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0732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26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全新生儿护理常识最新完整版Word格式.docx

所以,加鱼肝油之类没必要

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所以婴儿一般从1~3个月起就应添加鱼肝油,以促进钙磷的代谢吸收。

鱼肝油是一种维生素类药物,主要含有维生素A和D,常用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和夜盲症,婴幼儿适量补充有好处。

  △维生素A、D均为脂溶性维生素,与其他水溶性维生素如B1、B2等不同,过量摄入维生素A、D不能被及时排除,而会在体内贮存起来,进而产生毒性作用,所以补充鱼肝油不宜过多。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产生维生素D,户外活动多的婴幼儿可以少用鱼

  △ 一些婴儿食品如亨氏婴儿营养米粉系列,已强化维生素A、D,有规律食用这类辅食可以减少鱼肝油用量。

  △鱼肝油同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两者的功能及副作用又各不相同,在治疗佝偻病或夜盲症时,因用量较大,时间较长,应分别使用单纯的维生素D或A制剂,以免导致另一种维生素中毒。

(编辑:

杨淑) 

  ★洗澡好不好?

新妈咪为婴儿洗澡 如何给新生儿洗澡

婴儿不脏,没必要洗澡。

而且新生儿体软,弄不好会弄伤婴儿,或者引发感冒。

新生儿皮肤柔嫩,防御能力差,新陈代谢旺盛,如不经常洗澡,汗液及其他排泄物蓄积会刺激皮肤,容易发生皮肤感染,故应经常洗澡。

现代观点更科学。

新生儿出生后第二天即可洗澡,有条件的最好每天或隔天洗一次澡。

冬天可减少次数,每周l~2次。

  △洗澡前半小时内不要喂奶,以免溢奶,洗后可喂一次奶。

  △水温以感觉手背不烫为合适。

  △洗澡时,母亲用拇指及食指或中指按住孩子的双耳,使耳廓盖住耳朵眼,以防水进入耳朵里。

  △在脐带未脱落前不可将新生儿全身浸入水中,防止脐带污染引起感染。

  △动作要轻柔敏捷,每次洗澡不超过10分钟。

  ★借奶要不要?

喂养:

解决五个喂奶问题的措施

产妇的初乳发黄,不可食。

婴儿出生后最好吃几天其他正在哺乳的产妇的奶,这样的孩子日后不挑食。

妈妈的初乳是为婴儿准备的最理想食物,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多种预防、抵抗疾病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对保护宝宝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借奶不仅没必要,而且不卫生。

传统观点其实是以前因初产产妇奶水稀少而沿袭下来的一种老习惯。

初乳中活的淋巴细胞,进入新生儿体内,制造的免疫球蛋白A,能杀伤侵入婴儿机体的细菌和病毒,保护婴儿免受胃肠内细菌的侵害;

巨噬细胞可以吞掉病菌;

乳酸可防止细菌在婴儿大肠内繁殖等等。

所以,无论母乳分泌多少,都要让宝宝吃到妈妈的初乳。

  △宝宝降生后,应尽早吸吮妈妈的双侧乳头,妈妈喂奶前要清洁乳头。

  △每次喂奶时间以15~20分钟为宜,以免新妈妈乳头受伤。

△妈妈应睡眠充足,心情愉快,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多喝水,以便让乳汁更多更好。

  ★硬枕软枕好?

护理:

婴儿何时需要睡枕头?

婴儿睡硬一些的枕头可以使头骨长得结实,脑袋的外形长得好看。

婴儿头大,几乎与肩同宽,侧卧时头与身体也在同一平面。

因此,没有必要使用枕头。

小儿颅骨较软,卤门和颅骨缝还未完全闭合,长期使用质地过硬的枕头,易造成头颅变形,或一侧脸大,一侧脸小,影响外形美观。

但现代观点也不全面,刚出生的婴儿平躺睡觉时,背和后脑勺在同一平面上,颈、背部肌肉自然松驰,可以不用枕头。

但孩子3个月后开始学抬头,脊柱颈段出现向前的生理弯曲。

为了维持生理弯曲,保持体位舒适,最好使用枕头。

  △婴儿枕头高度以3~4厘米为宜,并根据婴儿发育状况,逐渐调整枕头的高度。

枕头的长度与婴儿的肩部同宽最为适宜。

  △枕芯质地应柔软、轻便、透气、吸湿性好,枕头与头部接触区尽量做成与头颅后部相似的形状,枕套可选用半新的棉布制作。

  △小儿新陈代谢旺盛,头部出汗较多,汗液和头皮屑混合易诱发颜面湿疹及头皮感染。

因此,婴儿的枕芯要经常在太阳下暴晒,枕套要常洗常换,保持清洁。

  ★晚上咋照料?

