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9515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主要体现在:

1.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一是三次产业协调并进。

工业经济稳健发展,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年均增长20.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3.7%。

“十一五”以来(注:

指2006年至2009年6月底,下同),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6%以上,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52项、火炬计划20项。

服务业发展提质扩量,增加值年均增长2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9%,形成了环太湖旅游、特色市场、商贸流通、科技(医药)研发等优势服务业。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1%,拥有无公害农产品118个、绿色食品51个、有机食品12个,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林地、特色水产、优质畜禽等主导产业规模保持稳定。

二是内外资企业发展迅猛。

招商选资成效明显,全区外资企业由1140家增至1335家,其中世界500强投资企业9家,累计新增注册外资38.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4亿美元;

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75.7亿美元,其中出口108.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8.5%和23.7%。

民营经济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民资、内资企业从8800家发展到15030家,注册资本总额从213.5亿元增长到566.4亿元。

三是载体空间拓展升级。

通过有效整合资源,产业平台承载能力显著增强。

吴中经济开发区积极实施“提升、精细”工程,建成了旺山、河东、东吴工业园等高水平载体,木渎、甪直、胥口、东山、长桥等乡镇(街道)相继建成特色工业小区,形成了东西贯通、设施完善、配套齐全的城南工业经济产业带。

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加快“提速、出彩”进程,精心打造“文化太湖、绿色太湖、健康太湖”品牌,金庭、光福两翼齐头并进,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景观景点相继建成开放,形成了底蕴深厚、韵味独特的环太湖旅游经济产业带。

2.功能设施逐步完善,区域形象快速提升。

一是吴中新城建设全面拉开。

中心城区一批节点、地块、道路、老住宅小区、农贸市场改造升级顺利完成,一批现代高层建筑相继竣工,商务人居、行政办公、教育医疗等功能设施日趋完善,尹山湖生态商圈建设顺利推进,东太湖滨湖新城规划开始启动。

城市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市容市貌日益改善,现代化新兴城市形态初显。

二是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路网体系加快构建,公路里程由498公里增加到1099.3公里;

“十一五”以来,累计建成5个公交首末站,新增38条公交路线,全区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交”。

水利水务设施不断完善,加固加高防洪圩堤27.1公里、37.1万方,完成各类水利水务配套建筑物272座,新开河道18条、9.29公里、33.7万方,疏浚整治了张家浜、箭泾河、香山运河等主要水系,疏浚整治河道691条、533公里、816.4万方。

污水处理能力显著增强,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4家,总数达到10家,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7.5万吨。

国家级光大环保静脉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电网建设全面加速,主变容量提高到228万千伏安。

三是生态环境面貌大为改观。

加快推进绿色吴中建设,完成9000亩太湖生态防护林建设,累计新增绿地面积3.6万亩。

全面实施东太湖围网养殖拆除和沿太湖畜禽养殖整治,累计拆除网围面积11.9万亩,关闭搬迁环湖43家畜禽养殖场。

全面禁止开山采石,大力开展矿山整治,山体环境明显改善。

深入推进城市社区型、集中居住型、村庄改造型、生态自然型、古村保护型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和各项创建活动,胥口、光福完成全国环境优美镇验收。

3.民生保障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大幅改善。

一是富民工程成效显著。

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十一五”以来,累计培训城乡劳动力26.2万人次,新增劳动就业岗位11.5万个,帮助1.7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失业登记率降至2.6%;

全面推进农村股份合作改革,“五大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44家,受益农民达30万人,140个社区(村)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村)标准。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达317.4亿元,比2005年增加近1倍。

二是社会保障逐步健全。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380元和260元,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标准和医疗费用补偿最高标准分别提高到320元和15万元,超13万被征地农民实现农保转城保。

三是居住条件全面改善。

有序推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住宅类商品房建设335.3万平方米;

加快推进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建成一批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动迁房和农民安置小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从30.3和72.4平方米增加到34和74.3平方米。

