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9168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11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9页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9页
亲,该文档总共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9111928民国大事记Word文档格式.docx

1日清政府路款双夺,四川省成立保路同志会。

6日广东铁路股东反对铁路国有,力争商办。

17日为抵制清政府出卖已集股兴工的粤汉、川汉铁路权利,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成立四川保路同志会。

18日孙中山抵旧金山,命同盟会员均加入致公堂。

本月中国在上海建立最早电影检查制度。

七月

5日清廷严饬各省议员,不得干预朝政。

6日四川士绅电盛宣怀,反对借款丧权。

31日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

八月

1日四川保路同志刘声元等入京廷哭无门。

2日赵尔丰任成都总督。

5日上海晋昌等四丝厂女工2000余人罢工。

17日湖广总督下令查封《大江报》,逮捕主笔。

29日江苏圩堤溃决成灾,浙江杭、嘉、湖、绍四府亦一片汪洋。

30日直隶东安永定河漫口。

济南等处发水灾。

九月

7日赵尔丰大开杀戒,激起民愤,各路同志军猛扑成都,四处开花。

25日荣县独立,为全川及全国的独立先导。

十月

10日武昌打响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本日成为中华民国的国庆节。

11日革命党人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

11日武昌全城光复。

黎元洪出任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发《致全国父老书》。

22日长沙独立,成立湖南军政府。

陕西新军攻占西安。

23日江西九江、南昌光复。

毛泽东投入湖南新军二十五混成协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列兵。

25日李沛基炸死新任广州将军凤山。

27日清廷授袁世凯为钦差大臣。

28日黄兴偕宋教仁抵武昌,指挥汉口保卫战。

29日山西独立,阎锡山任军政府都督。

30日蔡锷等于昆明起义成功。

31日湖南共进会领导人焦达峰、陈作新被立宪派谋杀。

十一月

1日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3日上海光复,陈其美任沪军总督。

4日贵州独立,浙江独立。

5日江苏独立。

5日清廷诏命迅订议院法、选举法。

5日清廷准革命党人按照法律,改组政党。

7日广西独立。

8日安徽独立。

9日广东独立。

十二月

1日在沙俄政府策动下,外蒙古宣布独立。

3日各省酝酿北伐,广东发兵抵沪。

5日汉口各省代表讨论和议大纲:

推倒满清政府,主张共和政体。

7日清廷以袁世凯为全权大臣,委托代表驰赴南方,讨论大局。

13日云南都督蔡锷主张迅速组织中央政府,定国名为“中华民国。

14日阿蒙森的探险队顺利抵达南极极点,并平安返回捕鲸船。

20日清廷与沙俄签定不平等条约——《满洲里界约》。

22日赵尔丰被斩首,全川局势大定。

26日袁世凯命汪精卫赴上海斡旋南北议和。

29日孙中山归国,17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本年南通大生纱厂已获利为最初创办时资本的6倍。

本年外资在华设厂120家。

本年刘海粟在上海创办图画美术院。

本年上海新舞台演新戏助军饷。

1912年

2

1月

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并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1月2日孙中山通告各省改用阳历。

1月3日黎元洪当选副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确定了各部总次长名单。

1月14日袁世凯在北京、天津大肆搜捕革命党人。

良弼等组成宗社党。

陶成章被刺死于上海。

1月16日京津同盟会张先培,杨禹昌,黄之萌等谋炸袁世凯未中,3人均被捕遇难。

1月21日徐企文等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民国工党。

1月26日彭家珍在北京炸良弼。

彭以身殉,良弼越2日死。

1月28日临时参议院在南京成立;

29日,选举林森为议长。

1月30日中华民国实业协会在南京成立,推举李四光为会长,马君武为名誉会长。

该月中华书局在上海创办。

至1915年,在全国设有分局30余处。

2月

2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

(《临时政府公报》第13号)

2月12日隆裕太后待宣统帝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授袁世凯全权组织临时政府。

2月13日孙中山辞临时大总统职。

15日,参议院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2月19日山东军政府代表3人应张广建之邀,由烟台抵济南协商政事。

张佯推胡瑛为都督,暗地图谋自立。

次日,将3名军政府代表押解出境,并派兵包围咨议局,占领济南电报局。

2月27日蔡元培等抵北京,迎袁南下。

2月28日《民立报》刊登《国学会缘起》。

该会以章太炎为会长。

2月29日袁世凯密令曹锟部在北京发动兵变。

3月

3月6日,参议院允袁在北京就职。

3月3日中国同盟会在南京召开本部全体大会。

宣布其宗旨为“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并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黎元洪为协理。