婴儿应当和父母同床睡,夜间方便照料。

现代生活压力太大,年轻父母睡得太沉,容易忽略婴儿的存在而造成婴儿窒息,所以,应该让婴儿独立睡在婴儿床内。

经过九月怀胎的痛苦与一朝分娩的兴奋,妈妈迈入了人生的新阶段。

怎样让宝宝顺利度过新生儿期,是每个新手妈妈关心的问题。

  一、睡得好

  睡的氛围

小宝宝和新手妈妈刚从医院回家,都特别需要睡好。

特别是晚上,要尽量创造一个好的睡眠环境与氛围。

妈妈睡眠好,才能有充足的奶水,宝宝才能吃好。

宝宝睡得好,才能健康成长,也可以省大人很多精力。

宝宝刚来人世最初的日子里,还不大适应这个世界,要帮他建立白天与黑夜的概念。

晚上睡前,将灯光调得尽量柔和,建议开一盏光线很柔的夜明灯,以方便夜里哺乳,观察小宝宝状态。

卧室里尽可能保持安静,当然有一点摇篮曲类的音乐会帮助妈妈和宝宝放松入睡。

我发现我的宝宝不在乎同一频率持续的声音,或是熟悉的人正常的语音,或是大商场或马路边嘈杂的声音,但容易被突然发生的哪怕很小的声音惊吓。

万一有这种惊吓发生,最好马上抱起宝宝予以安慰,如轻轻拍背,温柔地对他说,“不怕,不怕,妈妈在,妈妈在。

  哄宝宝入睡这是我体会到的最富挑战的事情,需要耐心。

我的诀窍是让宝宝建立自己的睡眠规律。

首先要让宝宝充分活动。

醒时多给予各种刺激,进行各种活动,可以是体力的如做操,或是智力的,如听音乐,东看西看,或对他讲讲话,或是去外面兜风,抱着也行,躺在小车里也行。

宝宝想睡时,要为他营造安静与柔和的睡眠气氛。

无论是喂养还是更换尿布不要大动干戈,能等醒来再做的尽量不要在他睡眠时进行。

还要注意的是宝宝昨天和前天晚上八点入睡,今天不一定八点睡。

这时,只有一招,陪他玩。

有的宝宝睡前还有一阵别扭表现,浑身不自在地哭闹,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折腾不了几分钟他就要睡了。

聪明的妈妈最好能陪宝宝睡,这样能保证妈妈的充分休息。

宝宝也能睡得久一些。

有了宝宝事情是做不完的,新妈妈不妨等自己睡足再上阵,既不亏待自己又事半功倍。

  我发现下面几项活动都有助于我的宝宝入眠:

喂奶,轻轻摇晃,抱着他到户外空气清新处散步,或是用小推车推着宝宝,特别是在略有颠簸的林荫道上,宝宝躺在婴儿车里,最容易入眠。

要注意的是睡着时不让宝宝再含奶头,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摇晃一定要轻柔,动作野蛮会伤害宝宝的脑颅。

户外入睡后要盖上毯子防风。

  睡多久?

  新生儿一般每天能睡16个小时,但每一觉间隔短,很多次才半小时左右。

长的能有3到4小时。

我的宝宝第一次一夜睡到天亮是在4个半月左右。

不过,大多数宝宝要6个月以后才能睡这么久。

现在我的宝宝快一岁了,也常常夜里要吃奶,但并不完全醒来

  睡在哪里好?

