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51929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5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docx

高中《篮球》校本课程教材

高中校本篮球教材

第一章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教材价值………………………………………………………

第二节教材特点………………………………………………………

第二章教学目标与分析………………………………………………

第三章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方法……………………………………

第一节运球急起急停、变向运球……………………………………

第二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第三节单手肩上传球…………………………………………………

第四节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

第四章组合技术

第一节双人或多人传接球与投篮……………………………………

第二节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

第三节运球、传接球与抢球游戏……………………………………

第四节单个动作及组合动作…………………………………………

第五节接传球原地起跳单手肩上投篮………………………………

第五章基本战术

第一节二攻一、一防二………………………………………………

第二节三攻二、二防三………………………………………………

第三节半场人盯人防守………………………………………………

第四节全场人盯人防守………………………………………………

第五节区域联防………………………………………………………

第六章规则简介

第一节违例………………………………………………………

条二节犯规………………………………………………………

第七章教学比赛

第一节要求……………………………………………………

第二节方法……………………………………………………

第三节教与学建议…………………………………………

第八章教与学设计…………………………………………

 

篮球运动是一项以球为竞赛工具,以投篮得分为目的而进行的攻守交替,集体对抗的球类运动项目。

经常参加篮球活动,可以使身体得到全面锻炼。

篮球活动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竞技性,并容易普及,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它对于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优良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材的价值

篮球运动可以使身体的各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锻炼。

篮球的技术动作,是由人体的基本活动跑、跳、投所组成的,学习和运用篮球运动技术的过程,也是提高和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过程。

这对于促进高中生上下肢、骨骼、肌肉的发展,内脏器官功能的提高以及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多变、攻防对抗中进行的,对于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判断准确和应变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

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对提高大脑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价值。

篮球运动是集体间的对抗项目,必须发挥集体的合作,密切的配合,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全体队员具有凝聚力,战胜自我、战胜对手、勇敢顽强,敢于拼搏,发扬竞争精神,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它是体力、智慧、技战术和勇敢、顽强、团结合作的精神力量的较量。

(二)教材的特点

高中的篮球教材,是在初中教材的基础上提高的。

根据新的高中课程标准的要求,选修篮球教材的高中生要较为系统地提高运动技术,适当提高难度、运动负荷和竞技性,最终要学会打篮球,形成自己的特长。

高中的篮球教学,要处理好掌握技术与运用技术的结合,落脚点是在实践中运用技术发展能力。

球类教材的安排不可能用学完一个单个动作,再学一个单个动作的办法,而是单个动作技术与组合动作技术、教学比赛的对抗练习,混合排列的方式,按单元设计教学,而且必要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

动作技术和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与练习次数成正比的。

技术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群体之间对抗的水平,最主要的是在教学比赛中熟练提高的。

篮球教材一定要配合体能的训练进行,在篮球比赛中发展体能;体能训练为学习技术、运用技术打好基础。

通过篮球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篮球运动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观赏比赛水平,了解篮球裁判的基本方法。

在对抗练习和教学比赛中提高学生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并能形成一定的战术配合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身体对运动的感知能力及支配身体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

教学目标分析

高中阶段,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体现学生综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和技战术的实际运用上,与初中阶段相比,学生在篮球的基本技战术的掌握及运用、身体的对抗能力等方面都应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主要标志是绝大多数同学都应能够参与到教学比赛之中。

虽然有些学生还不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各项技术,但是要使学生能够参与教学比赛,都会打球,这是高中阶段篮球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完成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要充分发挥篮球运动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比赛,多给学生参加运动实践的机会,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2.在教材的选择及教学的安排上,要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依据,能较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使他们有较多的机会选修这个项目。

3.尽可能采用单元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做到师生互动,生动活泼地进行教与学。

4.教与学的评价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有效机制,评价要做到区别对待,把重点放在个人的进步幅度上,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在阶段性的评价时,要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的点评和必要的检查测试,进行综合评价。

5.评价的内容与要求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并抓住学生运动实践活动这个载体,努力实现“课标”中提出的“五个方面”的目标。

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可以对“五个方面”的目标有所侧重。

 

(一)基本技术

基本技术部分的内容包括运球急停急起,变方向运球和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单手肩上传接球、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