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3日,任唐绍仪为国务总理;

15日,张广建奉袁世凯令改称山东都督,前朝文武各官照旧供职。

3月11日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月15日袁世凯令各省督抚改称都督。

3月18日夏继泉、潘复等人在济南富贵园开会,宣布建立中国统一党山东支部,夏继泉任正部长,潘复、庄陔兰任副部长。

因该党党员多是各级在职官僚,被世人称之为“官僚党”。

4月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临时大总统职。

4月2日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至北京;

4日,又议决该院迁至北京。

4月8日袁世凯任命范源濂为教育次长(总长仍为蔡元培)。

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南京成立,该会以争取女子国民参政权为宗旨。

4月25日同盟会本部迁往北京。

5月

5月1日因辛亥革命而停顿的清华学堂,本日重新开学,学生返校者360人。

10月,改称清华学校,监督改称校长,由唐国安任校长,周诒春为副校长。

5月3日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严复任校长。

全校分文、法、商、农、工等科,学生增至818人。

1913年秋又增设预科。

5月7日临时参议院议决,国会采取两院制,定名为参议院和众议院。

5月15日京师优级师范学堂更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由陈宝泉任校长。

5月24日袁世凯通令禁售排满及诋毁前清各项书籍。

5月30日《民立报》刊登《留法俭学会缘起及会约》。

不久,在北京、四川等地均有预备学校的设立。

该月刘师复在广州发起组织晦鸣学舍。

6月

6月29日袁世凯任陆征祥为国务总理。

7月

7月8日日、俄订立第三次密约,再次划分两国在内蒙势力范围。

7月10日教育部在蔡元培主持下,于北京召开临时教育会议,重订学制,规定初小4年、高小3年、中学4年、大学预科3年、本科3年或4年。

7月14日蔡元培辞教育总长职,26日由范源濂继任。

7月15日上海《新世界》杂志第5期译载恩格斯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该刊译文题目为《理想社会主义与实行社会主义》。

8月

8月25日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等4个政团,合并为国民党,是日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选举孙中山为理事长。

8月29日汉口租界人力车夫全体罢工,要求减轻捐税。

9月

9月25日袁世凯任赵秉钧为国务总理。

该月袁世凯发布《尊崇伦常文》。

10月

10月1日北京大学校长严复辞职,章士钊继任。

10月7日陈焕章等在上海发起成立孔教会,陈为主任干事。

10月8日梁启超自日返国,本日到天津。

10月14日至16日孙中山在上海中国社会党(该党于1911年11月5日在上海成立,发起人为江亢虎)本部连续3日发表演说,评论社会主义学说及其派别。

10月22日北京政府内务部公布:

自本年2月12日以来,北京报纸报部立案者共89种;

