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792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诗画皆以人重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先帝不以臣卑鄙

10.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中着重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和诸葛亮临危受命两件事。

b.第②段中表明出师条件已经具备的语句是“南方已定,兵甲以足”。

c.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所以诸葛亮上表出师就是为了报答先帝的恩情。

d.诸葛亮出师的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14分)

诗画皆以人重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

章惇、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书虽不.

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选自《明清闲情小品赏析》

_________。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2)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章惇、京、卞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14.画线句属于_________论据,其作用是_________。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b.作者认为章惇、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c.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d.本文标题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就是本文的论点。

二、现代文(共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4分)

飞舞的线条:

书法

①今天,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中国有书法这种独特的艺术。

书法艺.....

术与写字有关,但不等于说,将字写得好看一些,就是书法艺术了。

②汉字书写的形式有很多种,早期刻在龟甲等上的叫甲骨文,后来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叫金文,又叫大篆。

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字也随之统一,那叫小篆。

汉代以后又有隶书,后来在隶书的基础上产生了楷书、行书、草书。

行书和草书是书写的_______(甲),_______(乙)强,又有流畅的节奏,是人们平时很喜欢的书法形式。

③中国有书法艺术,得力于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汉字,汉字是以象形为基础的方块文字,它具有独特的优美形式,为书法艺术的_______(丙)提供了条件。

一是毛笔。

毛笔的发明,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是书法艺术产生的基础,中国绘画的独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毛笔。

由兔毫、羊毫、狼毫等做成的毛笔,柔软而富有弹性,可以产生丰富的变化,为书法艺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④书法是线条的艺术。

当代中国台湾舞蹈家林怀民领衔的“云门舞集”舞蹈团,曾创作《行草》组舞,享誉世界。

他的灵感来自中国书法。

它活化了中国书法的精神,其中《行草贰》最为典型。

在舞蹈过程中,舞者如同一个即兴创作的书法家,挥毫泼墨,时而停顿,时而激越,时而流动婉转,时而迟缓柔媚。

虽然布景上没有书法,舞台上没有字迹,但使人感受到书法的气脉在流动。

⑤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大书法家张旭整天沉浸在他的行草世界中,他日日临摹前代大师的书迹,但进步不大。

一日,他到长安街头,看到人头攒动,凑前一看,见一位女舞蹈家,姿容曼妙,身材纤秀,挥舞着长剑,凌空飞舞,柔美的身躯,飘拂的衣带,随着剑起伏。

舞蹈家的身体、长剑和外在的世界几乎合为一体。

她就是京城著名的舞蹈家公孙大娘。

张旭看得如醉如痴,从中悟出了书法妙道,从此书艺大进。

⑥一个是___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___,它说明书法和舞蹈有共通的因素。

这共通的因素,就是无影无形又无处不在的内在气脉。

书法以流动的气脉为灵魂。

⑦有的人说,看中国书法,就像看太极拳,拳手以优游回环的节奏,在茫茫虚空之中,舞出一条流动的线。

⑧中国书法所说的“一笔书”,就是就这一内在线条而言的。

一笔书,不是说一笔写成,笔与笔不间断地连在一起,而是一气相连。

外在的笔迹可以是缺断的,但内在的气脉不能断,内在气脉断了,就没有了生机。

⑨“一笔书”的提倡者是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

他的存世名作《鸭头丸帖》,就是气脉不断

之作,一气呵成,气韵流荡,线条之间时断时连。

我们读这样的作品,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它内在的线条所抓住。

(选自《中国文化读本》)

16.填写在文中甲、乙、丙三处最合适的一项应是(3分)

a.实用性快捷化形式感

b.形式感实用性快捷化

c.快捷化形式感实用性

d.快捷化实用性形式感

17.第①段中加点词语“稍”、“或多或少”可否去掉?

为什么?

_____。

18.简要概括④、⑤两段内容,填写在第⑥段的横线上。

“一个是______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______”(4分)

19.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从三个方面说明:

(9分)

(1)_______

(2)_______

(3)_______

20.

【甲】有人说:

汉字书法艺术不光属于书法家。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写好属于我们的、我们每日应用的汉字。

你同意哪种观点?

说说理由。

(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4分)

男友刘德华

①以下是我学生李慧给我讲的故事。

②最初从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现在的学校,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眼前的所谓学校,是一座半山腰上的破庙。

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实在是太大了。

这是一个人的学校,一名老师带三个班级。

而且这里的环境几乎与外界隔绝,收看不到电视,能看到的报纸还是上个月的。

其他的困难都好克服,找对象成了很大的问题。

一个人在这里呆上几年,就把这儿真的变成了“和尚庙”或“尼姑庵”。

但是这里的孩子像“小大人”一样懂事。

③一次,孩子们到我房间玩,看见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一张照片,挺帅的,就好奇地猜测:

是老师的男朋友?

