个体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C.催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医学、犯罪侦破和运动等方面

D.催眠的效果通常都非常好,目前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

15.人类通过()认识了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B)认识了事物的整体

A.知觉感觉B.感觉知觉C.感觉感觉D.知觉知觉

16.具有(D)的物质环境可以增进婴儿对环境的积极探索。

A.营养性B.安全性C.经济性D.刺激性

17.(B)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相适应

A.社会性知觉B.社会性认知C.社会性理解D.社会性选择

18.记忆包括三个基本的过程是(A)

A.编码、存储、提取B.编码、存储、遗忘C.编码、提取、遗忘D.存储、编码、遗忘

19.(C)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

A.回忆B.记忆C.思维D.想象

20.(A)岁的儿童将权威看做是与自己的需求一致。

A.4B.6C.7D.8

21.以下对新生儿记忆的描述正确的是(A)

A.记忆主要是进行“再认”B.稳定条件反射的形成

C.记得快忘得也快。

D.无意记忆效果较好。

22.心理健康是一个(A)状态。

A.连续B.断断续续C.时断时续弥散

23.以下不是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的是(C)。

A.在教学的影响下,有意注意开始发展,而无意注意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B.在教育教学的影响下,小学生对抽象材料的注意正在逐步发展

C.在整个小学期内,教学的抽象性,是引起儿童注意的重要条件

D.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注意经常带有情绪色彩。

24.在出生后5-6周,婴儿表现出对人的特别的兴趣和微笑,即(B)

A.自主性微笑B.社会性微笑C.无意识微笑D.潜意识微笑。

25.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主要功能并不在于(C)。

A.帮助学生开发个人潜力

B.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格,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态度

C.解决个别存在明显心理疾病的学生的问题

D.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6.(D)以下对睡眠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个体的睡眠可以分为六个阶段B.睡眠的第二个阶段是浅睡期

C.并不是所有人的睡眠都会经历这五个阶段,未经历五个阶段并不能说明个体身体或心理功能的失调

D.睡眠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每个周期一般持续90分钟,每晚会重复几次

27.到(D)岁的时候,儿童认为权威基本上是自愿的合作的。

A.4B.6C.8D.9

28.小学生言语的发展从(A)言语和书面言语两个方面来看。

A.口头B.正式C.非正式D.独白

29.遗忘的规律是(A)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匀速D.没有规律

30.辅导员说“你一定很不好受”,是用了(A)的态度。

A.共情B.同情C.尊重D.真成

二、多选题(共25道试题,共50分。

1.影响心理健康的典型因素是(ABCD)。

A.早期童年经验B.婚姻家庭生活C.事件D.个体已形成的人格特征

2.从那几方面对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分析?

(ABC)

A.本人评价B.他人评价C.社会功能状况D.生活环境

3.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有(ABCD)。

A.父母关系B.父母期望C.家庭教养方式D.家庭成员的榜样作用

4.在结束辅导应注意(ABC)样的问题。

A.处理好辅导关系结束

B.针对辅导对象的情况,辅导双方要讨论

C.辅导结束后,对辅导对象进行追踪反馈

D.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追踪反馈

5.心理健康辅导是一门专业,它有自己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心理健康辅导员必须潜心钻研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掌握心理健康辅导的方法和技术,努力做到(ABCD)

A.掌握心理健康辅导的专业理论B.发展多方面的知识结构

C.积极参加心理健康辅导的实践活动D..锻炼心理辅导技能

6.下列属于团体的是(ABCD)。

A.学校B.班级C.少先队D.夏令营

7.一般而言,个体在下述几方面的倾向越强,越容易被催眠(AC)

A.经常做情节生动的白日梦B.想象力贫乏

C.容易沉浸于眼前或想象中的场景D.依赖性弱,经常寻求他人的指点。

8.总体印象的形成方式有(ABC)。

A.加法模式B.平均模式C.加权平均模式D.加权模式

9.我国将心理发展阶段划分为哪些阶段(ABD)

A.学龄前期B.少年期C.成年初期D.成年期

10.心理素质包含(ABC)。

A.能力素质B.个性心理品质C.心理健康素质D.综合素质

11.影响归因的因素有(AB)。

A.社会视角的影响B.自我价值保护C.社会环境的影响D.家庭环境的影响

12.新生儿具备哪些感知觉(ABCD)?

A.视觉B.听觉C.触觉D.知觉

13.下列属于自我表现策略的是(AB)。

A.角色获得B.相互支持C.迎合D.自我太高

14.青少年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的基本原则是(ABCD)。

A.民主性原则B.参与性原则C.接受性原则D.开发性原则

15.自我认知有(ABC)的心理作用。

A.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B.解释经验C.决定期望D.选择参与

16.学龄前期儿童言语发展都表现在哪些方面(ABC)?

A.词汇的发展B.语法的掌握C.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D.思维的发展

17.游戏具有(ABCD)的特点。

A.趣味性B.自主性C.虚构性D.社会性

18.心理健康标准的特点有哪些(ABC)。

A.多维的B.相对的C.有层次的D.有重点的

19.小学生社会性交往包括哪些方面(ABC)?

