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494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民经济核算期末试题总文档格式.docx

16、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17、餐饮业兼营生产和转卖两种业务。

转卖业务的总产出(A只计算其附加费)。

18、金融业的总产出(D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金融次要活动总产出之和)。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

(B大型机床更新)

20、可比价GDP为1100亿元,现价GDP为1000亿元,则物价指数为:

(B、90.91)

21、国内生产总值的实物构成不包括(D进口货物和服务)。

22、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增加值)。

23、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应该是(C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中会有差异)。

24、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是指(B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25、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是指(A该部门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之比)

第三章单项选择题

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投入产出表)。

2、投入产出表按照考察的时间期限不同,分为(A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

3、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4、实物型投入产出表的局限性在于(B计量单位不统一,使用范围有限)。

5、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C技术经济联系)。

6、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第Ⅰ象限)。

7、投入产出表的第Ⅰ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8、投入产出表的第Ⅱ象限主要反映(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9、投入产出表的第Ⅲ象限主要反映(B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

10、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D、

)。

11、关于供给表(U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主栏是产品部门)。

12、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工业部门每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产品的数量为0.15)。

13、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中间投入)的数量。

14、xij表示(Bj部门生产时所消耗的i产品数量)。

15、用价值量计算的直接消耗系数aij,其取值范围是(A、0≤aij≤1)。

16、完全消耗系数是(C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第四章

(一)单项选择题

1、收入分配与消费所需遵循的核算原则是(B权责发生制)。

2、收入分配的对象是(B当期的生产成果)。

3、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所产生的是(D所得税)

4、收入初次分配核算所核算的收入是(C生产性收入)。

5、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6、一般来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部分的部门是(A非金融企业部门)

7、收入形成帐户的平衡项是(D营业盈余)

8、原始收入分配帐户的平衡项是(D原始收入)

9、对于企业部门,其原始收入与营业盈余的差值是(B财产净支出)

10、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A存款利息)

11、一般说,各部门原始总收入之和我们称之为(B国民总收入)。

12、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在数值上相差(D来自国外的初次净收入)。

13、下列居民收入哪一项不属于要素收入(D养老金)

14、收入再分配中产生的收入属于(C转移性收入)。

15、下列行为属于转移性收支的是(B某企业捐赠100万给希望工程)

16、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B、480元)

17、收入再分配帐户的平衡项是(C可支配收入)

18、收入使用核算的中心内容是(A消费核算)

19、居民最终消费支出核算中不包括(C购买金银首饰的支出)

20、在下列政府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政府消费(B给低收入家庭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21、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的初始流量和平衡项分别是(D可支配收入和储蓄)

22、储蓄是可支配收入中没有用于最终消费的部分,其数值(D既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或零)

23、恩格尔系数是指(D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

24、联合国采用恩格尔系数确定的小康生活水平标准为(A、40%-50%)

25、储蓄率是指(D储蓄额与可支配收入额之比)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不属于经济资产的是(B公海)

2、非金融资产按其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D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3、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生产资产的是(C住宅 )

4、在资本帐户中,资本形成总额包括(A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5、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B储蓄)

6、以下关于资本转移的说法,错误的是(B资本转移只能是实物转移)

7、下列属于资本转移的经济行为的是(C政府对某企业划拨500万元用于增加固定资产)

8、资本形成主要核算的是各机构单位(D生产资产获得减处置的净额)

9、资本帐户中的平衡项是(D资金余缺)

10、投资率一般定义为(B非金融投资额与国民可支配收入之比)

11、以下关于投资率的说法,错误的是(D企业部门的储蓄率要大于投资率)

12、固定资产和存货区别的主要标志是(B耐用性)

13、在资本帐户中,属于来源方的项目是(B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14、如果不考虑对外资金流动,一国一时期的投资率应该等于(A储蓄率)

15、在金融资产中,不存在对应负债的是(D货币黄金)

16、下列交易行为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金融交易的是(D住户用存款购买债券)