大力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着力改善困难群体居住条件,建成14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

4.各项事业快速推进,社会景象日显和谐。

一是科教优先牢固确立。

大力实施人才战略,大专以上人才总量提高到6.4万人,年均增长12%以上;

着力改善科技创新环境,新增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名牌产品33个,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达3992件、1469件。

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和残疾儿童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二是健康事业稳步推进。

大力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成功防控手足口病疫情;

吴中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建设进展顺利,医疗设施逐步完善。

深入贯彻人口计生基本国策,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

成功承办轮滑世界杯、亚洲山地自行车锦标赛等高规格体育赛事,环太湖体育圈建设卓有成效;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区、镇(街道)、村三级体育健身工程稳步推进。

三是精神文明广泛开展。

城乡社区基础网络和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74%以上的社区达到区级以上和谐社区建设标准。

文化事业空前繁荣,全区公益性文化活动阵地总面积达到9.6万平方米,新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

四是“平安吴中”扎实创建。

顺利完成“五五”普法规划中期目标任务,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和政务村务公开不断深化,全社会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

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大调解”工作机制,加强信访、安全生产、外来人口管理等工作,各类突发事件和社会矛盾得到有效预防和化解。

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实施“大防控”措施,各类治安监控设施逐步完善。

二、纲要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纲要》实施情况总体较好,但也暴露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完成。

主要问题有:

1.投资完成压力较大。

“十一五”规划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年均增长15%以上,而前三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只有12.9%。

虽然投资结构趋向集群,投资重点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但是由于受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项目推进速度不快。

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民间投资尚处于观望期,工业性投入乏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增速。

2.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压力突出。

“十一五”规划提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40%。

从2008年底的情况看,比重提高到35%,三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与目标略有差距。

从全区工业经济的现状看,高新技术企业规模较小、产值较低,增长幅度较低,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出现生产下滑的趋势。

因此,不论从适应城市化新业态的要求还是从稳定全区经济增长的要求看,都需要迫切加快传统产业提升转型的步伐。

3.外来人口规模增长过快。

2008年末,全区户籍人口达到57.7万人,外来登记流动人口62.6万人,分别比2005年底增加3.8万和20.7万,而同期大专以上学历人才引进比例仅占10%左右。

低文化、低技能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一方面说明全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层次仍然处于低端,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发展、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4.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加大。

吴中地处太湖流域核心区域,是长三角地区生态保护比较重要的区域之一。

全区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总计138.8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6.3%,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面积总计200.7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9.1%,生态重要性指数较高。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土地、资金以及钢材、水泥的需求增大,使资源消耗的压力增大。

同时,简单加工制造业、低端服务业、外来人口等规模扩大,使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主要预期目标“十一五”期末完成预测

根据“十一五”规划前三年完成情况和当前发展态势,我们对《纲要》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了预测,到“十一五”期末,预计除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等个别指标完成有难度外,绝大部分指标均能顺利完成(详见评估指标汇总表)。

——经济发展目标:

基本完成。

从目前发展态势看,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基本呈前高后低趋势,后两年增速预计在12%左右,推测五年年均增长15%的目标可以完成,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0年可比2000年翻两番。

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目前已接近“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达到110亿元和50亿元”目标,但后两年保持20%的增速有较大困难,建议调整为“略有增长”。

“十一五”末期,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接近40%,城市化水平在60%左右。

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8%左右,距离40%的规划预期有一定差距,实现难度较大,建议调整至38%,降低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五年年均增速估计在12%左右,年均增长15%以上的目标实现略有难度,建议将该项指标调低3个百分点。

——社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末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可达到1.9%,实现2%的规划预期略有难度,建议调整至1.9%,降低0.1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5%,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9万以内。

——人民生活目标:

全面完成。

“十一五”末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28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左右,两项收入指标均能超额完成。

恩格尔系数小于0.35,人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

——资源环境目标:

万元GDP建设用地年均下降8%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20%左右。

“十一五”末期,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有望超过90分,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中心镇污水处理率超过75%。

四、推进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建议措施

从评估情况看,要全面完成《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加大重点工作的推进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调节“有形之手”和市场经济“无形之手”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和抓好《纲要》提出的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和激发全区上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在规划导向、产业提升、节能减排和富民工程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坚持发展战略和规划不动摇。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打造吴中新城,做美太湖山水”总体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实施“做强经济开发区,做美太湖山水,做靓吴中新城,做好新农村建设”四大工程,着力打造城市发展新亮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亮点、生态文明建设新亮点、保障改善民生新亮点,以《纲要》为指导,切实提高规划的执行能力。

全区上下要高度重视“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工作,完善监测、评估、考核等制度体系,不断强化规划的制度保障,切实保证发展的方向性。

要严格按照规划来科学安排和审批项目,提高项目的投资强度,提高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坚持优化结构和发展方式有突破。

坚持走吴中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培育精密机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生物医药、光伏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信息产业、新材料等优势产业。

发展壮大规模企业,鼓励企业上市,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自主品牌建设。

打造科教人才优势,积极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

加强应用开发,着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科技服务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深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公司的科技创新合作,加快推进吴中科技园、太湖科技产业园、吴中科技创业园以及木渎、甪直、胥口、长桥特色产业园等科技载体建设。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持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量优势。

(三)坚持推进节能和减排不放松。

落实节约优先方针,突出抓好生产和建设两大环节,以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形成节约型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围绕节能目标,集中力量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特别是年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耗能大户的节能。

严控新上高耗能项目,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河道清淤清障、废弃物综合利用、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三大环境整治工程和湿地营造、林地再造、宕口废地改造三大绿色配套工程。

落实环保优先方针,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坚持产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强化污染物总量削减控制,确保责任到位、工作措施到位、政策落实到位、监督考核到位。

(四)坚持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相协调。

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中小学教育现代化标准建设。

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加快推进区现代文体中心和各镇区(街道)文体中心、文体活动室建设,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提高就业水平,优化创业环境。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提高城乡低保水平,创新养老服务机制,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大力改善民生,着力推进政府实事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和经济协调发展。

(五)坚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上台阶。

建设与现代化中等城市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建设工程进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强城乡统筹,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优化农村环境,加快富民步伐,形成生产现代化、居住集中化、生活城市化、环境生态化的新农村格局。

提高保障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加大“平安吴中”、“法治吴中”的创建力度,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附表:

“十一五”规划纲要评估指标汇总表

类型

序号

指标

“十一五”规划期末目标值

2008年实绩

2009年预计

2010年完成预计

经济发展

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550亿元

468.23

510

完成

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年均增长15%

15.2

12

2

人均GDP(元)

基本实现现代化

81523

87500

3

全口径财政收入(注:

不含土地基金)(亿元)

110亿元

99.24

106.78

全口径财政收入增幅(%)

年均增长20%以上

21.6

7

有难度

4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50亿元

44.8

48.8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幅(%)

年均增长20%左右

24.2

9

5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亿元)

年均增长15%以上

180.91

200

6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40%

37.6

39

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35

37

8

城市化水平(%)

60%

59.7

60

社会发展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

1.71

1.81

1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55%

55

11

社会基本保障覆盖率(%)

99%

98

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100

13

户籍人口总规模(万人)

59万人以内

57.7

58

人民生活

1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24000元

26111

28700

15

农民人均收入(元)

13000元

11850

13035

16

恩格尔系数

小于0.35

0.346

0.348

资源环境

17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比“十五”末期降低20%左右

4.7

18

万元GDP建设用地(公顷/万元)

年均下降5%以上

0.00031

0.00029

19

城镇绿化覆盖率(%)

42%

40

41

20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100%

21

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85%

93

95

22

中心镇生活污水处理率(%)

70%

75

78

23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

90

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