这些技术是篮球技术中的基础,在教学中要围绕如何提高投篮的命中率而展开教学,增加对抗因素和组合技术的学习。

在基本技术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动作的规范性,熟练性。

应讲清这些动作在组合技术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多给学生实际练习的机会。

1.运球急停、急起,变方向运球

(1)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运球急停、急起和变方向运球在比赛中的作用和运用时机,讲清运球技术的关键,抓住重点,逐渐增加难度,对不同技术水平的学生、男女生要区别对待。

结合对抗练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2)动作要点

运球急停、急起:

运球急停时,重心后移,跨步急停,手按拍球的前上方。

运球急起时,重心前移,蹬地短促有力、手拍球的后上方。

体前换手变向运球:

(以右前方向左前方变向为例)右手迅速按拍球的右侧上方,使球向身体左侧反弹,跨步、转体、侧肩保护球的同时换左手运球。

(3)教学重点

手控制球能力,脚步动作的质量,手脚协调配合。

(4)教与学方法

①徒手练习跨步急停、变向跑,主要解决熟练问题。

②原地单手前推后拉运球,原地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体会按拍球的部位,提高手控制球能力。

③看信号急停急起练习。

主要培养抬头运球习惯,反应能力。

④追逐练习,两人一组并排站立,一人徒手做急停急起,另一人运球追逐对方相应做急停急起。

练习对抗中的急停急起能力。

⑤遇标志杆体前换手变向练习,右前方4~6米处设一标志杆,右手运球跑到标志杆前向左前方换手变向运球跑。

重点体会与对手距离的控制和运用时机。

⑥“之”字型路线连续做体前换手变向练习,重点体会手脚协调配合,手控制球能力。

⑦一对一对抗体前换手变向运球练习,全场一攻一守练习体前换手变向运球,防守人双手背后,只用身体堵截对方,运球人利用体前换手变向运球,争取突破对方,体会运球变向时机和保护球的动作。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低头运球。

纠正方法:

练习时让学生看信号做出反应,反复做。

②变向运球时,跨步速度慢,保护球不力。

纠正方法:

做原地体前换手变向运球,同时迅速跨步的练习。

③运球变向后,不是在体侧运球,而是习惯在体前运球。

变向运球手按拍球点太高,速度太慢。

纠正方法:

运球人前设防守人,在对方犯上述错误时打对方的球。

(6)教与学建议

①在运球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控制球、支配球能力,可参照一些熟悉球性的练习方法作为辅助教材,多种形式以提高学生兴趣,为以后学习较难的运球技术打好基础。

②在运球教学中,注意强化带球跑和非法运球规则。

③在练习中应重视运球后的拿球动作,包括原地运球后拿球,急停后拿球,奔跑中拿球,为以后与传球、投篮技术结合打好基础。

④在运球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对抗练习手段,可借助一些运球游戏提高学生兴趣,以增加对抗机会。

⑤有条件的学校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强调同学间互相观摩、帮助、评价以及师生对话等形式,提高学习效果。

2.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1)教学要求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在初中已经学过,在高中阶段要使学生在掌握动作的同时,应使学生对动作有正确的认识,培养不断自我修正动作的能力,使动作规范化,提高投篮的命中率。

(2)动作要点

上下肢要协调用力,伸臂充分,用手腕前屈和手指柔和拨球将球投出。

(3)教学重点

持球手法、出手动作和上下肢协调用力。

(4)教与学方法

①两人面对面做投篮模仿练习,相互检查,互相纠正。

②两人一组,一人在罚球线后投篮,另一人捡球传递,5个球交换,投篮者根据上一次投篮结果进行自我修正动作,指导下一次投篮。

③四人一组用两球,三人捡球传递一人投篮,3个球一换,要求投篮者接球后快速投篮。

④运球急停后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重点体会动作之间的衔接。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用力方向不对。

纠正方法:

要求投篮出手后,手要指向球篮。

②投篮出手后,球飞行弧线太低。

纠正方法:

要求学生投篮伸臂时要先向上抬肘。

③动作总犯同一错误。

如投篮力量过大或过小,或偏向一侧等。

纠正方法:

固定一点投篮。

要求其矫枉过正,然后自我反复修正,直到最佳动作为止。

(6)教与学建议

①学生动作尚未定型时,不要强调命中率,否则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命中率上,容易形成错误动作。

②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投篮时提示学生不要分散注意力,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这对提高投篮命中率是有较好效果的。

③培养稳定的心理素质,用规定任务的方法,如要求学生必须投中一个空心球或两组比赛连续进球次数等,提高注意力。

④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投篮距离,使其有投中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水平提高后再逐渐增加远度。