北京各党、会报部立案者共85个。

该月临时稽勋局遣送张竞生、谭熙鸿、杨铨、任鸿隽、宋子文等25人赴英、法、美、德、日5国留学。

11月

11月3日中华民国工党在南京举行联合大会,号称支部已发展到16省,“党员几达四十万。

12月

12月11日王闿运任国史馆馆长。

12月15日袁世凯颁布《戒严法》,加紧镇压各地人民反抗。

12月20日留法俭学会预备学校第一班学生经西伯利亚于本日抵法,尽入法国中学校预备学校。

12月27日章士钊辞北京大学校长职,由何燏时继任。

1913年

1月1日新加坡华侨陈嘉庚在家乡办集美学校。

4日阿尔弗雷德·

冯·

施里芬(AlfredvonSchlieffen)(德国卓越的天才战略家)逝世。

1月6日巴尔干同盟会议因意见不合而破裂。

1月10日西藏宣布独立,但未获中国政府承认。

1月18日清末大数学家,民国江苏省议员杨冰因病逝世。

1月19日孙中山在上海国民党茶话会上宣传政党政治。

19日教育部公布全国划分为8个视学区。

2月1日中国参加了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

2月4日北京参众两院复选,国民党获392席,共和、统一、民主三大党仅得223席。

4日宪法讨论会在北京成立。

2月24日民国世界语传习所公布将在全国普及世界语。

2月太虚法师提出佛都改革三大主张。

3月15日隆裕太后逝世。

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沪宁车站遇刺。

3月23日宋案幕后主使者为袁世凯、直接指挥者国务总理赵秉钧。

3月25日孙中山自日本回上海,决心武装倒袁。

3月27日天津成立改良戏曲练习所。

3月毛泽东以第一名成绩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习。

北京八大楼之一庆云楼开业。

4月8日民国第一届国会开幕。

4月袁世凯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

5月1日上海各党团体为宋案、借款事宜声讨袁世凯。

5月5日湘、粤、赣、皖四都督联名发出通电,严词反对大借款。

6日袁世凯于总统府召开秘密会议,为发动内战进行军事部署。

30日17省都督联名支持善后大借款。

2日北京大学学潮惊动朝野,袁世凯饬令整顿学风。

9日袁世凯罢免李烈钧。

24日湖北革命党遭黎元洪镇压。

6月,袁世凯向全国发布《通令尊崇孔圣文》,尊孔复古思潮猖獗一时。

[1] 

8日李烈钧在江西首揭讨袁大旗,二次革命爆发。

17日陈其美宣布成立上海讨袁军,最后,以失败告终。

18日陈炯明召开军事会议,强行宣布广州独立。

20日福建都督孙道仁宣布与袁世凯断绝关系。

25日谭延闿宣布湖南独立。

29日袁世凯正式任命熊希龄为国务总理。

7月,袁世凯以武力镇压了南方7省国民党人的“二次革命”。

1日,广州独立失败,陈炯明逃往香港。

5日,黎元洪等19省区军事长官通电主张先选总统,后制宪法。

5日,北京公使团开会,议决严守中立。

6日,胡万泰倒戈,取消安徽独立。

11日,谭延闿宣布取消湖南独立。

16日,江西南昌独立失败,李烈钧撤出南昌,前往湖南。

孙中山等大批党人出逃日本。

1日,张勋攻入南京,“二次革命”失败,孙中山,黄兴再次逃亡日本。

7日四川讨袁失败,熊克武离渝出走。

12日黔军占领重庆。

二次革命全部沉寂。

6日国会受到恐吓,袁世凯当选正式大总统。

6日上海闸北大火,约有2万人无家可归。

6日俄、法、日、英、意等13国驻京公使照会外交部,承认袁世凯政府。

4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

15日江苏江阴兵变。

22日日本江户幕府最后一位将军德川庆喜去世。

8日国民党人在云南大理策动驻军起义反袁。

本月袁世凯重兵围剿河南白朗,白朗率2000人急速南下。

本月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电影公司“新民公司”成立于上海,并拍第一部故事片《难夫难妻》。

本月中国出现了第一位电影女演员严珊珊。

本月我国出现的最早民间摄影团体,即上海“精武体育会摄学部”。

本月袁世凯在南苑开办了中国第一所航空学校。

本月国歌《于万斯年歌》广为传唱。

本年罗振玉将所收藏的甲骨文汇编成《殷虚书契》出版。

1914年

1月1日——世界第一条民航客机定期航线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开始运营,航线距离为35公里。

1月3日——呼伦贝尔自治政府与俄国商人签订在乌奴尔沟等地采伐树木的合同。

1月5日——亨利·

福特大幅提高工人工资,刺激生产。

1月——湖南第一师范校长孔昭绶因发表反袁檄文,逃亡日本。

3月1日——中华民国加入万国邮政联盟。

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在萨拉热窝被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7月3日——英国麦克马洪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西姆拉条约》。

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日本宣告成立。

7月23日——奥匈帝国就皇储弗朗茨·

斐迪南大公遇刺一事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

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8月1日——德国向俄罗斯宣战。

8月2日——德国军队入侵卢森堡。

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

8月4日——德军入侵中立的比利时,英国向德国宣战。

美国宣布中立。

8月6日——奥匈帝国对俄宣战。

同日,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对奥匈帝国宣战。

8月15日——巴拿马运河通航。

8月18日——美国总统伍德罗·

威尔逊宣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保持中立。

8月20日——德军占领布鲁塞尔。

8月23日——日本向德国宣战。

9月1日——旅鸽灭绝。

9月5日—9月6日——马恩河战役,英法联军阻止德军的进攻并开始反攻。

10月9日——德军占领安特卫普。

10月29日——奥斯曼帝国海军炮击俄罗斯,从11月1日至11月5日,俄罗斯、法国和英国向奥斯曼帝国宣战。

11月5日——英国占领塞浦路斯。

12月23日——袁世凯至天坛,模仿封建帝王登坛祭天,29日,袁世凯炮制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中规定总统任期十年,且可以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

