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0225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36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淮安市八年级物理下册全一册学案无答案打包21套苏科版Word格式.docx

实验室常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日常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等.

2、学生分组实验:

利用托盘天平测手边文具盒内钢笔、钢尺或物理课本的质量.

托盘天平使用方法:

(1)使用之前先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及分度值.

(2)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3)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4)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讨论分析:

如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盘,右盘,平衡螺母向移;

如指针来回摆动个不停,并且指针在分度盘中线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则此时横梁是平衡的.

(5)测物体质量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加砝码时,应先估测物体的质量,按照从到的顺序逐渐加减砝码;

如指针向左偏,说明左盘,右盘,应砝码,或将游码向移.

(6)读数方法:

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示数值之和即为被测物体的质量.

3、分析课本图6—2:

指出使用托盘天平中错误

4、小结托盘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1)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说明:

托盘天平的称量是天平铭牌上标的数值,而不是所有砝码的质量和)

(2)往右盘里加减砝码时应,以防止损坏刀口.

(3)天平与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把潮湿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里.

(4)不要用手直接取砝码.

物理天平:

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测量质量的工具.

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的变化对质量大小的影响

1、实验探究:

课本活动6.1

2、结论:

当物体的形状、状态、地理位置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改变.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五、【达标巩固】:

1、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___,符号是___,常用的单位还有___.

2、因为质量是物体的______,所以它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3、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

_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_______测量物体的质量.

4、一个中等苹果的质量约为:

()

A、1.5kgB、15gC、0.15kgD、1.5g

5、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下列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用镊子夹取砝码,以免生锈

B、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天平左盘

C、不用天平测量超过测量范围的物体

D、称量时,调节横梁右端螺母,使指针居中

二、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进一步熟悉托盘天平的使用,会用天平测微小物体的质量.

2、学会使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正确利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液体质量的测量

三、【自主学习】

1、当被测物体质量较小时,可以测量多个物体的,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这种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

2、托盘天平在使用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A思考与讨论

1、如何测量一个回形针的质量?

2、如何测量一杯水的质量?

B、活动:

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学生分组实验)

1、观察天平,弄清天平的性能和规格.

2、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

3、讨论:

如何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方案一:

在天平的左盘上放一枚大头针,测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方案二:

在天平的左盘上放一约50g的铁块,测出铁块的质量;

再在左盘上放一枚大头针,测出它们的总质量,用总质量减去铁块的质量,求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方案三:

取50枚相同的大头针,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除以大头针的个数,即可得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方案四:

取200枚相同的大头针,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然后用总质量除以大头针的个数,即可得到一枚大头针的质量.

分析:

哪一种方案好.

4、学生分组实验.测量一枚回形针的质量

5、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C、活动:

测量水的质量.

1、讨论设计实验步骤

(1)测量烧杯的质量;

(2)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3)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

2、学生分组实验.

3、实验记录与处理.

4、讨论分析实验过程中误差产生的原因.

思考:

为什么先测空杯,若反过来会怎样?

1、小华在天平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右侧的情况下就开始测量,天平平衡时记下测量结果,这样测得的物体质量与实际质量相比将(偏大、两者相等、偏小)。

2、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他在增加砝码后发现指针略偏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B、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移动游码

3、怎样测出一粒米的质量?

4、现有一大堆大头针,怎样用天平准确测出它的个数?

三、物体的密度

1、理解密度的概念,了解密度公式及其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可以利用密度来区分不同种类的物质.

3、知道量筒和量杯的用途,会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密度的概念、密度的公式及其单位;

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或固体的密度.

密度概念的引入;

从物理现象中找出物理规律.

1、叫做物质的密度。

2、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为;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3、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体积的单位是:

则密度的单位是:

符号为读做常用的还有符号为。

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

1、讨论对话

被涂成相同顔色的铁块和塑料块你有多少种方法区分?

A、

B、

C、

2、操作实验:

测量对象

质量m/g

体积v/cm3

(质量/体积)/(g.cm-3)

铁块一

铁块二

铜块一

铜块二

木块一

木块二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密度=质量/体积ρ=m/v

3、密度的单位:

换算关系为:

1kg/m3=g/cm3

582kg/m3=_________g/cm35g/cm3=_________kg/m3

4、认识一些常见物体的密度。

金:

钢铁:

铜:

冰、蜡:

铝:

干松木:

水:

空气:

1、一种大理石的密度为2.6×

103kg/m3,读作,表示的物理意义为。

2、给下列数字添上合适的单位

(1)一杯水的体积约为300

(2)卡车和货物的总质量约为8

(3)柴油的密度为0.85(4)空气的密度为1.29

3、将2m长的铅丝拉至3m长,则铅丝的质量,密度(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管质量如何变化,物质的密度不变