3.单手肩上传接球

(1)教学要求

使学生了解单手肩上传球的特点与运用时机,掌握控制传球落点的基本方法。

难点是传给移动中的同伴时,因时间和速度的因素,不容易控制落点。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一方面应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手控制球的能力。

(2)动作要点

持球时,肘要与肩平行,大小臂角度应达到90度或90度以上,传球时,利用蹬地、转体、挥臂、甩腕将球传出。

(3)教学重点

手控制球的能力,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

(4)教与学方法

①两人一组原地徒手模仿传接球动作,体会动作的全过程。

②对墙传接球,距墙5~6米距离;体会全身的协调用力。

③两人一组,相距6~7米,面对面原地传接球练习。

要求球的飞行路线尽可能平直,落点准确,球出手后,传球手要指向落点方向。

④两人一组,相距6~8米,面对面站立,一人向左或向右移动,另一人根据同伴的移动速度,掌握好时机,将球传给同伴(图8-6),提高学生对时空的判断力和控制落点的能力。

⑤运球急停后传球给移动同伴的练习。

两人一组相距5~7米,一人运球,另一人徒手向前跑,运球人在跑出3~5步后急停将球用单手肩上传球方式传给移动中的同伴,要求运球后急停、传球衔接连贯,传球落点准确(图8-7)。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用力方向不对,转体动作过大,不容易控制落点。

纠正方法:

要求学生练习时,球出手后手要指向落点方向。

②预备姿势时,屈臂、吊肘,动作像推铅球。

纠正方法:

讲清错误动作用力距离短,不宜用力的道理,要求其按正确动作传球,适当加长球出手时的力距。

③传球时,球飞行弧线太大。

纠正方法:

讲清错误动作,球飞行时间长,不易控制球飞行速度的道理,要求其传球时压腕。

(6)教与学建议

①单手肩上传球在比赛中用于远距离传球,落点不易控制。

所以教学中应重视落点的控制,在可能的情况下,可加大传球的距离。

②启发学生回忆与思考,过去学习此动作时,遇到的问题,同学们自己提出解决的办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

(1)教学要求

在教学中将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与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加以比较,使学生了解两者的区别,包括应用时机、速度、手法的不同等。

在此基础上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在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基础上学习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2)动作要点

(以右手投篮为例)运球后右脚跨步拿球,左脚迈步蹬地充分向前上方跳起,右手托球伴随惯性向前上方伸展,腕指上挑,使球前旋入篮。

(3)教学重点

速度快慢与手举球高低和投篮力量之间的协调配合。

(4)教与学方法

①原地的单手托举球练习。

双手持球于胸前,使球移至投篮手一侧后单手托球前上举(至平行于肩或高于肩)腕指上挑使球至空中。

反复练习,体会低手投篮动作,提高手控制球能力。

②原地单手抛球入篮练习。

站在篮下,单手托球,手臂伸展,抛球时,手臂上摆,腕指上挑将球抛出入篮,提高手控制球能力。

③运球1~2次中慢速的行进运球投篮练习。

主要体会跑动速度与举球高低的关系,调整投篮出手距离。

④快速行进间运球低手投篮练习。

主要体会速度对投篮举球高低和腕指上挑力量大小的影响,提高投篮命中率。

⑤接传球的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

罚球区设一同伴接传球,练习者在中线靠近边线附近,运一次球后,传球给同伴,接同伴回传球单手低手投篮。

主要练习跨步接球与单手低手投篮的衔接。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投篮举球时举的位置过低,跑动速度快时,仓促出手,影响命中率。

纠正方法:

重复原地举球练习,提示跑动中举球位置提高。

②不会利用跑动惯性辅助投篮,投篮时速度降低,只懂用手臂上摆和腕指上挑力量投篮,不会借助跑动惯性,投篮时易动作生硬,降低进球命中率。

纠正方法:

讲清速度快慢与投篮力量大小之间的关系,提倡跑动快速,出手柔和的投篮动作。

(6)教与学建议

①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学中,启发学生自己找影响投篮命中率的因素,分析出提高命中率的方法。

比如,初学者碰板较易进球,出手距离适中容易投中,跑动快速而出手柔和容易进球等。

学生对命中率提高感兴趣,鼓励他们找学习中的窍门,养成学动作善思考的习惯。

②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与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特点、作用不同,单手低手投篮出手柔和、投篮出手时球在身体的前侧,所以一般应用在快攻时或快速跑动而前面没有防守人时。

