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2396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各类应急预案及程序Word文档格式.docx

(二)当患者突然摔倒时,护士立即到患者身边,检查患者摔伤情况:

通知医生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序,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摔伤原因或病因。

(三)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摔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

请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片检查及其它治疗。

(四)对于摔伤头部,出现意识障碍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将患者轻抬至病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瞳孔、神志、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通知医生,迅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五)受伤程度较轻者,可搀扶或用轮椅将患者送回病床,嘱其卧床休息,安慰患者,并测量血压、脉搏,根据病情做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六)对于皮肤出现瘀斑者进行局部冷敷;

皮肤擦伤渗血者用碘伏或0.1%新洁尔来清洗伤口后,以无菌敷料包扎;

出血较多或有伤口者先用无菌敷料压迫止血,再由医生酌情进行伤口清创缝合。

创面较大,伤口较深者遵医嘱注射皮伤风针。

(七)加强巡视,及时观察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直到病情稳定。

(八)准确、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

(九)向患者了解当时摔倒的情景,帮助患者分析摔倒的原因,向患者做宣教指导,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避免再次摔伤。

【程序】患者突然摔倒→立即通知医生→检查患者摔伤情况→将患者抬至病床→进行必要检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症处理→加强巡视→观察效果→写护理记录→认真交班→做健康教育

3

住院患者出现输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发生输血反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

2、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

3、若为一般性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

4、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5、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6、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严密观察并做好记录→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怀疑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抽取患者血样→送输血科

(二)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立即停止输液或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他液体和输液器。

3、情况严重者就地抢救,必要时行心肺复苏。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程序】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送检

4

住院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发生过敏性休克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抢救处理;

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给予高流量氧气呼入,为4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并请旁边的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其他医和人员。

(二)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副肾素1mg皮下注射、非那根50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或用氢化可的松200mg加5%或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并监测患者脉搏、血压。

当患者出现脉搏细弱,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血压下降时,遵医嘱给予升压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等,应严格控制滴速。

(三)迅速准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及药品

(如气管切开包、喉镜、开口器、吸引器、呼吸兴奋剂、血管活性药物等)。

当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并肌肉注射尼可刹米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

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或配合行气管切开术。

(四)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脏挤压,直至患者出现自主呼吸和心跳。

(五)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配合医生积极处理。

(六)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

1、整理床单,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2、向患者及家属告知令后避免使用同类及相似药物,病历上注时对某药过敏。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七)待患者病情完全平稳后,向患者详细讲解发生过敏的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地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问题和情况。

【程序】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生命体征→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5

医护人员发生针刺伤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

如不慎被乙肝、丙肝、HIV污染的尖锐物体划伤刺破时,应立即挤出伤口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二)被乙肝、丙肝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乙肝、丙肝抗体,必要时同时帛患者血对比。

同时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按1个月、3个月、6个月接种乙肝疫苗。

(三)被HIV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剌伤后,应在24h内去预防保健科抽血查HIV抗体,必要时同时抽患者血对比,按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同时口服贺普丁

(拉米呋定)每日1片,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等。

【程序】立即挤出伤口血液→反复冲洗→消毒→伤口处理→抽血化验检查→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并通知医务处、院内感染科进行登记、上报、追访。

6

吸氧过程中吸氧装置出现故障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立即打开备用氧气袋,试好流量连接吸氧管,继续为患者吸氧,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

(二)必要时将备用氧气筒装置推至床旁,给予吸氧。

(三)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以及其他病情变化。

(四)通知器械维修组进行维修。

【程序】备用氧气袋接吸氧管→继续吸氧→或接备用氧气筒→观察病情→通知维修

7

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过敏反应应急预案】

(一)护理人员给患者应用药物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该药物过敏史,按要求做过敏试验,凡有过敏史者禁忌做该药物过敏试验。

(二)正确实施药物过敏试验,过敏试验药液的配制、皮内注入剂量及试验结果判断都应按要求正确操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

(三)该药试验结果阳性患者或对该药有过敏史者,禁用此药。

同时在该患者医嘱单、病历夹上注明过敏药物名称,在床头挂过敏试验阳性标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四)经药物过敏试验后凡接受该药治疗的患者,停用此药3天以上,应重做过敏试验,方可再次用药。