2

1月白朗军连续破光山、潢川、商城、霍山、6安等县城,旋即活动于霍山、6安间,部众达6、7千人。

1月4日北大校长何燏时辞职,由胡仁源继任。

1月10日袁世凯下令停止全部参众两院议员职务,并着手修改约法。

26日,公布《约法会议组织条例》。

1月19日袁为灭口,派人将宋案凶犯应桂馨暗杀于京津路上的火车内。

是月上旬章太炎被袁软禁于北京龙泉寺。

2月7日袁世凯通令各省,以春秋两丁为祀孔日。

2月10日英驻华公使请英政府参照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在京设立清华学校办法,在汉口英租界设立大学1所。

2月12日熊希龄辞职,外交总长孙宝琦兼代国务总理。

2月27日白朗军出现于武胜关,武汉震动。

同日,赵秉钧在直隶都督兼民政长任内暴死。

2月28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各省议会。

是月教育部令各学校、商店将教科书中刊有孙文、黄兴照片及对孙、黄赞扬之词一律删除净尽。

是月山东乐陵县农民抗税,击毙县知事。

3月2日袁世凯公布《治安警察条例》,禁止政治结社及同盟罢工,规定学生不得政治结社,也不得参加政治集会。

3月8日白朗军攻克老河口。

3月9日袁世凯令设清史馆,9月1日开馆,赵尔巽为馆长。

3月11日袁世凯颁布维护纲常名教的《褒扬条例》。

是月山西盂县农民聚众抗税,攻打县城。

是月安徽定远县藕塘地方农民起事,号称“江淮义侠军”,据县城。

4月1日袁世凯公布《报纸条例》,限制言论自由。

4月8日白朗军在陕西连续攻破(雩卩)县、乾县、永寿等县城。

14日破邠县,20日破凤翔。

4月9日康有为在《不忍》杂志发表《以孔教为国教配天议》。

4月26日南苑航空学校的4架法式双翼机在陕西开始用于侦察白朗军。

5月1日袁世凯公布《中华民国约法》,废止《临时约法》,扩大总统权限,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同日,撤消国务院,设政事堂于总统府,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

5月10日章士钊在日本东京创刊《甲寅》杂志,于上海发行。

5月19日教育部批准北京私立民国大学、私立中华大学、私立明德大学、私立中国公学立案。

5月20日袁世凯公布《地方保卫团条例》,加强地方统治。

5月23日袁世凯公布省、道、县制,省设巡按使,道设道尹,县设知事。

5月25日国史馆成立, 6月17日开馆。

5月31日安徽颍州大刀会举事,旋遭镇压而失败。

是月奉天安东县农民展开抗税斗争。

6月2日白朗军在甘肃与赵倜部激战,白朗本人负伤。

6月10日中国留美学生在美发起组织“中国科学社”,次年1月在上海创办《科学杂志》。

6月22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召开第一次大会,孙中山被选为总理。

6月28日教育部呈准筹办历史博物馆。

6月30日袁世凯将各省都督改称将军。

同日,黄兴由日去美。

是月下旬白朗军返回河南。

是月直隶临榆、永年、行唐等县农民连续进行抗税斗争。

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举行成立大会,孙中山正式任总理职。

7月11日驻日公使陆宗舆照会日本政府,要求取消孙中山等人的在日活动。

8月1日至4日德国对俄、法、英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8月3日白朗受伤后死于河南鲁山,起义军完全失败。

8月6日北京政府就欧战爆发发表中立宣言。

8月8日日本军舰出现于青岛海面。

8月13日德国愿将胶州湾租借地直接归还中国,日驻华使馆代办警告外交次长曹汝霖,不准中国接受德建议。

8月15日清华学校男生100名,女生10名,以及自费男女生若干人,乘船赴美留学。

从本年起,清华每隔1年选派10名女生赴美留学。

8月20日日置益抵北京任日本驻华公使。

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旋即派军于9月2日在山东龙口登陆。

10月6日,占领胶济路全线。

11月7日,日军攻占青岛。

至此,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全部为日本控制。

9月1日北美旅鸽“玛莎”在美国一家动物园里去世,全美国报纸和电视台全部都报道了这条新闻,因为它是世界上最后一只旅鸽。

9月21日教育部通饬全国,要求学生慎守中国在欧战中的中立态度,言论交际不可偏激

9月25日日本借口对德宣战,侵占山东潍县车站。

10月4日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设京兆尹,辖20县。

10月19日日军在山东平度县出示“斩律5条”,规定“如该村有1人妨碍日军行动者,将全村人民尽处斩刑。

是月上海招商局、太古、怡和3轮船公司中国海员举行总同盟罢工。

是月浙江东阳县人民起事,焚县署。

12月6日山东省各界推定代表上京请愿,要求北京政府交涉撤退胶济路日军。

12月23日袁世凯在天坛举行祀天礼。

12月28日约法会议通过《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改为10年并可连任,继任人由现任总统推荐。