B.不管体积如何变化,物质的密度不变

C.不管物态如何变化,物质的密度不变

D.不管物体运动与否,物质的密度不变

5、三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水、酒精和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ρ硫酸>

ρ水>

ρ酒精)()

A.甲杯中是水,乙杯中是硫酸,丙杯中是酒精。

B.甲杯中是水,乙杯中是酒精,丙杯中是硫酸。

C.甲杯中是硫酸,乙杯中是水,丙杯中是酒精。

D.甲杯中是酒精,乙杯中是硫酸,丙杯中是水。

6、一只能装满2kg汽油的瓶子,如果用来装满水,则水的质量(ρ汽油<

ρ水)()

A.大于2kgB.小于2kg

C.等于2kgD.无法判定

7、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线,其中物质A是水,则ρB与ρ水的关系是()

A.ρB>

ρ水B.ρB=ρ水

C.ρB<

ρ水D.无法确定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1、掌握密度的概念。

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

2、知道量筒和量杯的用法。

1、根据物质密度属性来鉴别物质,能用密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能用密度的公式进行计算。

1、会用量筒和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密度知识的应用。

1、是物质的密度。

要求出物质的密度要

知道和。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由单一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D.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体积无关;

(一)讨论与交流

1、量筒的使用方法

介绍量筒和量杯,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lmL=lcm3。

则1L=mL=dm3

2、观察量筒

(1)量筒的最大测量值为mL;

(2)量筒的分度值为mL。

3、使用量筒时,应将量筒放在上。

4、读数时,应使视线与相平。

(二)、活动鉴别金属螺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1、问题探究:

如何设计方案?

你打算怎样进行实验?

请说出实验步骤

2、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金属螺母

的质量(g)

水的体积(mL)

放入金属螺母后,

水和金属螺母的总体积:

mL

金属螺母的

体积:

cm3

密度:

g/cm3

3、与密度表对比,这种金属可能是由物质组成的.

(三)变流与讨论

在密度表中,你可能找不到一个与所测得的金属螺母的密度完全相同的数值,你认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四)密度知识的应用

(1)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公式:

ρ=m/v。

(2)用密度知识求物体的体积

由ρ=m/v得v=可算出物体的体积

(3)利用密度知识求物体质量(形状分为规则、不规则的,不规则的又可分是否溶于水)

由ρ=m/v得m=可算出质量。

其中物质的密度可以查密度表,而体积如果没有直接给出,可以通过测量的方法得出,如果是规则的物体,可用体积公式求出来。

(五)自学例题(课本13页):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

1、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同种物质,在一定的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的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的单位有:

或。

2、一枝粉笔用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与原来的相比()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最不变,密度不变D质量减小,密度减小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于给定的一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

D.体积一定的不同物体,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4、在三个同样的容器中,分别装着体积相等的水、煤油和汽油三种液体,其中的质量最小,质量最大。

5、体积相等的铁块和铝块放在天平上,可以看出它们的质量是不相等的.铁块的质量

铝块的质量(填“大”或“小”)

6、一块体积为0.7米3的石块质量是l820千克,在国际单位制中,这块石块的密度是

千克/米3它的单位读作表示的物理意义为:

7、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8、实验探究题:

测定硬币密度由以下操作步骤:

A、量筒内装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B、将20枚相同的硬币放入量筒内,测出水面升到的刻度;

C、将20枚相同的硬币放在调整好的天平上,测出20枚硬币的质量

D、计算出硬币的密度;

E、算出20枚硬币的总体积。

以上操作的合理顺序是:

9、体积是30cm3铝球,质量是54g,问:

(1)、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多大?

五、物质的物理属性

1、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能将这些物理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2、能对物质进行分类,感受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

了解物质的各种属性,知道不同的物质,它们的物理属性各不相同。

根据物质的各种属性,解释生活中应用事例。

l、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的一种.

2、牛奶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00ml(227g)”字样,这种牛奶的密度是g/cm3,合

kg/m3

3、硬度是指,硬度也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除了硬度以外,我们还学过的物质的物理属性有、和、、

、、等。

(一)讨论与变流

1、请你设计一种方法,比较组成下列各种物品的物质的硬度。

玻璃钢锯条塑料尺粉笔铁钉铜钥匙铅笔芯

你的方法是:

2、这些物质按硬度大小的排序是:

(二)、活动观察课本图6-14,物质有、、、

、、等属性。

(三)、探究“金属、塑料”谁的导热性能好?