(五)抗生素类药物应现用现配,特别是青霉素水溶液在室温下极易分解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还可使药物效价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药物过敏试验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治疗盘内备肾上腺素1支。

(七)药物过敏试验阴性,第一次注射后观察20-30min,注意观察巡视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以防发生迟发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

(一)患者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就地抢救,并迅速报告医生。

(二)立即平卧,遵医嘱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

如症状不缓解,每隔30min再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注意保暖。

(三)改善缺氧症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抑制时应遵医嘱给予人工呼吸,喉头水肿影响呼吸时,应立即准备气管插管,必要时配合施行气管切开。

(四)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遵医嘱应用晶体液、升压药维持血压,应用氨茶碱解除支气管痉挛,给予呼吸兴奋剂,此外还可给予抗组织胺及皮质激素类药物。

(五)发生心脏骤停,立即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肺复苏的抢救措施。

(六)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其他临床变化,患者未脱离危险前不宜搬动。

(七)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6h内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

(一)过敏反应防护程序:

(二)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

立即停用此药→平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改善缺氧症状→补充血容量→解除支气管痉挛→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8

患者外出或外出不归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

(一)患者入院时详细交代住院须知,告知患者住院期间不允许私自外出,以免贻误治疗、突发病情变化等严重后果。

(二)加强巡视,力所能及地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尽量减少其外出机会。

如必须外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经主管医生批准,患者及家属在护理单上签字方可离开,并在规定时间内反回病房。

(三)一旦发现患者私自外出,要立即报告护士长,通知主管医生。

(四)通过患者所留下的通讯方式,与家属取得联系,共同寻找。

(五)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护理部或总值班。

(六)患者确属外出不归,需两人共同清理患者物品,贵重物品交保卫科。

【程序】 

 

交代住院须知→告知患者住院期间不允许私自外出→加强巡视→减少患者外出机会→发现患者外出→报告护士长→通知主管医生→与家属取得联系→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护理部或总值班→外出不归→贵重物品交保卫科

9

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一)通知停电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蜡烛等;

如有抢救患者使用动力电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

(二)突然停电后,立即使用抢救患者机器运转的动力方法,维持抢救工作,开启应急灯或点燃蜡烛照明灯。

(三)与电工班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尽量排除故障或开启应急发电系统。

(四)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程序】接到停电通知→备好应急灯→准备动力电器的应急方案突然停电后→采取措施保证抢救仪器的运转→开启应急灯→与后勤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防火、防盗

消防疏散1、立即报告保卫科、院总值班和门卫。

2、集中现有的灭火器材和人员积极扑救。

3、发现火情无法扑救,马上拨打119报警电话,告之火灾的准确方位。

4、关好邻近房间的门窗,减少火势扩散速度。

5、将患者撤离疏散到安全地带。

疏散原则:

无陪病房、高楼层、危重病人优先;

病人疏散后医务人员才能撤离岗位。

6、尽可能地撤除易燃易爆物品并抢救贵重仪器。

7、撤离时使用安全通道,切勿乘电梯,防止因断电致撤离不成功。

8、若烟雾较浓,可向被困人员提供湿毛巾等,赌住口鼻,低姿撤离

(身体靠墙贴近地面行走)。

9、扑救初期火灾的原则:

断绝可燃物、冷却灭火、窒息灭火、抑制灭火、扑打灭火、断电灭火,阻止火势蔓廷,防止爆炸。

10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时的风险预案及程序

【风险预案】

(一)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动过速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的同时,嘱患者绝对卧康休息,氧气持续吸入3-4L/min,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

(二)遵医嘱给予利多卡因50-100mg静推,必要时可5—10min重复使用,直至室速控制或总量达300mg,而后以1-3mg/min静滴维持48-72h。

(三)准务好器械及药物,如除颤器、临时起搏器、起搏电极、临时起搏器械包、无菌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镇静剂等,药物治疗无效、无禁忌症时,可行同步直流电复律。

(四)发生心室颤动时,立即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如不成功,可重复除颤,最大能量为360J。

(五)必要时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

(六)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七)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后,护理人员应:

1、安慰患者和家属,对行电复律患者,擦净胸部皮肤。

2、如已安置临时起搏器,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起搏与感知功能是否正常,妥善固定起搏器与导管电极,嘱术侧肢体制动,交待注意事项。

3、抢救结束后,及时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观察生命体征→告之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11