17、在下列金融资产中,属于金融机构资产的是(C贷款)

18、金融账户的使用方记录的是(A金融资产的增加)

19、有关于资金余缺这一项目的位置,正确地说法是(C在资本帐户中属于使用方,在金融帐户中属于来源方)

20、在资金流量表中,反映间接融资的指标是(B贷款)

21、在金融交易的资金流量表中,部门内部存在的主要平衡关系是(A净金融投资=金融资产增加-金融负债增加)

22、价格变化或汇率变化造成的金融资产价值变化应记入(C重估价账户)

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以(B企业资产负债核算)为基础。

2、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指(A经济资产)。

3、对于金融负债,债权人和债务人应遵循的估价原则是(B交易双方同一价格估价)

4、我国资产负债核算的主体是(D常住机构单位)

5、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项是(D资产负债差额)

6、SNA对固定资产存量、固定资产消耗和库存存量进行估价推算所采用的是(D永续盘存法)。

7、对资产项目在各机构单位间实际的或虚拟的交易而引起的数量变化,应该记录在(A资本和金融账户)

8、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记录在(B资产数量其它账户)

9、名义持有资产收益表明整个核算期由于(D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全部价值收益。

10、若期初、期末价格分别为

,期初、期末资产数量分别为

,下列计算式表示核算期资产负债全部价值变化的是(C、

11、在中性持有资产收益及计算中,综合物价指数通常可以选用按(B月)计算的消费物价指数替代。

12、不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中性资产持有收益(C等于零)

13、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4000亿元,负债总额为4500亿元,净值2500亿元,

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A、3000)亿元。

14、国民资产负债表中“来源”是指部门的(D负债和净值)

15、国民资产负债表中,若国外部门对应的金融资产净额为负值,表示(A、国内净贷出)

16、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资产负债表,采用(B资产负债项目×

机构部门)的平衡表式。

17、在一国资产负债综合账户中,国民经济非金融资产为15000亿元,金融资产14000亿元,国外部门净值为3200亿元,则该国拥有的国民资产为(C、11800)亿元。

18、在一国国民经济积累账户中,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15000亿元,期间由于资本交易变

化10000亿元,资产数量其它变化-150亿元,重估价变化50亿元,则该国期末非金融资产总额为(A、24900)亿元。

 

第七章单项选择题

1.对外经济活动所指的进出口是(D既包括货物进出口又包括劳务进出口)。

2.对外经济交易是(D会影响一国资源总量)。

3.以下哪一项应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B进口)。

4.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国际收支是指(B广义国际收支)。

5.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保持平衡而设置的平衡项目是(C净误差与遗漏)。

6.判断一项交易是否应作为货物进出口的标准是(C看货物是否在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之间发生了所有权变更)。

7.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逆差是指(A该项目支大于收)。

8.实践中评价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与否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D国际收支总差额)。

9.国际收支总差额是将(C储备资产)作为线下项目计算得来的。

10.编制国外账户应以(B本国货币)为基准货币单位。

11.原始收入和经常转移对外账户的平衡项“经常交易对外差额”的功能类似于国内机构部门账户的(D储蓄)。

12.对外资本账户记录一国常住单位与国外之间发生的(B非金融性资本交易)。

13.对外金融账户的平衡项是(A净贷出/净借入)。

14.对外资产负债账户(B只核算金融资产)。

15.对外贸易依存度分析是关于商品进出口与(D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的分析。

第八章

(一)单项选择题

货物和服务账户的主要作用是(C反映一国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和使用)。

反映一国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和使用

1、联系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与收入再分配账户的指标是(A国民总收入)。

2、收入形成账户所核算的收入与(B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

3、国民经济总量账户体系中的账户设置与机构部门账户在体系上(C是一致的,但也有所不同)。

4、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总资本形成及构成数据与(A资本交易账户)相连结。

5、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最终消费与(C)相连结。

C.国民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

6、货物和服务账户中的进口和出口与(A)相连结。

对外经常交易账户

7、从账户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营业盈余和混合总收入之间的差额是(A)。

8、收入形成账户中的产品税净额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中的产品税净额之间的差额是(D)。

