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0442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浮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如试验结果符合上述数、质量规定的要求后,即可将各粒级浮沉试验结果填入浮沉试验报表,一般分为“自然级浮沉试验报表”“破碎级浮沉试验报表”“综合级浮沉试验报表”“筛分级浮沉试验综合报表”“50~0.5mm粒级原煤浮沉综合报表”。

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煤块的粒度在25~13mm取决于一个煤种的质量问题,“自然级浮沉试验报表”所试验的就是25~13mm。

在这里我就不提及其他几项的制样表,单一介绍“自然级浮沉试验报表”。

如下图

  第1栏“密度级”按规定的浮沉试验填写密度级:

<1.30kg/L、1.3~1.4kg/L、1.4~1.5kg/L、1.5~1.6kg/L、1.6~1.7kg/L、1.7~1.8kg/L、1.8~1.9kg/L、1.9~2.0kg/L和>2.0kg/L。

  第2栏“质量”由浮沉试验得出的各密度级的浮物质量,如<1.3kg/L密度级的浮沉物质量为

  1.645kg,则在<1.3kg/L密度级的质量栏中填写,其余密度级的质量同理填写。

  第3栏“占本级产率”是值产品数量与原料数量之百分比或某一成分的数量与总量之百分比。

  某密度级的质量

  γ占本级==—————————————×

100%

  本粒级煤样质量(不计煤泥)

  图中<1.3kg/L密度级占本级产率为

  1.645

100%==6.72%

  24.494

  其余各密度级产率的计算方法类推。

  图中“煤泥”的第一栏是值浮沉试验前从煤样中冲洗掉的附着在煤粒表面的<0.5mm的粉煤,

2010-1-1902:

25回复

helenovo?

位粉丝

?

25?

位粉丝3楼第4栏“占全样产率”是指本粒级占全部浮沉没有的质量百分数(产率)。

<1.3kg/L密度级“占全样产率”为γ<1.3(占全样)==18.146%×

6.72==1.219%其余各密度级“占全样产率”的计算方法类推。

第5栏“灰分”指各密度级的化验灰分,以百分数表示。

将该粒度级煤样中各密度级的化验灰分填入后还应计算“合计灰分”和“总计灰分”才可得出第5栏的全部数据。

合计,即除掉原生煤泥后占本级产率,去除煤泥的试样合计质量为24.494kg,将24.494kg看作是本粒度级试样的100,并于第3栏各密度级浮沉物合计栏反映出累计产率为100%总计==合计+煤泥质量24.732kg==24.494kg+0.238kg煤泥质量煤泥占本级产率==——————————×

100%总计0.2380.96==——————————×

100%24.732第6栏“全硫”是指各密度级产物在煤质分析化验中所测得。

第7栏“浮物产率的累计”是将第3栏数据由上到下逐级相加而得,如分选密度为1.5kg/L时,浮物产率为γ<1.5==γ<1.3+γ<1.4+γ1.4~1.5==6.72+46.18+21.56==74.46(%)同理,可以计算出其它各密度物的浮物累计产率。

第8栏“浮物各密度级累积加权平均灰分”是指某分选密度下,全部浮物灰分分量的累积之和与相应密度下产率之和的比值。

<1.4kg/L密度级的浮物累计灰分为<1.44楼∑γ·

Ad<1.3Ad(<1.4)==————————————×

100%<1.4∑γ<1.3

回复6.72×

3.99+46.18×

7.997.48%==————————————×

100%6.72+46.18第7栏和第8栏中最下行的数据与相应的第3、5栏的合计值相等。

第9栏“沉物累计产率”,该栏数据是将第3栏的数据自上而下逐级累计相加(从合计栏开始)所得。

如当分选密度为1.6kg/L时,其沉物累计产率为γ>1.6==γ>2.0+γ1.8~2.0+γ1.7~1.8+γ1.6~1.719.95(%)==12.92+2.47+1.86+2.7

  *篇二:

物体的浮沉条件练习题(含答案)

  物体的浮沉条件练习题

  1

  2、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潜水艇靠改变_____________来实现浮沉的。