惊厥患者的应急抢救预案及程序

(一)值班护士应按要求巡神病房,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特别是高烧患者),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二)发现有惊厥迹象或正在惊厥的患者时,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带,同时请身边其他患者或家属帮助呼叫医务人员,及时通知医生。

(三)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入上下臼齿之间,以防舌咬伤并便于擦试及抽吸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

(四)给予吸氧、备好吸痰器及急救药品等,配合医生实施抢救措施。

因抽风而憋气时可刺激人中、合谷、百会、内关穴等。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呕吐物及分泌物,以防发生窒息。

(六)保持静脉通道通畅,以便迅速给药,抽风不止,可给予安定每次0.2-0.3mg/kg,一次最大量不超过10mg静脉缓注或肌注

(注射后1-3min发挥作用),必要时20min重复一次;

10%水合氯醛每次50-60mg/kg加等量生理盐水灌肠或鼻饲、咽饲。

(七)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及碰伤;

保持安静,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操作及刺激。

(八)伴有高热者,应采取药物降温及物理降温。

(九)参加抢救的各方人员应注意互相密切配合,有条不紊,严格查对,及时做好各项记录,并认真做好与家属的沟通、安慰等心理护理工作

(天使驿站)。

(十)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在抢救结速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程序】立即抢救→通知医生→继续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生命体征采取相应措施→告知家属→记录抢救过程

12

发生褥疮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1、不论院外或院内发生的褥疮均应上报。

2、院外常入褥疮:

(1)凡病人入院时发现带入褥疮立即上报

(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入院日期、褥疮部位、范围程度、采取措施、效果作详细填写记录)护理部接到报告后,立即派出人员检查病员褥疮情况,并作指导签名。

(2)若带入褥疮报告,应作为院内发生褥疮处理,酌情扣护理质量分。

3、院内发生褥疮:

(1)因病情关系,不少避免发生的褥疮,应报告护士长,组织护理公诊,采取措施预防褥闻的发生,或已发生褥疮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处理措施。

使之早日治俞。

(2)因护理工作不当而发生的褥疮,应作为严重差错处理与与考核挂构。

13住院患者应用化疗药物出现外渗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

(一)应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输注,并报告经治医师和护士长。

(二)护士应及时了解化疗药物的名称、剂量、输注的方法,评估患者药物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

(三)护理人员准确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量,如损失量超过原药量的10%,在重新输注时应遵医嘱补足损失量。

(四)出现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做皮下封闭。

护士长或值班医生指导护士立即应用0.5%的利多卡因给患者做皮下封闭。

(五)对于药物外渗轻度者,第一天行皮下封闭2次,两次时间间隔以6-8h为宜,第二天1-2次,以后酌情处理。

同时要将过程记录在护理记录中。

(六)对于药物外渗严重者,第一天行皮下封闭3-4次,第二、第三天各2次,时间间隔以6-8h为宜,以后酌情处理。

护士应每天严密观察患者皮肤药物外渗处的情况,如:

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疼痛的程度等变化,做好护理记录。

(七)局部选用33%硫酸镁湿敷:

纱布浸硫酸镁溶液,以不滴液为宜;

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湿敷时间应保持24h以上。

(八)局部也可中药外敷:

将如意金黄散调成糊状,敷于外渗部位,用护肤膜覆盖于中药之上,防止中药水分丢失干裂影响治疗效果。

敷药时间应保持24h以上。

(九)外敷时,注意保持患者衣物、床单的清洁、干燥。

(十)患者自感外渗部位有烧灼感时,遵医嘱用冷敷。

禁止使用任何方式的热敷。

(十一)因药物外渗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清创、换药处理。

(十二)抬高患肢,减轻因药液外渗引起的肢体肿胀。

下肢药液外渗时,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床尾抬高15°

上肢药液外渗,可用绷带悬吊上肢,尽量减轻肢体负担。

(十三)外渗部位未痊愈前,禁止在外渗区域周围及远心端再行各种穿刺注射。

(十四)护士在整个化疗药外渗处理过程中,要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不安情绪,以取得患者的合作。

【程序】立即停止应用化疗药物→了解化疗药物的性质→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重→皮下封闭→记录过程→严密观察患者皮肤→局部用33%硫酸镁湿敷或中药外敷→禁用热敷→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抬高患肢→做好心理护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