支付国外的产品税净额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收入形成账户使用方的劳动报酬转到原始收入分配账户来源方数量不是完全一致的,其差额是支付国外的劳动要素净报酬

11、从全国民经济收入再分配来讲,再分配收入和支出应是相等的,二者不等主要是与(C)形成有关。

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形成

12、资本形成与金融交易账户不反映(D)。

储蓄的形成

第九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核算在(A时效性)上的发展,产生了国民经济短期核算的需要。

2、国民经济地区核算是为了满足(C国民经济核算在地域上的发展需要)。

3、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D分别用上述三种方法)核算短期内的国内生产总值。

4、短期核算的数字比一般年度核算的数字(B不准确)。

5、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A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6、短期内国民经济的生产主要由(B工业)的生产活动状况加以体现。

7、国民经济的地区核算是指(B各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核算。

8、如果同一机构单位的内部交易被看作是地区间的进出口流量,在合并全国的生产账户时则势必会(D重复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投入)。

9、地区间的流入与流出在投资环节上表现为发生在地区间的(B资本转移)。

10、人口出生率是一个(B时期指标)。

11、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关系更密切的人口现象是(C常住人口)。

12、常住人口与现有人口的关系是(B现有人口=常住人口-临时外出人口+临时寄居人口)。

13、人口自然增长率中的分子是(D净增(减)人口)。

14、劳动适龄人口指(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

15、某地期初人口为300万人,期内迁出人口为2万人,迁入人口14万人,期末人口为312万人,则该地区净迁移率为(C、3.92%)。

16、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和社会劳动者总数之间的关系表现为(D社会劳动力资源总数有可能大于或等于或小于社会劳动者总数)。

17、社会劳动力资源中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是指(D社会劳动者人口)。

18、社会劳动者不包括(B家务劳动者。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核算中,有关宏观上物价和物量的含义,哪项是正确的(C前者是价格的一般水平,后者是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的可比数量)。

2.国民经济核算中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是(B综合指数)。

3.拉氏物量指数是按(A基期价格)加权。

4.帕氏物价指数是按(D报告期数量)加权。

5.一般情况下,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所做的估计与现实都会有一定偏差,具体表现为(C前者做出偏高估计,后者做出偏低估计)。

6.编制物价指数的紧缩法是运用(A帕氏指数)方法。

7.物价指数紧缩法的编制公式为(C、

)。

8.增加值物价指数是采用(B双紧缩法)编制的。

9.国民经济核算中,比较综合全面的国民经济物价指数是(D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10.国民经济核算中的经济活动总价值量的动态变化,通常受到两个主要因素变动的影响,这就是(D物量因素和物价因素)。

11.已知某地区2002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18%,国内生产总值物量指数为109%,则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为(C、108%)。

12.总价值指数分解的两种主要指数是(C物量指数和物价指数)。

13.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一般都是采用按可比价格计算的(BGDP物量指数)来表现。

14.若某城市报告期GDP为5720亿美元,比基期增长32%。

GDP价格指数为110%,则GDP物量指数为(D、120%)。

15.某地区今年现价和可比价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3561.8亿元和3275.1亿元,前一年的现价国内生产总值为3039.2亿元,那么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价值指数为(A、117%)。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理论

1.反应国民经济生产最终成果的统计指标是(A)A国内生产总值

2.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B)。

B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3.一个国际的经济领土,(A)在国外的领土飞地。

A包括

4.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D)。

D机构单位

5.常住单位是指(C)。

C在一国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6.机构单位可以分为两类(B)。

B住户和法人单位

7.常住单位定义中的经济领土不包括(D)。

D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8.电力煤气及谁的生产和供应业属于(B)。

B第二产业

9.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机构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市场特征可分为(B)。

