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49434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45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军考化学练习Word文件下载.docx

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一定是:

A、氮气B、难溶于水,比空气轻C、氧气D、难溶于水,比空气重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中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伸入氧气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

D、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

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如下,正确顺序是:

①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

③检查气密性;

④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试管口堵一小团棉花,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从水中取出导管。

A、③④①⑤②⑥B、③④①⑤⑥②C、④①③⑤②⑥D、④①③⑤⑥②

8、如下图所示,点燃和熄灭酒精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正确量取8ml液体,应选用的最合适仪器有:

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50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①④B、②C、③④D、②④

10、自1999年初北京市政府采取措施、强制各单位使用脱硫优质煤、主要为了防止下列哪种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1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双氧水B、高锰酸钾C、二氧化锰D、液态空气

12、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氧气、氮气中的一种,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人瓶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为:

甲中火焰熄灭,乙中木条继续燃烧如初,丙中木条燃烧更旺。

则可判断出甲、乙、丙三瓶气体中依次是: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空气、氧气

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氧气、空气

13、当今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

“变废为宝,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

”例如:

此构想一旦实现,既能解决能源问题的危机,又能起到消除大气污染的目的。

此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均为物理变化   B、①为物理变化②为化学变化

C、均为化学变化   D、①为化学变化②为物理变化

14、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质时,调零后将该物质置于右盘上,而砝码置于左盘,当天平平衡时,砝码读数为9g,游码读数为0.8g,则该物质的实际质量:

A、9.8gB、8.2gC、9gD、无法确定

1.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2.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3.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为解决登顶人员的呼吸困难,应携带的物质是

A.氮气 

B.氧 

C.二氧化碳 

D.水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水蒸气 

C.氮气 

D.氧气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铁丝 

B.木炭 

C.白磷 

D.硫粉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7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C.水蒸气 

8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B.夏天食物腐烂与氧气无关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含氧的化合物可能不是氧化物

9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10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1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术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1、氢气()

A、稳定B、在常温下性质稳定C、很活泼D、在点燃或加热等条件下性质活泼

2、下列关于H2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H2不易溶于水B、H2在一定条件下能和N2化合成NH3

C、H2比空气轻D、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

3、点燃氢气有爆鸣声,说明氢气中混有()

A、氧气B、氮气C、氩气D、二氧化碳

4、检验H2的纯度,当听到有爆鸣声,这时应怎样做?

()

A、用拇指堵住试管一会儿再收集B、换一支试管再收集

C、用原试管继续收集D、直接用于实验

5、下列物质,由一种气体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水D、一氧化碳

6、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混合物是()

①氢气与空气②氢气与二氧化碳③石油液化气与空气④煤气与空气⑤煤气与氮气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④D、②④⑤

7、在氢气跟氧化铜的反应中,氧化铜是()

A、还原剂B、被还原C、氧化剂D、被氧化

8、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错误作法是()

A、开始时,先加热后通入氢气B、通氢气的导管插入试管底部氧化铜的上面

C、试管口稍向下倾斜D、结束时,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

9、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主要操作有:

①给氧化铜加热②撤去酒精灯③通入氢气④继续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③④②B、①③②④C、②①④②D、③①②④

10、下列氢气的用途与可燃性有关的是()

A、充灌探空气球B、利用氢氧焰焊接金属C、冶炼金属钨D、H2与N2反应制NH3

11、关于H2还原CuO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Cu元素由游离态变成化合态B、H2得到了氧,是还原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C、观察的现象是:

CuO变成了Cu,同时生成了H2OD、Cu是还原产物

12、下列氢气的性质中,通常用于检验氢气的是()

A、密度是气体中最小的B、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淡蓝色

C、使CuO还原成CuD、与O2混合点燃发出爆鸣声,其生成物只有水一种物质

13、工业上用H2冶炼钨、钼等金属,主要因为()

A、氢氧焰温度太3000℃B、在整个宇宙中氢原子所占原子质量分数很大,原料来源丰富

C、氢气具有还原性,能夺取含氧化物中的氧原子D、用氢气冶炼金属,不产生污染物

14、通过下列反应,一定能得到单质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5、下列反应中,水做为氧化剂的是()

A、Na2O+H2O==2NaOHB、2H2+O2==2H2O

C、3Fe+4H2O高温Fe3O4+4H2↑D、CO2+H2O==H2CO3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氢气比氧气轻,如果把混有氧气的氢气集气瓶敞口静放几分钟后再去点火,就不会爆炸了B、物质发生燃烧的反应必须有氧气参加才行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

D、液态氢可做火箭的燃料

1.下列物质不能跟稀硫酸反应生成H2的是()

A.CuB.MgC.FeD.Zn

2.下列物质中含有硫酸根原子团的是()

A.Na2SO3 

B.Na2SO4 

C.Na2CO3 

D.NaOH

3.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Mg+O2

2MgO 

B.CaCO3

CaO+CO2↑

C.Fe+CuSO4==FeSO4+CuD.HCl+NaOH==NaCl+H2O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水 

B.硫酸 

C.水电解后的生成物 

D.锌与盐酸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

5.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液态氢 

B.碳酸氢铵 

D.稀硫酸

6.下列物质中不含原子团的是()

A.KOH 

C.NaCl 

D.KClO3

7.以下四种反应中一个与众不同的反应是()

A.Zn+HCl 

B.H2+WO3 

C.H2+Cl2 

D.Fe+H2SO4(稀)

