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9289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8 大小:39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8页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8页
亲,该文档总共1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说明:

这也是一种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

(板书:

扇形统计图) 

课件展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里的扇形统计图各表示的什么意思?

扇形统计图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它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

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议一议。

出示例1的扇形统计图。

问:

这个统计图上都有什么特点?

出示讨论提纲:

(1)圆代表( 

);

(2)扇形代表( 

(3)扇形的大小反映( 

(4)各个扇形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为( 

)。

在小组内交流、分析。

大组汇报、相互评价

在学生分析数据的同时,相机进行说明与引导。

可以追问是怎样从图中看出这些信息的、是怎样比较的……

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揭示:

这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的关系。

用计算器计算出扇形统计图中各类地形的面积。

说说是怎样想的?

从统计表中你又知道了什么?

这样的信息从扇形统计图中能知道吗?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扇形统计图能清晰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2、算一算。

出示信息:

我国国土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

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吗?

请算出,并填入表中。

3、比一比。

(练一练) 

我国的国情,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和世界比一比,你有什么想法?

随机出示扇形统计图: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进行国情教育。

三、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每个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

各个扇形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体的比较,再交流。

2、练习一第2题。

引导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并估计各扇形区域与花生米果盘区域的大小关系,用百分数表示各部分。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1题

说出小华家两天消费的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

交流:

哪天的食物搭配比较合理。

2、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拼盘图,并根据花生米大约占了干果拼盘的20%进行估计。

3、练习一第3题

根据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

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写统计表。

根据统计表你又知道了什么?

4、再次出示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上出现的扇形统计图。

你能从图中读出什么?

今后你会怎么去做?

五、评价延伸

谁愿意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们的收获是什么?

还有哪些疑问?

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统计自己家里一个月的消费支出情况并进行分析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统计图的选择

教材第2、3页的例2和第4页的“练一练”。

1、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每种统计图的特点与统计的目的和数据的特点进行分析,合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信息。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在选择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相关的信息。

多媒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复习三种统计图,让学生回顾条形、折线、扇形统计的特征。

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什么?

这样的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统计图的知识——合理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初步理解 

出示例2 

引导学生观察例2中3个统计图,体会在不同的情景中表达的特点和作用。

小宇为什么用了3个不同的统计图来进行统计?

引发学生思考。

统计图1要反应六一班阅读各种课外书与总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用扇形统计图的统计;

统计图2不仅要反应六一班下半年每个月阅读课外书的数量,还要体现每个月阅读课外书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因此要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

统计图3只要统计六一班学生平均每星期课外阅读的时间,所以用了条形统计图。

进一步提问:

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呢?

(结合刚才的分析,巩固理解根据要统计的特点和统计图的特点两者结合来选择。

) 

2、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例2下面的3个问题。

全班汇报交流,并适时的总结。

3、巩固应用 

出示第4页的练一练。

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统计图,并说出分别要统计的内容和统计的特点。

再一次的归纳总结出三种统计图的特征引导学生回答下面的4个问题。

明确:

统计图的选择可以不唯一,选择的关键是要根据我们想了解的内容和统计图各自的特征,作出适当选择,以达到清晰、直观地描述数据的目的。

三、巩固新知 

做练习一的第4题。

学生先观察1、2两小题中统计表的内容和特征,再根据数据完成下面的两幅统计图。

(学生制作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的观察和辅导) 

根据刚才的统计,分析下面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1、你知道怎样选择统计图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能谈谈你的体会吗?

课题扇形统计图的练习课

教材第7、8页的内容。

1、巩固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2、通过练习,学会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

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

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评价归纳。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看小说其他

人数8068745623

C.小强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年体检的身高记录如下。

年级一二三四五六

身高/cm125129135140150153A用()统计图B用()统计图C用()统计图

2、练习一第5题。

王阿姨在一块蔬菜地里种植了4种不同的蔬菜,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分布如右图。

其中黄瓜的种植面积是80平方米,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3、练习一第6题。

出示题目 

先观察分析上面的两个统计图,理解统计的内容与统计图的选择,接着算一算,画一画,完成下面的两个统计图。

(体会扇形图和条形图既有不同,也有内在联系) 

表示同一组数据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从中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4、练习一第7题。

先确定课题和设计调查方案;

接着开展调查,收集信息、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

然后分析数据,评价自己班级同学的课外阅读习惯;

最后拓宽研究课题,重新设计调查方案,开展新的统计活动。

(如时间不够可作课外完成) 

5、动手做。

4人一组进行活动,每人轮流做6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

课题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多媒体、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柱或圆锥的实物。

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

上面哪些是圆柱体?