投篮距离较远时也不宜使用,教师应培养学生养成在不同情况下,采用正确投篮方式的习惯。

③在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教学中,在完成动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腾空时间稍长,动作舒展大方,投篮出手时,手要尽量接近篮圈,使整个动作优美、流畅。

(二)组合技术

篮球组合技术的学习与运用,是高中阶段篮球教学的重点内容。

其中包括:

双人或多人传接球与投篮的组合练习;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运球、传接球及抢球游戏等。

这部分教材,其主要的学习目标是串联基本技术与运用这些基本技术进行教学比赛,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组合技术,提高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的能力。

1.双人或多人传接球与投篮

(1)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应以行进间传接球和行进间投篮,双手胸前传球技术以及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为主。

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控制传球落点的基本方法。

教学中,行进间传接球的准确率和成功率是难点,应由易到难,反复练习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2)动作要点

①双手胸前传接球(略)。

②行进间传接球:

跑动中,上体稍向来球方向侧转,双眼注视来球,当球接近自己时,上步接球,在跨另一步时将球用双手胸前传球方法将球传出。

(3)教学重点

传球时对同伴速度和与同伴距离的判断,以及行进间对传球落点的控制。

(4)教与学方法

①两人一组或三人一组的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练习,要求传球手法正确,球飞行路线平直,落点准确。

②原地双手胸前传球,向侧方移动后跨步接球练习,方法如图8-8,学生轮流做固定传球人,主要体会移动中跨步接球和传球给移动同伴时对落点的控制。

③四角传球,方法如图8-9。

要求双手胸前传接球,移动时弧线跑侧身接球,可根据水平的不断提高,两个球同时传。

④两人平行推进行进间传接球,可逐渐增加难度,比如:

两人相距3~4米传接球;两人相距5~6米传接球;要求四次传球到端线;中圈内设一防守人抢断球等。

在传接球成功率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求学生在接近篮圈时做跨步急停接球投篮,或接球后运球行进间投篮。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传球时,球飞行弧度大,落点不易控制。

纠正方法:

讲清传球时,球飞行路线平直的优点,球飞行有较大弧度时与同伴相遇是一点,球飞行路线平直时,在一条直线上都可以与同伴相遇。

②传球落点准确,但接球者接不住球。

纠正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因为接球手型不对,接球缓冲不好,或手指手腕太放松。

应纠正其接球手型和缓冲动作,要求其手指、手腕保持一定紧张度。

③接球后投篮经常带球走违例。

纠正方法:

此种情况一般是接传球或运球后与投篮动作衔接不好,应让其多做接球后运球,或接球做跨步急停等组合动作。

(6)教与学建议

①在教学中对双手胸前传接球,应不断提高教学要求,不能停留在动作外形的准确上,而要强调动作快速有力、落点准确,特别是在原地练习时,应提倡动作短促,简捷。

②可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以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两人平行推进行进间传球时,要求中途球不能落地,落地者马上返回出发点,按顺序再做,成功者留在球场另一端。

2.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

(1)教学要求

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

要求在掌握动作的同时,还要保证投篮的命中率。

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多思考,研究如何提高命中率,如投篮距离控制,投篮点的选择,速度的调整等问题。

启发学生在掌握动作,提高命中率的同时,养成多思考的习惯。

(2)动作要点

(以右手投篮为例)行进间运球,当球从地面反弹起时,跨右脚同时双手拿球,迈左脚蹬地起跳,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用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将球投出。

(3)教学重点

身体腾空时平衡的控制和投篮的出手动作;在较快速度运球跑投篮时的命中率。

(4)教与学方法

①运一次球后接投篮的练习。

在与篮板成45度角,距球篮5~6米处,运一次球跨步拿球碰板投篮。

主要体会拿球投篮的动作过程,根据命中率总结最佳碰点。

②慢速运球跑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

重点解决起跨拿球的最佳距离及最佳投篮距离。

③快速运球跑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重点体会在快速跑动下起跳时的制动起跳及腾起时身体的平衡控制。

④连续往返运球跑行进间投篮练习。

从一侧的边线与中线交点处向球篮运球跑行进间投篮,如投不中须补投中篮,然后拿篮板球跑向另一侧边、中线交点处后,运球返回投篮,投中后运球返回出发点。

(5)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投篮距离与碰板点掌握不好。

纠正方法:

让学生自己思考和体会动作过程和要点,并反复练习。

②在快速运球跑时,腾空后前冲太快,投篮力量不易控制。

纠正方法:

示范讲解,在跨步拿球时要减速,最后一步要重心后移,全脚掌着地,制动向上跳。

③投篮时注意力不集中,随便出手。

纠正方法:

采用投中过关的方法,投中者转到另一侧球篮,投不中返回重投,直至过关为止。

(6)教与学建议

①投篮教学要启发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培养学生的反馈能力,自己找出的原因,纠正动作效果将更好。

②教学时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基础没有打好,加快速度后,会产生更多的错误动作。

③投篮命中率是教学中的难点,如总是偏低,可采用在篮下原地反复投的方法来提高命中率。

④投篮命中率基本稳定后,可加大投篮距离,以提高运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应用范围。

3.运球、传接球与抢球游戏

(1)教学要求

此项教材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技术动作的能力和实际对抗能力。

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运球、传球时机的能力。

教学中要注意区别对待,注重提高教学质量。

(2)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技术能力和攻守对抗能力。

(3)教与学方法

①运球、传接球、运球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图8-10)要求由慢到快,逐渐加快速度。

②传球、抢球、追逐跑运球行进间投篮,先抢到球者运球到前场投篮,另一人为防守。

③三传二抢游戏,培养学生选择投篮、传球时机的能力以及二人配合的抢球能力。

(4)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

①行进间运球后传球,行进间接球后运球衔接不好。

容易带球走违例,掉球、传球不到位。

纠正方法:

练习运一次球后传球,练习原地上步接球接运球。

②抢球队员和防守队员经常侵人犯规。

纠正方法:

示范讲解有关身体接触方面的规则,在游戏中对侵人犯规的表现不断提出警示,并予以处罚。

③在对抗练习的时候,投篮和传球的时机选择不当。

纠正方法:

通过以多打少的练习,练习将球传给无人防守的队员,或自己没有被防守时及时投篮。

(5)教与学建议

①运球与传球结合在一起的组合技术是参加对抗练习和教学比赛的前提,可根据学生的情况,编排不同顺序的组合,使学生达到能随意组合的程度。

②高中学生掌握篮球技术的情况,一般是防守能力强进攻能力弱,所以在对抗练习时,应以进攻为重点。

③教学进入到分队比赛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怎么用所学技术。

这时可鼓励和提倡学生先重点应用自己较熟悉的技术,逐渐再运用其他技术。

比如自己熟悉运球行进间投篮,可在不同距离均运用这种方法投篮,也可用此种方法做不同距离的传球。

4.单个动作及组合动作

(1)教学要求

要了解学生掌握技术的基础,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每一点提高都要及时给予肯定。

应抓重点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在重点内容的学习中领会学习的方法和思路,带动其余部分的学习。

在复习过程中应注重运用技术和实战能力的提高,不能过分苛求动作的规范性。

(2)教学重点

图8-11单个动作的实效性、技术组合运用的合理性和创造性。

(3)教与学方法

①运球、传接球、投篮综合练习。

重点体会运球、接传球和接球接运球组合能力,以及行进间投篮动作(图8-11)。

②运球、传接球、突破、投篮综合练习。

重点体会在速度较快情况下变向突破的动作,提高投篮命中率(图8-12)。

③全场一对一运球攻守练习。

重点提高运球变向过人的实战能力。

④半场一对一攻守,摆脱防守接策应人传球进攻练习。

进攻者传球后可采用左晃右切或右晃左切动作切入接球投篮,也可采用下压上提动作接球后运球过人进行投篮。

重点体会摆脱防守切入进攻动作(图8-13)。

⑤抢断球后全场一对一运球攻守练习(图8-14)。

老师或组长抛出球后,两边队员上前抢断球,得球者进攻,另一人防守。

重点提高抢球后迅速进攻和失球者迅速防守的转换能力。

⑥全场三对二攻守练习(图8-15)。

进攻的两名接应队员摆脱防守接界外球,两名防守队员伺机抢断球,待球掷入场内后,掷界外球队员快下准备接回传球进攻,防守队员则迅速退回后半场防守,进行三打二练习,重点提高以多打少的能力。

(4)教与学建议

①在非对抗情况下练习时,学生经常处于盲目跑动的状态中,可根据具体动作结合实战需要,给学生讲清为什么要按动作要领去做,为实战中运用技术打好基础。

②在对抗练习中,可提倡学生在重点技术中选一二项自己较擅长的技术重点运用,具有一定对抗性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