水中的鱼是靠改变_____________来实现浮与沉的。

  

(2)探测气球(飞艇)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_来达到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及浮

  力小于重力而下降。

  (3)轮船是利用____________来增大浮力,从而浮在水面上。

  (4)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__条件。

刻度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的大小:

【当用F浮=ρ液gV排不能比较的情况下,用采用浮沉条件进行比较】

  

(1)如图,冰漂浮在水面上,沉于酒精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受到水的浮力小于冰受到酒精的浮力

  B.冰受到水的浮力等于冰的重力大小

  C.冰受到酒精的浮力等于冰的重力大小

  D.冰受到酒精的浮力大于冰的重力大小

  

(2)小明在课外活动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小船内放入不同重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面上,如图5所示。

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三只小船底面受到的压力相等

  C.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3)目前,制造中国自己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如图5所示是某位网友提供的中国航母的设想图。

一艘航母的舰载机飞离航母后,则有()

  A.航母将上浮,所受浮力减小,受到水的压强减小

  B.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增大,受到水的压强变大

  C.航母将下沉,所受浮力减小,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4)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受到的浮力将______,排开水的体积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5)潜水艇从长江驶入东海,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应怎样调节水箱中的水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应将水

  箱中的水排出”或“应向水箱中注水”);

当潜水艇在东海时,水箱中的水位

  是在图中的____________点。

  (6)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铝球都放到水银中,求静止后受到的浮力F铁____F铝,若将它们放到水中,静止后受到的浮力F铁___________F铝(ρ水银ρ铁ρ铝ρ水,两空均选填“”、“”、“=”)。

  (7)小明看到鸡蛋浮在盐水面上,他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

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变化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4、利用浮沉条件判断密度、浮力、物重大小及浮沉情况、液体压强的大小:

  

(1)小晴在清洗苹果和梨子时,发现苹果漂浮在水面,而梨子却沉到水底。

对此,她做出了如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A.梨子所受的浮力一定比梨子所受的重力大

  B.梨子所受的浮力一定比梨子所受的重力小

  C.苹果所受的浮力一定比苹果所受的重力大

  D.苹果所受的浮力一定比苹果所受的重力小

  

(2)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

  B.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C.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则它们密度大小关系ρAρBρC

  D.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A、B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3)体积相等的木块和铁块都浸没在水中,松手后木块上浮,铁块下沉。

是因为()

  A.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铁块受到的浮力B.木块比铁块轻

  C.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4)上题中木块与铁块静止后受到的浮力F木______F铁。

(填、、=)

  (5)如图5所示,同一物体浸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物体

  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和F乙,液体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F甲=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

  (6)如图苹果放在水中,悬浮与水中,则苹果的平均密度为

  3_________kg/m若将苹果切成大小两块,再将小块放在水中,发现小块

  沉入水底,据此现象可推断,若将大块放在水中,松手后将会__________

  (选填“上浮、下沉、悬浮”)。

  (7)如图,同一物体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及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8)如图所示将连接木块与石块的细线剪断,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9)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

  线”,如图2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

  印度洋载重线。

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

  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

  ()

  A.浮力增大,ρ1=ρ2B.浮力减小,ρ1=ρ2

  C.浮力不变,ρ1ρ2D.浮力不变,ρ1ρ2

  (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在不同的

  液体中静止,三个球的体积关系是V甲V乙=V丙,三种液体

  的密度关系是ρ1=ρ2ρ3。

则三个球的重力、密度的大小

  关系应该为()

  A.G甲=G乙G丙,ρ甲ρ乙ρ丙B.G甲G乙G丙,ρ甲ρ乙ρ丙

  C.G甲G乙=G丙,ρ甲ρ乙=ρ丙D.G甲G乙G丙,ρ甲=ρ乙ρ丙

  (11)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A.放甲球的杯子最大B.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没放球的杯子最大D.三个杯子一样大

  (1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同

  一个小球先后放在三个容器液体中,此时液面高度相同,比较小球

  受到的浮力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F甲=F乙=F丙,P甲=P乙=P丙B.F甲>F乙>P丙,P甲>P乙>P丙