哪些是圆锥体?

哪些不是?

为什么?

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

2.揭示课题,板书:

圆柱和圆锥

教师说明:

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动手实践 

探索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

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

(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总结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并板书:

底面2个平面完全相同圆柱

侧面1个曲面

4.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1)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使学生明确: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教师提问:

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

(二)圆锥形状的认识。

1.引导观察

(1)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

摸到了什么?

说给同桌听。

(2)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

顶点:

1个

侧面(曲面)

面:

2个

底面(圆)

(3)师指导透视图,示范画。

画透视图的时候应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在椭圆的正上方画上顶点,最后把顶点与底面连起来。

2、圆锥高的认识

(1)高在哪里?

师指母线,问:

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

为什么不是?

你能举个例子驳倒他吗?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

(3)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

为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作高,板书:

1条)

(4)在下发的练习纸上的立体图上画高,标上字母h。

三、巩固练习,评价反馈

1.做“练一练”,说出下列物体的形状哪些是圆柱体,哪些是圆锥体?

引导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2.找一个圆柱形和圆锥形的物体,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

四、总结回顾 

拓展延伸

1、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2、布置课后作业:

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和圆锥,并量出它的底面和高。

课题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材第11页的例2、第12页的例3,完成相应的练一练和练习二第4、5、6题

1、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等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培养热爱数学、学好学生的兴趣。

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一、复习回忆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

宽.

二.自主探索,

认识侧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例2的情景图,引导学生思考:

商标纸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就是求圆柱的什么?

2.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类似例2的物体,摸一摸,看一看,理解得出商标纸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师板书:

圆柱的侧面积

3.操作实验,认识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1)请学生先想一想,如果把圆柱侧面的商标纸沿高剪开再展开,它会是什么形状?

(2)学生拿出贴有商标纸的学具饮料罐,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然后展开,观察是什么形状。

(3)引导生观察,进一步思考得到的商标纸的长和宽跟圆柱体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计算商标纸的面积?

(4)概括提升:

根据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算?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面积=长昂×

宽.

4.发散提高: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5.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三、认识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出示例3。

让学生对照直观图,说说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的位置,同座互相用学具指一指。

2.思考:

沿高展开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两个底面分别是多大的圆?

3.要求:

闭上眼睛想一想,圆柱的展开图是什么形状?

4.试一试,在书中的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圆柱的展开图,再将学生所画的展开图进行交流与展示。

5.观察展开图,想一想圆柱表面有哪些部分组成?

6.教师小结,指出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做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7.引导学生概括:

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有什么关系?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积

8.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然后算一算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答题格式。

四、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可以先让学生分别算出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再算出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大和。

2.完成练习二第4题。

注意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要求的是圆柱的哪个面。

3.完成练习六第5题。

先让学生说说用铁皮做油桶时,需要做圆柱的哪几个面?

五.总结反思

1.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2.生活中的圆柱体表面都是一个侧面加两个底面吗?

哪些不是?

又该怎样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呢?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练习课

练习二第7到12题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表面积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进一步密切数学与生活中联系,能够初步学以致用。

能根据实际生活情况解决有关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课时

一、系统整理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和圆柱的表面积展开图的形状

2.根据展开图,结合教具,总结出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教师归纳,整理成板书。

侧面积=底面周长×

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

二.基本练习

1.出示练习二第6题表格

2.引导学生思考:

先填什么?

再填什么?

最后填什么?

然后独立练习。

3.反馈、校对、订正。

三、灵活应用

1.思考:

生活中看到过哪些圆柱?

它们都有哪些面?