B营利性机构单位和非营利性机构单位

10.国名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性质分类形成(B)。

B产业部门

11.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服务,该公司属于(C)。

C第三产业

12.保险公司属于(B)。

B金融机构部门

13.在收入分配阶段,反应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是(B)。

B国民原始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

14.市场价格中的要素价格是根据(A)确定的价格形式。

A劳动报酬、固定资本消耗和营业盈余

15.国民经济核算账户方法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根本方法。

他运用的基本原理是(D)。

D会计账户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生产总量核算

1.生产方核算的核心是(C)。

C国内生产总值

2.生产成果总价值是指(A)。

A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劳动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资本要素使用的报酬价值

3.某企业下列产品中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D)。

D企业自制设备价值10亿元

4.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B)。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加值的是(A)。

A中间消耗

6.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不需要计算(C)。

C营业盈余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D某建筑去年已经完成,今年的销售金额应加如今年的GDP

8.在当粮食产量中,根据使用去想可以判断,属于最终产品的是(C农民自己使用的粮食

9.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A)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大于

10.下列收入属于财产收入的是(C)。

C当年存款利息收入

11.企业的总产出包括是指企业(D)。

D生产出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

12.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000亿元,总产出为36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1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D)亿元。

D1600

13.已知我国某年其余部门总产出为7000亿元,中间投入为2000亿元,固定资产折旧10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3000亿元,支付生产税净额900亿元,则其营业盈余是(C)。

亿元

C1000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产税的是(B)B现期所得税

15.下列不同的产业部门核算总产出的方法也不同,其中按“产品法”计算的是(A)。

A农业部门

16.16.工业企业自建厂房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出成果(C)。

C包括在建筑业总产出中

17.农业部门总产出计算的特点是(A)。

A在一个生产单位内允许产品的重复计算

18.金融业的总产出(D)。

D是其金融中介服务的总产出与金融次要活动总产出之和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中间消耗的是(B)。

B大型机床更新

20.可比价GDP为1100亿元,现价GDP为1000亿元,则物价指数为(B)。

B90.91

21.国内生产总值的食物构成不包括(D)。

D缄口货物和服务

22.生产账户的平衡项是(C)C增加值

23.三种方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果应该是(C)。

C理论上相等,但实际中会有差异

24.某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度是指(B)。

B该部门增加值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

1.投入产出分析的核心内容和重要工具是(A)。

A投入产出表

2.投入产出表按照考察的时间期限不同,可分为(A静态投入产出表和动态投入产出表

3.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产出(C)。

C包括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两部分

4.事务性投入产出表的局限性在于(B)。

B计量单位不统一,使用范围有限

5.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C)。

C技术经济联系

6.投入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A)。

A第I象限

7.投入产出表的第I象限从横向看,表明(A)。

A某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8.投入产出表的第II象限主要反映(D)。

D最终产品的规模和结构

9.投入产出表的第III象限主要反映(B)。

B增加值或最初投入的构成

10.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D)。

11.假定工业部门对农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为0.15,说明(B)。

B工业部门每天生产单位产品消耗农业产品的数量为0.15

12.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B)的数量。

B中间投入

13.XIJ表示(B)。

Bj生产时所消耗的j产品数量

14.完全消耗系数反映(D)。

D最终产出与中间投入的关系

第四章收入分配与使用核算

1.收入分配与消费所需遵循的核算原则是(B)B权责发生制

2.下列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过程的是(DD居民消费

3.下列分配流量不属于收入初次分配的是(D)D所得税

4.收入分配核算的对象是(B)B当期的生产成果

5.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D)D增加值

6.收入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收入属于(C)C生产性收入

7.原始收入分配核算的初始流量是(C)C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

8.经济总体层次上的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平衡项是(B)B国民总收入

9.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分配账户的起点指标分别是(A)A增加值和营业盈余

10.一般来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部分的部门是(A)A非金融企业部门

11.收入形成账户的平衡项是(D)D营业盈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