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50490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苏教版高考化学复习专题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检测题Word格式.docx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7.长征2号火箭承担运载“神六”的使命,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启动长征2号(CZ2F)火箭的优良炸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为1∶2∶3

B.它们都是强氧化剂

C.H,D,T之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D.它们都是强还原剂

8.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将SO2通入水中     

B.烧碱溶于水

C.将HCl通入水中

D.硫酸氢钠溶于水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B.在氯化钠中,只存在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

10.2010年4月7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在实验中获得了

Un和

Un两种新原子。

下列有关这两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质量数均超过质子数的两倍

B.互称为同位素

C.中子数分别为176、177

D.是同一种核素

11.下列关于35Cl的说法正确的是(  )

A.35Cl2与37Cl2互为同位素

B.

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与37Cl的得电子能力相同

D.35Cl-和与它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化学性质相同

12.

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

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

下列有关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的化学性质与

相同

的原子序数为53

C.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

D.

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

13.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

B.16O与18O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

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

D.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有0.1NA个氧原子

14.下列化学用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过氧化氢的结构式:

H—O—O—H

B.2,2-二甲基丁烷的实验式:

C3H7

C.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氢原子符号:

H

D.Cl-的结构示意图:

15.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A,B,C,D,E

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D在过量的B中燃烧的主要产物为DB3

B.C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酸性比E的强

C.A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B

、A2B

D.E单质中由于形成了氢键,所以很容易液化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6.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

(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0.1mol·

L-1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慢。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

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

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

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C>

Si,则A中加________、B中加Na2CO3、C中加________,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

Si,则A中加______、B中加Na2CO3,C中加______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

18.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根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

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d.单质的熔点降低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为________,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________。

(3)已知:

工业制镁时,电解MgCl2而不电解Mg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铝时,电解Al2O3而不电解AlCl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晶体硅(熔点1410℃)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

Si(粗)

SiCl4

SiCl4(纯)

Si(纯)

写出SiCl4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由SiCl4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1.12kg纯硅需吸收a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2O5是非氧化性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P2O5干燥的是________。

a.NH3 b.HIc.SO2d.CO2

(6)KClO3可用于实验室制O2,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9.Na,Cu、O、Si、S、Cl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Na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第____族;

S的基态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或“<

”填空: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

在25℃、101kPa下,已知该反应每消耗1molCuCl2(s),放热44.4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O2常用于水的净化,工业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_____个电子。

(3)用“>

(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图1        图2

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溶液中的H+向________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_____。

21.现有下列基本粒子:

1H、2H、3H、1H+、234U、235U、238U、48K、48Ca、Cl2、14N、14C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它们分属________种元素,属于氢元素的核素有________种,属于铀元素的核素有________种。

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2)质量数相等的粒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3)氢的同位素1H、2H、3H与氧的同位素16O、17O、18O相互结合为水,可得水分子的种数为________;

可得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水分子有________种。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金属失电子能力强弱与原子核大小及电子层数有关,A错;

R元素最低负价是-2价,则最高正价是+6价,属于ⅥA族元素,B对;

As和P是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

P>

As,则还原性:

As3->

P3-,C错;

Pb是导体,D错误。

2.【答案】A

【解析】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W是Li,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Y是Al,短周期元素电子层数最多是3层,如果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所以可能是He,C和S,又因为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只能是S。

A错误,元素W,X的氯化物分别是LiCl和CCl4,前者锂原子不能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正确,X与氢形成的原子比为1:

1的化合物可以是C2H2,C6H6或C8H8;

C正确,单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正确,C和S均属于非金属元素,二者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CS2。

3.【答案】A

【解析】B.惰性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没有化学键,错误;

C.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非极性键,如含多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中碳碳之间是非极性键,错误;

D.在离子化合物中如NaOH也可能含有共价键,故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错误。

4.【答案】C

【解析】 Na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5.【答案】D

【解析】 由于Y原子的M层电子比X原子的M层电子多3个电子,说明Y的M层电子数至少有3个,那么Y的L层必定有8个电子,则X的L层只有4个电子,M层无电子。

由此推出Y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3,X的核外电子总数为6。

所以X、Y的核电荷数分别是6和13,即为碳原子和铝原子。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键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阴、阳离子间存在静电吸引力和静电排斥力,两种作用力平衡时,形成离子键,A选项错误;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增强,B选项错误;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最高价含氧酸或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选项错误;

D选项正确。

7.【答案】D

【解析】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应为8∶9∶10,A错;

氕化锂、氘化锂、氚化锂中氕、氘、氚均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强还原性,是强还原剂,故B错,D对;

H、D、T之间互称同位素,C错。

8.【答案】D

【解析】SO2、HCl不含有离子键,所以不会有离子键的破坏过程,A、C错误;

烧碱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了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没有共价键的破坏过程,B错误;

硫酸氢钠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溶于水时钠离子与硫酸氢根离子之间的离子键被破坏,同时硫酸氢根离子中的共价键也被破坏。

9.【答案】D

【解析】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A不正确;

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存在着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B错;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从左向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C错误;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形成了元素周期律,D正确。

10.【答案】D

【解析】

Un是Un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二者互为同位素;

这两种原子的质子数都是117,中子数分别为176、177,质量数分别为293、294,质量数均超过质子数的两倍。

11.【答案】C

【解析】A、两者均是氯气单质,是一种物质,错误;