1、实验操作

2、结论是:

(四)、交流互动:

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

状态、硬度、、

和等。

2、在实际的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利用各种不同物质的不同属性制成我们所需的各种物品

如:

(1)选用大的钢材制造锋利的刀刃;

(2)选用大好的钢化玻璃制造汽车的挡风玻璃;

(3)选用好的铝或铜作导线。

(4)选用好的橡胶、塑料和陶瓷做各种电器的外壳.将人与电线分开,防止触电等。

(5)拍电影时,倒塌房屋道具选用小的作为建筑材料。

5、自学P18的“生活物理社会”。

1、将橡皮泥、陶瓷、豆腐、粉笔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

(1)在抗洪抢险中,解放军战士穿的救生背心,夹层里面填充的是泡沫塑料块,这是利用它的属性。

(2)剪刀刀口,菜刀刀口都很锋利.可以用来剪衣服,切食品,它们一般都是用钢制作而不用木头制作,这是利用了钢的大的属性.

3、将一铁块截去一半,则下列哪个物理量会发生变化()

A.密度B.硬度c.质量

4、南京长江二桥选用钢索斜拉索桥桥面,这是因为()

A.铜索密度大B.钢索是导体

C.钢索很坚韧D.钢索比热小.

5、运动场上所用的塑胶跑道比一般跑道好,这是因为塑胶跑道()

A.弹性好,硬度高B.密度小,硬度高

C.弹性好,硬度低D.密度大,硬度低

6.以下特性不属于物质的物理属性的是()

A.状态B.密度C.质量D.形状.

7实验探究题:

两个形状、体积都相同的金属块,其中一块是铁质的,一块是铝质的,且外表的颜色相同,分不清哪个是铁块哪个是铝块你有办法将他们辨别出来吗?

请写出你的方案。

一、走进分子世界

1、知道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知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3、知道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分子的动理论的主要内容,体会分子世界的物质性质并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5、初步体会探究微观世界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

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

建立分子结构模型。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有。

大量实验证明:

分子一直处

在中。

2、科学家把能保持物质的微粒称为分子。

(一)分子模型

1、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直线,再用被大镜对笔迹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

2、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描述你所看到的现象?

3、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到一半的位置,然后再注入酒精,并在液面的最高处做一标记。

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台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混台前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

小结:

以上是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对物质微观结构提出的猜想,科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时,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提炼出了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完善的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呢?

模型l:

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各个微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2:

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微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3:

固体是由微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你选择

(二)、阅读课本p25,完成下列填空。

1、通过可看到微小的细胞。

2、通过放大率达1500万倍的获得了碳化硅分子的结构图。

3、科学研究还发现,分子很小,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

4、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间有。

(三)分子的运动

1、看P25图7-4、7-5、7-6.观察图上现象,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得出什幺结论?

活中还有哪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

2、结论.

分子处在中。

(四)分子的相互作用

看课本P267.3部分的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分子间不仅存在,而且还存在。

2、固体中,分子间的距离较小,每个分子只能振动。

因此,固体有一定的和。

3、液体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每个分子可以在运动.因此,液体占有一定的体积,但形状不确定。

4、气体中,分子间的距离最,每个分子能向

运动,因此,气体既没有,也没有。

(五)自学课本p27“生活物理社会”

1、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

铁丝很难被拉断,这表明分子间存在。

2、下列运动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香水打开后,过一会儿屋内闻到香昧。

B、无数雨滴从空中落下。

C、扫地时看到空中飞舞着尘埃

D、铁块在潮湿的空气中过了一段时间后会生锈

3、如图所示,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取走,上瓶顔色逐渐变红,说明()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有作用力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4、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

下列推测既合理又符合事实的是()

A现象:

花香扑鼻;

推测: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现象:

空气中沙尘飞舞;

C现象注射器内的水很难压缩,推测水分子之间没有间隙

D现象:

磁铁上吸住了很多铁屑: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作用

5、下面些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热膨胀表明分子间的距离在增大B分子个数越多的物体,质量越大.

C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6、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用它们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表明。

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说明。

二、静电现象

1、知道分子不是微观粒子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进一步认识分子的构成,分类。

2、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通过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可以由更小的粒子组成。

1、知道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2、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摩擦起电的实质

1、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子是由构成的。

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分子。

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分子。

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最早是从开始的。

3、带电物体能够细小物体,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一)、探究讨论

1、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那分子是不是最小了呢?

还可不可以再分?

2、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氧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二个氧原子组成的。

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那么,原子能否再分昵?

(二)、探究

1、摩擦起电

实验:

(1)、用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此棒靠近纸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2)、用干燥的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将此棒靠近纸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结论:

经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

带电物体能够细小物体。

2、两种电荷

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它们的性质是否相同呢?

(1)将两根用丝绷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2)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3)将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3、结论:

(1)富兰克林提出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把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并一直沿用至今。

(2)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两类,一类是正电荷,一类是负电荷。

同种电荷,异种电荷。

4、原子构成对摩擦起电的解释

(1)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

(2)原子由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