A.父母-儿童关系B.同伴关系C.师生关系D.合作关系

20.就追踪反馈的结果来说,一般会有(ABC)的情况出现。

A.问题得到解决,效果显著B.部分问题得到解决,辅导取得一定效果,但不显著

C.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辅导无效D.问题得到解决,效果一般

21.以下属于心理健康辅导内容的是(ABCD)。

A.自我辅导B.学习辅导C.情绪辅导D.青春期辅导

22.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包括(ABC)。

A.内心体验B.行为与社会规范的匹配程度

C.心理发展趋向积极D.心理趋向消极

23.焦虑的不同水平有(ABD)

A.焦虑不足B.适度焦虑C.严重焦虑D.过度焦虑

24.青少年团体训练侧重于实现(A)和(B)两个高层次目标。

A.形成B.促进C.维护D.保持

25.小学生社会性认知的发展总趋势是?

(ABCD)

A.从表面到内部B.从简单到复杂C.从呆板到灵活D.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20分。

1.归因与心理健康无关

A.错误B.正确

2.团体训练是培养青少年两高心理素质的最为有效的途径。

A.错误B.正确

3.社会认知即个体对自己、他人及群体的认识、判断、分析与解释。

A.错误B.正确

4.印象作为个人对他人最直接的社会认知,直接影响这人与人的交往。

A.错误B.正确

5.交友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策略是自我表现必须不侵犯别人的尊严。

6.个体的心理特征不具有相对稳定性。

7.小学生的自我描述反映他们对自我的认识。

8.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与行为模式的状态和水平

9.人的心理师遗传和环境、天性和教养交互作用的结果。

10.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11.儿童最早的思维不是依靠语言而是依靠动作进行的。

12.参照群体是指能够为个体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参照标准的群体。

13.婴儿的社会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婴儿的依恋和婴儿的同伴交往两个方面

14.人们常夸大自己在某种活动或工作中的作用的倾向。

成为自我中心偏差。

15.儿童期的孩子建立起群体式的伙伴关系。

16.思维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17.帮助辅导对象自立自强是心理健康个体辅导的最终目标。

18.社会心理指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心态。

19.事实上恫吓这种自我表现策略可以达到长期的目的,对长期良好关系的建立有好处。

20.抑郁不同于抑郁症,抑郁是开始显示一些抑郁表现,但并没有达到临床诊断的标准

心理健康辅导员自测题二心理

1.公众距离一般为(D)

A.1米B.1到4米C.2米D.2到6米

2.下列( B)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

A.气质B.性格C.认知风格D.逻辑思维

3.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初中生记忆发展特点的是(A)。

A.不存在具体形象记忆B.有意记忆进一步发展

C.意义识记的能力更加发展D.对词的抽象实际能力有新的发展

4.(B)告诉我们,一种行为的外在理由越多,相应地,内在理由会越少。

A.登门槛效应B.过度理由效应C.留面子效应D.目标分解效应

5.自我认知也称(C)。

A.自我理解B.自我发现C.自我概念D.自我了解

6.以下有关气质的描述正确的是(B)

A.人的气质差异是后天最终形成的B.人的气质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

C.孩子刚一出生时,并不能表现出明显的气质差异D.气质有好坏之分。

7.到(D)岁的时候,儿童认为权威基本上是自愿的合作的。

8.(A)一般表现为紧张不安和忧虑的心境。

A.焦虑B.恐惧C.抑郁D.神经衰弱

9.1939年,心理学家(A)等人提出了挫折-侵犯理论。

A.多拉德B.柯波尔C.巴普洛夫D.伯克威茨

10.“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是指(B)。

A.音色B.声调C.音频D.音量

11.(C)是一种由情绪低落、冷漠、悲观、失望等构成的一种复合性情绪。

12.“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具有(B)效果。

A.指导B.解释C.忠告和提供信息D.自我暴露

13.(C)是个别咨询中最常见和主要的形式。

A.电话咨询B.书信咨询C.门诊咨询D.团体咨询

14.(C)以谈话方式为主,必要时进行有关的心理测验。

15.(B)提出了十种不合理信念。

A.罗杰斯B.艾利斯C.巴普洛夫D.弗洛伊德

16.1978年,心理学家(D)修正了挫折-侵犯理论。

17.态度具有一定的(A)和持久性。

A.稳定性B.渐进性C.永恒性D.可变性

18.我们平时所说的智力就是(A )

A.一般能力B.特殊能力C.模仿能力D.创造能力

19.下列属于特殊能力的是(D )

A.观察力B.记忆力C.抽象概括力D.色彩识别力

20.下列不属于反抗心理原因的是(D)。

A.自我意识的高涨B.兴奋性过强C.独立意识D.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21.小学生言语的发展从(D)言语和书面言语两个方面来看。

22.小学生的交往对象一般为(B)和教师及同伴。

A.同学B.父母C.朋友D.亲戚

23.(A)岁的儿童将权威看做是与自己的需求一致。

24.从(B)岁开始,权威被看做是必须服从的内在权利。

A.2,3B.5,6C.7,8D.8,9

25.社交距离一般为(B)

A.1米B.1到4米C.2米D.2到4米

26.重度精神发育迟滞者智商在(A)之间,不能进入学校学习。

A.20-34B.35-49C.30-45D.50-69

27.成年期的(A)是创造性思维表现最佳年龄。

A.25岁至45岁B.25岁至30岁C.30岁至45岁D.35岁至50岁

28.“你对此感到伤心”是(D)会谈技术。

A.倾听B.开放性C.封闭性D.情感反应

29.以下不是小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的是(C)。

30.成年期指(A)以后的各个发展阶段。

A.18,19岁B.20,21岁C.21,22岁D.19,20岁

二、多选题(共25道试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