  建议宝宝白天睡在婴儿车上,这样有利于晒太阳或被要从事其他家务的大人照顾。

如中间间隔很短地醒来时,摇几下或推几圈很方便,宝宝又能接着睡。

晚上睡在大床或自己的婴儿床上。

我自己的体会是与妈妈睡一个大床,妈妈与宝宝睡得最好。

我的宝宝开始一个人睡,经常半夜大哭,可能是缺乏安全感。

把他抱过来,睡在我身边就好多了。

特别是冬天,不用兴师动众地穿衣服,将宝宝从另一个床上抱过来喂奶,不容易着凉。

喂奶成了手到擒来的方便事,有助于宝宝和妈妈迅速再次入睡。

这样,一夜喂几次奶,都不会太消耗双方体力。

还有,据专家说,妈妈的呼吸有助于带动宝宝均匀呼吸。

我的观察也发现宝宝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睡眠间隔要比独睡长。

宝宝离妈妈这么近,能听到他的呼吸是否正常,可以使没有经验的新妈妈安心。

我读过一篇文章,介绍分床应该在一岁左右。

我认为很有道理。

在这个时段,宝宝更适应这个新世界,也断了奶,夜晚会较少醒来,对妈妈的依赖会少一点。

当然,新生宝宝与妈妈合睡,对妈妈有些要求,妈妈不能太疲劳,或抽烟酗酒,这样都会给宝宝带来危险。

开始与宝宝睡一起,我也不习惯,生怕压到他,其实这种情况从未发生。

  二、吃得好

  哺乳有个“磨合期”吃得好,才能睡得香。

母乳喂养是古今中外所有人推荐的,毋庸置疑。

但是,母乳喂养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心想事成,有一段母子磨合期。

吃母奶对新生儿而言是件费力的工作,俗语不是说“使出吃奶的劲来”吗,确实是这样。

这时的妈妈刚刚在产后恢复期,较平时虚弱,又没有喂哺技巧,有一个学习与适应的自然过程。

一顿奶喂下来,妈妈与宝宝都累得够呛。

新妈妈不必着急,或轻易给自己下结论不易哺乳。

有的妈妈的乳头条件不太好,短小,凹陷,或皲裂,受损,也应该坚持哺乳,一段时间有可能改善,也可使用一种硅胶乳头护罩来保护双乳。

等最初的一些困难被克服后,妈妈和宝宝就能一起享受难得的美妙时光了。

哺乳时再来点美妙的轻音乐,能有利于妈妈分泌乳汁,也令宝宝胃口更好。

  新妈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地多喝营养汤,老母鸡汤、鲫鱼汤、猪爪汤、排骨汤都不错。

妈妈要增加热量摄入时,鸡蛋面条、红枣小米粥是不错的选择。

新鲜水果是所有人的推荐,也可补充些核桃之类坚果。

  喂多少?

  母乳喂养的妈妈们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不知宝宝究竟喝了多少奶,饱了没有,多长时间喂一次。

其实宝宝在每次喝奶的头五分钟就喝了90%的量。

不过,别着急。

宝宝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来满足精神需求。

专家建议是20分钟,即两侧乳房各10分钟。

不过,我的办法是让宝宝自己决定多长时间吃完。

他往往会吃得迷迷糊糊睡去或自己吐出奶头来。

有时吃的时间过长,就尝试轻轻拉出乳头。

宝宝吃得够便作罢,不够时他会抗议,把乳头吸得更紧

  新宝宝刚开始吃奶间隔的时间短,从半小时到三小时都有。

按需哺乳,不要设定时间。

我看过资料说让宝宝饿半小时,相当于大人饿三天。

怪不得宝宝一饿都要嗷嗷叫,等不起呀。

  喂完宝宝还不是万事大吉,要将宝宝的头靠在妈妈肩上竖抱,或将头枕在臂弯斜抱,轻轻从下而上拍宝宝的背,以便排出吸奶时吸入的空气,防止溢奶。

这个动作的专业术语是哺喂后的护理,我练了几个月。

因为我的宝宝四个月前经常溢奶,在两个月左右时最厉害。

有时拍背半小时打了嗝后也不管用。

当时很担心,但四个月后便自然好了。

这是因为新生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等生理原因造成的,一般会随月龄增大渐渐好转。

 三、洗护好

  宝宝肌肤娇嫩,新陈代谢旺盛,便便尿尿频繁,清洗与护理是家常便饭。

我的心得是局部与整体相结合。

医院里宝宝每天洗一个温水澡。

回家后我也一直坚持。

但到了冬天,气温太低的日子,就两三天洗一回。

没料到歪打正着。

后来读了一份外国资料,认为一周两三次沐浴可以保持新生儿的清洁。

  在医院被培训洗澡看的录像都是妈妈独立操作。

我在实践过程中体会最好有个帮手。

整个过程的任何时候都不要离开宝宝。

准备要充分。

先准备好两条大浴巾,洗换衣裤、尿片,天太冷时最好先在太阳下或暖气上烤热一下;

第二步准备香波,沐浴露,爽身粉,护臀霜等;