B、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其二氯取代物只有一种,故二者是同一种物质,错误;

C、两者互为同位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同,正确;

D、35Cl-最外层达到了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氯原子化学性质活泼,错误。

12.【答案】C

【解析】同位素化学性质相同,A正确。

的原子序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53,B正确。

中子数为78,C错误。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中子数大于质子数,D正确。

13.【答案】D

【解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16O2与18O2是同一种物质,A错误;

16O与18O是氧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B错误;

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是原子间的转化,不能通过化学变化实现,C错误;

16O2和18O2是双原子分子,物质的量相同,原子个数相同,D正确。

14.【答案】C

【解析】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氢原子符号为

H。

15.【答案】C

【解析】根据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以确定A为碳、B为氧、C为氟,D为硫、E为氯。

A项,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错;

B项,氢氟酸为弱酸,其酸性比盐酸的弱,错;

C项,碳与氧形成的阴离子较多,AB

为碳酸根离子,A2B

为草酸根离子,对;

D项,氯气单质分子中没有氢原子,也就不存在氢键,错。

16.【答案】

(1)钾 铝

(2)不合理,用碱性强弱比较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比较,NH3·

H2O不是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3)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 (4)浓盐酸 KMnO4 Na2S S2-+Cl2===S↓+2Cl- (5)硫酸 Na2SiO3 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4)由题中所给药品可知可用Na2S与氯气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性强弱,因为无加热装置,所以只能选择KMnO4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5)由B中药品Na2CO3可知,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所以A中加入硫酸,B、C装置中加入相应的盐。

17.【答案】

H2O不是N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

(3)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

(4)浓盐酸 KMnO4 Na2S S2-+Cl2===S↓+2Cl-

(5)硫酸 Na2SiO3 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由B中药品Na2CO3可知,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所以A中加入硫酸,B,C装置中加入相应的盐。

18.【答案】

(1)b 

(2)氩 Na+(或钠离子)

(3)MgO的熔点高,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生产成本

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难导电

(4)

SiCl4(g)+2H2(g)

Si(s)+4HCl(g)

ΔH=+0.025akJ·

mol-1

(5)b

(6)4KClO3

KCl+3KClO4

(1)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而离子半径不一定减小,如r(Na+)<r(Cl-),a错误;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b正确;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至右,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c错误;

单质的熔点不一定降低,如Na的熔点低于Mg、Al等的熔点,d错误。

(2)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次外层电子数为8,故该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也为8,该元素为氩;

简单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对应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第三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Na,因此Na+的氧化性最弱。

(3)由题给数据表知,MgO的熔点比MgCl2的熔点高,MgO熔融时耗费更多能源,增加成本;

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态时不电离,难导电,故冶炼铝不能用电解AlCl3的方法。

(4)SiCl4属于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由SiCl4制纯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l)+2H2(g)

Si(s)+4HCl(g),生成1.12kg即40mol纯硅吸收akJ热量,则生成1mol纯硅需吸收0.025akJ热量。

(5)NH3是碱性气体,既不能用浓硫酸干燥,也不能用P2O5干燥;

HI是具有还原性的酸性气体,可用P2O5干燥,但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SO2、CO2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P2O5干燥,综上分析,正确答案为b。

(6)KClO3(Cl的化合价为+5价)受热分解生成的无氧酸盐是KCl,另一含氧酸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必须比+5价高,可能为+6价或+7价,若为+6价,形成的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只能是+7价,故该含氧酸盐为KClO4,据此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答案】

(1)三 ⅠA 2 1s22s22p63s23p2或[Ne]3s23p2

(2)<

 >

 <

(3)4CuCl(s)+O2(g)===2CuCl2(s)+2CuO(s)ΔH=-177.6kJ·

mol-1(合理即可)

(合理即可)

(1)Na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1,则Na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ⅠA族。

S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其中3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Si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或[Ne]3s23p2。

(2)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增大趋势,但s、p、d等轨道处于全空、半满、全满的稳定状态时,则出现反常现象。

Si、S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s23p2、3s23p4,其中3p轨道均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Si的第一电离能小于S。

O2-与Na+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其电子排布式均为1s22s22p6,离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因此O2-的离子半径大于Na+。

NaCl为离子晶体,Si为原子晶体,因此Si的熔点高于NaCl。

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Cl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则HClO4的酸性强于H2SO4。

(3)CuCl(s)与O2反应生成CuCl2(s)和一种黑色固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知该黑色固体为CuO,化学方程式为4CuCl+O2===2CuCl2+2CuO。

每消耗1molCuCl(s)放出44.4kJ热量,则消耗4molCuCl2(s)放出177.6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4CuCl(s)+O2(g)===2CuCl2(s)+2CuO(s) ΔH=-177.6kJ·

mol-1。

(4)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ClO

被氧化为ClO2,而Cl2被还原为C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相等可得离子方程式为2ClO2+Cl2===2ClO2+2Cl-。

20.【答案】

(1)三 ⅣA族

(2)1s22s22p3 1

(3)>

(4)2H++NO

+e-===NO2↑+H2O 正

常温下铝在浓HNO3中发生钝化,氧化物薄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反应

(1)Si是14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ⅣA族,

(2)N为7号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3;

Cu为29号元素,其原子核外各电子层电子数依次为2、8、18、1,最外层有1个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