老师交了男朋友?

我走过来说,是刘德华。

孩子们一哄而散,向操场上奔跑,欢呼雀跃。

边跑边喊:

“老师有了男朋友!

男友名叫刘德华!

”很快,全校的孩子都知道了。

他们在操场上又蹦又跳,快乐的歌声回荡在山谷,响彻云霄。

一直到我出来制止,才平息。

其实,我心里知道,他们懂事着呢!

他们不知道刘德华是谁,却在为我终于找了一个男朋友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以为这样他们热爱的老师就可以留下来。

我没有点破,我要一直让他们为此高兴下去。

④这儿的老师一批批来,一批批走,留不住人。

这里的孩子所受的教育也是有一顿没一顿,饥荒得很。

在一堂作文课上,我对学生们说,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的心里话,写自己最想说的话。

..

⑤学生跟我讲这些时,眼睛还是湿湿的

⑥就在半年之前,我得到了城里的实验小学要招聘教师的信息时,还为此挺矛盾的。

一方面,像她这样年轻的优秀教师,应该有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年轻人谁不向往城里生活呢。

另一方面,她的学生比谁都更需要她。

⑦毕竟,对她来说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最后,我还是把这一信息告诉了她,让她自己做出选择。

⑧过了招聘期,她还没有来。

⑨后来,我收到她的一封来信。

打开信,一幅像梵高画的画首先印入了我的眼帘:

太阳升起来了,山上一棵树,数上所有的叶片齐刷刷地看着太阳。

再细看叶片,一树的眼睛!

我吓了一跳,所有的叶片都是瞪得溜圆的眼睛。

来信解释说,当时,她确实想来应聘,甚至做出了决定。

她的学生知道后,就画了这一幅画送给她,树是班长画的,每个学生都在树枝上画了属于自己的叶片。

她说,她当不了什么太阳。

但是,她要当那棵树,让学生挂在自己的枝头,吸收养分、阳光、空气。

她才放心。

⑩我不明白,大山里的孩子,怎么能画出这样意味深长的画呢?

【篇二:

课外文言文自测】

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

章、京、卞②④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③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

注释:

①兼金:

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②章、京、卞:

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③颜鲁公:

即颜真卿。

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

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阅读训练

l、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若听茶声然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c.杂然相许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钱不直:

_

②后世见者必宝之: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后人粪土视之

译文:

②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5.填空。

②永叔,即

◆参考答案

1、b(这样),……的样子;

2、①值②把……当宝贝,珍爱、喜爱;

3、①后来(世)的人们都把他们的书法看作粪土

②古代的人大都会书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的人(的书法)才能流传得久远;

4、d;

\

5、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②欧阳修

二、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①求益:

求得长进。

②凌忽:

凌,欺侮;

忽,轻视。

③同列:

同辈。

④疾之;

怨恨他。

⑤鸱枭:

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2、指出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

人疾之如人仇敌,恶之如鸱枭。

()

3、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此”指代的内容。

4、短文告诫人们的一个道理是

◆参考答案

1、①用来……②痛恨;

2、状语后置;

3、读数十卷书,便自高自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4、学习要永不满足,做人要谦虚,切忌傲气。

三、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

食不给,啖④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⑤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名句,在本文中起

了的作用。

1、①dan吃;

②wo洗③ji供应④chan说别人坏话;

2、b;

3、①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②妻子的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4、①年少家贫而胸有大志

②做官后因直言而遭谗降职

③刻苦自励而心忧天下;

5、揭示主题

四、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

独下帷②绝编③,迨④能倍⑤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

①司马温公:

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②下帷:

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

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③绝编:

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

这里指读书刻苦。

④迨:

等到。

⑤倍:

同“背”,背诵。

l.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

【篇三:

初三语文复习】

>

一、课内复习

(一)古诗文默写(10分)

1.河汉清且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迢迢牵牛星》)2.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疑春色在邻家。

(《雨晴》)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6.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枝词》)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蝶恋花》)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难度】★★【答案】

1.相去复几许2.人面不知何处去3.谁家新燕啄春泥4.蜂蝶纷纷过墙去5.人生自古谁无死6.道是无晴却有晴7.僵卧孤村不自哀8.为伊消得人憔悴9.孤村落日残霞10.其岸势犬牙差互

(二)诗词鉴赏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狂”在词中的意思是_______。

(2分)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片“卷”字,写出猎队武士乘马飞驰的勇武。

b.上片“亲射虎,看孙郎”,体现作者身手不凡。

c.下片作者自比魏尚,感叹身世,抑郁不得志。

d.下片结尾三句抒发自己抗击侵略者的雄心壮志。

【难度】★★【答案】1.豪情

2.c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

章惇、京、卞②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1.“永叔”,晚年号“六一居士”,就是指北宋的______,我们学过他的经典散文名篇________。

(2分)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2)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画线句属于_________论据,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难度】★★【答案】

1.欧阳修《醉翁亭记》2.