是月福建长太县农民进行抗粮斗争。

四川涪陵县农民3千余人起事,与反动军队搏斗。

江西万年县农民起事,焚县署。

是年李根源等未加入中华革命党的原同盟会会员100余人,在东京组织欧事研究会。

是年上海锯泥水木等业工人罢工。

1915年

1月7日袁政府正式照会日、英两国,声明取消战区,请撤退英、日军队,日本仍不撤兵。

[1] 

1月18日日本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

1月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公布《颁定教育要旨》。

1月9日一战中,丘吉尔组织的加里波利战役开始。

2月11日中国留日学生千余人,抗议日政府提出的“二十一条”。

2月15日北京市政府公布《权度法施行细则》,开始施行度量衡标准。

2月20日留日学生代表回国,参加抵制活动。

2月李大钊散发《警告全国父老书》。

2月伍连德等在上海成立了全国性的中华医学会。

3月14日日派3万人来华威胁,外交部向日使提出质问。

3月24日上海4万人在张园召开反对“二十一条”大会,并发起抵制日货运动。

4月1日上海掀起震动全国的储金救国运动。

4月湖南大王岩煤矿工人为反对延长工作时间,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

4月9日,张弼士率中国代表团启程赴美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

4月12日台湾余清风发起抗日暴动。

4月13日珠江上游堤围崩决,造成广州空前大水灾。

避水商民因午炊失慎又造成特大火灾。

5月9日袁世凯屈服日本,接受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

同日各城市纷纷集会,拒不承认“二十一条”,誓雪国耻。

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各学校每年以5月9日为“国耻纪念日”

5月13日,汉口日侨准备举行提灯会,庆祝日本所取得的“外交胜利”。

当地学生和商民怒不可遏,群起捣毁日本商店。

5月15日第二届远东运动会在上海的虹口靶子花园隆重举行。

5月23日,意大利退出三国同盟以后与奥地利开战,

在意大利与奥——匈帝国交战的第一天,奥地利飞机轰炸了意大利亚德利亚海岸上的7个城市。

意大利于5月22日下午8点15分向奥地利宣战并下达总动员令。

宣战及总动员令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热烈的响应。

当月初,意大利退出3国同盟。

3天前,内阁获得了战时的一切权力,德国召回她的驻罗马大使,与奥地利共同对意大利作战。

意大利已经同英、法、俄联合起来反对同盟国。

德奥阻止3万多名意大利人离开这两个国家回国参战,这已在意大利国内引起了强烈愤慨。

奥地利首先发起攻击。

奥地利飞机轰炸了亚得里亚海岸的威尼斯、波托、

科尔西尼、安科纳和其它四个地方的军火库。

据报,意大利高射炮击退了奥地利的飞机,然后,两艘奥地利战舰参加了进攻。

据意大利最新报道,奥军战舰被意方鱼雷艇击退。

意大利在两个关键地点准备战斗,其中之一是亚德里亚海,奥地利海军已经在那里部署了舰队。

但是,意大利相信它自己的舰队更为强大。

意大利同奥匈帝国接壤的西北边界是另一个易受攻击的前线。

在那里,国王维克多·

伊曼纽尔的军队面临着奥地利善于山地作战十分难于对付的部队,他们还可能得到德军的增援。

据报一支意大利军队今晚将向的里雅斯特方向推进。

奥地利政府已经把那座城市置于军管之下。

据透露,意大利的盟军不相信这个时候法国军队会提供援助。

[2] 

5月24日,上海国民对日同志会等团体在城内九亩地新舞台召开国民大会,“征集众意电请中央停止签字”,到会者七八千人。

郑汝成派军警到现场镇压。

大会代表至制造局表达众意,要求电达“政府毁约力争”,又被拘押营仓。

次日,仍在九亩地召开大会,郑汝成再派军警前往“弹压禁阻”。

5月25日—中方代表陆征祥和日方代表日置益在北京签订了“中日条约”和换文。

6月2日中国的“罗宾汉”王金发被杀。

6月7日中、俄、蒙签订《恰克图协约》。

6月9日库仑活佛电告北洋政府取消独立。

6月陈光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