  C.F甲<F乙=F丙,P甲<P乙<P丙D.F甲<F乙=F丙,P甲<P乙=P丙

  (13)长方体物块A、B的高和底面积如图甲所示。

把它们放在水中时,静止后如图乙所示。

则在乙图中,A、B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A_______PB。

按图甲把A、B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A_______PB。

  (14)如右图所示,一船在某水域作业时,将装满金属工具的大铁

  箱用绳子悬放入水。

第一次放,因水太深,铁箱没触碰到水底,此

  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

换个地方第二次再放,铁箱才接触到水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箱在船上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下方

  B.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仍在A处

  C.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下

  D.铁箱接触到水底时,船的吃水线在A处之上

  (15)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蜡块、细线、水及细毛衣针。

  第一小组:

探究铜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铜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1:

称重法。

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铜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N.方法2:

阿基米德原理法。

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根据F浮=G排=ρ水gV排可计算出浮力为______N。

  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出铜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组:

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

先测量蜡块的重力,再测量蜡块_____________,你准备选用第一组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_______(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的浮沉条件练习题答案

  1、略

  2、

(1)自身重力、自身体积

(2)自身体积(3)增大排开水的体积

  (4)漂浮、上小下大、上疏下密

  3、

(1)B

(2)C(3)A(4)不变、变小(5)变大、应向水箱中注水、b

  (6)=、(7)A

  4、

(1)B

(2)D(3)C(4)(5)B(6)1X103、上浮(7)C(8)变小

  (9)C(10)B(11)D(12)C(13)、(14)C(15)、0.2、0.2、铜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铜块的重力、浸没时受到的浮力、2、用细毛衣针顶住蜡块使其完全浸没。

  *篇三:

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无为县红庙初级中学范中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在液体里浮沉的4种基本状态。

  2.理解物体在液体里浮沉的条件。

  3.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生活、科技上的简单应用,能应用本节课探究的结果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物理现象,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物体的浮与沉现象。

  2.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及二力平衡知识分析简单的浮沉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和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并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物体在液体里浮沉的4种基本状态及对应条件。

  难点:

(1)漂浮物体所受浮力的变化。

  

(2)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二力平衡。

  三、教学准备大烧杯鸡蛋细食盐1包水搅动棒玻璃瓶铁钉长圆柱形容器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分析归纳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复习旧知1.二力平衡的条件。

  2.阿基米德原理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引入情景:

大家看过《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吗,它反映的是1912年4月10日由英国开往美国的一艘巨型客轮,在跨越大西洋途中遭遇冰山撞击而沉没,船上2000多人遇难;

今年3月26日韩国的“天安号”军舰在朝鲜附近黄海海域沉没事件吗?

假如把打捞沉船的任务交给你,你将采取什么措施?

  打捞沉船与物体的沉浮有关,今天我们就亲自来探究影响物体浮沉的条件。

  (板书)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二)新课教学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板书)

  1、研究物体的下沉条件。

  把鸡蛋放入清水,观察鸡蛋浮沉现象。

  分析鸡蛋在清水中下沉时受力情况

  结论:

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时,满足:

F浮﹤G物(图甲)

  (板书)F浮﹤G物下沉

  2、研究物体的悬浮条件

  在清水中逐渐加入细盐,用搅动棒不断搅动,使食盐不断熔化,直至鸡蛋悬浮在盐水中。

  改变鸡蛋放入浓盐水中的位置,观察鸡蛋悬浮时的状态。

  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物体悬浮在液体中时,满足:

F浮﹦G物(图乙)

  (板书)F浮﹦G物悬浮

  3、研究物体的上浮条件

  在盐水中继续加入细盐,用搅动棒不断搅动,使食盐不断熔化,观察鸡蛋浮沉现象。

分析鸡蛋在盐水中上浮时受力情况

物体在液体中上浮时,满足:

F浮﹥G物(图丙)

  (板书)F浮﹥G物上浮

  4、讨论物体漂浮时的条件:

  分析鸡蛋漂浮在盐水中的受力情况

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时,满足:

F浮﹦G物(图丁)

  (板书)F浮﹦G物漂浮

  要求学生填写课本p93空白线。

  想一想(课本p94)鸡蛋在悬浮和漂浮两种状态下,浮力都等于重力,那么,这两种状态下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评析并小结:

悬浮时鸡蛋完全浸入,V排﹦V物;

漂浮时鸡蛋部分浸入,V排﹤V物。

  二.改变物体浮与沉的方法(板书)

  教师演示实验:

将装有铁钉并盖紧瓶盖的玻璃瓶放进水中,学生观察现象(下沉);

取出瓶子里的部分铁钉,又有何现象发生(上浮)。

  引导学生一起总结:

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

  1.使物体下沉的方法:

(1)增大物体所受的重力;

  

(2)减小物体所受的浮力(可以是减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也可以是减小液体的密度)。

(板书)

  2.使物体上浮的方法:

(1)减少物体所受的重力;

  

(2)增大物体所受的浮力(可以是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可以是增大液体的密度)。

  三.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板书)

  1.学生阅读课本p94—95图片及文字,了解应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的实例,掌握它们的工作原理。

  

(1).潜水艇的浮沉(改变水箱中水的多少即改变自身的重力)。

  

(2).气象探测气球(球内充入密度比空气小得多的氢气、释放部分氢气)。

  (3).利用浮筒打捞沉船(沉船和浮筒的总重小于浮力)。

  2.学生列举浮沉条件应用实例

  

(1).生的汤圆沉到锅底,煮熟后汤圆会浮起来。

  

(2).旅游区的热气球载客观光。

  (3).盐水浸泡法选稻种。

  -------

  (三)教学反馈(见小黑板)

  1、一个重为0.5N的土豆浸没在装满水的烧杯中溢出了0.4N的水,则土豆在水中()

  A.下沉B.悬浮C.上浮D.以上都有可能

  2、把重5N,体积为6×

10m3的物体投入水中,如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漂浮,F浮=6NB.物体悬浮,F浮=5N

  C.物体漂浮,F浮=5ND.物体沉在水底,F浮=6N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球静止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F丙,则:

  

(1)若三球体积相等,则它们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若三球质量相等,则它们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4

  4.一个质量是50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N.(取g=10N/kg)

  5.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重力大小____,它受到的浮力_____,它排开水的体积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教学小结:

  请一位学生小结并回答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及疑惑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课本p95自我评价与作业2、3、4、5。

  板书设计:

9.3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一、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什么

  F浮﹤G物下沉

  F浮﹦G物悬浮

  F浮﹥G物上浮

  F浮﹦G物漂浮

  二.改变物体浮与沉的方法

  

(2)减小物体所受的浮力

  

(2)增大物体所受的浮力

  三.浮沉条件在技术上的应用

  

(1).潜水艇的浮沉

  

(2).气象探测气球

  (3).利用浮筒打捞沉船.

  (六)教学反思

  1.重视物理教学的三个要点:

(1)认识物理现象;

(2)寻找对应的物理规律;

(3)学习规律的应用(在包括生活生产上应用及解题)。

第一点是基础,现象不清楚,谈不上找规律。

实验观察是认识物理现象的主要手段。

第三点是目的,学习规律是为了应用规律。

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有利于更深刻理解规律。

应用于解题,也有利于深刻理解规律,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简单有效的学生实验,通过动手、观察、结合二力平衡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进行分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

学生能清楚的认识物体在液体里浮沉的4种基本状态,接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改变物体浮与沉的方法,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简单的浮沉问题。

重视了学生的参与和内心的体验,较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2.“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改变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更是学习高中力学的思想基础。

在分析物体浮沉条件时若引导学生考虑力和运动的关系,就能更好抓住问题的本质。

既可节省学生讨论所费时间,又能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初中物理教学与高中物理教学就能更紧密结合。

由于中考考纲无此要求,对学生的可接受程度无把握,本节课教学中,未能大胆迈出这一步。

《浮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