第三步是温水。

试水温要用肘部,不用耐热较强的手部。

有条件的最好在有阳光的屋里,这样水温容易保持,宝宝也可以日光浴一把。

气温合适宝宝高兴时可以让他多玩一会儿水。

正常情况整个过程应控制在十分钟内。

天冷或宝宝不爽时,可以缩短。

  下水前,最好先局部打湿宝宝的胸部、背部,让他有个适应过程。

一边放下去,一边对宝宝讲话,如:

宝宝,妈妈帮你洗澡啦,你很喜欢的,对不对,不用害怕的。

消除宝宝最初的紧张后,他会更容易配合。

然后在洗的过程中也温柔的对宝宝讲:

妈妈洗洗你的小鼻子,洗洗小肚皮,洗洗小屁股,洗洗小脚丫。

有利于宝宝认知。

宝宝高兴时会用四肢戏水,妈妈应鼓励鼓励:

宝宝游泳了,游得好,再来。

起水时,要注意防滑与防风,尽快用大浴巾裹住湿宝宝。

拭干后,先处理脐部,盖上一点衣服防寒。

然后垫上尿片。

最后穿内衣裤。

  不能全身沐浴时,可做全身擦拭。

注意擦拭一小部分,脱一部分衣服,不要凉着宝宝。

动作要轻柔,有的敏感部位用软纱巾轻轻抹过,不能反复来回擦。

  总之,宝宝虽小,护理他的学问却很大。

不过,藉着爱心与智慧,新妈妈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一定能有一套针对自己宝宝行之有效的育儿经,把你的小宝宝培育得健康聪敏,人见人爱。

  四、有几个敏感部位要格外注意护理

  囟门:

看到宝宝尚未弥合的头骨中间有一菱形空间,并且像脉搏一样一跳一跳,新妈妈不免要紧张。

不过,不要过于害怕这部分的护理。

这里有很厚的一层膜保护。

正常洗头不会对它造成伤害。

宝宝不适时,观察囟门还有助于确定病情。

  头垢:

有的宝宝在头皮上有一层黄褐色、鱼鳞般的污垢,不甚雅观。

不过,妈妈们千万不要去抠。

我的办法是用植物油软化,渐渐会自然脱落。

果真,到六个月左右,宝宝的头皮就干净了。

  脐带:

洗澡时不要在水中浸泡过久。

垫尿布过长时要在腰部反折下来,以免被尿液浸湿。

浴后用酒精棉消毒。

注意观察,有红肿或渗水等异常要及时看医生。

  小屁屁:

护理小屁屁的工作最频繁。

我发现传统的布尿布与现代的纸尿裤各有千秋,可以交互使用。

布尿布更贴身,透气,经济环保,晴好的白天与夏天使用起来很方便;

纸尿裤在阴雨天与夜晚可以大显身手。

还有大便后,用柔肤巾与温水洗屁屁相结合。

柔肤巾使用方便,含有护肤成分,缺点是天冷时冰凉,有时一次就用去好多张纸,很不经济;

温水洗屁屁要彻底些,合适的水温令小宝宝感到很惬意,缺点是麻烦些,适合有帮手时使用。

尿布疹发生在几乎所有的宝宝身上,我对付它办法是防范在先。

武器就更平常了,空气与阳光。

  宝宝刚换下尿布后或刚刚方便过,就让它自然晾晒一会儿,不要立刻就包上。

  五、配方奶粉的补充

  母乳喂养有许多方便,比如清洁,温度合适。

母乳的营养要好于任何配方奶粉,尤其是前4个月,母乳有宝宝需要的抗体。

妈妈与宝宝亲密接触时双方的心理得到满足,有利于宝宝的心理发展,也有利于妈妈产后子宫恢复。

  当然母乳喂养较辛苦,没人可以替代。

产后体虚的妈妈在母乳不足或极需休息时,也可添加配方奶做补充。

这就是混合喂养法。

我的宝宝就经历了从混合喂养到母乳喂养的过渡。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刚分娩不久就训练宝宝吸吮母乳,这时宝宝的吸吮反射最强。

还有不要先给宝宝用奶瓶喂奶。

橡胶奶嘴容易吸奶,有的宝宝会因此偷懒,不愿费力吸母奶。

可以先用小勺喂。

等宝宝习惯吸吮母乳后再用奶嘴。

即使是用奶瓶哺喂也要采取母乳哺喂的姿势,这样有利于妈妈与宝宝的精神交流,当然爸爸也会很乐于参与的,也有助于培养父子感情。

谁说哺喂只是妈妈的专利呢?