如何计算制作圆柱所需要的材料?

你能分类整理吗?

2.分小组,合作完成分类表。

类别

一个侧面

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

其他

情况

物体

举例

3.完成练习二的第7~12题.

(1)第7题。

引导生分析需要白铁皮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什么面?

(侧面积)要求学生正确选用公式,认真仔细地计算.

(2)第8题。

借助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弄清灯笼所需要的彩纸分别要计算圆柱的哪几部分?

(3)第9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说出解答这题要注意什么?

师提示:

注意题目中隐含的“无盖”这个条件。

同时,对“结果保留整十平方分米”作说明。

(4)第10题。

具体引导博士帽的结构,使学生认识到博士帽都是由一个无底无盖的圆柱和一个边长30厘米的正方形,需要分别计算侧面积和正方形的面积。

(5)第11题。

启发学生思考塑料花分布在花柱的哪些面?

要求花柱上有多少朵花应先求哪些面的面积?

(侧面和底面)

(6)第12题。

联系生活常识,先理解需要油漆的是哪部分?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独立练习。

四.总结延伸

解决圆柱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2.布置思考题:

(1)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是个边长9.42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实践作业拿一个茶叶桶,实际量一下底面直径和高,算出它的表面积。

课题圆柱的体积

教材15~16页内容及“试一试”、“练一练”。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四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情境引入:

某玩具厂厂长,他们厂新近开发了一种积木玩具,这三个积木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他想比较一下这三个积木的体积的大小,同学们有什么方法?

二、动手实验,探索公式

1.观察、比较,建立猜想

引导生观察例4中的三个几何体,提问:

(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高)

(2)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能相等吗?

这三个几何体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实验操作,验证猜想

让学生自主探究(材料:

圆柱体积木、圆柱体插拼教学具、师准备课件),想办法验证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

教师提示:

你能想办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吗?

圆是如何转化成长方形的?

可以模仿这样的方法来转化。

(1)小组合作研究怎样将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

(2)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

演示操作

a\请一名学生演示用切插拼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

其他学生模仿操作。

b\思考:

这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吗?

如果分割得份数越多,你会有什么发现?

c\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从16等份到32等份再到64等份)

3.观察比较,推导公式

a\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b\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老师完成板书: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

c\你的猜想正确吗?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d\小结:

要想求出一个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e\学生自学第8页例4上面的一段话:

用字母表示公式。

学生反馈自学情况,师板书公式:

v=sh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出示第16页试一试,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一说每一步列式的根据是什么?

使学生明确应用体积公式求圆柱的体积一般需要两个条件,即底面积和高。

2.完成第16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

先看图说说每个圆柱中的已知条件,再各自计算,计算后,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强调:

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要先算出底面积。

3.完成第16页的“练一练”的第2题。

读题后强调说说为什么电饭煲要从里面量底面直径和高,然后列式解答。

4、把直尺绕着它的一条边旋转一圈得到了一个什么图形?

它的体积你会计算吗?

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是怎样学会的?

课题圆柱的体积练习

练习三

1、使学生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2、使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不断激发学生以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应用能力。

熟练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或圆柱形容器的容积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计算

第五课时

一、知识梳理

出示补充题示意图

底面积314平方厘米

1、这个圆柱的体积怎么求?

,师板书公式:

V=Sh

2、如果已知的是底面半径和高,该怎么求呢?

3、如果这是一个圆柱体鱼缸。

(1)要计算这个圆柱体鱼缸能装多少水,就是求什么

(2)圆柱体的容积又怎样求呢?

与求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区别?

师小结:

求圆柱的容积与体积方法一样,容积要从里面量出有关数据

二、基本练习

1、讨论练习三第6题。

(1)让学生仔细读题,注意题中所告诉的已知条件。

(2)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计算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3)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

(4)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可以先算出50枚1元硬币的体积,再算出1枚1元硬币的体积,也可以先算出1枚1元硬币的厚度,再算出1枚1元硬币的体积。

2、讨论练习三第9题。

(1)出示一个圆柱形茶杯,让学生讨论:

要知道它的容积,需要量出什么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