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的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总结2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51103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的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总结2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全的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总结2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全的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总结2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全的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总结2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全的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总结2Word文档格式.doc

《最全的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总结2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的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总结2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全的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总结2Word文档格式.doc

吸除培养孔中培养基,PBS洗涤一次,每孔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筛选培养基。

5.换液:

根据培养基的颜色和细胞生长情况,每3~5天更换一次筛选培养基。

方法同4。

6.确定最佳筛选浓度:

在筛选10~14天内能够杀死所有细胞的最小G418浓度即为最佳筛选浓度。

在第一轮就筛选出最佳G418浓度的可能性不大,最有可能的是出现这种情况:

用某一浓度G418的量在筛选14天后还不能杀死细胞,而用下一个梯度的G418的量在10天前就看不到活细胞了。

假如是400ug/ml不能杀死细胞,而800ug/ml在第5天就把所有细胞都杀死了,则可以再用500ug/ml、600ug/ml、700ug/ml进一步筛选,以确定最佳筛选浓度!

心得:

由于特性明确的细胞系G418的最佳用量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有时候不需要在这么大范围内进行筛选。

比如说你要转染NIH3T3细胞,现在我告诉你我测试过NIH3T3细胞对G418的敏感性,我用的筛选浓度是200ug/ml。

这时你就可以做150ug/ml、200ug/ml、300ug/ml三个浓度进行筛选。

通过预实验确定了最佳筛选浓度后,就可以做稳定转染了。

a转染:

转染后培养24小时或者更长,到细胞增长接近汇合时按1:

4密度传代,继续培养,待细胞密度增至50%~70%汇合时;

b加G418:

去掉培养液,PBS洗一次,加入按最佳筛选浓度配制好的G418筛选培养基。

c换液:

当有大量细胞死亡时,可以把G418浓度减半维持筛选。

筛选10~14天后,可见有抗性的克隆出现,停药培养,待其逐渐增大后;

d挑单克隆:

制备细胞悬液,细胞计数,用培养基稀释细胞到1个/10ul。

在96孔板中加入培养基150ul/孔,再加入细胞悬液10ul/孔。

待其逐渐增大后转入到48孔中增殖。

e单克隆鉴定:

细胞大量扩增后,提取总RNA,做RT-PCR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存在。

常见问题:

1.转进去的重组质粒以什么形式存在于细胞内的?

无怪乎两种形式:

整合在染色体中和存在于细胞质中。

没有经过筛选前大部分转染进细胞的质粒是存在于胞质中的,但是这种质粒是不稳定的,基本上筛选不出这种单克隆,只有稳定整合入染色体的才是我们想要的稳定细胞系。

2.neo基因和目的基因是不是一定会整合在一起?

整合是随机发生的非同源性重组,neo基因表达而目的基因不一定都表达,所以在筛选之后还要用RT-PCR的方法进一步鉴定。

培养基处理的个人技巧

体内的任何细胞被置于体外培养后,对环境都有一个适应过程,期间细胞对培养液具有同化作用,即细胞从培养液中摄取营养的同时,也向培养液排出自己的代谢产物和其它一些物质,其中有排泄物也有促细胞生长因子。

这个过程也是细胞同化培养基的过程。

细胞越多则其同化作用越强,所以细胞数目多比数目少较易生长。

在筛选后期,大批细胞死亡,不换液没有死亡的细胞就会受到死亡细胞的影响,换液后残留的少量细胞对培养基的同化作用不强,也不利于生长。

我是用适应性培养基来解决这一问题的:

适应性培养基的配制

a培养同源细胞至半汇合状态时,更换一次培养液,再继续培养24~48小时后,吸出所有培养液

b离心:

3000~4000rpm10min后,吸取上清液

c虑过:

再经直径0.22um滤器过滤,再加入2倍体积的新鲜培养基,低温冻存备用。

eeflying

1.G418筛选要做预试验确定最佳浓度,将细胞稀释至1000cell/mL,每孔100uL加入有培养基的24孔板,将每孔中的G418浓度稀释至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ng/mL等12个级别。

培养10-14天,以最低细胞全部死亡浓度为基准,一般400-800左右,筛选时比该浓度再高一个级别,维持使用筛选浓度的一半。

2.我们掌握是传过10代以后用维持量,但不能不用,因为有时候抗性基因会丢失,如果没有G418,很快会形成优势的。

3.即是有G418抗性,也不一定有目的基因,单克隆化操作是很重要的。

转染后,每个细胞内目的基因与宿主染色体的整合状况是不同的,目的蛋白表达有的多,有的少,外源蛋白表达少的细胞由于代谢负荷较小,所以生长较快,在生长若干代之后,表达少的细胞会形成优势,长期之后,表达最弱的细胞会由于竞争优势占主要,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后,表达越来越暗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要进行单克隆化操作,使得到的均来自于同一祖先细胞,遗传性状尽量一致,也是对高表达细胞的保护。

操作用96孔板法,每代细胞长满后,大多数冻存,留200cell左右就可以进行该操作了,该方法在很多关于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原代培养书中均有讲述。

1.可以肯定的是,外源基因与宿主染色体之间的整合是随机的而且不是单拷贝的,这点我们做过FISH验证过,表达量与整合数目,上游序列特性,特定部位DNA立体结构都是相关的,装入了SV40只是增加了表达了数目,但并不能掩盖其它因素对表达的影响。

按你的讲法,转染完GFP的细胞应该亮度一致,但实际上差别很大。

neo基因也是这样,而且,同一细胞中不同基因的拷贝数不会相同,不同细胞同一基因的数目也不会相同,这点可以用数学关于泊松分布的观点理解。

有时,neo表达了,但目的基因丢失了的情况也是有的。

2.那为什么还要筛选基因?

是这样,用概率论的思维来理解,某一细胞内随机含有一定数目拷贝数外源基因基因,那么,一种基因拷贝数为0的可能性,及所有拷贝均为另一种基因的概率就很小,很大的概率为外源基因的不均质。

打个比方,一个大口袋,抓100个红球,再抓100个黄球,然后以从中抓若干个,这些球均为红球的概率有多大呢?

应该是很小的。

红球就是neo,黄球就是你的目的基因。

我们用neo,实际上是筛选的外源基因整合的数目,怎么说呢?

用刚才的例子来说,如果我们抓着5个红球,另一次抓着10个红球,可以肯定,第二次抓的球比较多,那么第二次黄球数目比第一次多的概率就很大了。

因为二者出现的概率比是恒定的。

3.维持就是只要养这种细胞,就要维持。

可以再低些,但不能没有。

或者隔一定时间从新使用筛选量压一下,我不知你是否干临床,想想抗生素的用药原则,反向思维一下,实际上我们在筛选耐药株呀。

4.neo的产物是酶,过高的G418浓度就要有更多的neo酶来支持,否则细胞也要被毒死的,而此时过多的酶要求会对细胞代谢造成太大负担,细胞可能因此无法完成分裂与增殖,我们曾试过,即使在同一转染阳性细胞,在不同浓度的G418液中生长速度也不同,严重形态也不同。

这就是酶与底物的比例关系嘛,这回不用数论的,用米氏方程理解吧。

5.胰酶的作用不必理会,有的细胞受影响,还有的细胞不受影响,由几代之后,不受影响的细胞会占优势的。

仅是我从临床抗生素和化疗药的使用原则中悟出的道理,实在是个人经验,而且在基础科学领域顶多算票友,我还是想听听诸位专业人士的理解和经验。

在第10天左右就手挑单克隆或者96孔板单克隆操作了

本帖开始我就讲了如何确定基准浓度,筛选浓度是基准浓度的高一级,维持用筛选浓度的一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