 用配方奶最好选用妈妈信赖的品牌,不要随便更换。

我发现我的宝宝食用不同的奶粉后,粪便的颗粒大小都不同。

宝宝适应一种牌子后最好坚持下去,不要让小肠胃不断做实验

  要阅读食用说明,不同牌子的奶粉会有不同的冲泡剂量与方法,不要混用量勺。

最好用常温冲开后再用一茶缸热水烫热到合适的温度再给宝宝饮用。

配方奶中添加了许多营养成分,遇一定的高温便都泡汤了。

用热水烫热要比微波炉来得安全。

微波炉加热会造成局部高温,不摇匀容易烫伤宝宝。

吃不准温度时,可滴几滴于手腕部。

建议每次不要冲泡太多奶,宁可不够再泡,这样宝宝总能吃个新鲜,也减少冷藏与污染的几率。

奶瓶的彻底清洗较其它器皿要困难,重点在奶嘴与瓶盖的接合部,一定要用刷子刷到,这个部位最容易藏污纳垢。

还有就是及时洗刷,不要让奶变质后才洗。

初为人母,难免对一些育儿问题以及小宝宝出现的一些现象产生疑问,有时还会因孩子的异常反应而焦虑不安,四处求救,结果仍未找到正确的答案。

现就年轻妈妈在育儿当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1.孩子不停地打嗝是怎么回事?

  打嗝是婴儿期一种常见的症状。

不停地打嗝是因膈肌痉挛,横膈膜连续收缩所致。

膈肌运动是受植物神经控制的,孩子出生后一两个月,由于调节横膈膜的植物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当孩子受到轻微刺激,如:

吸人冷空气,吸奶太快时,膈肌会突然收缩,引起快速吸气,同时发出“嗝嗝”声。

  有时孩子打嗝的时间可持续5--10分钟,看起来好像很难受的样子,但是,打嗝本身对孩子的健康并无任何不良影响,不必担心。

  人出生后其神经发育是有一个过程的,一般情况,孩子3个月后,调节横膈膜的神经发育趋于完好后,打嗝的现象会自然好转。

  那么,如何让宝宝的停止打嗝呢?

在宝宝打嗝时可让他吸奶,喝凉开水或者通过其它刺激,如:

光亮、声音等使之缓解。

  2.孩子为何总让人抱着?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安静,不爱哭闹,照看这类孩子比较省事;

而有些孩子则经常哭闹,很少自己躺着玩耍,总喜欢让人抱着。

  孩子在离开母体前其形态是弯曲的,故离开母体后的最初几个月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躺得太久会感到背部不适,因此而哭闹,此时若抱抱他,他就会因感到舒服而停止哭闹。

此时父母如果因太忙而无法分身的话,就要同婴儿说说话,并抚摸他,或摇动摇篮。

对于3个月之内的婴儿可以多抱抱,和他建立良好的母子感情,不必担心会抱成习惯,等孩子5个月后再慢慢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3.孩子为何总朝一侧睡?

  一般家长都很关心孩子头的形状,所以很重视孩子的睡眠姿势。

有些家长看到宝宝睡觉时头总朝向一侧,则担心会导致偏头,因此试图在孩子的枕下、背部垫上毛巾来改变头的方向。

但是没多久,孩子的头又偏向原来的方向,所以有一段时间宝宝的头型看起来的确是歪的。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也不必过于担心,等到宝宝能够翻身时,他就会不断改变头的方向而朝向另一侧了。

孩子l周岁时,偏头现象就不会太明显了。

  4.囟门是否可以碰?

  宝宝头顶部的囟门软软的,有些家长担心给孩子洗头时令碰伤囟门,因此,孩子出生数月尚不敢给孩子洗头。

  孩子的头部分泌物较多,应经常清洗,虽然囟门未闭合时此处较薄弱、柔软,但仍有头皮和皮下组织保护。

洗头时只要注意不用力压囟门,而是用手或纱布轻擦此处,就不会碰伤它。

  5.孩子为何经常打喷嚏?

  婴儿都很容易打喷嚏,有时还会两个三个地连着打,有些家长见此情景便以为孩子着了凉而赶紧给孩子加衣被。

其实婴儿打喷嚏并不一定因着凉所致,婴儿的鼻粘膜比较薄弱,因此较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及灰尘等的刺激,从而产生一种神经性反应。

  6.突脐要紧吗?

  突脐是婴儿的常见现象,有的孩子的肚脐甚至大如杏子,孩子大哭时突出两厘米高,但却无疼痛感。

  突脐是怎样造成的呢?