8.下列物质里含游离态氢的是()

A.空气 

B.液态氢 

C.硫酸 

9.下列各组物质经反应可生成氢气的是()

A.碳酸氢铵受热 

B.铁和浓硫酸反应

C.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热 

D.铁和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10.适宜用简易发生器制取气体的条件是()

A.不需要加热,放出的气体难溶于水

B.不需要加热,反应物是块状固体和液体

C.不需要加热,反应物是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和液体,产生的气体难溶或微溶于水

D.生成的气体不跟水反应,反应物是固体和固体

11.下列收集氢气的装置图中,正确的是()

12.收集氢气既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可以用排水法,其原因是()

A.比氧气轻,不跟水反应 

B.氢气轻,微溶于水

C.比空气轻,相对分子质量比水小D.比空气轻,难溶于水,不跟水反应

13.工业上大量制取氢气,不适宜选用()

B.水煤气 

C.天然气 

D.锌和稀硫酸

14.含有高锰酸根原子团的物质是()

A.K2MnO4 

B.MnO2 

C.KMnO4 

D.HMnO4

15.启普发生器的最大优点是()

A.适用制取各种气体 

B.安全可靠

C.可以随时使反应发生,随时使反应终止 

D.工业上和实验室里都适用

16.把等质量的锌粒分别放在甲乙两支试管中,在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在乙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反应完毕所产生的氢气()

A.甲比乙多 

B.甲比乙少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17.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可选用的试剂是()

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B.空气

C.锌和稀硫酸 

D.高锰酸钾

18.下列反应中没有单质生成的是()

A.电解水 

B.铁跟盐酸 

C.氧化汞受热 

D.碳酸氢铵受热

19.下列反应不属于转换反应的是()

A.H2SO4+Zn===ZnSO4+H2↑ 

B.H2+CuO

Cu+H2O↑

C.CO+CuO

Cu+CO2↑ 

D.Fe+2HCl===FeCl2+H2↑

1.在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下列物质用途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内的异味 

B.用天然气作燃料

C.用金属铜制作电线 

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用作灭火剂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参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3.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浇灌盐碱地的植物,其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

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

4.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

5.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火炬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

A.氮气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7.能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COBCO2CSO2DNO2

8.署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O2BN2CCO2D空气

9.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之一,下面有关氢气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电解水法制氧气,方法便捷,成本较低

B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可以循环使用

C实验室可利用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制得氢气

D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10.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一氧化碳B氢气C二氧化碳D氧气

11.碳与碳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右图是碳原子结构示意图,碳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

(2)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久仍不变色,原因是墨中主要成分碳具有______性。

右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大试管中的反应体现了碳的还原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单质碳的还原性可以用于冶金工业。

(3)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完成大气中的“碳循环”,但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会使全球变暖,从而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

蔬菜大棚用作气肥的二氧化碳,可用多种方法制得,例如可以用稀硫酸与碳酸氢铵(NH4HCO3)反应制得,反应后生成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

1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A.铁丝 

14.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15.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16.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铁丝C一氧化碳D红磷

1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18.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D.二氧化碳

19.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20.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A.木灰 

B.硫磺 

1.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2.通常情况下,欲将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适宜的方法是()

 A.加蔗糖B.加水C.升温D.增大压强

3.右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

4.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

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B.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5.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

 A.把固体研细B.加热C.搅拌D.振荡

6.如右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A.氯化钠B.氢氧化钠C.硝酸铵D.硝酸钾

7.小欣拉开易拉罐汽水的拉环时,听到“啵”的一声,并有气体自汽水中冲出。

有关此现象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B.因压力减小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C.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小D.因压力增大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

8.根据图8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t3℃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9.用氯化钠固体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中必需用到的是()

A、②④⑥⑦B.①④⑤⑥C.①③⑤⑦D.①②④⑦

10.粗食盐的杂质主要是MgCl2,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

对此,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MgCl2的含量不变

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NaCl的质量不变

C.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的使用下去

D.粗盐粉碎的颗粒大小影响浸洗后盐中MgCl2的含量

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一杯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中倒出一半,余下的溶液质量分数为5%

B.某饱和溶液降温后析出晶体。

此时它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C.向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少量该物质.恒温下放置一定时间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稀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浓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12.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某溶液,使其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A.溶剂的质量蒸发掉一半B.溶质的质量增加一倍

C.蒸发掉的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

D.加入2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此溶液

13.现有50℃硝酸钾饱和溶液,欲使其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增加溶质④减少溶剂⑤增加溶剂()

A.①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⑤

14.根据溶液的组成填写下表(①~⑥填物质的化学式,⑦填名称)

溶液

稀盐酸

石灰水

医用酒精

溶质

白磷

溶剂

二硫化碳

1.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芝麻油 

B.味精 

C.食盐。

D.蔗糖

2.t℃时,向一支盛有0.1g熟石灰的试管内加入10mL水,充分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固体。

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t℃时的饱和溶液B.升高温度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0.1g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1%

3.现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时应将水小心地加入浓硫酸中B.该稀硫酸中,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5:

1

C.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等D.配制该稀硫酸需要加水800mL

4.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2℃时向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wg甲和wg乙(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充分搅拌。

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温度降低到t1℃时,得到甲、乙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甲、乙的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物质的溶液为饱和溶液,乙物质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5.已知KNO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