(1)久远

(2)类

3.章惇、蔡京、蔡卞难道不擅长书法吗,但是后世的人把他们的作品当粪土一样看待,一钱不值。

4.事实5.c

以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诗画作品是否受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的观点。

【翻译】

我曾经说过诗文书画都是因为人的品德才变得贵重起来,苏轼、黄庭坚的墨迹流传到今天,一个字相当于几倍的黄金;

章敦、蔡京、蔡卞之流的字难道写得不好吗,但是后世的人都把他们的字当成粪土一样,一钱不值。

欧阳修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古时候的人的字都是写得很好的,但只有那些廉洁贤能的人的字才能够流传久远,就算颜鲁公(颜真卿)的字写得不好,后世的人见了也会把他的字当成宝贝一样,并不单单是因为他的字的本身的好坏。

诗与文章之类都是这个道理。

知识精讲

记叙文基础知识点

例题解析

行者陈年

①我绝没有想到那个深到膝盖的礼是行给我的。

②正午,伏天,高温。

我像片枯叶子搭在柜台前,两眼闭着,脑子却是清醒的。

前后店门大开着,却没有一丝风溜进来。

往水泥地上泼一些水,洇出各种图案,又马上蒸发掉了。

天地白亮亮一片,所有东西都藏起自己的影子。

③嗓子里升着一团火,不停地喝水,喝水。

那个没有影子的人什么时候站在门外的,我不知道。

喝了太多的水,肚子隐隐发胀。

出门看到一个人以奇怪的姿势站在我的店门外。

一个男人背着一个巨大的旅行包,腰弯成九十度,双手垂放在膝盖上,嘴里说着我听不懂的南方话。

内急,没听清他说什么。

方便回来,看到刚才的那个怪人,站在另一家的店前,店主正将一杯水递给他。

我恍然大悟,原来他刚才是向我讨一杯水喝。

我带着歉意招呼他进来,休息一会儿再走。

他看我一眼,极干净的眼神,笑着摇摇头,仍旧是深及膝盖的鞠躬礼,然后背着行囊渐渐走远。

④心静下来,天气似乎也不再那么热。

我抽出一本书,安静地读。

书上说,活着,为了行走。

行走,为了寻找。

寻找,就是快乐。

站起来,看着伸向远方的那条路,我的快乐像散在路边的石子,悄悄眨着眼。

⑤晚上,我看到坐在小饭店斜对面的吃面人正是中午的那个过路人。

心跳莫名其妙地加快,和他说话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他要了一碗面汤,慢吞吞地喝,一小口,一小口,很惬意的样子,像是在品一碗老酒。

多么熟悉的神情。

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

⑥多少年前,在某个小酒馆,我们就这样面对面地坐着,喝一点酒,说一些话。

所有的时间和事物都停下来,听我们讲各自路上遇到的风景。

⑦面端上来,雪白的刀削面,上面漂着红红的辣椒油、碧绿的香菜叶。

他香甜地吃面,咬着煮成褐色的卤豆腐块。

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欲望,很想坐在他的对面,问一问他这些年过得可好。

⑧终于还是坐在他的对面。

我闻着他身上微微带点苦味的汗味。

那些味道挟裹着一路的风尘,散在空气里。

⑨你一定走了很多的地方,我说。

⑩他笑了一下说,从最南边来,有海的地方。

11他给我看拍下来的照片,○让人吃惊的影像。

烽火台,这些苍老的建筑物,披着黄土,沐浴在黄昏里,

像一个瘦硬的老人,倔强而又坚忍。

金色的向日葵花,像一群少女仰着脸笑意盈盈。

而那些垂垂老矣的房子隐在黑暗里,旧得浑身都是故事。

12我告诉他,这几年我守着一个店,也守着自己不安分的心。

我用时间准备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开○

始我的行走。

我是一种内心的行走。

我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乘车,下车。

选择交通工具,选择站台,选择路口,选择朋友。

他静静地听我讲,我知道他能听懂我的故事。

13碗空了,他站起来,背着包,消失在夜风里。

我知道我们还会在很多年后坐在一起,喝一点酒,说○

一些话。

1.用原文语句回答以下问题。

(1)能够揭示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段中“我用时间准备我的旅行,以另一方式开始我的行走。

”其中“另一方式”指的是

(2)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揣摩下列语句,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6分)

(1)第⑤段中“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似乎是我多年前的一个朋友。

”“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段中“他给我看拍下来的照片,让人吃惊的影像。

”这些“影像”让“我”感到“吃惊”的原因是

(2)第○

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的“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