有人认为突脐是孩子哭闹所致,故称“哭肚脐”,而有人甚至怀疑是否是分娩时助产士的技术不高,肚脐的结扎方法错误所致。

一般说来,当妇女即将分娩时,胎儿的肚脐孔会自然闭合,但也有少许胎儿是在肚脐孔尚未闭合时出生的。

肚脐孔未闭合的婴儿,一用力,则会因腹压增高而使肚脐外突。

突脐对婴儿健康没有什么不良影响,无需特殊治疗,肚脐孔就会随着发育的不断完善而闭合。

一般在出生了3个月后即闭合,绝大多数突脐的婴儿在出生1年后其突脐均会消失。

  7.如何使生病的孩子保持安静?

  若孩子在生病时也不爱躺在床上,则说明孩子的精神状态良好,同时也可据此判断出孩子的病较轻,可不勉强他睡觉。

若宝宝患病时哭闹不止,而一抱即安静入睡的话,父母就应辛苦一点,整夜抱着孩子,好让他乖乖地睡。

  刚开始发烧,宝宝往往全身发抖,手脚冰冷、脸色苍白,这时,可以用热水袋,电热褥等在床上加温后让孩子安睡。

若孩子在炎热的夏天发烧时,则应该打开窗子,使空气流通。

因为此时关闭门窗,孩子不易人睡。

  在孩子休息时,父母尽量不要去打扰他——频繁地试体温、喂水、喂药也会使孩子感到疲劳。

  8.新生儿为什么易呕吐?

  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表现。

新生儿由于胃肠道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本身就容易呕吐。

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食物不能容纳过多;

贲门松弛,易被胃内容物冲开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

幽门肌肉发达,受胃内容物刺激时易发生收缩,痉挛,使食物反流。

由于上述原因,当婴儿吮吸太急,吸进了空气时,就容易发生呕吐。

若在喂奶后将孩子轻轻竖起,令其趴在大人的肩上,轻拍其背部使其打嗝,就会避免呕吐发生。

  孩子呕吐的另一个原因是喂养不当。

如:

喂得太多,超过了胃容量;

吃得太急;

乳汁温度不适(太凉或太热),使胃蠕动增加,导致发生呕吐。

这种呕吐往往偶然发生,且呕吐量较多。

对此就注意纠正喂养方法。

  此外,一些消化道疾病也可导致呕吐,如:

先天性食道闭锁,胃扭转、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先天性肠闭锁等,但这类情况并不多见。

  9.如何预防臀红?

  臀红又叫尿布疹。

由于新生儿皮肤柔软,若大小便后不及时换尿布或擦洗臀部,孩子的皮肤就会受尿便酸碱性刺激和湿尿布的浸泡而引起皮疹,严重的可出现皮肤脱落或皮肤糜烂,非常疼痛。

  预防尿布疹的最好的方法是勤换尿布,用过的尿布要烫洗干净,再在日光下晒干,保持尿布的清洁和柔软。

孩子大小便后要给他(她)洗净臀部和会阴处,擦干后扑上爽身粉或涂5--10%的鞣酸软膏,以防尿便直接刺激皮肤。

若已发生尿布疹,要设法使患处保持干燥、清洁。

大小便后要将臀部洗净擦干,再涂上龙胆紫或尿溴红。

  10.婴儿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牛奶或奶粉中维生素C和D的含量很少,所以人工喂养的小儿需要补充维生素C和D。

  母乳喂养的小儿,若母亲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柑桔水果,小儿就不会缺乏维生素C,但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极低,所以吃母乳的孩子易缺乏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的常用办法是给小儿服用鱼肝油,给小儿喝桔汁则可补充维生素C。

   11、小儿何时开始出牙?

小儿乳牙共二十个,约六个月开始出牙,至2--2.5岁出齐。

小儿出牙时间差异比较大,有些早至4个月,而有些却迟至10个月左右,都属正常情况。

二岁以内小儿乳牙总数大约等于月龄减4--6,例如14个月小儿出牙8--10个。

  12、如何知道婴儿是否对添加的食物过敏?

婴儿对某些食物过敏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在尝试新食物时,更容易发生。

一般食物过敏的反应是出疹或腹泻,因此,给婴儿添加新的食物时,应先添加单一的食品,一旦发生过敏,即可找到过敏的食物,待婴儿适应单一的食物后,再添加混合种类的辅食

  13、如何预防婴儿患缺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